我喜歡的中秋節二年級作文範文(通用9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有寫的經歷,對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是由文字組成,經過人的思想考慮,透過語言組織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文體。那麼,怎麼去寫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我喜歡的中秋節二年級作文範文(通用9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我喜歡的中秋節二年級作文1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中秋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每年的八月十五為中秋節,中秋節時期,人們要吃月餅、賞月、掛香包。
星期天,爸爸開著車帶著爺爺、我和媽媽去昆明池玩兒,昆明池離我們家不遠,爸爸開了幾分鐘就到了,到達昆明池後,那裡又說又笑的,可熱鬧了!
接著,爸爸帶著爺爺、我和媽媽走進昆明池的大門,看見大門的右邊立著一個碩鼠的雕像,那個碩鼠的懷裡還抱著一個大漿果,可愛極了!我們繼續往前走,看到了一個酸奶冰激凌店,爸爸給我買了一個酸奶冰激凌,可好吃啦!然後,爸爸帶著我們來到了湖邊,在湖裡,我還看到了小魚和小鵝呢,小鵝有黑色的、白色的、棕色和白色相間的,可美麗了!
最後,我們去坐快艇,可刺激了!
坐完後,爸爸帶著我們去找車,然後爸爸開著車,我我們送回家了,在路上,我還知道了好多傳說:嫦娥奔月、玉兔搗藥……等等等等。啊!今天可真難忘呀!我喜歡中秋節!
我喜歡的中秋節二年級作文2
我們的祖國有許多傳統佳節:中秋、清明、端午……如果你問我最喜歡哪個節日?我會毫不猶豫地告訴你——中秋節。因為在中秋節有美味的大餐,有香噴噴的月餅。
中秋節到了,一大早,我和媽媽就去菜場買菜了。我們逛啊逛,直到菜籃子都裝不下為止。回到家裡,媽媽到廚房裡做菜了。忙了一個下午,香噴噴的飯菜就被媽媽端上了餐桌。有清蒸螃蟹,有紅燒肉,有土豆絲,有大對蝦……全是我愛吃的。可我不敢吃太多,因為等一下還要吃月餅呢!
晚飯後,一輪明月掛上了天空,把大地照得亮堂堂的。我們在陽臺上放了一張圓桌,上面擺著月餅。月餅的種類很多:豆沙味、梨子味、香蕉味、蛋黃味、椒鹽味……各種口味,應有盡有。而我最愛吃的是豆沙月餅。那豆沙香香的,甜甜的,軟軟的,咬一口,味道好極了!我放開肚子吃月餅,一直吃到肚子也像天上的月亮一樣圓為止。
我喜歡中秋節,你們喜歡嗎?
我喜歡的中秋節二年級作文3
雖然中秋過去了,但是我還記得我過的有趣的中秋節。
那天我們吃了團圓飯,我還喝了點酒,當然月餅是不可少的。
吃完飯,我開始賞月,月亮的形狀圓圓的,顏色彷彿就像銀白的珍珠,閃亮無比,外面還有一層粉色的邊呢!裡面還有一些灰色的斑,可美麗啦!
我又開始畫月亮,我先用彩筆畫出邊,再用彩筆塗出裡面的顏色,最後用彩筆畫上裡面的斑,雖然畫的不夠真實,但也夠好了。
我還上網查了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玉兔搗藥的故事,知道了中秋節的來歷,也完成了老師的.作業。
我覺得我的中秋節過的很有意義!
我喜歡的中秋節二年級作文4
中秋節,中國的傳統節日之一。八月為秋季的第二個月,古時候稱為仲秋,因此民間稱為中秋,又稱秋夕。中秋雖然各個地方過,然而每個地方過中秋的方式又不一樣。那就讓大家看看我家鄉的中秋節是如何過的!
清晰地記得在徐州過中秋節的情景,家家戶戶都要做月餅:有花生月餅、芝麻月餅、棗泥月餅……但我最喜歡的還是最簡單的棗泥月餅。所以每到中秋節時,就是我最開心的時候,因為可以吃到“久違”的月餅了。就算不吃,就是看做我媽媽做月餅也很快樂。
媽媽先把紅豆和紅棗洗乾淨,然後小心翼翼的將紅棗的核給去了。在鍋裡放了少許的水,把紅豆、紅棗和白糖放進去,等過了一會水就煮幹了,正好成了棗泥了。再把棗泥捏成小圓餅,包入雞蛋黃裹緊成餡團。
我喜歡的中秋節二年級作文5
記憶中所有的中秋節都是快樂的。孩童時對燈籠的迷戀、青蔥歲月的浪漫舉動、以及現在為一家老少的奔忙,我都覺得非常美好。盼望著盼望著,中秋節又來了,我開始了忙碌的一天。
一大早,孩子還在夢鄉的時候,我們就開始忙乎這個了。主角不是我,也不是這個油光蹭亮的雞屁屁,而是行家裡手奶奶,我只是跑龍套打下手的角兒。
接下來帶孩子去公園玩、再到外婆家吃中午飯,趕回家安頓孩子午睡後,我的工作才剛剛開始——我得把所有吃的喝的用的東西一點點得搬到陽臺上!晚上小姑一家,我媽一家都來,想著我在為那麼多親人服務,我又變得勁頭十足,象個駱駝一樣把所有的東西都挪了上去!
大人談談笑笑,小孩子打打鬧鬧,不知不覺夜已深,平凡的、俗不可耐的中秋節就這麼渡過了……也許自己越來越老了,我發覺自己越來越喜歡這個節日: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年輕的時候不懂節日,年紀大了,越是傳統的節日,越是覺得有味道……其實風俗是人類情感的載體,是摻雜了人生體驗的一種風俗……
我喜歡的中秋節二年級作文6
我喜歡的節日有中秋節。
中秋節是在八月十五日的時候一直到八月十六日結束的。在中秋節那天,人們要吃月餅,賞月亮。為什麼人們要在這一天吃月餅,賞月亮呢?因為八月十五日是在八月份的中間,農曆中月亮最圓的時候。
說到月亮我還知道內個傳說呢!例如:嫦娥奔月。下面我給大家說一下中秋節的日子為什麼要在八月十五日呢?國為每個季節都分有孟、仲、季三個部分。
相傳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傳說。八月十五日的月亮比其他幾個月的滿月要圓,更明亮,所以又叫“月夕”、“八月節”。此夜,人們仰望天空如玉如盤的朗朗明月,自然會期盼早日跟家人團聚。遠在他鄉的遊子,也藉此寄託自己對故鄉和家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節也叫“團圓節”。
這就是中秋節的全部來歷了,我喜歡過中秋節,更喜歡這些民族節日。
我喜歡的中秋節二年級作文7
我最喜歡的節日是中秋節。中秋節是我國的傳統佳節,與春節、端午、清明並稱為中國漢族的四大傳統節目。它起源於唐朝時期,那時以賞月為中心。
中秋節那天晚上,我們一家人就團團圓圓在一起賞月,看電視上的《中秋晚會》。在這月圓之夜,我們分享著美味的月餅。月餅象徵團圓,是中秋祭月和拜土地公的比備祭品。那天的月亮比往年的月亮更亮更圓。聽大人們說這是十八年一次的。
月亮時而像一位害羞的少女,風哥哥誇她幾句,就躲到雲層後面,蒙上一層細紗,顯得更加嬌氣,真迷人;時而又像一個調皮的孩子,把臉露出來偷看我們過節呢!
每到中秋節,我總是想我小時侯的一件事。那時,媽媽經常給我和妹妹講嫦娥奔月的成語故事。我聽了許多遍,可還是聽不厭。只要是關於月亮上的故事,我就覺得很新奇,希望有一天我也能飛上天去,飛到月球上與嫦娥一起玩,一起看星星。
中秋節的地位僅次於春節、元宵節。中秋節為花好月圓之時。人們從天上那圓圓的月亮想到了人間的團圓。因此,中秋節在古代又被稱為團圓節,秋節等。人們嚮往著團團圓圓。團圓對於中國人來說是生活中的 理想。
宋朝詩人蘇軾寫的《水調歌頭》中,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這句詩也寄託了人們美好的願望。中秋節十分重視親情的培育與表達,對於促進社會和諧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我非常喜歡中秋節。
我喜歡的中秋節二年級作文8
節,她沉澱著悠久的歷史,洋溢著團圓的喜慶,飄散著食品的濃香,吸引著眾人的期盼。我呢!也不例外,日盼夜盼,終於盼來了。
晚上,我一邊津津有味地品嚐著可口的月餅,一邊專心致志地聽媽媽講那引人入勝的故事:《玉兔搗藥》、《嫦娥奔月》……其中,《嫦娥奔月》的故事深深地吸引著我,讓我流連忘返、回味無窮。嫦娥為了百姓的安危,不僅機智地與逄蒙周旋,還忍痛離開了深愛的丈夫后羿。
她心地善良,正直無私、勇於犧牲的品質讓我震撼。觀望著碧藍碧藍的夜空中掛著的滿月,觀望著眨著眼睛的星星,想象著嫦娥飄拂綵帶,奔向明月的畫面,心中早已感慨萬千:嫦娥啊嫦娥,雖然你離開丈夫,離開了鄉親,但您的身影,您的形象永遠在他們心中,在我們心中。
我吃著月餅,心中感動著,也沾沾自喜著:要沒有嫦娥奔月,我也品嚐不到如此美味的月餅,更不會家人團聚的喜悅。
我喜歡的中秋節二年級作文9
中秋節是我國的傳統佳節,在農曆八月十五日,是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
聽奶奶說,八月十五剛好在秋季的中間,所以稱中秋節。是我國的主要節日之一。
中秋節這一天,天上的圓月分外明亮,特別的大特別的圓,所以這一天被看著是團圓的大好日子,也被人們喻為最有人情味、最詩情畫意的一個節日。
有人說,每逢佳節倍思親。中秋節這一份思念當然會更深切,尤其是一輪明月高高掛的時刻,不要忘了,讓真情賀卡給遠方的親人朋友一個問候祝福團圓之夜,明月高懸。因此,又稱八月十五為“團圓節”。唐代詩人李白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杜甫的“露從夜今白,月是故鄉明。”中秋節這天還要吃月餅,賞月。
現在中秋節這一天,全國人民還可以享受一天的假期,閤家團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