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安全教案> 中班安全教案模板合集9篇

中班安全教案

中班安全教案模板合集9篇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快來參考教案是怎麼寫的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中班安全教案10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中班安全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知道跌倒、碰撞鼻子等會可能導致流血。

  2、知道在活動中要注意安全。

  3、流血時不要害怕,要尋求和配合成人的幫助並積極配合急救處理。

  4、能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有關經歷或感受。

  5、培養幼兒自我保護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對孩子來說,出血時應怎樣緊急處理顯得慌亂

  活動準備

  1、和老師一起完成“經驗調查表”

  2、簡報、人身體圖、標有受傷部位的布娃娃、創可貼

  活動過程

  1、一起觀看簡報;1老師提問;“這個小朋友怎麼了?他為什麼哭?你流過血嗎?”2結合調查表,讓幼兒介紹自己流血的部位和原因。3教師和幼兒一起在布娃娃身體上標出自己曾經流血的部位。

  教師總結:我們的手、鼻子等部位特別容易受傷流血。

  2、集體討論:怎樣才能避免流血呢?(讓自己身體靈活一些,慢慢走不要跑,不要撞鼻子,小心使用工具等。)

  3、透過分享和討論,知道正確應對流血的方法。

  4、利用遊戲情境,探索使用創可貼的方法:出示創可貼,引導幼兒說出它的使用方法。

  5、總結:在日常學習和生活中一定要愛惜自己的身體,注意安全,在出現緊急情況的時候不要慌亂。

  6、活動結束。

  教學反思

  在活動中,教師引導幼兒回憶各自的經歷並加以整理,加深了幼兒對易流血部位的認識和對流血感受的印象。幫助幼兒形成自我保護的意識。

中班安全教案 篇2

  活動目的:

  1、知道安全乘車的道理。

  2、掌握乘車一些必要的自我保護的方法。

  3、初步瞭解並掌握在上車、乘車及下車時的安全知識。

  4、加強幼兒的安全意識。

  5、培養幼兒手眼協調的能力。

  活動重點難點:

  重點:能讓幼兒知道安全乘車的道理。

  難點:能讓幼兒大膽地用語言表達乘車時不規範的行為。

  活動準備:

  安全掛圖、公共汽車圖片。

  活動過程:

  一、出示汽車圖片,談話引出內容。

  你坐過汽車嗎?坐車時應注意什麼?

  二、出示掛圖。

  引導幼兒逐幅觀察圖片並加以討論,重點了解乘車時應注意的事項。

  三、總結,教育幼兒乘車應注意安全。

  問:那麼,在乘車時,怎樣做才是安全的?

  1、引導幼兒根據畫面講出正確的做法。

  2、教師總結:如乘車下車都應該排隊,不把頭、手,伸出車窗,不在車上亂跑動、不吃帶棍狀的食物等。

  活動反思:

  今天下午我們班開展安全活動——《乘車安全》。在這個活動中,我透過讓幼兒觀察掛圖引導幼兒討論:乘車應注意什麼安全?由於這種活動比較貼近幼兒的生活經驗,這一話題一展開討論,幼兒的話匣子一下子打開了,紛紛說出自己的乘車經驗。為了進一步鞏固幼兒對乘車安全的自我保護意識。藉此契機,我利用幼兒的椅子,組織幼兒玩《乘車安全》的遊戲,我當司機,把幼兒的椅子排成兩排當公共汽車的座椅,遊戲時提醒幼兒乘車時應注意什麼安全,這樣的遊戲把幼兒的激情頓時提高起來。遊戲中,幼兒既體驗了與同伴遊戲的樂趣,同時也讓幼兒在遊戲中體驗到乘車的安全,整個活動效果非常好。

中班安全教案 篇3

  設計意圖

  “火”與我們的生活密不可分,它能給我們帶來很多的方便。但水火無情,幼兒卻不理解火的危害,常常揹著大人玩火。再加上馬上就要進入暑假生活,孩子們自己在家的時間長了,沒有了大人的看護,孩子更會去玩火。為了加強孩子瞭解火的危害,我設計了這個活動,讓孩子瞭解火的用途,知道用火不當會給人們帶來災難,從而達成共識:玩火真危險,我們不玩火。

  活動目標

  1、知道火柴、打火機、廚房灶具等用品使用不當會有危險。

  2、不碰觸易燃、易爆的用具,教育幼兒不玩火。

  3、學會如何應對火災,知道如何在火場逃生。

  4、瞭解火的用途,知道用火不當會給人們帶來災難。

  5、教育幼兒懂得最基本的安全防火知識,做到在日常生活中不玩火。

  活動準備

  1、打火機、蠟燭、紙張等實驗用品。

  2、溼毛巾、滅火器。

  活動過程

  一、謎語匯入活動,激發幼兒興趣。

  身上穿紅袍,脾氣真暴躁。惹起心頭火,一跳八丈高。(火)

  請幼兒討論火有什麼用處:可以幫我們做飯,可以取暖,可以放煙花,可以烤乾衣服,可以烤熟食物等等。那火除了對我們有好處,有沒有害處呢?

  請幼兒討論火的危害:火能燒掉房屋、傢俱,火能燒死人,火可以燒掉森林等。

  二、認識生活中的易燃物品和家中的主要火源。

  1、觀察小實驗“紙的燃燒”,幫助幼兒瞭解有些物品很容易被引燃,認識火源和易燃物品。

  老師用打火機將蠟燭點燃,將一張紙放在蠟燭的上方,讓幼兒觀察紙的燃燒過程。

  2、提問:在我們的生活中,哪些東西是火源?(打火機、火柴、鞭炮、蚊香)那些東西可以燃燒?(紙、棉花、衣服、煤炭、汽油等)

  小結:在我們的家中經常會有打火機、火柴、煤氣爐等火源,還會有抹布、紙張、塑膠、木製品等易燃物品。火能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很多方便,但是如果不會正確使用火,火娃娃也會生氣,給我們帶來傷害。所以小朋友不能玩火。

  3、討論如果發生了火災,我們應怎麼辦?如何逃離火災現場?

  小結:如果出現小火,我們可以求救大人用水撲滅、用溼布撲滅、用滅火器撲滅……如果出現大火,我們要撥打求救電話119,並迅速逃離現場。逃離時要用溼毛巾捂住嘴巴。

  三、消防逃生演練

  在教室裡點燃廢紙,讓幼兒迅速用溼毛巾捂住嘴巴,老師手提滅火器滅火,孩子迅速按逃生路線逃離現場。

  活動反思

  透過活動的開展幼兒認識到了玩火的危險性,也瞭解了日常生活中的易燃物品,知道自己在家時不能玩火,如果發生火災時也能迅速的逃離現場,保護了孩子的生命安全。最後逃生演練環節孩子印象最深,我們從二樓逃離到安全的地方,四十五名孩子只用了十三秒的時間。

中班安全教案 篇4

  [設計意圖]

  日常生活中我們會用到許多標誌,這些標誌與我們的生活、安全息息相關,我們選擇了幾種與幼兒生活密切相關的標誌,結合幼兒的生活經驗,讓幼兒認識並瞭解他們。

  [活動目標]

  1、鼓勵幼兒在生活中做一個善於觀察的有心人。

  2、進一步培養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觀察能力、思維想象力和分析能力。

  3、幫助幼兒認識生活中的一些常見標誌,懂得基本的安全知識,提高自我保護能力。

  [活動準備]

  1、請家長協助帶孩子在生活中觀察常見的安全標誌。

  2、各種標誌、圖片若干。

  3、佈置好的“安全標誌圖片展覽”

  4、音樂磁帶。

  [活動過程]

  一、教師組織幼兒在音樂聲中進入活動室

  並參觀佈置好的“安全標誌圖片展覽”幼兒邊看邊說說自己認識哪些標誌,它們有什麼意義。(評析:幼兒在音樂聲中進入活動,會有一個輕鬆愉快的開始,為活動打好鋪墊。參觀圖片展,能給幼兒一個整體的印象,他們在看看說說的過程中,會互相學習,這也體現了綱要中提到的“注重幼兒間的相互作用”)

  二、請幼兒講講自己知道的安全標誌有哪些,豐富幼兒的認識。

  師:你剛才看見了哪些標誌?

  幼:注意安全標誌、防火標誌、公用電話標誌。

  師:它們是什麼顏色?

  幼:有紅的、有黑的、有藍的。

  師:它們各表示什麼意思?

  幼:安全標誌表示應注意安全,防火標誌讓我們注意防火。

  師:你以前還見過那些標誌?

  幼:我見過公共廁所的標誌,我見過防電的標誌。

  (評析:幼兒看了展覽後,再說出見過的標誌,這樣既豐富了幼兒的生活經驗,又鍛鍊了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三、引導幼兒認識幾種主要安全標誌。

  1、出示飲用水的標誌,師:小朋友們看,這張標誌上有什麼?

  幼:是水杯。

  師:那你猜一下是什麼意思。

  幼:是不是喝水的意思?

  師:你們真棒,一下就猜出來了,這個標誌的意思是“飲用水”。貼有這個標誌的水是能喝的水。

  2、 出示當心燙傷的標誌,引導幼兒觀察,師:這張標誌上有什麼?

  幼:有一隻手,還有一個冒熱氣的東西。

  師:那你猜一下是什麼意思。

  幼:是不是表示這個東西很熱;

  幼:會燙傷吧!

  師:又猜對了,這個標誌是小心燙傷的意思。家裡的鍋、暖瓶都有可能燙傷小朋友,回家可以貼上這個標誌。

  3、 出示小心樓梯的標誌,師:這幅圖上有什麼?

  幼:一個人,還有一個臺階。

  師:這個人在幹什麼?

  幼:他想上臺階。

  師:他上去了嗎?

  幼:好像是要摔倒。

  師:這個標誌的意思是“當心樓梯”,上下樓要注意安全。

  4、 師:你們真厲害,都能猜出來,還有最後一張,瞧,這上邊是什麼?

  幼:一個箭頭。

  幼:像是閃電。

  師:這是一個拐彎的箭頭,它表示當心觸電。貼幼這個標誌的地方,我們不能用手摸,更不能在這裡玩,我們要遠離這個地方。

  (評析:教師邊出示圖片,邊引導幼兒觀察,讓幼兒自己去發現圖片上標誌表示的意思,發展了幼兒的想象力、思維能力。)

  四、認標誌、貼標誌競賽,加深幼兒的印象。

  1、教師出示各種常見標誌,幼兒搶答,答對的幼兒得到一顆小星。比一比誰得的星最多。

  2、出示各種場所圖,如:電話亭、公廁、電源插座、鍋爐等。讓幼兒為其貼上相應的標誌。比一比誰貼得又對又快。(評析:競賽的形式能調動幼兒的積極性,讓幼兒能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五、活動延伸。

  組織幼兒在班內相應的地方貼上標誌,如在飲水機上貼“飲用水”,在電視機旁貼“當心觸電”,在暖氣片上貼“當心燙傷”,在樓梯口貼“小心樓梯”。(評析:活動延伸的進行,既加深了幼兒對標誌的認識,又在活動室的危險隱患處貼上了醒目的標誌,時刻提醒幼兒注意安全)。

中班安全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初步知道自己生活、活動中容易發生危險的事情。

  2.能遷移已有經驗,掌握避免自己受到傷害的方法。

  3.有初步的自我安全保護意識。

  活動準備

  《幼兒畫冊》、電視機、影片轉換儀。

  教師的指導與注意點

  一、情景匯入,引入主題。

  1.出示貝貝手受傷的圖片。

  師:貝貝的手受傷了,你知道是為什麼嗎?

  2.小結:對啦,小朋友們說的都有可能,貝貝可能被尖尖的物體劃傷了,也可能被小狗咬傷了。

  二、出示圖片討論,知道生活中容易發生的危險事情。

  1.師:調皮的貝貝經常會做一些危險的事情,我們一起來看看他做的到底對不對。

  2.依次出示圖片。

  圖一:貝貝在教室裡拿著尖尖的棍子與同伴嬉鬧。

  圖二:貝貝從家裡的陽臺上往下扔瓶子。

  圖三:貝貝在玩爸爸的打火機。

  圖四:貝貝在公園裡從高高的地方往下跳。

  3.判斷對與錯,說一說判斷的理由。

  4.師:生活中的你像貝貝這樣做過嗎?

  三、遷移生活經驗,掌握避免發生危險的做法。

  1.師:在家裡和幼兒園裡,還有哪些東西容易引發危險?

  2.小結:有很多東西都容易發生危險,小朋友不能隨意去碰,比如尖尖的東西,易碎的器皿、煤氣灶、電源插頭等。

  3.分小組討論

  師:在生活中我們怎麼做才能不讓自己受到傷害呢?

  4.每組選出一名代表陳述觀點。

  5.小結:生活中,使用尖尖的東西要小心,不要把容易割破手的容器摔碎,不能玩煤氣開關,不把手指伸進插座,開關門時要手握把手輕輕開關。

  效果分析

  活動中的安全對於孩子和老師來說都是頭等大事,因此在日常活動中我也經常滲透安全教育,所以今天的健康活動進行的比較順利。剛開始我運用情景表演的方式引導幼兒猜測貝貝為什麼受傷,吸引他們的注意力。其次出示不同圖片給予孩子們討論的機會,並請幼兒自主判斷對與錯,幾乎所有的幼兒都能判斷正確。在最後的遷移經驗環節,我可以事先找好一些圖片,這樣孩子們說到什麼,我就可以馬上出示,這樣也就更直觀形象,能讓孩子們有一個更為深刻的印象。

中班安全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初步的防火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

  2、讓幼兒瞭解火災發生的幾種原因,懂得如何防範。

  3、使幼兒掌握幾種自救逃生的方法,提高自我保護能力。

  4、樂於探索、交流與分享。

  5、掌握相關火災的常識。

  活動重點:

  培養幼兒初步的防火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

  活動難點:

  讓幼兒知道如何防火,學會自救。

  活動準備:

  1、生活中幼兒接觸過火,能瞭解一些火的相關常識。

  2、實物投影儀,相關消防圖片,火災片段的錄影。

  3、蠟燭、火盆、廢紙等著火實物及沙子、水盆等滅火用品、溼毛巾人手一塊。

  活動過程:

  一、激發興趣,引出火的.特性、用途及危害。

  1、利用實物感受生活中的火,瞭解火能夠發光,發熱的特性。教師把蠟燭點燃,讓幼兒適當靠近火焰來近距離地觀察火、感知火,進而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願望。

  2、引導幼兒講一講生活中人們是如何利用火的,教師以火的口氣總結火的用途及危害:“孩子們你們說得都很好!我是人人都需要又人人都害怕的火,我在你們生活中有很多用處,可以照明、燒水、做飯、發電、鍊鋼、治病。但是一不小心也有可能引起火災,我一發火會把所有的東西都燒光。”

  二、利用圖片,瞭解相關防火常識。

  1、播放火災錄影的片段讓幼兒在感受熊熊大火的氣勢同時,猜一猜引起大火的原因。

  2、結合圖片,說一說如何防火大火燒起來濃煙滾滾,火勢沖天,會把所有的東西都燒光,甚至會把人燒死,是多麼危險呀,那我們在生活中應當怎樣做才能避免火災的發生呢?

  ①、 不玩火柴、火機。

  ②、 不玩插座、插頭和電線。

  ③、 不在陽臺及禁放區內放鞭炮。

  ④、 不用明火照明找東西。

  ⑤、 提醒爸爸不亂扔菸頭。

  ⑥、電器使用後及時關閉電源等。

  三、嘗試幾種簡單的滅火技能,瞭解自救逃生的方法。

  1、試著用沙子覆蓋的方法滅火,用水澆滅火。教師在搪瓷盆中點燃木柴,讓幼兒親自動手操作,嘗試用沙、用水來滅火。

  2、嘗試用在地上打滾的方法壓滅身上的火。

  3、觀看相關自救逃生的圖片,掌握自我保護的方法。教師邊操作投影圖片邊提問幼兒,引導幼兒說一說自救逃生的方法:萬一著火了不能躲在衣櫃內或床底下,要馬上大聲呼救,並打電話(119)找消防員,告訴著火的詳細地址。在消防車沒趕到之前,不能坐電梯逃生,更不能從樓上跳下去,要用溼毛巾捂住口鼻,披上浸溼的被子,貼著地面爬出去。

  四、進行消防逃生演習

  1、模擬情景:大家正在位於南京路6號的紅太陽電影院看電影,突然著起大火來了,大家該怎麼辦?

  2、指導幼兒試著撥打電話119,告訴消防員著火的地址。

  3、帶領幼兒用溼毛巾握住口鼻,按照安全出口的指示方向進行自救逃生。

  4、幼兒及時疏散到安全地帶,教師帶領幼兒進行放鬆活動:孩子們,由於消防人員急時趕到,大火已被撲滅,沒有造成任何財產損失和人員傷亡,我們戰勝了大火,我們勝利了!

  五、活動延伸:

  帶領幼兒觀看消防隊員的消防演習,進一步瞭解火災的危害,學習在危險面前如何保護自己,如何逃生。

  活動反思:

  1、內容選擇貼近幼兒生活,活動設計過程連貫、層次清晰。能夠充分挖掘和利用現實生活中廣泛的教育資源來開展活動。透過觀察、談話、演習等形式來提升幼兒的相關生活經驗,從而增強幼兒的防火意識,獲得自我保護的方法和技能。

  2、幼兒參與的積極性高,能夠在活動中創設一種輕鬆、愉快、和諧的活動氛圍,並且時刻關注幼兒的情緒和參與程度。此外,動靜交替的活動設計和相關情景的創設使幼兒在參與活動時能始終保持興趣,獲得發展,體驗到集體活動的快樂。

中班安全教案 篇7

  活動目的:

  1、讓幼兒知道玩哪些東西會有危險。

  2、培養幼兒的初步自我保護意識。

  活動準備:

  1、電風扇、電熨斗、小刀片、香水圖片、自制掛圖。

  2、配套幼兒用書

  活動過程:

  一、組織活動

  二、談話匯入:

  有一位阿姨今天有一點煩,她的寶寶經常在

  家犯錯誤,不知什麼事情該做,什麼事情不該做,

  剛才她打了電話,想請我們小朋友幫助她的寶寶,

  這樣,她出去辦事才放心。

  三、出示電風扇、電熨斗、小刀片、香水圖片

  1、讓幼兒說出圖片的名稱

  2、讓幼兒簡單地說出它們的用途。

  三、引語:

  小朋友們剛才說的很好,圖片上的這些東西能

  給我們生活帶來很多方便,天熱了幫我們解熱,

  衣服皺了,電熨斗幫我們燙平衣服,我們還可以

  用小刀削水果,往身上撒香水。我們的日常生活

  離不開這些東西,可是,如果小朋友把這些東西當玩具,就很危險了。

  四、指導幼兒看圖:

  1、圖上有幾個男孩,他們各自在幹什麼?

  2、圖上有幾個女孩,他們各自在幹什麼?

  五、引導幼兒想想,這樣做有什麼危險?

  六、教師告述幼兒:

  1、把手伸進轉動的電扇裡會傷害到手指,會受傷。

  2、玩小刀會割破小手,嚴重的會危及生命。

  3、玩通電的電熨斗會燙壞衣物,甚至會傷害自己或者引起火災。

  4、對眼睛噴香水會弄傷眼睛。

  七、"擊鼓傳花"遊戲。

  方法:幼兒圍成一個圓圈,聽到擊鼓聲一個一個傳花,鼓聲停止花落在誰的手中,誰就選擇一張卡片,說明圖片上的事應該不應該做,大家可以一起參加討論,已明辯那種行為是正確的,那種行為是不正確的,直到所有圖片講完。遊戲結束七、活動延伸:

  在區域中嘗試設計安全標記。

  活動反思:

  透過這類活動能夠培養幼兒對物品作用的熟悉,也能夠讓幼兒在看圖和聽老師講解的途中學習到危險的概念,懂得什麼東西能夠玩什麼東西不能玩。在幼兒安全教育中必不可少。但是在此類教學活動中,並不能把所有的危險和有危險的物品都讓孩子們掌握,有一定的侷限性。所以在思想上培養幼兒的安全意識尤為重要。

中班安全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 樂於參與遊戲,在遊戲中學習使用各種交通安全全設施。

  2. 能與小朋友合作,共同完成任務。

  3. 加強幼兒的安全意識。

  4. 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徵。

  5. 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活動準備

  各種美工材料

  活動過程

  1. 請幼兒拿出自己畫的馬路圖互相介紹和欣賞。向幼兒提問:“馬路上都有哪些安全設施?”老師引導幼兒想一想,可以用什麼材料做馬路上的安全設施。

  2. 老師提議幼兒把活動室佈置成馬路,然後一起期望模擬遊戲。

  3. 老師給幼兒做示範,利用一些美工材料來佈置活動室。

  4. 佈置完成,請幼兒向別的小朋友示範過馬路的安全方法。

  5. 請幼兒輪流扮演司機和行人玩模擬遊戲。

  活動評價

  1. 懂得使用各種交通安全設施

  2. 能與小朋友合作

  活動反思

  孩子們對交通安全有一定的認知,能較客觀的認定其他人行為的對與錯。在活動中,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有了很大的進步,尤其是對於自己比較瞭解的事情,語言的條理性很強。由此可見,生活經驗的積累對幼兒的思維、語言發展起著很重要的作用。

中班安全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瞭解地震的基本知識及地震造成的危害。

  2、幫助幼兒掌握地震發生時自我保護的方法,掌握逃生技巧。 活動準備:有關地震知識的錄影短片。

  活動過程:

  一、觀看地震知識的錄影片段,瞭解地震造成的危害。

  (一)透過短片讓幼兒瞭解,由於地球不斷運動,逐漸積累了巨大的能量,在地殼某些脆弱地帶造成岩層突然發生破裂或震動,這就是地震。

  (二)教師提問:剛才你們看到了什麼?地震會給我們帶來什麼危害呢?

  幼兒自由講述:地震時,地面會劇烈震動、裂開大縫,房屋倒塌,家裡的東西都被壓壞了,有時我們的生命也受到威脅,地震的確給我們帶來很大的危害。所以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一些避震的知識。

  二、幫助幼兒掌握一些地震發生時自我保護的方法。

  (一)小朋友,如果發生了地震,我們該怎麼做呢?

  (二)教師對正確的做法進行小結:

  1、當你在室內的時候,可以躲在牆角、廁所等容易構成三角支撐的地方以及結識堅固的傢俱底下或旁邊。用身邊的坐墊、枕頭等柔軟物保護頭部。選好躲藏處後,正確的避震自姿勢為;蹲下,低頭,閉眼或用手保護頭部。還可以用溼毛巾捂住嘴、鼻子以防吸入灰塵和

  毒氣。千萬不要跑到陽臺或窗戶旁邊,要遠離玻璃門窗,或是懸掛物物下。

  2、 如果是在室外,應該儘快跑到開闊的地方。要遠離樓房、圍牆、樹木、廣告牌等,更不要躲到地下通道中或高架橋下面。不要坐在汽車裡,要到空曠的廣場避難。

  3、千萬不能跳樓或者進電梯。

  4、如果被埋,不要驚慌,要想辦法保護自己。可以設法敲擊能發出聲響的物體,向外發出求救訊號。

  三、教育幼兒在發生地震時,不慌張,及時躲避,運用逃生技巧。 地震雖然很厲害,但是小朋友不能慌張。在地震發生時,地面開始搖動後,還是有一小段時間可以用來躲避,如果在這段時間內躲到安全的地方,就不會受到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