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中考作文指導> 2022年中考作文指導:人物心理描寫方法

中考作文指導:人物心理描寫方法

2022年中考作文指導:人物心理描寫方法

  跟肖像描寫、語言描寫等方法相比,心理描寫能夠直接敘寫人物的七情六慾,揭示人物靈魂深處的奧秘,把單靠外部形象難以表現的內心感受揭示出來,使人物形象立體化,小編收集了2022年中考作文指導:人物心理描寫方法,歡迎閱讀。

  中考作文指導:人物心理描寫方法 1

  一般來講,人物心理描寫有兩種表現方式。

  其一為直寫法:

  直寫法是對人物心理活動的直接描寫。包括他想式、我想式和內心獨白式。他想式,用第三人稱“他想”直接剖析人物心理;我想式,用第一人稱“我想”,直抒心理;內心獨白,用人物自己吐露心聲的方式表現其內心活動,多表現於自言自語之中。

  直寫法都須有一個觸發點:運用時要注意引起的事物與人物心理活動要協調一致,要避免畫蛇添足之嫌。

  舉個例子:

  “可是一個人並不是生來要給打敗的,”他說,“你儘可把他消滅掉,可就是打不敗他。”他想:不過這條魚給我弄死了,我倒是過意不去。現在倒黴的時刻就要來到,我連魚叉也給丟啦。“Detuso”這個東西,既殘忍,又能幹,既強壯,又聰明。可我比它更聰明。也許不吧,他想。也許我只是比它多了個武器吧。

  ——海明威(美)《老人與海》

  《老人與海》這篇小說的核心精神就是主人公打不敗的意志,在困難面前絕不妥協。上面這段話運用了“他想式”的心理描寫,更加傳神地刻畫了聖地亞哥這個“硬漢”形象,能夠“消滅掉”的是生命、肉體,“打不敗”的是精神和意志。

  她的姿態時常追隨著我,醒時睡時她充滿著我的靈魂!此刻,我把眼睛閉了,在我腦海裡,我的心神之力凝聚著,有她的一雙黑眼睛儼然存在著。我又睜開眼睛,她也在這兒,好像一個海洋,好像一個深圳,她在我的面前,我的身上,充滿了我頭部的感官。

  ——歌德(德)《少年維特之煩惱》

  無聲的內心傾訴,讀者便可以領會文中“我”對“她”的念念不忘,直白地揭露了少年的情感,真是此時無聲勝有聲啊!

  其二為夢境法:

  夢境法是透過夢境或幻覺的描寫,從側面間接反映人物內心活動,是一種“折射”的方法。運用這種方法,夢幻境界的引入要自然,夢境的描寫要符合人物的特定處境。

  例如:

  “她的一雙小手幾乎凍僵了。啊,哪怕一根小小的火柴,也會對她有好處的!她敢從成把的火柴裡抽出一根,在牆上擦燃了,暖和暖和手嗎?她抽出了一根火柴。哧!燃起來了,冒出火焰來了!她把小手攏在火焰上。多麼溫暖多麼明亮的火焰啊,簡直像一支小小的蠟燭。這是一道奇異的火光!女孩覺得自己好像坐在一個裝著閃亮的銅腳銅捏手的大火爐前面。火爐裡的火燒得旺旺的,暖烘烘的,她覺得多麼舒服啊!但是——怎麼回事呢?——她剛把腳伸出去,想把腳也暖和一下,火柴滅了,火爐不見了。她只拿著一根燒過了的火柴,坐在那兒。

  她又擦了一根。火柴燃起來了,發出亮光來了。亮光落在牆上,那兒就變得像薄紗那麼透明,她可以從那兒一直看到屋裡:桌上鋪著雪白的檯布,擺著精緻的盤碗,填滿了蘋果和葡萄乾的烤鵝正冒著熱氣。更妙的是,這隻鵝從盤子裡跳下來,背上插著刀和叉,搖搖擺擺地在地板上走著,一直向這個可憐的小女孩走來——這時候,火柴又滅了,面前沒有別的,只有一堵又厚又冷的牆。”

  ——安徒生《賣火柴的小女孩》

  一系列的幻覺幻化出的美好場景,只是為了襯托小女孩的現實處境有多悲慘,將身處寒夜渴求溫暖的小女孩的心理刻畫得細緻感人。

  除了以上介紹的兩種心理描寫方法外,作家們在小說中也嘗試了很多方式去對人物心理活動進行刻畫,一起學學看:

  心理分析式:

  她已經陶醉在歡樂之中,什麼也不想,只是興奮地、發狂地跳舞。她的美麗戰勝了一切,她的成功充滿了光輝,所有這些人都對自己殷勤獻媚、阿諛讚揚、垂涎欲滴,婦人心中認為最甜美的勝利已完全握在手中,她便在這一片幸福的雲中舞著。

  ——莫泊桑(法)《項鍊》

  這林黛玉常聽得母親說過,他外祖母家與別家不同。他近日所見的這幾個三等僕婦,吃穿用度,已是不凡了,何況今至其家。因此步步留心,時時在意,不肯輕易多說一句話,多行一步路,惟恐被人恥笑了他去。

  ——曹雪芹(清)《紅樓夢》

  抒情獨白式:

  珠簾別有情調,珠簾幽雅美麗,珠簾是詩詞上的東西,珠簾像一串串水滴……而我現在,卻只能對著這珠簾發呆。因為,今晚家裡有宴會。宴會是為了綠萍而開的。今年暑假,綠萍拿到了大學文憑,我拿到了高中文憑,父親本就想為我們姐妹倆請次客,但我正要參加大專聯考,母親堅持等我放榜後,來一個“雙喜臨門”。於是,這宴會就拖延了下來,誰知道聯考放榜,我卻名落孫山,“雙喜”不成,變成了“獨悲”。這份意外的“打擊”,使母親好幾個月都振作不起來。這樣,轉眼間,秋風起兮,轉眼間,冬風復起,綠萍又考進了一個人人羨慕的外國機構,得到一份高薪的工作。這使母親又“復活”了,又“興奮”了。綠萍最大的優點,就是可以用她的光芒,來掩蓋我的暗淡。母親忘了我落榜帶給她的煩惱,也忘了這份恥辱,她廣發了請帖,邀請了她的老同學,乾姐妹,老朋友,世交,以及這些人的子女,姐姐的同學……濟濟一堂,老少皆有……這是個盛大的宴會!而我,我只好對著我的珠簾發呆。

  ——瓊瑤(臺灣)《一簾幽夢》

  神態展示&直接描寫式

  令狐沖慢慢轉過身來,只見嶽靈珊苗條的背影在左,林平之高高的背影在右,二人並肩而行。嶽靈珊穿件湖綠衫子,翠綠裙子。林平之穿的是件淡黃色長袍。兩人衣履鮮潔,單看背影,便是一雙才貌相當的璧人。令狐沖胸口便如有甚麼東西塞住了,幾乎氣也透不過來。他和嶽靈珊一別數月,雖然思念不絕,但今日一見,才知對她相愛之深。他手按劍柄,恨不得抽出劍來,就此橫頸自刎。突然之間,眼前一黑,只覺天旋地轉,一跤坐倒。過了好一會兒,他定了定神,慢慢站起,腦中兀自暈眩,心想:“我是永遠不能跟他二人相見的了。徒自苦惱,復有何益?今晚我暗中去瞧一瞧師父師孃,留書告知,任我行重入江湖,要與華山派作對,此人武功奇高,要他兩位老人家千萬小心。我也不必留下名字,從此遠赴異域,再不踏入中原一步。”

  ——金庸《笑傲江湖》

  其他:

  “我在什麼地方看見過他!”母親想了一想,她想用這個念頭來抑制胸中的隱隱的不快的感覺,而不想用別的言語來說出這種慢慢地而又有力地使她的心冷得緊縮起來的感覺。但是這種感覺增長起來,升到喉嚨口,嘴裡充滿了乾燥的苦味。母親忍不住想要回頭再看一次。她這樣做了,那人站在原地方,小心地兩腳交替地踏著,好像他想做一件事而又沒有決心去做。他的右手塞在大衣的紐扣之間,左手放在口袋裡,因此,他的右肩好像比左肩高些。

  ——高爾基(蘇)《母親》

  現在,受了重傷的、永遠沒有歸隊希望的他(保爾),該怎麼辦呢?他不是曾經從伊林娜·巴贊諾娃那裡知道了他的未來是極慘淡的嗎?那麼往後究竟怎麼辦呢?這個沒有解決的問題,就象現在他前面的一個嚇人的黑洞。

  現在,當他已經失去了最可寶貴的東西——進行鬥爭的能力的時候,到底為什麼還要活?在現在,在沒有歡樂的將來,他的生命還有什麼用處?應該怎樣有所作為?只為著吃喝和呼吸嗎?只作為一個無用的旁觀者,目擊同志們在鬥爭中前進嗎?只作同志們的一個贅疣嗎?他應不應該拋棄這個現在已經背叛了他的肉體呢?……他對自己說:“朋友,你是一個假英雄!任何一個傻瓜在任何時候都能結果他自己!這是最怯懦也是最容易的出路。覺得不好活下去——就啪的一槍倒下去。你有沒有試試去戰勝這種生活?你是不是已經盡了一切努力來掙脫這鐵環呢?難道你已經把你在諾夫哥羅德——沃倫斯基戰鬥中,一天十七次的衝鋒,而終於不顧一切困難攻克了該城忘了嗎?把它藏起來,永遠不要讓別人知道你有過這種念頭。即使到了生活實在是難以忍受的時候,也要找出活下去的方法。使你的生命有用處吧!”

  ——奧斯特洛夫斯基(蘇)《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增加了店員?”老許的聲音,充滿了懷疑與不滿,停頓了幾秒鐘,又略微緩和下來,問道:“這店員是誰?”

  “鄭克昌,一個失業青年。”

  “失業年青?”老許反問一句,又住口了。這書店,是用來作聯絡站的,根本不能讓外人接近。甫志高不是說書店的一切,完全是照規定的方案辦的嗎?為什麼到這裡一看,什麼都不合規定呢?為什麼要擴大書店?為什麼書店裡擺著許多惹人注目的進步書籍?為什麼要辦甚麼刊物?為什麼要招收新的店員?這些事,全是不應該搞的,而甫志高一點沒有彙報過。要不是親自來檢查一下,這聯絡站一使用,定會發生問題。許雲峰心裡,不僅對甫志高的所作所為非常不滿,而且敏銳地感到一種危險,多年的經驗使他不能不對一切不正常的現象,引起應有的察覺。

  ——羅廣斌、楊益言(近)《紅巖》

  中考作文指導:人物心理描寫方法 2

  1、直接描寫

  這是最為常見的運用最廣泛的一種人物心理描寫法,有的句子中含有“想”等關鍵的字眼作為明顯的標誌。“想”字或出現在心理活動之前,或出現在心理活動之後。“想”字後有的用“逗號”,有的'用“冒號”等做標示。如高曉聲的《陳奐生上城》中的如下片斷:推開房間,看看照出人影的地板,又站住猶豫“脫不脫鞋?”一轉念,忿忿想到:“出了五塊錢呢!”再也不怕髒,大搖大擺走了進去,往彈簧太師椅上一坐:“管它,坐癟了不關我事,出了五元錢呢。”這樣的心理描寫就屬於直接描寫式,它非常恰當地將陳奐生患得患失、狹隘自私的小農經濟的心理描寫了出來。值得強調的是,直接描寫人物的心理活動,一定要切合人物的年齡、身份和性格特徵。心理描寫的文段不宜過長,否則會使文章沉悶,有損人物形象的生動性。

  2、抒情獨白

  這種刻畫人物心理的方法,是用抒情的筆法展示人物的內心矛盾和思想鬥爭。我一邊跑一邊想:看樣子是難以逃脫了。扔了米跑吧,山上急等著用用糧食,捨不得丟,――而且就是扔了也不一定能逃得脫;不扔吧,叫敵人追上了也是人糧兩空。怎麼辦呢?……這時,洪七還緊跟著我,呼哧呼哧直喘氣呢。我聽著他的喘氣聲,驀地想出了一個法子。可是當我這樣想著的時候,我自己不由得渾身都顫抖了起來:兒子,多好的兒子……這叫我怎麼跟他媽交代呢。……可是,不這樣又不行,孩子要緊,革命的事業更要緊!也許我能替了孩子,可孩子替不了我呀!……作者用抒情的筆法,寫“我”與兒子洪七給山上的紅軍送糧,在途中遇到了敵人。在萬分危急的情況下,是犧牲兒子保護糧食,還是保護兒子?“我”的內心鬥爭非常激烈,心情極度矛盾、複雜。

  3、夢境描繪

  這是我們容易忽略的心理描寫法。夢境是人所想的集中表現,它同樣能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徵,深化文章的主題等。夢境描繪的文字一般較多,下面選一較短的進行說明。這裡寶玉昏昏默默,只見蔣玉菡走了進來,訴說忠順府拿他之事;只見金釧兒進來哭說為他投井之情。寶玉半夢半醒,都不在意。忽又覺有人推他,恍恍忽忽聽得有人悲慼之聲。寶玉從夢中驚醒,睜眼一看,不是別人,卻是林黛玉。這是曹雪芹《寶玉捱打》中的文字,作者透過夢境揭示出了寶玉關心體貼少女,思想叛逆,具有民主思想的性格特徵。

  4、心理分析

  這種心理描寫的方法透過剖析人物的心理來展現人物的內心世界,讓讀者對人物的所思所想更加明瞭。如莫泊桑在小說《項鍊》的如下片斷:她一向就想望著得人歡心,被人豔羨,具有誘惑力而被人追求。她陶醉於自己的美貌勝過一切女賓。

  5、行動表現

  透過恰當的描寫人物富有鮮明個性的動作,傳神地揭示出人物的心理活動。施耐庵在《林教頭風雪山神廟》中對林沖聽說陸謙追殺至滄州,不覺大怒,於是用了“買”“帶”“尋”等幾個連續的動詞,表現出林沖報仇急切的激憤心理。

  6、環境襯托

  襯托人物心情的景物描寫要求作者抓住景物特徵,緊扣人物的心理,最好從視覺、嗅覺、觸覺、聽覺等方面著墨,將人物的悲喜之情恰當地襯托出來。

  7、幻覺展現式

  這種人物心理的描寫,是透過對人物幻覺的展示,來刻畫人物的心理,能揭示文章的主題。如安徒生的《賣火柴的女孩》中的如下片斷:她又擦了一根。火柴燃起來了,發出亮光來了。亮光落在牆上,那兒就變得像薄紗那麼透明,她可以從那兒一直看到屋裡:桌上鋪著雪白的檯布,擺著精緻的盤碗,填滿了蘋果和葡萄乾的烤鵝正冒著熱氣。更妙的是,這隻鵝從盤子裡跳下來,背上插著刀和叉,搖搖擺擺地在地板上走著,一直向這個可憐的小女孩走來――這時候,火柴又滅了,面前沒有別的,只有一堵又厚又冷的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