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遊霞客古道為題的作文
明代旅行家、文學家徐霞客從22歲起到55歲,三十多年走遍了十九個省,行程十萬裡,留下了60多萬字的《徐霞客遊記》。
他所到之處,探幽尋秘,根據學者們的考證,他曾經8次到沙漠,而他到金華的次數,也不少於4次,這說明他對金華情有獨鍾。霞客古道,就是他走過的一條道路。我們就慕名前往此地攀登。
我和爺爺從智者寺出發,沿著蜿蜒曲折的'盤山公路,來到了霞客古道的大門。我拾階而上,俯視著山下的一個小山村。小山村中的屋子都是清一色的白牆紅瓦,四周環繞著一座座大山,山上都是成片成片深淺不一的綠色植被,顯得特別清新雅緻。遠處,山是那麼青,雲是那麼白,天是那麼藍,山連著天,天連著山,站在山上,彷彿可以碰到天,我想站在上面可以上天攬月了!
沿著卵石鋪成的小徑前行,路旁出現了一大片繁茂的竹林,竹葉鬱鬱蔥蔥地覆在路頂,陽光透過竹葉之間的空隙,斑斑點點地灑在石子路上,我緩步在林中小路上,身心彷彿遊蕩在大自然中,周身感到分外清涼,心裡也就感覺格外輕鬆自在了。
繼續向前走,時間已接近正午,我還沒吃午飯,簡直是飢渴難忍,又面對著頭頂上太陽的烘烤,真是又熱又累又渴!我摸摸自己的肚子,真是“腹中空,口中幹”啊!忽然爺爺驚呼起來:“前方有水源!”
我猛地一抬頭前面的小土堆裡,是什麼亮閃閃的東西在緩緩地流出?啊,是水!我一下子來了精神,三步並作兩步,趕緊跑到小土堆前頭,那是一個竹筒,裡面流出了清澈的水,在陽光的照射下閃閃發亮,熠熠生輝,原來是古老的竹筒渡水!
我彷彿看到了救命稻草,我輕輕地把水捧在手心,讓水透過自己的手指縫中間流過,透過一絲絲的清涼,再讓它重新匯聚成一汪清泉,繼續向下流去。我再次掬起一捧水,輕輕抿了一口,一種從未有過的甘甜清咧瞬間充滿了我的口腔,溼潤了我的心靈,真是沁人心脾,讓人回味無窮!
我和爺爺跌跌撞撞,走一步搖三搖地走到山頂。這時,太陽一改正午的燥熱,變得溫和起來。
我們沐浴著這溫暖的陽光,淋浴著涼爽的山風,感覺格外放鬆。走了這麼崎嶇的、這麼艱難的路途,現在,我終於嚐到了登頂的喜悅,俯視山下,一切都在我腳下,真如杜甫《望嶽》中的“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群山、斜陽、竹林、清泉........難怪徐霞客那麼留戀於婺州大地的山山水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