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遊記> 樂山大佛遊記作文600字(精選48篇)

樂山大佛遊記作文600字

樂山大佛遊記作文600字(精選48篇)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說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藉助作文可以宣洩心中的情感,調節自己的心情。為了讓您在寫作文時更加簡單方便,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樂山大佛遊記作文600字(精選48篇),歡迎大家分享。

  樂山大佛遊記作文600字 篇1

  今天我們一家人去樂山遊玩,一路上我們歡歌笑語,小草向我們點頭,樹木在向我們招手,我們很快就到了樂山。

  到了樂山,爸爸對我說:“樂山最著名的就是樂山大佛,它是世界是最大的佛像,它又高又大,身高有71米,是非常非常著名的旅遊景點之一。”我聽到它的身高就想到了它的雄偉,壯觀!我迫不及待地想見到它。

  我們沿著陡峭的棧道走到它面前時,我不得不為之震撼。我把眼睛擦了又擦,這的高度都跟山一樣高。大佛雙手放在膝蓋上,眼睛直視前方的濤濤江水,鼻子像個特大號滑梯,誰也不敢去滑。它的腳上可以停好幾輛汽車,腳趾可以坐十多個小孩。大人小孩在它面前都像螞蟻一般,很多遊客拿起照像機對著它一陣猛拍,生怕錯過了哪一個細節……

  這次樂山之行讓我很難忘!

  樂山大佛遊記作文600字 篇2

  國慶節那天,媽媽說要帶我遊覽世界上最大的一座最大的佛,那就是樂山大佛。第二天,我懷著好奇的心情,踏上了旅程,樂山大佛究竟有多大呢?

  早晨,爸爸開著車,媽媽,妹妹和我坐在車上,迎著朝陽,穿過繁華的城市,來到了成雅高速公路上。郊外的空氣格外清新,路兩旁的田園、村莊、野花、樹林在我們的歡聲笑語中一掠而過,汽車帶著我們飛奔向樂山大佛。

  “到了,到了!”媽媽歡呼著,我也非常激動得大叫起來。一下車我們就來到了樂山碼頭,坐上輪船在江上遠觀睡佛和大佛。這可是我第一次坐輪船呀!我當時的心情又激動又害怕,但是終究興奮戰勝了害怕。我小心謹慎地來到船頂,原來船頂上已經有很多遊客了。這時,船開了,江上泛著水花,鳴著汽笛駛向大佛,爸爸這時拿出攝像機,對著美山美水一陣猛拍。導遊小姐也開始介紹樂山大佛,原來樂山大佛開鑿於唐玄宗開元初年。當時,岷江、大渡河、青衣江三江於此匯合,佛像有71米高,水流直衝凌雲山腳,勢不可擋,洪水季節水勢更猛,過往船隻常觸壁粉碎。正在這時神秘的大佛出現在我的眼前,我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這座大佛居然和凌雲山一樣高聳,多麼雄偉壯觀啊!我仰起頭凝視著大佛,心裡無比激動,這是中國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啊!遊船逐漸遠去,一座巨大的睡佛不可思議的顯現了,形態逼真的佛頭,佛身,佛足分別由烏尤山,凌雲山和東巖山聯襟而成,氣勢恢宏,惟妙惟肖,堪稱天然絕妙奇觀。船到岸了,我們決定近距離接觸樂山大佛。

  來到山腳下,我們沿著青石臺階,參觀了一個個的風景名勝,但我最想看的還是大佛,隨著人流我們終於來到了大佛的腳下。這時的我更加緲小了,好像一隻小螞蟻,我爬呀爬呀,在父母的幫助下,我終於站在大佛的小腳趾上了,爸爸不停地給我攝影,生怕漏掉最難忘的時刻。神秘的大佛揭開了神秘的面紗,整個大佛是面向江水正坐著,兩隻手放在膝蓋上,眼睛細長細長的,表情很嚴肅,他的身旁有很多小型的佛雕像,在青山綠水的環繞下,大佛顯得更加壯觀,這就是世界上最大的佛像-樂山大佛。

  天色暗淡下來,我此刻的心情平靜了下來,在回家的路上我想了很多很多,古代的勞動人民用勤勞和汗水為我們留下了寶貴的文化遺產,那麼我們又該為後人留下什麼呢?

  樂山大佛遊記作文600字 篇3

  樂山大佛是我們到四川遊覽的第一個景點。說真的,前幾年修復樂山大佛時的電視我至今還記憶猶新。也就從那時起,我便對樂山大佛產生一種嚮往。沒辦法,我就是遺傳了老媽的一點“迷信思想”,對佛非常虔誠與喜愛。因此對這次遊覽,感到非常期待。

  我一直以為樂山只有一個大佛,沒有其它景點,因此很納悶為什麼入口建在與大佛相隔半坐山的地方。為了趕緊看到大佛,我全速往前衝。哎,好奇怪的岩石,怎麼這麼像人,頭身分明,後面有一個光圈,雙手(儘管一點也不明顯)合十,像是禱告些什麼。我不由地將手伸去想要摸一摸,導遊制止了我,並告訴我這些是佛像,守護著樂山大佛。只是長年的風化作用,使它們變成了這副模樣。果然,再往前走,一路都是這種佛像。可有些佛像被侵蝕地很厲害,有些已經不成樣子了。為什麼呢?我也不知道。

  很快,經過了青龍潭和白虎潭,我們來到了樂山大佛的有關資料所在地。它告訴我們一些樂山大佛顯靈的事情。其中佛光是可以用科學角度來講解的。可是佛像在人類的災苦之年閉眼睛一事卻沒有正確的答覆。雖說是可能被風化的,可是為什麼其它更容易風化的地方沒有風化,偏偏只風化了眼睛呢?這仍然是個迷。

  過了博物館,往前走去,呀!好大一顆腦袋啊!我終於看到大佛了。耳朵垂到了下巴,頭上發冀數不清,鼻子挺直,嘴巴微笑著,只是這鑿開的眼睛,呈八字型,好象帶著一種悲傷。再往下走佛像就多了,大佛周圍嘛!拉著扶手走過了陡峭的山路,啊!完整的大佛終於出現在我的眼前。它兩手放在膝蓋上,坐在山中,眼睛向外看去,守望著居民。它可大了,就拿我面前那雙腳吧,僅一片小拇指,就可以放上一張正規的方桌,旁邊再做四個人也很寬闊。前面的那個鼎太高了,香我插不上去,只得在大佛的前邊插香,禱告全家平平安安。它四周的山上步滿了大大小小的佛像,可真謂是“佛是一座山,山是一尊佛”。

  樂山大佛遊記作文600字 篇4

  今天,我和媽媽懷著愉快的心情遊覽樂山大佛。

  走了四個多小時的“免費按摩”路,我們終於到達樂山大佛景區的大門。一進大門,一個有許許多多的鮮花組成的一個巨大的“佛”字映入眼簾。這個“佛”字似乎閃耀著金燦燦的光芒,提醒人們在這裡無論如何都要信佛。

  隨後,經過半個多小時的跋涉,終於到達大佛所處的山上。這時,導遊說:“大佛臨江依崖鑿造,高71米,有‘佛是一座山,山勢一尊佛’之說。由於樂山市是‘佛教之國’,所以這裡的樓房都不能超過71米。它竣工時全身貼金嵌玉,金碧輝煌,但如今的大佛已經風化的很嚴重。”

  我們來到樂山大佛旁的九曲棧道,棧道有九個彎,陡峭又狹窄,只能容一個人的寬度。道壁上刻著許多精美的佛像,但已風化得看不清了。沿著棧道,我們來到大佛腳下,抬頭仰望大佛:它安詳的坐落在山坳中,神情莊嚴、肅穆。它心臟部位有許多小洞,導遊說那是修建時放了很多石頭做的菩薩。據說,在大佛手上可以放兩張桌子,許多人圍著桌子喝茶,還挺寬敞;大佛的腳上足以一個老師給二十多個學生講課的空間。三江匯合之處正好從大佛面前流過,分別是岷江、青衣江和大渡河。

  飽覽了大佛過後,導遊神秘兮兮地對我們說:“在歷史上,大佛有過顯靈的記載,所謂‘顯靈’就是閉眼睛。”,媽媽困惑地說:“這明明是石頭,怎麼回閉眼睛呢?”“是啊,這令所有人都無法解釋。最近三次是在1962年、1976年和2000年,其中2000年那次還伴有白色的佛光出現,長達三小時。並且都是自動睜開的。這些全是真實的。”

  我們在這兒留下了美好的回憶,大佛的行為讓我非常震驚。我國的文化遺產博大精深、源遠流長。這次旅遊,使我更加熱愛祖國。

  樂山大佛遊記作文600字 篇5

  快樂的暑假到來了,媽媽決定帶我去四川樂山大佛玩,樂山大佛可壯觀了!

  樂山大佛坐落在四川省樂山市峨眉山東麓的棲鸞峰旁,那裡風景如畫。一顆顆大樹整齊的排好隊,給人們帶路;一朵朵花兒在陽光的照耀下閃爍,如同天上的星星一般;一隻只蝴蝶翩翩起舞,猶如仙女在跳舞;一陣陣微風吹來,為這美景又增添了淡淡詩意。

  漫步在樂山大佛的山中,就好似漫步在仙境。矮小的瀑布,形態各異的假山,一個個精美絕倫的銅像、石像等……都令人陶醉。

  樂山真是個佛教文化的聖地。半山中有一個宏偉壯觀的寺廟“凌雲寺”。裡面擺滿裡精心雕刻的一座座佛像;一個個形狀不一的香柱。還有與眾不同的佛教文化,隨處可見。

  樂山大佛足足有一座大山高,栩栩如生的神態,色彩鮮明的衣著,好似一個彌勒佛。我和媽媽走下去看,顯得我們十分渺小。這是,媽媽告訴我說:“樂山大佛有非常巧妙的排水系統。樂山大佛的兩耳和頭顱後面,具有一套設計巧妙,隱而不見的排水系統,對保護大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我又望了望樂山大佛,心想:“樂山大佛有著巧妙的排水系統,那還會不會有什麼巧妙的機關呢?還是自己慢慢去發現吧!”

  樂山還有一座塔,名叫“靈寶塔”又稱“凌雲塔”。共有13層,每一層都掛滿“鈴鐺”,宏偉而又高大,像一個巨人站在那裡守護著樂山。

  看,樂山大佛是多麼美麗,這次遊記使我看到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藝術的結晶,古代人民可真偉大啊!

  樂山大佛遊記作文600字 篇6

  四川省樂山市的樂山大佛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雕像。

  大佛嘴長到你想象不到,33米!它的頭是14.7米肩寬24米,連眉毛都很長,甚至5.6米!它的耳朵真朗朗上口,7米長!光脖子就有3米長,比我們兩個孩子的身高還多。它的腳很寬,一隻腳相當於兩個足球場!全身大概有兵馬俑一號坑那麼大。

  佛陀是由唐朝的一位僧侶海通法師建立的,目的是減少洪水,造福人民。佛祖始於公元713年的唐玄宗初年,公元803年的德宗貞元十九年。根據傳說,海通法師不知疲倦地籌集資金後,一些官員強迫他要錢。法師寧願被剜也不屈服,用自己的生命去保護造佛的錢。

  樂山大佛不僅宣誓宏偉,而且風景如畫。

  佛前是岷江,微風吹過,讓人神清氣爽。閩江的水真的很綠,綠得像碧玉;岷江的水真的很安靜。它像鏡子一樣安靜,反映了所有茂密的森林。陽光照射在水面上,水面依然平靜不動。太陽映在佛身上,佛就像穿著一件閃閃發光的袈裟。細看佛祖,只見佛祖低下頭,神情若有所思。它的眼睛慈祥地凝視著遠方,彷彿乞求上帝保佑好人一生。

  樂山大佛被世人稱為“山是佛,佛是山”,形象地概括了樂山大佛的雄偉特點。

  特別奇特的是,俯視大佛時,就像臥佛一樣。遊客放眼閩江對岸,只能看到大佛姿態鮮明。仰天長眠,它的壯麗是世界必須的!

  樂山大佛遊記作文600字 篇7

  我先去看巨型臥佛,然後去看燃燈佛,最後看樂山大佛。

  我走到了一座橋上,看到對面的半山腰有一座巨型臥佛。聽說這個臥佛是過去打造的,藏在山裡很久了,然後被洪水衝出來的,難怪那麼逼真。

  在連心山,遠遠地就能看見高高的臺階上,矗立著一尊大佛。我又上了170級臺階,才來到了燃燈佛的旁邊。你知道為什麼要走170級臺階,才能找到燃燈佛呢?燃燈佛經歷了170個磨難才成為佛,所以要爬170級臺階才能找到燃燈佛。

  最後我來到凌雲寺,看到了著名的樂山大佛。它的頭髮像一個個的大花捲,整齊的排列在頭上。他的眼睛細細的長長的,看起來既和善又神秘,炯炯有神。然後我去棧道排隊,從佛的頭頂走到佛的腳下。棧道緊貼著石壁,是Z字型的走向,高70多米。我看見棧道邊的石崖上雕刻著許多小佛,都被風化了,真可惜。我們在走棧道的時候,發現越往下走棧道越窄。我在上面的時候能走4個人,可是到了下面就只能透過一個人了。到了佛的腳下,抬頭望去我看見那個佛坐在山邊,與山一樣高,好高大啊!好威嚴啊!真的是“佛如山,山如佛。”我和爸爸媽媽照了一張與佛的合影,留作紀念。

  佛面對的是青衣江和岷江,匯合處兩江一清一濁,在江裡形成了一條細細的長長的、很明顯的跟山分界線,順著江水延伸到了好遠好遠……好神奇的自然現象呀!

  樂山大佛遊記作文600字 篇8

  今天,我們要去遊覽聞名於世界的樂山大佛,來感受一下古人那巧奪天功的技藝與他們虔誠的佛教信仰。

  可是,我今天的運氣太“好”了,只見通往大佛的路上全是遊人,那些導遊經常一邊走,一邊隨時停下進行講解,場面毫無秩序,混亂一片。這樣不僅堵住了去路,還浪費了遊人的時間,真是讓人著急啊!媽媽和姨媽先去排隊,而我就去瞻仰樂山大佛的創始人:海通和尚。

  平常,我們排隊只要幾分鐘,最多也只要十幾分鍾。今天整整排了3個多小時!

  好不容易到了山腳下,我們沿著青石臺階(一個臺階有你大半個小腿那麼高!可把我累死了),參觀了一個個的風景名勝,但我最想看的還是大佛,隨著人流我們終於來到了大佛的腳下。這時的我更加緲小了,好像一隻小螞蟻,神秘的大佛揭開了神秘的面紗,整個大佛是面向江水,大佛正坐著,雙手自然放在膝蓋上,眼睛眯成一條縫,細長細長的,表情很嚴肅,他的身旁有很多小型的佛像……

  長江煙波盪漾,彷彿是一條巨龍仰臥在祖國大地上,兩岸呈現出的青綠色,清楚地勾畫出長江偉岸的身軀。略帶黃色的長江水,“嘩嘩”地吼叫。長江後浪推前浪,興波助瀾滾滾東流。江水一股股向江心流去,被堅硬的石頭擊回,翻起回頭浪,又和後面湧上的水浪相激,轟轟作響。洶湧澎湃的江水把大佛襯托的更加威嚴!

  在回家的路上我想了很多很多,古代的勞動人民用勤勞和汗水為我們留下了寶貴的文化遺產,那麼我們又該為後人留下什麼呢?

  樂山大佛遊記作文600字 篇9

  今天下著小雨,但是我們一家三口還是興致勃勃地坐著動車來到了樂山,去參觀了非常有名的樂山大佛。

  當我們迎著風冒著雨流著汗沿著彎彎曲曲的石梯爬到山頂時,一下子被大佛驚呆了,樂山大佛真“大”啊!

  大佛的頭很大,可以站下我們班所有的同學呢!它的頭上長著許多像菠蘿一樣突出來的東西,爸爸說那是大佛的髮髻。我伸出胳膊,大佛的一個髮髻比我的胳膊粗多了!它的耳朵真是招風耳啊,聽說有七米長!我跑到一邊去看大佛的臉,大佛的臉大大的胖胖的圓圓的,臉上帶著微笑;它的眼睛又大又圓,爸爸說它的`眼睛有三米多長,眉毛有近六米長!只是半睜半閉的,看向下面的江水和城市。它的鼻子凸出來,大得像一間懸空的小屋;它的嘴微閉著,有近四米長!

  為了能夠看到大佛的整個身體,我們從山頂沿著又高又陡的臺階往下走。當我們來到大佛的腳下,抬頭一望,哇,整個大佛有十多層樓那麼高,還有煙霧罩著它的身體呢!大佛是坐著的,雙手放在膝蓋上,顯得安靜平和。它的雙手有籃球場那麼大,媽媽說它的一根手指就有十米長。它的雙腳很寬大,一個腳趾頭上都可以坐十多個人!媽媽說,這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刻佛像,“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

  據說樂山大佛是彌勒佛,他在這裡使得樂山這個地方風調雨順,人們都能過上幸福安寧的生活。

  樂山大佛是我見過的最大的佛像,這麼大的佛像,需要多少個工匠才能雕刻出來呀?中國古代的這些工匠真是太厲害了。

  樂山大佛遊記作文600字 篇10

  薄紗似的晨霧,剛從樂山身邊散去。遠處,紫黛色的天宇露出了一大片紅色——太陽要升起來啦!

  輪船行駛在江面上,天空越來越亮,太陽也不知何時升起的,當我們來到大佛面前,大佛已沐浴著陽光迎接我們啦!

  佛,高大、雄偉!在他面前,我渺小得像只螞蟻。佛的頭髮似麻花兒一般,高高地攏起,盤在頭頂上,看上去十分別致。雙目虛微著,但卻炯炯有神,慈愛可親地注視著來來往往的人。據說所有“拜見”大佛的人,都會得到他的保佑。

  鼻子呢,高高地挺著,圓圓的臉豐滿、生動,顯得那樣端莊!那樣和藹!最引人注目的便是那大大的耳垂了吧!大人們都說,耳垂越大,福氣也會越大,想必,這佛的福氣一定特大!說真的,如果不是在船上,我會一口氣跑到大佛腳上,去跳一跳,爬到大佛手指甲蓋上,去坐一坐,甚至站在大佛的肩上,踮起腳摸一摸那福氣滿滿的耳垂……

  婆婆走了過來,扶著我的肩,輕輕地說:“瑤瑤,你想知道大佛的傳說麼?”“什麼!大佛也有傳說?”我愣愣地看著大佛,聽著婆婆的講述:五十多年前,在那個鬧饑荒的年代裡,餓死的人一個接一個,大佛為此竟流下了晶瑩的淚水。災難過後,大佛的頭頂上又出現了神聖的佛光……多麼善良的大佛啊!

  我滿懷敬意,再次凝視著沉浸在日光下的大佛……

  船繞了個彎兒,畫了一條優美的曲線,往回開了。我心裡滿滿的都是不捨:再見了,壯觀而又神聖的樂山大佛!

  樂山大佛遊記作文600字 篇11

  四川樂山市的樂山大佛是舉世無雙的一座雕像。

  大佛的嘴巴很長,長得讓你想象不到,有33米呢!他的頭高14.7米,肩寬24米,連眉毛都長得很長,竟然有5.6米!他的耳朵真是招風耳,長整整有7米!單是脖子就有3米長,比我們兩個孩子的身高還要多。他的腳板很寬,一邊腳板就相當於兩個足球場呢!全身與兵馬俑的一號俑坑差不多大。

  大佛由唐代僧人海通法師發起建成,其目的是消減水患,造福於民。大佛開工於唐玄宗開元初年(公元713年),竣工於德宗貞元十九年(公元803年)。相傳海通法師不辭辛勞,廣募善款之後,曾有官吏強行逼索,法師寧願被刻去雙目,也不願屈服,用自己的生命保護了建佛善款。

  樂山大佛不僅氣勢雄壯,而且風景如畫。

  大佛的正前面是崛江,微風吹來,讓人神清氣爽。山民江的水真綠啊,綠得像一塊碧玉;崛江的水真靜啊,靜得像一面鏡子,把一片片鬱鬱蔥蔥的樹林都倒映出來了,太陽光照到水面上,水面依舊是風平浪靜、紋絲不動的,陽光又反射到大佛的身上,大佛就像披著一件閃閃發光的架裝。近看大佛,只見大佛額首低眉、若有所思。他的眼睛慈祥地凝視著遠方,好像在乞求上天保佑好人一生平安。

  樂山大佛被世人稱為“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這句話形象地概括出了樂山大佛氣勢磅礴的特點。

  尤為奇特的是遠眺大佛的時候,他又像一個臥佛,遊客從崛江對岸眺望,只見巨佛身姿分明。仰天長臥,其壯美堪稱天下一絕!

  樂山大佛遊記作文600字 篇12

  樂山大佛是家喻戶曉的旅遊景區,名聲遠揚海外,許多中外遊客慕名而來觀賞大佛。今年暑假,我們一家也慕名而來,觀賞著難得一見的奇景。

  我們先在一處懸崖邊的觀景臺,觀賞了三江匯流的壯觀景象,眺望遠方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條江水流湍急的向前衝,浪頭一層比一層高,即使在海拔150、160米高的樂山上,也可以聽到嘩嘩的水聲,三江最終匯流成一條寬闊的長江,湧向南方逐漸消失在了天的盡頭,也許很快就能流淌到達南京。我們繼續往前走,穿過一座寺廟最終到達了樂山山頂,看到了傳說中的大佛。

  早就聽說樂山大佛的傳言:“佛是一座山,山是一座一座佛”。果然大佛的高度和一座山差不多,甚至比一座山還要高一些。那髮髻到現在還是一個一個的,像一個個珠子一樣,上面的螺旋的條紋卻依舊清晰存在。佛像的臉上畫有黃色彩繪,額頭上有一個紅點,眉毛畫有黑色彩繪,微微往上抬,眼睛微閉。鼻子很高,嘴唇紅潤,又微微往上抬,顯得十分慈祥。兩邊耳朵很大,耳朵裡有五六道條紋。整個頭是個國字臉,手擔到腿上,有些都開始風化了,但還是可以看到指甲,腳也一樣可以看到腳指甲,但大多數都已風化了。我們從山上的盤山道下來就要好長時間,而雕刻一尊比山都要高得佛,就是以現代工藝都要很長時間,而古人只用最簡陋的工具,還要保證比例都一致的情況下,幾乎只靠雙手完成了這項奇蹟的工程。

  看完樂山大佛後我真覺得這尊佛像是老祖先智慧的結晶,也是世界的一大奇蹟!

  樂山大佛遊記作文600字 篇13

  今年暑假,我媽媽帶我去了那裡。

  四川樂山,參觀了著名的“樂山大佛”。

  樂山大佛有兩條路,一條山路,一條水路。我們選擇了爬山。我想看樂山大佛很久了,就趕緊爬到山頂。可能是太辛苦了,爬到半山腰,累得背疼。向後爬的人一個接一個追上了我,最後我媽追上了我。她一邊爬一邊鼓勵我:“加油!不然你一爬山我們就又下來了。”我還是慢吞吞的,我媽就拉著我的手把我拽上來。當我到達山頂時,我累得坐在地上。突然,有人喊道:“快看,樂山大佛頭!”我們朝她指的方向看去,果然,我們面前的懸崖上立著一塊巨石。那是一個巨大的佛頭。我們走進去,看到它的眼睛很大,嘴巴很大。大耳垂真的很嚇人很壯觀!當我們從山頂往下看時,山下的人就像螞蟻,汽車就像甲蟲,遠處的河流就像纏繞在土地上的皮帶。我看了介紹:某朝代,樂山工匠第一代準備挖大佛。他工作到老死,兒子繼續工作,兒子死了,孫子工作,兒孫一代代挖下去。最後,他完成了這部傑作,在歷史上揚名立萬。

  參觀完這座山,我們爬下山頂的梯子去看佛陀。佛陀太高了,看不見它的頭。佛跟和太和殿柱子一樣長,可以容納一百人,腳趾甲可以容納十人。半身披長袍,半光著膀子,穿著一條破舊的褲子。它被山和水切割,山是大佛。多麼壯麗!還沒在這裡玩夠,我們就爬上梯子,在山上買了些紀念品。

  我很忙,但是時間不早了,天也快黑了,不得不忍痛離開樂山大佛。

  樂山大佛遊記作文600字 篇14

  樂山大佛是歷史悠久的一座大佛,樂山大佛地處四川省樂山市,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匯流處,樂山大佛為彌勒佛坐像,是唐代摩巖造像的藝術精品之一,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刻彌勒佛坐像。1月19日我來到了樂山大佛。

  剛進入景區,便看到一尊尊佛像,還有一些不一樣的習俗,比如說:踏一些樓梯女生要先邁左腳,男生要先邁右腳、還有邁臺階要在安全的基礎下,在最快的速度登上頂,不能回頭,還有進入廟裡,要從左邊進,出要從右面出。

  我們慢慢走到了大佛旁,聽導遊說:“這座大佛是用來鎮水的,修建了這尊大佛後,樂山縣就從來沒發過大水了。我還跟大佛合影了,假裝我在摸大佛的頭、耳、耳垂等地方。照完相之後,我們從山頂往下走,那個間道非常的險,只有一邊有扶手,而且臺階也很高,我們要一個一個臺階的往下走,而且還要非常小心,可能還會出現逆行的現象,真是有點“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氣勢呢!

  這座樂山大佛是一尊彌勒佛,。我們來到了大佛腳下大佛的腳很大,我都摸不到他的腳趾頭,他的手是放到膝蓋上的,非常莊嚴地樣子坐在那裡,好像在思考一個深奧的問題。他的胸口有一塊白色的地方,就是填髒的地方。我們在大佛腳下照了幾張照片後就從危險地間道返回山頂了。

  樂山大佛真的好雄偉啊!

  樂山大佛遊記作文600字 篇15

  暑假,我們一起來到了“世界上最大的佛——樂山大佛”。我很久以前就曾聽過大佛的故事、看過的大佛的照片,可惜從未一睹大佛的聖容。

  樂山大佛開鑿於唐代開元年間(713年),完成於貞元十九年(803年),歷時整整九十年。它坐在凌雲峰上。注視著岷江這條黃金水道上來來往往的遊船。

  大佛的頭上有1051個螺簪,全都是人工雕刻;上面可以放兩三張又大又寬的大桌子。大佛的耳朵裡可以走路,這條“路”寬一米,長2.5米,走起來一點兒也不擁擠,反而顯得非常寬敞就是鼻子和眉毛也有4.5米長。大嘴和出神的眼睛也可以說是巧奪天工。

  傳說,樂山大佛曆經多次變故:剛開始,有一位叫海通的高僧,小時候因為家境貧寒,被送入了貴州的一所寺院,成年後雲遊來到了四川樂山凌雲峰上的凌雲寺上住了下來。中年的時候,海通成為了凌雲寺的住持;因為岷江經常發生水災,所以海通決心要建佛鎮水。海通籌集了一筆可觀的資金,有一個貪官想得到這筆錢。海通禪師對她說:“自目可剜,佛才難得!”貪官以為他是在鬧著玩,沒想到海通真的把眼睛挖了出來。貪官慌忙逃竄,從那以後,他一直到處祈求佛祖原諒他。從這件事上看出了高僧海通的決心和不屈。

  “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這句話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回憶。

  樂山大佛遊記作文600字 篇16

  “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早就聽說樂山大佛的高大雄偉,盼望有一天能站在凌雲棧道上一睹它的風采,沒想到這個理想很快變成了現實。

  進入樂山大佛景區,映入眼簾的是各種有各樣的寺廟,裡面的菩薩、神仙形態各異,有的雙手合十,做保佑狀;有的面目猙獰,讓人心生畏懼;有的閉著雙眼盤腿打坐,露出慈祥的笑容,真是讓我大開眼界。

  拾級向景區裡走,就可以看見奔流不息的岷江、青衣江、大渡河在陽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輝,三條江、三種顏色,洶湧澎湃的匯合在大佛腳下,顯得格外美麗。遊客們看到這神奇的景象,紛紛停下來拍照留念,而三江也好像配合似的,高興得舞動起來,壯觀極了!

  觀賞完三江後,再向上走便是舉世聞名的樂山大佛了。大佛慈眉善目的端坐在江邊,眼睛注視著前方,數千年的風吹雨打也不能使他龐大的身軀有絲毫動搖。大佛高七十一米,有二十多層樓那麼高,頭上的髮髻足足有一千多個,連嘴巴和眼睛也有三米多長,我站在大佛的腳下,還沒有大佛的一個腳趾大,可見大佛是怎樣的宏偉!真的很難想象一千多年前的祖先是怎麼完成這樣一個浩大的工程。

  仰望著樂山大佛,我的腦海中浮現出了一幅幅能工巧匠攀巖鑿壁的畫面。他們勤勞,充滿無限智慧;他們勇敢,不怕任何艱難險阻。樂山大佛,真是古代勞動人民鬼斧神工的傑作,自然與人工的完美體現啊!

  樂山大佛遊記作文600字 篇17

  樂山大佛,在美麗的樂山岷江河畔。

  進入前山門,沿著不高不低的石階,沿途可以看到許多名人留下的讚美樂山的詞句。另一邊則是滔滔的江水。經過約半小時的路程,就到了舉世聞名的樂山大佛。樂山大佛端坐在三江匯合之處。三江是指岷江、青衣江、大渡河。要下到樂山大佛的腳下,可以從兩邊下去。一邊是九道拐,九個拐是之字形的。每階臺階很陡,就象有90度如果沒有膽量千萬不要從這邊下,因為太嚇人了。下去的時候,眼睛不要往下瞧,只能看著石梯,一步一步地下。如果往下一瞧,下面江水滔滔,你會嚇得半死。下到樂山大佛腳下,不由得感嘆,真是大高了,太壯觀了。樂山大佛修於唐朝,距今一千多年了。當時這兒經常鬧水災,有一位叫海通的法師,不辭辛苦,修建了樂山大佛。在樂山大佛的頂上,就有海通法師的雕像。樂山大佛身高80米左右,它的腳真大呀,連腳趾頭都可以有幾張桌子那麼大。樂山大佛端坐在江水邊,兩手放在膝蓋上,滿臉慈祥,兩眼眺望著遠方,一坐就是一千多年。不知道這一千年都發生了什麼樣的事,樂山大佛肯定最清楚。從另一邊,沿著山邊人工開鑿的路,就可以一邊探險一樣,一邊欣賞江水上到樂山大佛的頂上。樂山大佛的頂上還有大雄寶殿,裡面有陰森森的佛像。

  欣賞完樂山大佛後,走過一斷樹林,可以看到詩碑,及東方佛都。

  樂山大佛是歷史留給類的瑰寶,是寶貴的歷史遺產。

  樂山大佛遊記作文600字 篇18

  啊!四川的樂山大佛是一個多麼神奇、令人嚮往的地方。我懷著激動的心情,勇往直前。

  沿山路上去,一個個陡峭的臺階出現在我眼前。辛苦的太陽在天空中散發自己的光彩。我和遊客們才爬了一點兒,頭上的汗就不由自主地揮發出來。我想:加油!繼續爬上去,這次我一定要見到大佛的“廬山真面目”。過了不一會兒,哎,累熱交加的壞境下,我早已氣喘如牛了。一瓶瓶礦泉水空空如也。但一想到馬上就要見到佛像,我的身體就充滿了力量。

  時近中午,我終於爬到了山上。可是,山上只有一些餐飲和小吃部,並沒有看見它。我的心裡不免有點失望。於是,我向導遊打聽,原來大佛在岷江邊啊!要去岸邊,必須從懸崖邊上的樓梯走下去。這樣啊!我立馬走向樓梯,迫不及待地跑下去。走到下面,眼前的情景不禁讓我十分愜意。岷江上,滔滔不絕的江水奔騰不息,一陣江風吹在我身上,使我感受到秋高氣爽。

  一抬頭,只見高72米的大佛矗立在江邊。它眼睛微閉,神態安詳,只見它手臂放在自己的大腿上,坐在石頭上,感覺像是一位慈祥的老人凝望遠方。讓我們這群遊客肅然起敬。第一次見到它,心裡十分的開心,彷彿中了一百萬大獎。

  我下面在情不自禁的為古代人民的智慧與力量給震撼到了。這次的旅行,真是不虛此行呀!回家的路上我不時浮現出大佛的形象,這是多麼的雄偉、壯觀啊!

  這座大佛不僅是古代人民智慧的結晶,也是對偉大的佛教的傳承,使我們心中生畏。

  樂山大佛遊記作文600字 篇19

  暑假的時候,爸爸媽媽帶我去了四川省樂山市,在那裡我們遊覽了聞名的“樂山大佛”。這個景點有什麼特別之處呢?

  樂山大佛修建於公元713年,完成於803年,歷時約90年,屬於國家5a級景區。下面,就讓我變身小導遊,帶你去一探究竟。

  首先,我們進入大佛所在凌雲山上的凌雲寺,熙熙攘攘的遊人和當地居民,在那裡燒香拜佛祈福,以求家人健康平安。

  往裡走去,隱隱約約看到大佛的頭頂,通高71米,是中國最大的一尊摩崖石刻造像。

  走近前來,站在大佛頭部位置,放眼望去,大渡河、青衣江和岷江三江交匯,江水顏色各不相同,形成了一幅奇妙的畫卷。

  據記載,古代的樂山三江匯流之處,水勢相當的兇猛,每當夏汛,江水直搗山壁,常常造成船毀人亡的悲劇。海通禪師為減殺水勢,普渡眾生而發起修建的。

  順著大佛兩則的陡峭樓梯,往下走,大佛的全身,慢慢印入眼簾,下到最底層,抬頭仰望,一尊氣勢磅礴的彌勒佛像,巍然而立。樂山大佛頭與山齊,足踏大江,雙手撫膝,大佛體態勻稱,神勢肅穆,依山鑿成臨江危坐。

  站在大佛腳邊,顯得人特別渺小,聽說光是大佛的腳面就可以圍坐百人以上呢!

  樂山大佛的兩耳和頭顱後面,還有一套設計巧妙,隱而不見的排水系統,能使佛像不為雨水侵蝕……

  好啦,關於“樂山大佛”我就介紹到這裡,是不是意猶未盡呢?如果有機會,你一定要來遊覽一番,那將會是記憶深刻的一次旅行。

  樂山大佛遊記作文600字 篇20

  1月23日,四川親戚表姨奶、姨爺陪爺爺、奶奶和我,去樂山大佛景區遊玩,樂山大佛舉世矚目,為世界之最,我要去探個究竟。

  進入景區,我們沿著盤山路前行,崖壁有許多洞,其中有一個洞,洞裡有一尊石雕佛像,這個佛網上都傳開了,說他像江澤民,我們一瞧,還真像,尤其是笑著的嘴。

  我們沿右側臺階攀登,約半個小時才到達山頂。啊!我看見樂山大佛的頭了,太宏大了!大佛的頭之巨大無法丈量,我站在旁邊一比,沒有他的頭頂上的頭髮高。光一扇耳朵就好像三個姚明那麼高。在這尊佛像面前,我真渺小!

  大佛慈眉善目,凝視遠方,我們跟隨大佛的眼神向前看去,岷江的水清波如玉,靜靜流淌著,對岸的樂山市區,高樓林立,一派現代化氣息。

  “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這句古話描寫的真準確。大佛的頭部在山頂,身體依山而坐,腳卻在岷江岸邊。

  我們又沿左側臺階下到山腳下,我仰脖一看,啊!樂山大佛真壯觀呀。我們要拍攝佛的全身像,鏡頭總是很難擱下,這尊大佛還是坐著呢,要是站著的還不得高聳入雲呀!

  樂山大佛雖然那麼高大,卻所有的部位都雕啄得那樣惟妙惟肖,栩栩如生。我驚歎著,在古代,沒有高科技手段,這麼高大的佛像得多長時間才能建完啊?我不禁為古人的執著而佩服起來。

  啊!樂山大佛真雄偉呀!我不枉此行。

  樂山大佛遊記作文600字 篇21

  樂山大佛是個聞名遐邇的大佛,它位於樂山市峨眉山上,樂山大佛是世界上最大最古老的佛體坐像。

  樂山大佛,有名凌雲大佛,它神勢肅穆、雙手撫膝、足踏大江、臨江危坐······大佛開鑿是元年713年,完成與貞元803年,已有1210年曆史,所以樂山大佛是世界上歷史遺產文化大佛之一。

  走進樂山大佛的大門,抬頭一望,你就看見山上栽著一棵棵數不清的“綠傘”,原來那是一棵棵茂盛的榕樹,有的亭亭玉立;有的枝繁葉茂。遠看,就像一叢綠瑩瑩的樹林;近看,彷彿趴在一片寬闊的草地上似的。草地上長滿五顏六色的小野花,微風從左邊的南岷江上吹來,使人神清氣爽。

  往山上走,不一會兒就爬上了山頂。往左走,走在一條叢林小路上。城樓屋頂上鑲嵌著一片片金黃的琉璃瓦,金光閃閃,光芒耀眼!

  登上峨眉山,站在城樓前面往下望南岷江靜靜地躺著,靜的像一面鏡子,綠得像一塊碧玉。

  走下山坡,站在江兩岸,就能看見小魚們在歡天喜地地游來游去,滿懷喜悅,似乎心裡懷著許多高興的事一樣。再抬頭一望,小鳥在樹枝上蹦蹦跳跳,嘰嘰喳喳地叫著:“好壯麗的樂山大佛呀!這真是峨眉天下秀,大佛天下奇!”

  樂山大佛不僅聞名遐邇,而且是世界上的獨一無二的大佛。而且還是遊玩的好去處!

  樂山大佛遊記作文600字 篇22

  樂山大佛位於四川樂山市,在三江的交匯處,雕刻於唐代,是世界上最大的佛像。今日,我就來領略他的威武與神秘。

  船慢行至大佛腳下,大佛的左右兩邊石壁上分別有兩個武士,因為年紀太大所以臉已經看不清楚了,但還是蠻威武的。

  大佛是坐著的,雙手放在兩膝之上,雙腳向外分開,目視正前方。樣子十分威武,鎮靜。我覺得大佛身上的衣服最有趣。從遠處看大佛的衣服,會看到好幾個小洞。你肯定會以為那是年久失修。不,其實那幾個小洞是鳥兒們的窩,鳥兒們常常在佛頭上轉幾圈然後又飛回窩去了。以前,還有些人,出於好奇,爬上去看個究竟呢!

  大佛的臉刻得十分精細。其中大佛的鼻子是最符合實際的。在鼻樑上你會發現有一小塊突起,那就是人鼻子上的鼻樑骨。而大佛的鼻孔也是像真人一樣的圓三角型。

  人們為什麼要建大佛呢?大佛又是一座什麼佛像呢?這是因為再樂山以前經常發大水,淹沒了很多地方,死了很多人。那時的人又信奉佛教,認為建了大佛就能鎮住大水了。所以不惜人力,物力,建了整整90年,才建好了這座彌勒佛,它高71米,贏得“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的盛譽。也不知怎麼了,建完大佛之後,還真沒發過大水呢!

  樂山大佛不僅是中國西南旅遊標誌,還是中國古代人民智慧和汗水的結晶!

  樂山大佛遊記作文600字 篇23

  今年暑假,我遊覽了聞名世界的樂山大佛。當太陽冉冉升起的時候,我就踏上了遊輪。伴隨著一陣陣汽笛聲,我已經能隱隱約約地看到了大佛那圓圓的頭頂了。近了,近了,更近了。啊!大佛是多麼的大呀!瞧,那大腳板上站滿了人,多麼有趣啊!它雙手按膝,穩坐山腰,背靠著凌雲山,面臨著濤濤的江水。大佛腳下正是大渡河、岷江和青衣江三江匯合之處。

  船在烏尤寺碼頭停了下來。我一下了船,就迫不及待地向烏尤寺跑去。走過一個個大殿,來到聽濤軒,耳畔響起了岷江的陣陣濤聲。繼續前行,便到了大佛的腳下。啊!這哪裡是一座佛,簡直是一座山啊!怪不得古代詩人有云“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這座始建於唐玄宗開元初年的最大的石刻彌勒坐像,有71米高,要想在大佛腳下看大佛的頭頂,實在太難了,我仰得脖子都酸了。

  正午時分,我很高興地爬上了大佛那大大的腳趾頭,一下子躺下來。哇!這個大腳趾比我的床還大,躺在上面彷彿馬上就能進入夢鄉。隨後,我又沿著“九曲棧道”來到了山頂。大佛離我更近了,他那慈祥的面容就在我的跟前“咔嚓”一聲,我和這龐然大佛留下了永久的紀念。

  天漸漸地暗下來,夕陽的餘暉灑滿了大佛全身,彷彿是折射出的萬道金光。離開大佛,驅車經過樂山大橋時,大橋上那一串串明亮的街燈倒映在江水之中,煞是好看。第二天一早,在凌雲山對岸的迎賓樓賓館,我開啟窗戶眼便看到了巨大無比的大佛,真美啊!我在心裡不由暗暗念道:“大佛,我還會來看你的!”

  樂山大佛遊記作文600字 篇24

  古人有一句話叫做“天下風光在蜀,蜀之勝曰嘉州。”蜀就是現在的四川,嘉州則是現在的樂山。我的家鄉在樂山,這兒風景優美,有一些名勝古蹟呢!而樂山大佛就是其中之一。

  關於樂山大佛的來歷,還有一段有趣又神奇的故事:相傳在很久很久以前,青衣江、岷江和大渡河的三江匯合處,有一個水怪,它經常引起水患,每次都要打翻一些漁船。聖僧海通聽說了以後,就修了一座大佛,從此水怪就不敢再作怪了。

  大佛可真高呀!它與山齊高,大約有71米高,有9米多寬,號稱天下第一坐佛。如果你去那兒玩的話,要經過陡峭的九曲棧道,走到一半的地方,就可以看見一顆石刻的佛頭,頭上有一千多個髮髻。再往前走,是一段陡峭的山路,這條山路都是石頭刻成的,山路兩旁還有一尊尊石刻的雕象,它們都雕刻得栩栩如生,可惜經過風吹雨打,它們已經有些模糊不清了。在山路的盡頭,便到了大佛的正面。樂山大佛雕得和藹可親,就像一個笑眯眯的老人,讓人感覺很親近。它的耳垂很長,如果再長一點的話,就可以垂到肩膀上了。樂山大佛的腳非常大,可以在上面吃飯,並且還有剩餘的地方。人們在他面前就像一隻只小螞蟻,真不愧是天下第一大坐佛啊!

  我喜歡這尊美麗的大佛,它永遠是樂山人民的驕傲!

  樂山大佛遊記作文600字 篇25

  一天早上,爸爸媽媽帶我去樂山大佛玩,我們進去以後,看了很多紅石頭的佛像,可是我覺得大肚佛像太好看了:他的臉又圓又紅;眼睛、嘴巴都笑咪咪的,好象在給我們問好;他的肚子大大的,腳盤起來真可愛!這裡到處都是鮮花、綠草和樹木,非常美麗!我們還去了海師洞、沫若堂、烏尤寺。

  下午4點後,我們要去看最大的大佛,可好多好多人呀,密密麻麻的排了一大片,等了好幾個小時,我差點放棄了。但我已經是二年級的大孩子了,應該學會等待。可有一些比我大的哥哥姐姐也叫苦叫累,我對他們說:“我們已經是大朋友了,要學會等待哦,在堅持堅持,大家都可以看見大佛了”。晚上9點過,我們所有人都小心翼翼,一步一步從懸崖峭壁的山邊上,側著身子,拉著鐵欄杆,來到了期盼已久的大佛腳下。大佛身高71米,有20多層樓高,大佛的腳好大好大,上面可以放一張大桌子吧;可我們看見的是夜幕中的大佛,其他部位看的都不是很清楚,朦朧中,大佛又高又大,很雄偉。遺憾的是,爸爸媽媽手機都沒有電了,相片也照不成了,吃過晚飯回到成都的家,已經是半夜12點了,大家都好累好累呀。

  但我今天明白了什麼是堅持和等待的道理。如果我們不堅持等待,就看不到71米高的大佛了,今天這一天真的很有意義。謝謝我的爸爸媽媽陪我來看大佛。

  樂山大佛遊記作文600字 篇26

  現在帶大家去參觀世界著名的遺產樂山大佛。它位於樂山市城東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匯合處,是依凌雲山棲霞峰臨江峭壁鑿造的一尊彌勒坐像。據說,始鑿於唐開元元年,歷時90餘年方建成,其意義是消減水患,造福民眾。它有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之稱,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刻大佛。

  大家看,大佛,體態勻稱,雍容大度,神勢肅穆,依山鑿成,臨江危坐,氣勢磅礴。樂山大佛頭與山齊,足踏大江,雙手撫膝,通高70餘米,頭高約15米,頭項上可置圓桌。耳長7米,眼長3.3米,耳朵中間可站兩條大漢。肩寬28米,可做籃球場。它的腳背上還可圍坐百餘人,是一尊真正的巨人。大佛頂上的頭髮,共有螺髻1021個。遠看髮髻與頭部渾然一體,實則以石塊逐個嵌就。

  大家跟我來,大佛左側,沿洞天下去就是凌雲棧道的始端。大家庭小心一點,路很窄,人很多。注意安全。看啊,棧道全長近500米。右側是九曲棧道。前幾年,有遊客發現它所處的凌雲山整體又如一尊碩大無比的臥佛,樂山大佛正好建在睡佛的心胸之處,寓意更加深刻,其壯美堪稱天下一絕。

  遊客們,現在我們順著又窄又高的棧道往下看,呵呵,你看,下面的遊人像不像小不點?好了,大家跟我來,現在我們到了大佛的腳下。我們抬頭仰望,大佛簡直頂天立地啊!你看,那些擺著的照片為什麼遊人能摸著他的鼻子、臉、耳墜?哦,大家明白嗎?其實,選個好角度,就可以構造出來了!

  樂山大佛遊記作文600字 篇27

  今天我們學了《樂山大佛》這篇課文,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這一課主要寫了四川樂山大佛的傳說:樂山大佛在四川省西南部,水流湍急、波濤洶湧的岷江,這裡常常掀翻江上的航船,淹死過往的行人,傳說,有一個叫海通的和尚,想保護江上的航船,於是政府就建造了這座石佛。你知道樂山大佛高多少米嗎?這個數字大的驚人,71米,就像一個小山坡一樣高,還像一個巨人。眼睛長3.3米,垂著兩隻6.2米的大耳朵,每個耳朵眼裡都可以鑽進兩個人呢!斜披垂掛的衣衫下,露出兩隻大腳,腳寬8.5米,如果讓人們一個挨著一個的排坐在他的大腳上,每個腳上都可以坐上一百來人。

  你們一定會想,能建造出這麼大的石佛,那一定不是一天兩天的事,而是好長時間。是的,課文上說無數勞動人民,無數這個詞深深的讓我體會到建造樂山大佛的人數很多,都沒有具體的數字。經歷了整整九十年的辛勤勞動,終於完工。歷經上千年滄桑,到現在仍完好無損,可見我們的祖先對它的設計是那麼的巧妙合理,它們的智慧真讓我們後輩佩服,同時,感到無比的驕傲自豪,雖然中華民族經受了太多苦難挫折,但相信只要我們團結努力,一定會雄於亞洲,雄於地球!

  如果有時間的話我也想去看看樂山大佛,去坐一坐摸一摸他的大腳,看一看到底是不是像課文中說的那樣高大、雄偉。

  樂山大佛遊記作文600字 篇28

  樂山,連綿起伏,有著無數個景點。大佛就是其中的一個重要景點,而這個景點使天下人讚歎不已!

  樂山大佛是舉世聞名的千年古佛。它是世界上最大的一尊彌勒佛。大佛高71米,肩膀寬24米,耳朵長7米,從膝蓋到腳背長28米。樂山大佛雄偉壯觀,人們形容它為天下第一大佛。

  春節,我們一家來到樂山。要看樂山大佛的真面貌,非得到腳下面才看得到。於是我們排了兩小時的隊伍,沿著一條狹窄的只能容得下一個人的石梯向下走。石梯一直彎彎曲曲,得下高70米才能到佛的腳下,在下石梯時,我感覺石梯十分險峻,我深刻體會到了:“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的意境了。”

  功夫不復有心人,我們終於來到了大佛腳下,來到腳下一看:“哇!好大呀!”我站在下面往上望,和大佛比起來,我猶如一隻小螞蟻。大佛雍容大度,氣魄雄偉,被詩熱譽為:“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更令人驚歎的是,舉世聞名的樂山大佛從對面看,大佛好象正好端座在“巨型睡佛”的腋部深坳處,似乎應驗了唐代雕佛者的寓意“心既是佛,”形成了“佛中有佛”的奇觀。

  雖然大佛有著十分完善的保護系統,然而在一千多年的漫長歲月中,它仍免不了各種各樣的破壞,有自然的,有人為的。因此各個朝代都對它進行維修。

  樂山大佛,真是一個了不起的景點。不愧為舉世聞名的千年古佛!

  樂山大佛遊記作文600字 篇29

  早就聽說了樂山大佛的壯美,懷著期待的心情,這個假期我來到了四川省樂山市。

  剛進入景點大門,一個大大的“佛”字就映入眼簾,字足足有一片山崖大。右拐走上小道,沿途都是一些小型的摩崖造像,這些佛像飽經風霜,有的頭部因為時間太久被破壞了。往前走到臨江的山崖,極目遠眺,便看到滾滾的大渡河、青衣江和岷江的交匯,三江匯流果然涇渭分明,江水顏色都不同,水流湍急,能聽到隆隆水聲。過了匾樓,就能看到大佛了。近了才知道我們其實是在大佛的肩上,從頭部看下去,坐著的大佛不喜不悲,雙手擺在腿上默默俯瞰世人,眉毛細長,眼睛烏黑,炯炯有神,莊嚴又肅靜。可別小瞧,這細長的眼睛有五六個人身體那麼長呢,再看那耳垂,也有五六層樓高呢!

  下到大佛腳下要從窄小得只容一人的棧道上透過,很陡,後一個人的腳彷彿就在前一個人的頭上似的,真是驚險。來到大佛腳下,大家都排隊摸摸佛腳,算是感受這大佛千百年來的風風雨雨了。

  我不禁想起關於樂山大佛的趣聞。傳說原來這個三江交匯的地方水流很急,船走到這裡容易出事故。後來一位海通法師得知情況,就發動大家在此建一座大佛。大家召集人力物力,在三代大師的努力下,大佛才得以建成。果然大佛建成之後,水流也比原來緩和了。後來人們分析,在鑿山建佛的過程中,很多石塊被投入水中,慢慢改變了河道的情況,使得水勢變緩,這才令行船安全很多。

  樂山大佛是我們古代人民智慧的象徵,是建築史上的奇蹟,真令人讚歎!

  樂山大佛遊記作文600字 篇30

  快樂的暑假到來了,媽媽決定帶我去四川樂山大佛玩,樂山大佛可壯觀了!樂山大佛坐落在四川省樂山市峨眉山東麓的棲鸞峰旁,那裡風景如畫。一顆顆大樹整齊的排好隊,給人們帶路;一朵朵花兒在陽光的照耀下閃爍,如同天上的星星一般;一隻只蝴蝶翩翩起舞,猶如仙女在跳舞;一陣陣微風吹來,為這美景又增添了淡淡詩意。

  漫步在樂山大佛的山中,就好似漫步在仙境。矮小的瀑布,形態各異的假山,一個個精美絕倫的銅像、石像等都令人陶醉。

  樂山真是個佛教文化的聖地。半山中有一個宏偉壯觀的寺廟凌雲寺。裡面擺滿裡精心雕刻的一座座佛像;一個個形狀不一的香柱。還有與眾不同的佛教文化,隨處可見。

  樂山大佛足足有一座大山高,栩栩如生的神態,色彩鮮明的衣著,好似一個彌勒佛。我和媽媽走下去看,顯得我們十分渺小。這是,媽媽告訴我說:樂山大佛有非常巧妙的排水系統。樂山大佛的兩耳和頭顱後面,具有一套設計巧妙,隱而不見的排水系統,對保護大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我又望了望樂山大佛,心想:樂山大佛有著巧妙的排水系統,那還會不會有什麼巧妙的機關呢?還是自己慢慢去發現吧!

  樂山還有一座塔,名叫靈寶塔又稱凌雲塔。共有13層,每一層都掛滿鈴鐺,宏偉而又高大,像一個巨人站在那裡守護著樂山。

  看,樂山大佛是多麼美麗,這次遊記使我看到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藝術的結晶,古代人民可真偉大啊!

  樂山大佛遊記作文600字 篇31

  去年秋天,爸爸媽媽帶我去美麗的山城——重慶去看外公、外婆,在重慶待了3天,爸爸媽媽決定帶我遊覽樂山大佛。

  樂山大佛地處四川省峨眉山市東31公里的東山市郊,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匯流處,與樂山城隔江相望。樂山大佛雕鑿岷江、青衣江、大渡河匯流處的巖壁上,依岷江南岸凌雲山棲霞峰臨江峭壁鑿造成,又名凌雲大佛,為彌勒佛坐像。

  大佛由唐代僧人海通法師發起建成,其目的是消減水患,造福於民。

  樂山大佛頭與山齊,足踏大江,雙手扶膝,大佛體態勻稱,神勢肅穆,依山鑿成,臨江而坐。大佛高71米,頭高14.7米,頭寬10米,髮髻102個,耳長7米,鼻長5.6米,嘴巴和眼長3.3米,頸高24米,手指長8.3米,腳面可圍坐百人以上。

  大佛的兩側都有棧道,我們沿著棧道往下走,古棧道差不多隻能走一個人,棧道是在山上的石壁中鑿出來的,陡峭的像瀑布一樣,我們往下走花了差不多20分鐘。大佛就是山,山就是大佛。大佛面前的河水猶如千萬匹戰馬齊頭並進,浩浩蕩蕩地飛奔而來。

  爸爸為了讓我遠觀大佛,我們坐船來到大佛對面一個小島上。遠看一層層霧籠罩著大佛,大佛顯得越發神秘,大佛從唐代到現在經歷了風風雨雨,它一直保護著這一方百姓。我更佩服古時的工匠,他們能在陡峭的巖壁上雕刻出這麼雄偉的大佛,使我想起了一句名言:“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樂山大佛遊記作文600字 篇32

  四川樂山市的樂山大佛是舉世無雙的一座雕像。

  大佛的嘴巴很長,長得讓你想象不到,有33米呢!它的頭高14.7米肩寬24米,連眉毛都長得很,竟然有5.6米!它的耳朵真是招風耳,長整整有7米!單是脖子就有3米長,比我們兩個孩子的身高還要多。它的腳板很寬,一邊腳板就相當於兩個足球場呢!全身與兵馬俑的一號俑坑差不多大。

  大佛由唐代僧人海通法師發起建成,其目的是消減水患,造福於民。大佛開工於唐玄宗開初年公元713年,德宗貞元十九年也就是公元803年。相傳海通法師不辭辛勞,廣募善款之後,曾有官吏強行逼索,法師寧願被剜去雙目,也不願屈服,用自己的生命保護了建佛善款。

  樂山大佛不僅起誓雄壯,而且風景如畫。

  大佛的正前面是岷江,微風吹來,讓人神清氣爽。岷江的水真綠啊,綠得象一塊碧玉;岷江的水真靜啊,靜得象一面鏡子,把一片片鬱鬱蔥蔥的樹林都倒映出來了,太陽光照到水面上,水面依舊是風平浪靜的、紋絲不動的,陽光又反射到大佛的身上,大佛就象披著一件閃閃發光的袈裟。近看大佛,只見大佛頷首低眉、若有所思。它的眼睛慈祥地凝視著遠方,好象在乞求上天保佑好人一生平安。

  樂山大佛被世人稱為“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這句話形象地概括出了樂山大佛氣勢磅礴的特點。

  尤為奇特的是遠眺大佛的時候,它又象一個臥佛,遊客從岷江對岸眺望,只見巨佛身姿分明。仰天長臥,其壯美堪稱天下一絕!

  樂山大佛遊記作文600字 篇33

  星期五,天氣炎熱的一天。利用媽媽去樂山辦事的時間,我和爸爸、媽媽一起順路去了趟樂山大佛旅遊。

  一走進景區,我看見了道路兩旁鬱鬱蔥蔥的樹,還有許多的遊客。樂山大佛,又名凌雲大佛,地處四川省樂山市,是岷江、青衣江和大渡河三江匯流處,與樂山城隔江相望。據史書介紹,大佛開鑿於唐代,是凌雲寺名僧海通法師發起修造。他當時的想法是:一使石塊墜江減緩水勢,二借佛力鎮水。大佛是唐代魔巖造像的藝術精品之一,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刻彌勒佛坐像。大佛通高71米,光髮髻就有1021個,大大的腳背寬9米,長11米,可圍坐百人以上。給我強烈的震撼,真是一座大佛。佛像雕刻細緻,線條流暢,身軀比例勻稱,氣勢恢宏,不愧為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更是世界歷史文化的寶貴遺產。同時也讓我想到了一個成語“愚公移山”,讓我明白一個道理,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在1300多年前,古代的人能修造出這麼大,這麼好的一座大佛,的確不容易啊!

  在整個參觀過程中,讓我印象深刻的事還有導遊為我們講蘇東坡寫的“佛”字:單人旁代表一個人,弓就好比我們的人生道路彎彎曲曲,風風雨雨,兩豎代表我們要用自己的雙腿以堅定的信念和頑強的毅力走好我們人生的每一步。

  樂山大佛之行,讓我獲益匪淺。

  樂山大佛遊記作文600字 篇34

  今年暑假,媽媽帶我去四川樂山,遊覽了赫赫有名的“樂山大佛”。

  樂山大佛有兩條路,一條山路,一條水路。我們選擇的是爬山。我想看樂山大佛已久,所以我飛快地向山頂攀登。也許是用力太猛,我爬到半山腰,累得腰痠背疼。落後的爬山者紛紛超過了我,最後媽媽也超過了我。她一邊爬一邊鼓勵著我:“加油!否則,一會兒你剛爬上山我們又會下來了。”我還是慢,媽媽就拉住我的手,把我給拽上去。到了山頂,我累得坐在了地上。突然,有人大叫:“看,樂山大佛頭!”我們朝她指的方向看,果然有一塊巨石矗立在前面的懸崖上,這是一個巨大的佛頭。我們走進一看,它的眼睛大極了,嘴巴也奇大無比,大耳垂真嚇人,太壯觀了!我們從山頂往下看,山下的人像螞蟻,汽車像甲蟲,遠處的河流像纏繞土地的帶子。我看了一下簡介:在某個朝代,第一代樂山的工匠準備開鑿大佛,他幹到老死了,兒子接著幹,兒子死了孫子幹,子子孫孫,一代一代去開鑿下來,最後終於完成了這曠世之作,青史留名。

  我們參觀完了山上,又從山頂上的雲梯上爬下來看大佛。大佛太高了,看不見它的頭。大佛的腳跟太和殿的柱子一樣長,能容納一百人,腳趾甲能容納十人。身子一半披著袈裟,一半光著胳膊,下身穿一條破舊的褲子。它是依山依水開鑿的,大山就是大佛。多麼雄偉壯觀!我們還沒在這玩夠,又爬上雲梯,在山上買了一些紀念品。

  我遊興正濃,但時間已晚,天色發暗,只好戀戀不捨地離開了樂山大佛。

  樂山大佛遊記作文600字 篇35

  大家好!我叫譚博文,我的家鄉是樂山,這裡的名勝古蹟很多,有峨眉山,有樂山大佛。今天呢我就來給大家介紹介紹樂山大佛。

  樂山大佛位於青衣江、大渡河、岷江三江處的巖壁上。約是公園七百一十三年雕鑿的。有這樣一首詩讚譽樂山大佛:“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帶領群山來,屹立大江邊。”

  大佛體態勻稱,神情肅穆,依山鑿成,臨江危坐。大佛頭與山齊,眼睛望著樂山城,好像在保佑我們平安。大佛高七十一米,頭高約十點三米,耳朵中可站三個大漢。肩寬二十八米,可以做籃球場。腳背上可圍坐百餘人,是一個真正的巨人形象。

  傳說,樂山大佛開鑿的起發人是海通和尚。海通是貴州人,離開家鄉,來到樂山凌雲山當和尚。凌雲山下是三江匯合處,每當汛期,山洪暴發,洪水就像脫韁的野馬,橫衝直撞。為了鎮住“水妖”,他們收集了大量資產來修大佛,可卻被當地的官知道了,那些官便去找海通要錢,可海通卻不給他們,他們便說:“只要你把眼睛珠挖下來給我們,我們就不要錢了。”可是那些官沒有想到,海通真把自己的眼睛珠挖下來了,他們嚇得魂飛魄散,四處逃竄。

  後來,海通感動了天神,他的眼珠又回到了眼睛裡。他和徒弟們經過了九十年的辛勞,樂山大佛終於坐落在三江匯合處。

  今天的旅遊就到此為止了,希望大家能滿意。

  樂山大佛遊記作文600字 篇36

  我們乘車到了樂山市,大家肯定知道我們要到哪裡去玩吧。當然是去看樂山大佛呀。我們來到了樂山大佛風景區,我們先去了凌雲寺。寺裡有很多神像、佛像、人像……那裡有四大天王、齊天大聖,彌勒佛……個個儀態端莊。

  我們走出凌雲寺後,就直奔樂山大佛。我一抬頭,便看見一個巨大的“佛”字,我看見佛字下面有“蘇軾”兩個字,啊,原來這個佛字是蘇軾寫得呀。

  接著我們又去了龍潭虎穴,聽別的導遊說:龍潭裡的水都是黑水,喝了有不祥之兆。虎穴其實就是一個洞,洞前有一隻白虎,它非常兇猛,大家也千萬別摸它否則也將會有不吉利。

  過後我們進了“彌勒洞”,一尊笑佛展現在了面前。只見笑佛剃著光頭;眼睛像彎月一樣眯著;雖然他身披袈裟,但只掩蓋了腰和背,大肚子像個大西瓜難以掩蓋。

  我們還看見了一個池塘,在陽光照射下閃閃發光,走近仔細一看,裡面有非常多的硬幣,喔,那是硬幣反射了太陽光!聽媽媽說那是一個“許願池”,人們每丟下一枚硬幣就許一個願望,這樣願望才能實現。到現在我很後悔,因為當時不懂,好多願望沒有許下。

  我們來到了樂山大佛的頭部,我看見了它的面容:小眼睛、小嘴巴、小鼻子。總之他的面容就是帶給人一種小的感覺。

  我又來到大佛的正對面,大佛身高14.2米,寬10多米,它儀態端莊,雙手放在膝蓋上,真是雕刻地完美無缺!

  這次旅遊真是讓我大飽眼福。

  樂山大佛遊記作文600字 篇37

  樂山大佛是世界遺產,它聞名世界。十年來,我去過樂山大佛兩次,但都是遠觀,今天,我要去樂山大佛的腳底看一看。

  早晨八點鐘,我、爸爸、媽媽、大爺、妹妹、弟弟、姐姐、姑姑、姑父一起從簡陽來到樂山,來到樂山大佛。

  我們買了票,就開車到了停車場,準備步行到樂山大佛上。走臺階——成了我們步行的方式。臺階的右邊,是一個森林。枝繁葉茂的大樹向我們微笑,祝我們平平安安;綠油油的小草向我們招手,祝我們順順利利。步伐一步一步的向前,汗水一滴一滴的往下流,我心想:什麼時候才能把臺階走完,看見樂山大佛呀!走了一會兒,我們來到了一座寺廟,寺廟對面有一塊大石頭,大石頭上面刻了一個“佛”字。我和弟弟爬到了石頭上,石頭冰涼冰涼的,可舒服了。終於走完了上山的臺階,來到了排隊下山的地方。

  在這裡,我們看見了樂山大佛的頭,上面長了一些草,比較嚴肅的樂山大佛都有一些可笑了。下山了,怎麼又是臺階呀!我沒有在意,沿著陡峭的路下山了。下了山,我們看見了簡介——樂山大佛高71米,特別大,一個腳趾甲都可以站兩個人,而棧道是500米。

  我仰頭看了看樂山大佛,做工十分精美,神態和動作都做出來了。樂山大佛的神態嚴肅,兩隻手放在膝蓋上,比較威嚴。再看看樂山大佛的正前方,是岷江。岷江的水波濤滾滾,和樂山大佛成了一幅美麗的畫。

  今天的樂山大佛一日遊讓我更加了解了世界遺產——樂山大佛。

  樂山大佛遊記作文600字 篇38

  暑假期間,我和幾個小夥伴在父母的帶領下一起到樂山大佛去玩。

  剛剛到大佛的入口,就有一個很大的“佛”字。導遊說:

  “在樂山大佛旅遊,都是圍繞這個‘佛’字來的。左邊的單人旁代表人,右邊除掉兩豎就是‘弓’字,‘弓’的彎曲表示人生的曲折與坎坷,兩豎表示經歷坎坷之後的成功。”

  再走了一段路,我們看到了大佛的頭頂。從照片裡看起來,我們好像還“摸”了大佛的頭髮、耳朵、鼻子,也是為了吉利吧。在那兒,我終於感到了大佛的名聲之廣,以至有數不清的外國人也千里迢迢來到這兒看大佛。

  凌雲寺是我國著名的三大古寺之一,它就在大佛的旁邊。在凌雲寺頂上,有一尊小小的佛像。寺裡有三尊佛,是三尊如來佛,因為三尊佛的形象不同,所以代表的也不會一樣。就在我們要進寺參觀的時候,才注意到有三扇門,導遊對大家說:“你們知道我們該進哪扇門嗎?”有人回答說進中間的門。導遊又說,可以,但代表他要出家當和尚了。所有人大笑。參觀了凌雲寺,我們就開始從棧道下到大佛腳下去。

  開始,大家還行,可棧道的梯子是越來越陡。到一半的時候,遊人們是走一步停兩步,好不容易才走下來。

  大佛背山面水,巍巍端坐,頭頂藍天,腳踏大地,高得來有20層樓那樣高呢!大得來連耳朵眼裡也能裝兩個人。江水也來這裡看大佛,魚兒就更不用說。

  我終於看到了樂山大佛,這一刻我永不忘記。

  樂山大佛遊記作文600字 篇39

  我早就聽說樂山大佛了,但是眼見為實。這一天,我實現了夢想,去樂山參觀樂山大佛。我們先爬了一條山路才到達樂山大佛棧道,呵呵!雖然現在才早上九點,但是棧道並不冷清,排著長長的隊,像是排了很長的隊。我們落後了,只能耐心等待.十分鐘,二十分鐘,一小時.等了這麼久,我們似乎一點也沒有前進,大家都在耐心等待。為什麼這條棧道有這麼大的魔力吸引我們這些遊客?原來大佛就在山腳下,走333步吉祥棧道才能看到。想必這些遊客千里迢迢趕來就是為了親眼看看佛祖的風采。

  爬到山腳時,已經是上午11點了。不顧爬兩個小時棧道的疲勞,大家急忙跑到佛腳下拍照。看到的時候樂山大佛真是名不虛傳,腳趾頭差不多三米(自己估計的)。導遊告訴我們,樂山大佛身高71米,坐高59米左右,肩寬28米,腳背可以停放兩輛車。

  在山腳下呆了一會兒,我們沿著另一條棧道爬上了山。山上有許多寺廟。導遊告訴我們,去寺廟拜佛的時候,不要踩門檻,因為門檻象徵著佛的肩膀,這也是一個啟示:人生之路不易,有難。就這樣,邊走邊聊,我們很快來到了一座寺廟,裡面有三尊雕像。導遊告訴我們,這座廟裡有三個建造樂山大佛的英雄,其中最著名的是當時紮根在凌雲山的和尚海通,看到三河(岷江、青衣江、大渡河)的河流匯聚在山腳下,決堤,舟系至今常被掀翻。所以他立下大願,要在每一塊岩石上造彌勒佛,為了依仗無量法力,為了向世人表明他造樂山大佛的決心,他把眼睛挖了下來。

  海通代表的為人民謀福祉的英雄確實很多。還有古老的佛教文明和文化,流傳至今。回去的路上,我還是想看看你——樂山大佛!

  樂山大佛遊記作文600字 篇40

  早就聽說樂山大佛是世界第一,是中國的一大亮點。這一次,我終於可以享受這一奇觀帶來的喜悅了。

  一進門,我們就對路邊的石像產生了興趣。不知道什麼靈氣碰了石像。它像真實的生物一樣生動。尤其是深端。龍潭裡的龍自由翻騰,山上的白虎自由覓食,多奇妙啊。我們上了山頂,模模糊糊地看到了佛頭。我們過去看的時候,幾乎驚呆了。一個圓圓的怪物出現了,我們可以清晰的看到五官。很難想象這麼大的佛頭!

  俗話說“高處不勝寒”。到了通往佛腳的又窄又陡的棧道上,我們不禁渾身顫抖,彷彿在尋找一個不下去的理由。但俗話說“不經歷風雨怎麼見彩虹?”只好硬著頭皮慢慢往下走。但是,隨著我越來越大膽,我時不時低頭看看佛祖。我好像有法力。我得到了灑脫,放開了手,一邊享受著三江源的慢流,一邊有節奏的走下樓梯。不知不覺就能順利到達目的地。

  從下往上看著佛像,我低聲說了句;“我的天,這是真的嗎?”我似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一尊高71米,寬28米的佛像像建築一樣坐在中間,沒有絲毫動搖。彌勒對著遊客微笑。更讓人驚訝的資料:頭部10米寬,1021節,耳朵7米長,鼻子5.6米長,眼睛3.3米長,手指8.3米長,腳背8.5米寬。它是世界上最大的佛像。好像我的眼睛欺騙了我。看了資料,好像很小。然而,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結晶不得不承認,他們只能驚歎於這尊大佛

  我們又要走“長征路”,但是和棧道比起來,上去很簡單。憑著毅力,我們又爬到了山頂,繞著山路離開了這個世界大奇觀。

  樂山大佛遊記作文600字 篇41

  世界的雕刻藝術品數不勝數,在我國,一個佛教雕刻藝術品可謂舉世聞名,這就是樂山大佛,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刻佛像。

  樂山大佛是一尊彌勒佛坐像,歷經三代工匠九十年的時間才雕刻竣工。它位於四川省樂山市的南邊,腳下是岷江、青衣江、大渡河的交匯處,背後是凌雲山。樂山大佛北面是眉山市,東面是自貢市。

  大佛頭頂有一千多個螺髻,可以放一個大圓桌;耳朵有7米長,耳朵洞都可以裝下兩個人;嘴巴和眼睛有3.3米長,眼睛的下眼皮兒可以橫躺兩名成年男子;肩寬28米,可以並排坐下五、六十個人;手指有8.3米長,看到這巨手,我想到了《西遊記》中如來佛的手掌;腳有8.5米寬,可以圍坐下一百多個人,光是一個腳趾甲蓋就可以坐下七、八個人呢!樂山大佛高71米,而整座山才72米高,當地人用“佛是一座山,山是一尊佛”的形象說法來稱讚樂山大佛的高大雄偉。

  大佛的臉雕刻得十分精細;它的鼻子鼻樑上有一小塊突起,那是人鼻子上的鼻樑骨;而大佛的鼻孔也像真人一樣,是圓三角型。

  公元713年,海通和尚為了逼退凌雲山下的洪水,便讓眾人募化銀兩,召集壯丁修築大佛。海通和尚死後,他的弟子接手了工程,直到公元803年,樂山大佛才修建完工。

  樂山大佛看似平平無奇,其實它有一套精妙的排水系統。大佛是由容易被風化的紅砂岩雕刻的,一有大雨來襲,損害不少。於是,人們在大佛身後修建了許多排水溝,以便把雨水及時流到江河中,減少風化。

  樂山大佛不僅是中國西南地區的旅遊標誌,還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用智慧和汗水創造的“懸崖上的奇蹟”,給我們後人留下了壯觀的景色和寶貴的精神財富。

  樂山大佛遊記作文600字 篇42

  早就聽說過樂山大佛是世界之最,中國的一大亮點。這次,我終於可以盡情享受這奇觀帶給我們的歡樂。

  一進門,我們就對小路邊的石像起了興趣。那石像不知沾了什麼靈氣,活靈活現,彷彿是真的活物一樣。尤其是那龍潭虎穴。龍無拘無束地在龍潭裡翻騰,白虎自由自在的在山崗上尋食,這一切是多麼美好呀!我們上到了頂端,隱隱約約地看到佛頭,過去一看,我們幾乎驚呆了,一座圓形的龐然大物呈現出來,可以清楚的看到五官,這麼大的佛頭,真是不敢想象!

  俗話說:高處不勝寒。當我們走到通到佛腳的那一條又窄又陡的棧道時,不禁發起抖來,都像找個理由不下去。可是俗話又說:不歷經風雨,怎能見彩虹。只好硬著頭皮緩緩向下走。可是,越走越膽大起來,我還不時向下望,看著大佛,我好像也擁有了法力,灑脫起來,鬆開雙手,一邊欣賞三江水緩緩流動,一邊有節奏的下著樓梯。不知不覺,也就順利到達目的地,

  從下往上看佛像我輕聲說了句;我的天啊,這是真的嗎。我似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一座高71米,寬28米的佛像就像一座大樓一樣安安穩穩坐在中間,絲毫不動搖。彌勒佛笑嘻嘻地面對著遊客們。更讓人吃驚的資料:頭寬10米,髮髻1021個,耳長7米,鼻子長5.6米,眼長3.3米,手指長8.3米,腳背寬8.5米,為世界第一大佛,似乎眼睛欺騙了我,看了資料,似乎微乎其微,但是古代勞動人民智慧和結晶不得不承認,只能去為這尊大佛去驚歎吧!

  我們又得走長征路,只不過和棧道相比,上去就很簡單了,憑著毅力我們再次登頂,繞著山路離開了這偉大的世界奇觀。

  樂山大佛遊記作文600字 篇43

  7月23日,我和媽媽來到了四川成都的另一個著名景點:樂山大佛。它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一座石刻佛像。

  進入景區大門,我們沿著青石臺階拾級而上,看著路邊石壁間已風化的石刻雕像彷彿在向人們訴說歷史的滄桑。相傳樂山大佛是一個名叫海通的和尚發起建造的。他不辭辛苦化來鉅款,整整花了10年時間,後來又為了保護鉅款自毀雙目才得以有了今天的樂山大佛。

  我們沿著窄窄的陡峭的九曲棧道往下走,完整的大佛終於展現在我的眼前。大佛兩手放在膝蓋上,坐在山中,眼睛向外看去,注視著江水,守望著對岸的居民。樂山大佛真的好壯觀啊!它通高71米,頭高14.7米,頭寬10米,髮髻1021個,耳長7米,鼻長5.6米,眉長5.6米,嘴巴和眼長3.3米,頸高3米,肩寬24米,手指長8.3米,從膝蓋到腳背28米,腳背寬8.5米,僅其一雙腳背就可圍坐數百人!當我和媽媽走到它腳邊的時候,顯得我們十分的渺小。大佛依山面水,氣勢磅礴。難怪樂山的人們都形容它:“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

  導遊還告訴我們說:“大佛的身體與兩邊石壁上面有許多的圓孔,這些獨特的設計是工匠們為了保護大佛不受雨水的侵蝕而巧妙設計的排水設施,隱而不現。在大佛的髮髻與衣襟部分都修建了排水溝,所以千年來一直保持了大佛的原貌。”真為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工匠們精湛的技藝點贊!

  看完大佛再來到天下聞名的古寺——凌雲寺。踏進大門就看到栩栩如生的木刻四大天王,他們兩眼圓瞪,威武而莊嚴。走過四大天王,寺里人山人海,香火旺盛,我們也點蠟燒香,以表誠意。

  坐在返回成都的大巴車上,我們仔細回味著樂山大佛,感嘆著它的雄偉壯觀!

  樂山大佛遊記作文600字 篇44

  在外婆家,媽媽決定帶我去一次樂山大佛,那裡有一個大佛像,比全世界任何一個佛像都要大。激動與興奮使我晚上睡不著覺。

  第二天早上,我們便出發了。剛剛到達目的地,我三步並作兩步的跳下車,疾步跑向大門口,我看見一個木牌上清楚刻簡介二字,後面寫到;樂山大佛是三江交匯之處,分別是岷江、青衣江、大渡河。當我們興高采烈的帶著門票給驗票員時,聽說現在是長潮的大好時機,便像打了雞血一樣,“飛到了觀景臺”上。三江匯合之處揚起了一朵一朵的浪花,“啪啪”的打在一起,而且後來江水越來越洶湧,江邊上可憐的小石子兒也被打掉了許多。三條江扭“打”在一起,活像三個調皮的小孩為了某一樣玩具打架一樣。

  再往上面走,就是大佛身像之處了。有一條通道可以直接到大腳底處。在通道頂端可以看到大佛頭像;它慈愛的目光總是盯著一個點不動;它的耳垂是那麼長,足足有一個客廳那麼大!在通道中間可以看見大佛的身子平,它的身子整整有一座山那麼大;在通到快要結束的時候可以看見大佛的腳背,腳背足足可以放四張桌子,大佛的腳趾上都可以坐四至五個人。

  忽然,我在一旁的石壁上發現了各式各樣的石人。有的在下棋有的在品茶、還有的在認真讀書。石壁上還刻著如來佛祖、南海觀音、鎮元大仙等等各各鼎鼎有名的神仙。

  在山下,我正在膜拜佛祖,希望我能在新學期裡天天向上、學習進步、每次考試一百分。

  在走出大門以前,大佛的樣子讓我回味無窮。樂山大佛真是讓人流連忘返啊!

  樂山大佛遊記作文600字 篇45

  今年暑假的第四天,我和媽媽來到樂山,想親眼目睹樂山大佛的丰姿。

  上午,我們乘著遊船參觀樂山大佛。遊船行使在岷江上,我正細細欣賞著兩岸的美景,只聽導遊阿姨說:“廈門的朋友請上樓!我們現在已經來到了樂山大佛的正面。”

  我上樓一看,眼前出現了一尊大佛,情不自禁地讚歎道:“啊!好大的一尊佛呀!”導遊阿姨繪聲繪色地向遊客介紹:“以前樂山大佛並不是世界上最大的佛,最大的佛是在美國,由於他們不熱愛佛祖就把它給毀了,於是,樂山大佛就成了世界最大的佛了……樂山大佛曆史悠久,在加上風化,它的‘臉’都變黑了,現在我們看到的樂山大佛是洗過‘臉’的”。

  我站在船舷,仔細觀察這尊巍峨雄偉的大佛,只覺得遠處,站在它腳背上的人們顯得那麼渺小,就像一隻只螞蟻爬行在大佛上。從導遊阿姨的口中,我還知道它建於公元七百十三年,從它腳底流過的三條河分別是岷江、青衣江、大渡河,當時三江匯合在這裡,水直衝凌雲山腳,勢不可擋,洪水季節水更猛,往往使過往船隻觸壁粉粹。凌雲寺名僧海通法師見此情景非常不安,他想借助神力滅殺隱患,於是發起修造大佛之念。他立即募集人力、物力、財力,遠及江淮流域,歷時九十年終於大功告成。”

  望著這尊通高七十一米,耳長六點七二米,鼻長五點三三米,肩寬二十四米,腳背寬九米,長十一米,可圍坐百人以上的世界最大的佛,我真佩服以前的古代勞動人民,在當時沒有挖土機、剷車等現代化工具的情況下竟然建成了這尊世界大佛,它真不愧是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啊!

  樂山大佛遊記作文600字 篇46

  今年暑假,我和媽媽去成都旅遊,遊覽了一個著名景點:樂山大佛,它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一座石刻佛像,聯合國遺產專家評價樂山大佛“堪與世界其他石刻,有如斯芬克斯和尼羅河谷的帝王谷媲美。”我對樂山大佛充滿了好奇。

  早上6點我們就起床了,媽媽說早點去不用排隊買票,我還不相信,不相信會有那麼多人。到了樂山,已經快7點了,我們馬不停蹄地趕往樂山大佛風景區。到了那兒,買票的隊伍已經排得像蜿蜒的長龍,看來還是媽媽有先見之明。經過漫長的等待,票終於到了手,呵呵,可以一睹樂山大佛的真容嘍!

  進了景區,向遠處望去,首先映入眼簾的是綿延的群山,山上覆蓋著大片的綠,有樹還有草,有的山上還坐落著小亭子,為綠色的青山上點綴了一點紅,顯得格外醒目。隨著人流,我和媽媽繼續往裡走,來到了一個懸崖邊上,沿著崖邊的小路往崖壁上看,看見了一個巨大的坐著的石佛——樂山大佛。我瞪大了雙眼,驚奇地看著這巧奪天工的石像,竟說不出話來。這個石像高71米,刻得栩栩如生。大佛慈祥地看著我,看起來很有靈氣,我在它的面前許下了心願,渴望這個願望能夠實現。除了這尊大佛,在山的另一面還有一尊臥佛,不過這尊臥佛現在只能看見頭和腳,身子的那一部分被茂密的樹木給遮住了。

  幸運的是,這次的導遊是一位佛學知識很淵博的阿姨,她給我們講述了很多佛學知識,其中蘊含了不少人生哲理,讓我們的旅途避免了像一些遊客那樣“上車睡覺,下車拍照,回了家啥都不知道”情況的發生。觀賞了樂山大佛,還了解了許多佛學知識,我感到這次旅途很開心。

  樂山大佛遊記作文600字 篇47

  八月的通江城,氣溫一直高“燒”不下,自己除了學習還是學習,暑期作業也作完了,馬上也就要開學了,真希望出去玩玩。我想出去旅遊的想法,細心的爺爺發現了。爺爺主動提出帶我和姐姐、表姐、表哥出去旅行,這是一次“說走就走的旅遊”。在決定外出旅遊後的第二天我們就出發了。

  來到樂山市區我們先找了住宿的地方,把行李放下,因為時間較早,我們就直接乘坐公交車來輕裝到了樂山大佛景區門口。買好門票,然後進入到樂山大佛景區,順著景區的導遊標識牌,我們直奔大佛。從景區門口沿石階一路向上,翻過山頂,下行100米左右,大佛開始慢慢地由小變大,繼續下行,大佛變得越來越高大,下到山腳,只見大佛雙手撫膝正襟危坐的姿勢,造型莊嚴,設計巧妙。從景區的介紹看,樂山大佛景區位於樂山市市中區,岷江、大渡河、青衣江三江交匯處,與樂山城隔江相望。佛像開鑿於唐玄宗開元初年(公元713年),是海通禪師為減殺水勢,普渡眾生而發起,招集人力,物力修鑿的。樂山大佛開鑿於唐代開元元年(713年),完成於貞元十九年(803年),歷時約九十年,大佛通高約71米,是唐代摩崖造像中的藝術品之一,是一尊石刻彌勒佛坐像,被詩人譽為“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

  作為人類的文化瑰寶,我在感受大佛造型宏偉的同時,佛像臉部明顯被雨水沖刷留下的痕跡,又讓人感覺樂山大佛卻顯得有些破舊;特別是那些散落的垃圾袋,非常“刺眼”。我在想大佛今天破舊是不是與我們不注意保護大佛和愛護環境有關係呢?

  樂山大佛遊記作文600字 篇48

  清晨,我們包車從成都出發,前往樂山,去看哪聞名遐邇的世界文化遺產—樂山大佛。

  中午,我們到達了樂山大佛的門口,往裡望去人山人海,我們隨著人群往裡走。在右手邊有一個巨大的佛字,聽導遊姐姐說:“如果把整個佛字完全拍下來,那就會給他帶來好運和福氣”。

  我們沿著棧道往上走,棧道左邊的牆上刻著許多小佛像,或許是時間太久了,有很多都被風化了,只能看到一些輪廓。導遊姐姐說,大佛是唐代僧人海通法師發起籌建,其目的是消減水患,造福於民。大佛開工於唐玄宗開初年公元713年,德宗貞元十九年也就是公元803年,歷時約90年。相傳海通法師不辭辛勞,廣募善款之後。曾有官吏強行逼索,海通法師寧願被剜去雙目,也不願屈服,用自己的生命保護了建佛善款。

  聽著大佛的故事,我們來到了山頂。隱隱約約地看到佛頭,走過去一看,我們幾乎驚呆了,一座圓形的龐然大物呈現在眼前。可以清楚的看到五官,這麼大的佛像,真是不敢想像!

  我們沿著陡峭的九曲十彎的棧道臺階而下,我心裡害怕極了,小心翼翼地一步一步往下走。左手抓著硬梆梆的欄杆,右手觸碰著冰涼的石壁。石壁上遍佈著拇指大小的圓潤的小洞,還有栩栩如生的小佛像。

  樂山大佛頭與山齊,足踏岷江,雙手撫膝。大佛體態勻稱,神勢肅穆,依山鑿成,臨江危坐。大佛通高71米,頭高14.7米,頭寬10米,髮髻1021個,耳長7米,鼻長5.6米,眉長5.6米,嘴巴和眼長3.3米,頸高3米,肩寬24米,手指長8.3米,從膝蓋到時腳背28米,腳背寬8.5米,腳面有籃球場那麼大。

  “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大佛比我想像的更雄偉,更壯觀,更高大,是一尊讓我久久難忘的佛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