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議論文> 高三關於傳承文化的議論文800字(精選17篇)

高三傳承文化的議論文

高三關於傳承文化的議論文800字(精選17篇)

  在學習和工作的日常裡,大家總少不了接觸論文吧,論文是進行各個學術領域研究和描述學術研究成果的一種說理文章。怎麼寫論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高三關於傳承文化的議論文800字,歡迎閱讀與收藏。

  高三傳承文化的議論文 篇1

  季節的更替,太陽的東昇西落,都遵循著自然法則。幾千年前,中國人的祖先總結了自然規律,為後人留下了智慧的結晶。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春天耕種秋天收穫,這是前人留下的規律。”祖先留下了許許多多智慧的總結。但是智慧的總結現在被世界遺忘了,過去的習俗已經被遺忘,西方國家的節日卻被人們銘記在心。

  春風拂過大地,花蕾向外張望,布穀鳥的叫聲提醒他們要播種了。

  每當奶奶聽到杜鵑叫時,她總是忙著準備播種。奶奶拿起一把大鋤頭,眯起眼睛,抬頭望著天空,撿起蠶豆種子,叫我去田裡。在泥濘的山脊上,我踩著小鞋子上的腳印,手裡拿著一把小鋤頭,在背上搖搖晃晃地走著。奶奶笑著說:“差不多了。”你不能吃豆子。如果你吃了,以後收穫的時候你就不能吃了。”在這一段話中對現場。聽著鋤頭周圍挖掘的聲音,“布穀鳥悠揚的歌聲。奶奶把兩個手指伸到她的手掌裡,兩隻大手拿起一個光滑的鋤頭開始挖掘。我學會了用同樣的方式挖掘,但是很快我就汗流浹背了。奶奶過去常在屋前用一把大鋤頭挖洞。我就用一把小鋤頭把洞埋了。奶奶在豆子旁邊,我把石頭按在豆子旁邊,趁奶奶不注意的時候,把豆子撿起來放到石頭裡。把豆子撿起來,送到嘴裡。結果,吃了一口土後,奶奶看見了,笑了,拿出一把種子,說:“到那邊去,在地上吃。”穿過短短的小路,走到田埂上,坐下來吃瓜子,時不時地拿起幾粒穀粒跑到奶奶面前。

  晚上,我們舉起鋤頭,抱著小桶回家。進門的時候,我看見媽媽在廚房裡做飯,喊著:“媽媽,我回來了。”媽媽微笑著走了過來,拍了拍我的泥土,遞給我和奶奶一碗熱湯,讓我和奶奶單獨在一起談論這個地方。

  那個時候,家裡總是掛著舊的黃色日曆,一天就翻了。現在舊的日曆不見了,新的日曆也變了,但是以前的那個日曆還沒有翻過。

  隨著時間的流逝,中秋節、端午節、寒食等節日都沒有以前那麼熱鬧了。“”和情人節等其他一些人為的節日在公眾中變得熱鬧起來。

  中國傳統文化的衰落,西方文化的衝擊,過去的喧囂,今天的蕭條。二十四節氣的運用,外國人的嫉妒,國內人民的冷漠。新曆法充滿了其他國家的節日,而中國的一些傳統節日卻漸漸的被忽視,這種現象令人痛心。

  在漫長的歲月中,我們應該重新獲得中國傳統文化的美麗,重視傳統文化,牢記中國人民的智慧。

  高三傳承文化的議論文 篇2

  每一次指尖輕觸琴絃的觸動,每一次琴弓擦弦而過的輕顫,都帶動著人的心絃,訴說著一個又一個優美而悽婉的故事,二胡,中華傳統文化,民族之樂!我與它緊密接觸,用心傳承!

  就在我還在牙牙學語時,母親便為我帶來了二胡這位朋友,我便開始練習二胡,可是漸漸它便不再是我的朋友,我開始對它厭惡,避之不及,因為媽媽總催我練習,二胡也沒有好聽的聲音,拉起來手還很疼。

  窗外淅淅瀝瀝下著小雨,天陰沉沉的,壓得人彷彿喘不過氣來,我無奈的看了看手中的二胡,嘆了一口氣,心中十分煩躁,心想:什麼《梁山伯與祝英臺》,這麼難拉,煩死了!這時樓下的小夥伴喊我下去玩,可媽媽出門時說不讓我下去,於是我只好作罷,重拾二胡,帶著萬分仇恨,拉了起來,刺耳的聲音,令我更加煩躁。

  終於我有些受不了了,拿起手機,想到有梁山伯與祝英臺這部影片,於是便抱著玩樂的心思開啟電影,想看看影片中的二胡拉得有多好!一陣飛鳥飛過,綠樹青山,一位佳人出現,是那麼的美麗,此時一陣婉轉的二胡聲響起,是那麼的柔美輕快,我被帶入到音樂中。在梁山伯與祝英臺無法喜結良緣時,那悽慘的幽悵的二胡聲,彷彿一下子捏住了我的心臟,讓我難受的說不出話來。在梁山伯化為怨靈哭訴時,黃沙漫天,二胡聲也變得低沉憤怒,彷彿在批判控訴封建不自由婚姻的罪惡。我一口氣看完了整個影片,意猶未盡,時而緩,時而急的二胡聲還在我的耳邊迴旋,餘音繞樑。我感到這才是真正的二胡,真正的傳統音樂,是在用心演奏,用心在傳承。

  我輕輕拿起一旁的二胡,端正心態與身姿,開始拉奏。一邊拉,我一邊回想影片中的一幕幕場景,有歡快輕鬆,也有沉重憤怒,我彷彿就是梁山伯與祝英臺,我彷彿與曲子融為了一體,二胡的琴絃時而顫動時而平緩,琴弓時而悠長,時而停頓,我拉奏的曲子好像是一個故事,訴說著梁山伯與祝英臺的故事,也訴說著我自己的心事。我忘我的拉奏著,直到最後一個音符落下時,我好像沉浸其中,無法自拔。我感到了二胡的精髓,中華民族音樂的精髓。我是在用心演繹,用心傳承,即使自己的胳膊再酸,手被劃破,也再也不在意。我與二胡有了親密的接觸!

  是啊!“天降大任於斯任也”,每一位炎黃子孫都有義務去傳承中華傳統文化,我也不例外,與二胡的一次緊密接觸讓我理解了傳承的真正含義,無論前方的路有多麼的艱險,我都會堅持下去,將我們的文化傳承下去!

  高三傳承文化的議論文 篇3

  傳統文化,形成於中華民族五千多年的發展歷史當中,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優秀的傳統文化,就更是中華民族寶貴的財富。然而,人類進入21世紀以後,工業與商業的全球化正逐漸改變著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思維方式,行為方式,消解著傳統文化的精髓,傳統文化瀕臨消失。

  首先是傳統節日。傳統節日,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們繼承與發揚傳統文化的一種良好方式。然而在現在,隨著西方聖誕節,情人節等一系列節日的廣泛傳播,傳統節日卻漸漸被淡化了。鮮少有人在端午節賽龍舟,吃粽子;在重陽節登高插茱萸;在中秋節賞月,慶團圓;在臘月初八熬一鍋熱騰騰的臘八粥祈平安。在西方節日被人們熱火朝天的慶祝之時,誰還會想起這些內涵豐富,意義非凡的傳統節日,與習俗呢?恐怕,早已將它們拋之腦後了吧?

  其次是傳統的歌舞。鳳陽花鼓,雲南花燈,東北秧歌等早已被人們認為是俗不可耐,在公園中看到老年人扭秧歌時,還有許多的年輕人加以嘲諷,而西方傳入的街舞,雷鬼等舞蹈卻被年輕人大加追捧,成為他們的心頭大愛。而在一些搖滾,Rap等流行歌曲廣為傳唱的同時,中國的一些民間音樂以及國粹京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冷落。隨著時代的發展,許多人拋棄了傳統歌舞,轉而奔向了流行音樂與舞蹈的懷抱。

  不僅如此,曾經在民間大放異彩的民間藝術也面臨著失傳的危險;傳統的繪畫書法也受到了一定的衝擊;傳統思想道德正在被人遺棄。這許許多多的社會現象,不禁令人堪憂。傳統文化瀕臨消失,而我們卻不加以挽救,而還是為了各種外來的文化,節日,興奮不已。在我看來,在這樣下去,不用多久,傳統文化就會完全消失,不復存在。

  為了不使我們中國人遺憾,後悔,我們每個人應該成為傳統文化的傳播者和建設者,努力使傳統文化重新綻放光彩,恢復生機與活力,為我們將來的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瑰寶,是中華民族的驕傲。我們每個人都應該為了傳統文化的恢復與發展貢獻出自己的力量,使其重新發出奪目的光芒。

  高三傳承文化的議論文 篇4

  歷與中華文化若後若先之先古文化,或已夭折,或已失其獨立自主之民族生命。唯中華能以其自創文化獨立於其名族生命,至於今日巋然獨存。

  因此,作為炎黃子孫的大家,應該傳遞燦爛的中華文化,守衛大家的文化家園。

  從這一刻起,大家不要沉醉於那些糜爛的情愛歌詞,不要依戀於亂竹絲耳,踏上文化的故土,讓餘秋雨告訴大家他的“千年一嘆”是在嘆誰的心坎。讓冰心告訴大家,她的“繁星”點綴了誰的世界;讓海子告訴大家,“那片海”在春暖花開時潤色了誰的眼。

  在歷史的長河中,掏出一抔閃著光的沙土,細細掏盡。拾出經典,珍貴地收好大家的祖先在社會歷史發展過程中所創造的物質與精神財富,繼承與發展後再傳遞給下一代,讓中華文化在大家的守衛下閃爍其迷人的光芒。

  源遠流長的中華文化是中華民族的自豪。中華節日文化則是一曲唱不盡的民樂,品不透的茶茗。

  新春佳節,寄寓於閤家團圓;清明節,著意緬懷故者,撫慰亡靈;/端午之晨,龍舟競發,唱盡胸中豪情。可以說,每一個佳節都承載著華夏兒女源自民族本性的希望和祝願。

  歡度傳統佳節,是中華兒女在用最自豪的方式傳遞、守衛著瑰麗多彩的中華節日文化,皆因中華節日文化乃是聯絡血脈骨肉之情的紐帶。

  來吧!讓大家浸足於清泉,沐臂於月光,聽古代聖賢佳人在耳邊低聲吟唱,享受民族風俗,浴心波濤,感受今朝人生美滿幸福無比。這就是歡度傳統佳節,傳遞、守衛中華文化過程中萌發的強烈的民族文化自豪感與神清氣爽啊!

  與此同時,大家更應該注重對文化遺產的保護。因為,保護文化遺產,才能向世人標識大家古老東方的命脈所在,讓絢爛的東方文化一代又一代地傳遞給大家的子孫。

  傳遞、守衛中華文化,是讓經典文化的光芒在歷史長河亙古不息,是強烈的民族自豪感的萌發源泉,是向世人展示古老東方的命脈所在的標識。

  因此,每一位炎黃子孫都應將中華文化的傳遞與保衛視為己任,守衛大家的文化家園。

  高三傳承文化的議論文 篇5

  上下五千年,中國一路風塵僕僕走來,腳下踏的是深厚的文化底蘊。但在今天,一提及中國傳統禮儀,大多數人並沒有什麼清晰概念,甚至則一位這種傳統禮儀人化是過時的東西。因此,中國禮儀文化正在遭受著史無前例的以往與不屑。

  然而,中華民族傳統禮儀文化是中國人民幾千年來處理人際關係的實踐結晶,是人與人之間行為規範的準則。

  楊時與他的學友遊酢為求的正確答案一起去老師家請教。時值隆冬,天寒地凍,來到程家時,適逢先生坐在路旁打坐養神,楊時二人不敢驚動老師,就恭恭敬敬立在門外,等候先生醒來,過來良久,程一覺醒來,從視窗發現侍立在風雪中的楊時,只見她遍身披雪。腳下雪已有一尺多後了。此後,“程門立雪”的故事就成了尊師重道的千古美談。

  禮儀是律己,進人是一種規範,是表現了對他人的尊重。古人云“不學禮,無以立”文明禮儀不僅是個人素質、教養的體現,也是個人道德和社會公德的體現。

  東漢黃香僅僅九歲,就懂得尊老愛幼,孝順父母。在冬天嚴寒之時,就用自己的身體將父母的被子溫暖後,再請父母安寢;在夏日炎熱之際,則用扇子給父母扇涼驅蚊,以侍奉父母安寢。黃香溫席是在中國傳統孝之禮儀,孝順父母,從小事做起。

  近百年來,由於種種原因,一些優秀的倫理道德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壞。如今的人們已經有了較之過去更為雄厚的經濟基礎來孝敬老人,心已經沒了,孝敬父母不是有心無力,而是有力無心。

  唐朝貞觀年間,西城回綸國是大唐的藩國,一次,回綸國為了表示對大唐的友好,派使者帶一批珍寶見唐王,其中最珍貴的是白天鵝。途中,白天鵝不謹飛走,使者只拔下幾根鵝毛,卻沒能抓住白天鵝,使者在擔心害怕之餘吧鵝毛獻給了唐太宗,唐代宗並沒有怪罪他,反而覺得他忠誠老實,不辱使命,從此,“千里送鵝毛,禮輕情意重”的故事幹為流傳開來。

  中國傳統禮儀,應是體現精神價值的生活方式,傳錄它可以使我們的禮儀化發揚光大。

  高三傳承文化的議論文 篇6

  兩畝水田,數叢竹樹,90後徐維生沒有忙於工作,而是白天種地鑿鼓,晚上織布制錦,閒時教村民唱山歌······積極傳承發揚本民族文化,是我們每個人的責任。

  像徐維生這樣不顧師長挽留,父母反對,退學回到農村老家,一心挖掘和傳承傳統文化的新一代青年,實屬難得。

  現如今,中國經濟快速發展,人們的生活質量提高,我們都知道油紙傘是中華文化的一道獨特的風景,被許多人欣賞、迷戀,可又有多少人在做油紙傘呢?中醫文化博大精深,有著神奇的效用,但學習起來又困難又耗時。

  上世紀80年代之前,陸村人基本上都靠做油紙傘維持生計,後來雨傘廠倒閉,只有陸玉貸還守著這門手藝。但他心裡明白,過去油紙傘是日用品,現在大家更願意用便宜方便的摺疊傘,而油紙傘沒有市場。

  對於有著悠久歷史的文明古國來說,那些曾經奔走在中華大地上的種種工匠藝人,那些與我們漸行漸遠的手工工藝,那些在歷史的星空裡綻放光彩的傳統文化,難道不應該被記住嗎?但遺憾的是,陶醉在大資料時代的我們,無暇顧及這些,它們正在被我們遺忘。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優秀傳統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傳承和發展的根本,如果丟掉了,就割斷了精神命脈。

  蛟龍下海,神舟飛天,經濟總量全球第二,國人揚眉吐氣,但在這些成就面前,我們必須清醒地意識到:經濟大國未必就是世界強國。一個民族沒有了信仰,連本民族的傳統文化都丟棄了,不知道如何傳承,不去傳承,又怎麼走向繁榮昌盛?

  當下,人們認識到城鎮化建設的重要,認識到記住鄉愁的必要。2013年12月的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提出了一項主要任務:讓城市融入大自然,讓居民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但又何時能真正認識到傳承本民族文化的重要性呢?

  帕斯卡爾告訴我們:“人有思想,所以囊括了宇宙。”湖北宜昌市80多歲的農婦孫家香一輩子生活在山村裡,老人家連自己的名字都不認識,卻能講600多個故事。

  傳承人遠遠不止一個孫家香,讓我們都努力都努力做本民族傳統文化的傳承者,為傳統文化獻上自己的一份力吧!

  高三傳承文化的議論文 篇7

  中國詩詞大會的熱播,著實讓過詩詞出了“風頭”,也不可避免地將傳統文化的弘揚問題再次拉回了人們視線的中央。然而,各地各校打著“弘揚傳統文化”旗號的詩詞背誦活動,在我眼中,卻有幾分妄圖“一勞永逸”的意味。

  不可否認,詩詞背誦本身,與《中國詩詞大會》的初衷一樣,無可非議。在傳統文化不被重視的今天,這樣的活動或行為,無論是組織有序還是自發自願,都是一陣強心劑,使日漸“衰弱”的傳統文化重獲人們的歡迎和期待。然而,當大眾開始紛紛效仿,不由分說地將背誦詩詞加入學校必修教程時,這早已無關文化,卻更像一場鬧劇——由一時興起引發的,缺乏長遠規劃的“電光石火”。

  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弘揚傳統文化本身是個龐大工程——怎樣弘揚、怎樣才算“弘揚”,每個問題都需要人們的深思熟慮,也遠遠不是背詩所能一勞永逸的。換句話說,選擇背古詩詞的.方式弘揚文化無可厚非,可怕就在於人們只抓住這一根“稻草”不放,認為這就是有所作為,也統統不管詩歌的擇選、文化的引導或是鑑賞能力的傳授。這樣的做法,不僅不會對傳統文化的弘揚起到推進作用,從長遠來看,反而會誤導人們對傳統文化的認識,成為一場“記憶力”的比拼。

  弘揚傳統文化,究其根本,恰在於引導人們體味傳統之美,漫步歷史的河灘,尋覓文化的珍寶。借用尼采的話說,參差多型乃美之本源。若僅僅是重複與記憶,那麼烙在人們腦海中的只有枯燥不理的詞與句,若沒有必要的引導,那麼月只是月而已,它不是張若虛筆下飽含哲思與體悟的當空皓月,也不再是令人動容的千里嬋娟;雨也只是雨而已,它不再承載“鬢已星星”的悲歡離合,亦或是“故人何在,煙水茫茫”的悽然心境。

  所以,傳承文化能一勞永逸嗎?答案是否定的。節目的熱播或輿論的焦點只是一時,傳統文化的弘揚卻不能一蹴而就,因背誦詩詞而重新被重視的文化弘揚問題,若只侷限於“背詩”本身,那麼只能收效甚微,甚至是南轅北轍。因此,傳統文化的弘揚,依舊少不了社會、國家的集體作為。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高三傳承文化的議論文 篇8

  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中國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國之一,積澱著豐富的精神文化。敬老愛幼便是中華優秀傳統美德的精華,自古以來,這種美德一直為人們所弘揚。《三字經》上有“香九齡,能溫席。孝於親,所當執。”這便是“黃香溫席”的故事。黃香自小失去母親,和父親相依為命。寒冷的冬天,父親在外幹活,黃香便脫了衣服鑽進父親的被窩,用自己的體溫為父親暖被;炎熱的夏天,父親在庭院裡乘涼,黃香便拿著蒲扇扇跑蚊蠅,扇涼父親的席子和枕頭……

  後來,這件事傳到了京城,人們都說:“天下無雙,江夏黃香。”黃香九歲便知道孝敬父親,足以證明敬老愛幼的思想從古代便已開始。戰功赫赫的開國元勳、叱吒風雲的外交家、才情勃發的詩人陳毅元帥,不僅在國家大事上處理的井井有條,在平常的生活中,更是一個敬老愛幼的好兒子、好父親。

  1962年,陳毅元帥的母親重病,陳毅元帥回到家時,看見母親把失禁弄髒的內褲藏起來了,便拿起尿褲,說:“小時候,您給我洗了無數次的褲子,今天,也該我給您洗洗了。”1959年,一代偉人毛澤東回韶山,請親人吃飯,席間,主席向老人敬酒,老人連忙說:“主席敬酒,豈敢豈敢?”毛主席說:“尊老敬賢,應當應當。”連兩位最高領導層的大人物都遵守著敬老愛幼的思想,可見:尊老愛幼是中華傳統的一枝獨秀。

  不僅是是在古代、民國,一直到現在,都有人在弘揚中華美德。還記得那個夏天的“最美媽媽”嗎?20xx年,“最美媽媽”吳菊萍用她的左臂接住了一個從十樓高空墜落的兩歲女孩,有人計算過她相當於用左臂承受了335。4公斤的重量!這是一個何等大的數字,但是在一個母親的眼中,沒有什麼是比一個孩子還重要的,也許這就是一個作為母親的本能和偉大……

  從古至今,這些人都用自己對“愛”的理解詮釋了“敬老愛幼”的思想和意義。讓我們攜起手來,一起弘揚中華美德,敬老愛幼,為美好的世界增上一筆絢麗中華的印記吧!

  高三傳承文化的議論文 篇9

  教育之道,尤重童蒙。許多人回憶起人生開學的第一堂課,都津津樂道,因為這是跨入知識之門的第一步,是成功的起點,意義重大。荀子在《勸學》中說:“禮恭,而後可與言道之方;辭順,而後可與言道之理;色從,而後可與言道之致。”先知禮,而後聞道,這是古人的教育觀。如今,以一項隆重的儀式來紀念幼學啟蒙,何樂不為?不論這項儀式是沿襲傳統,還是新造之物,它畢竟傳達了一種重教、崇知的積極觀念。

  但社會上對“開筆禮”的批評,不在它積極的一面,而在它與傳統的扞格。

  穿漢服、點硃砂、寫毛筆字……每一項看似都與傳統有關,但捏在一起,塑成一個“開筆禮”,冠之以“繼承傳統”“發揚傳統”之名,就有點裝腔作勢、不倫不類。這種打著“傳統”旗號附庸風雅的情形,在當今社會所在多有。一些人宴席上推杯換盞、酒酣耳熱,美其名曰“酒文化”;成書於順治初年的《弟子規》,在文化商人的推波助瀾下,登堂入室,成了與“四書五經”並列的儒學經典……凡此種種似是而非的“偽傳統”大行其道,廣為傳播,對我們傳承文化究竟是福是禍?

  作家史鐵生說:“傳統,也許不該把它理解為源,而應該理解為流。”我們的傳統文化像一條大河,流到每個時代,每個時代的人都注入了自己的文化創造,同時也體現了這個時代的文化品格。

  禮為傳統之形,道為傳統之核。過於重視傳統中形式的、表面的東西,就會流於庸規陋俗,成了裝腔作勢、言過其實、表過其裡的“附庸風雅”,是《儒林外史》中杜慎卿所謂的“雅的這樣俗”,是魏禧《與友論文書》中所道的“如市肆之列雜物,非不炫目,正嫌有市井氣耳!”傳統的表現是延續,延續根源是內在的生命力,正因如此,它就不是某種表層的思想外衣,不是想扔就能扔掉、想儲存就能儲存的身外之物。

  高三傳承文化的議論文 篇10

  當眾人被“我有一壺酒,足以慰風塵”撩撥起續詩的興致時,有人卻嗤之以鼻:“參加接龍的很多人對詩的用韻一竅不通,折射出大眾對真正傳統文化的外行。在任何時代,真正的詩人都是寂寞的,詩歌都是小眾的”,使不少網友“詩情酒興漸闌珊”。

  這一觀點體現出當今一些人在傳統文化的傳承中存在的一大弊病:總是端著架子,否認群眾基礎,擺出一副盛氣凌人的高姿態,充分顯示其狹隘性。而這,也恰恰是他們相對落寞的原因之一。傳統文化的發揚,當有“大足以容眾”之胸懷,有“海納百川”之氣度,而不能在自我設限中孤芳自賞。

  那些文采斐然、炳炳烺烺的詩歌流傳至今,固然是古代文人墨客的智慧結晶,但我們不能因為只看到絢爛奪目的金字塔尖,就忽略歷史中已被風化埋葬的金字塔底的大量作品。從某種角度看,那些在歷史長河中淘洗沉澱無痕的平庸之作,何嘗不體現了詩歌所擁有的廣泛群眾基礎?事實上,當吟詩作賦成為普通人的生活方式,而不是文人特定的炫耀手段,文化創作才能具有活力,湧現佳作。

  從《詩經》中的不少作品採自民間,到白居易寫詩但求“老嫗能解”,再到“凡有井水飲處,皆能歌柳詞”,詩詞的興盛從來不是小眾的,而是在讓普通百姓怡情養性中根植了其勃發的生命,正所謂“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那些傳世的佳作,恰恰是文人賢士從普通百姓中汲取養料,佐以自己的才華而揮就的。詩歌有陽春白雪,也有下里巴人,詩歌從來不排斥普通百姓對它的唱和吟詠與逸興遣懷。

  作為“戲曲之母”,崑曲經歷時代的變遷而一度奄奄一息。戲曲工作者們意識到,崑曲從家喻戶曉走向沒落,不是因為崑曲名家的離世,而是因為崑曲在大眾市場中找不到一席之地而漸失群眾基礎。於是他們開始引入歌劇、交響樂等流行元素,打造青春版《牡丹亭》,吸引更多受眾,而不再曲高和寡。當崑曲再次走進人們視野時,也走進了新的時代舞臺,臺下仍是一群不懂得“良辰美景”“似水流年”的痴情戲迷,臺上是大師在演繹傳統的精髓。這時我們懂得,沒有一個文化可以將自己封閉起來,沒有一個文化有資本篩選受眾群體,多一分包容,多一分謙遜,才能換來更長壽的生命和更精彩的未來。

  以精英品位為藉口故步自封,最終只會日薄西山,上演一群聖賢大師在文化的墓碑旁落寞弔唁的悲劇。唯有敞開胸襟,接受不同文化水平的智慧,才能得到繼承與發展,促成文化繁榮進步。時代需要包容,傳統文化亦需包容。無論何時何地,傳統文化止於獨行,而盛於大眾。

  高三傳承文化的議論文 篇11

  喪鐘為誰而鳴“時間和文字在一個個老庭院裡廝磨,這是文化存在的極溫暖方式。千般荒涼,以此為夢。萬里蹀躞,以此為歸”。詩詞,是一種高雅的文化。這是餘秋雨先生對文化現象的期待和願望,然而在這些美好文字的背後,是喪鐘隱隱的哀鳴,它夾雜著人們對功利的渴望和文化的黯然神傷。

  喪鐘為誰而鳴?

  一開始,學生們為了拿到高考的默寫分數,只會背誦詩詞,不去體會其背後的藝術韻味,詩詞的地位在學生們心中每況愈下。喪鐘的長鳴,不僅是因為詩詞的傳播受到思想的阻礙,更是因為詩詞被時間磨練了幾千年,依然帶著它繽紛燦爛的光芒出現在這裡。可往往,人們卻在一番斟酌損益過後,用一句“不值得”和質疑的目光對待它。

  我們都走得太快,然而回望過去,那些在歷史中流淌著的經典熠熠發光。是它提醒我們,為什麼要放慢腳步!你可曾有過“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的心情?可曾見過“山有扶蘇,隰有荷華”的風景?可曾有過“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的感受?可曾知道古人也有“不見子充,乃見狡童”的天真?可曾追尋“縱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懼”的勇氣?當人們真正放下功利和所謂的效率,用最大的虔誠和最深切的情感,正視它們,就會感受到一次奇妙的、富有魅力的古今對話。木心說,人類文化的悲哀,是高雅的失傳。那才是社會中最無力又悲哀的喪鐘。

  作為新時代的新青年,在享受科技飛速發展,時代進步的同時,也應該停下腳步,暫時忘記那些世俗的數字,從心底裡由衷地去欣賞詩詞的美,感受它的溫度。文化的魅力就在那裡,靜靜地等待著更多的人去挖掘品賞。

  時間和文字在一個個老院裡廝磨,喪鐘哀鳴聲將經過一代又一代新青年的真情漸漸消退,千般荒涼,以此為夢,萬里蹀躞,以此為歸。

  高三傳承文化的議論文 篇12

  漢字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但在疫情當下的今天,許多抗議口號的標語上都有錯別字。使用錯別字出現錯誤的現象屢見不鮮。我絕對不是偶然的。漢字使用錯誤表面上只是一個小小的失誤,但歸根結底是對文字缺乏尊敬的態度的問題,是對文化傳承缺失責任感的意識問題。文化傳承不容有失,我們要全力杜絕這種現象。

  一些抗擊疫情主題的標語上屢次出現錯別字,比如“帶(應該為戴)口罩”,“共克時堅(應該為艱)”等等。在如此沉重的主題下出現了這樣的低階錯誤,令人感到心痛。連疫情的標語上都存在錯別字,何況其他的地方呢?錯別字現象帶來的影響是巨大的。寫錯別字的人加深寫錯的記憶,這的人印象被扭曲,一字有百害而無一利。

  不寫錯必字這個問題對於個人來說是個小問題,但是對於民族呢,對於國家呢?寫錯別字也就成為了一個大問題。文字可以傳播文化,文化可以傳播錯別字同樣可以傳播。事實上,錯別字正在蠶食著我們的文化,而我們生命文化的傳承者。決不能放任這種現象繼續下去。杜絕寫錯別字的方法,便是在精神層面的喚醒人們的責任意識,喚醒人們對文化,對漢字的責任感,尊敬感。

  我們是文化的傳承者和守護者,不寫錯別字是一種責任,也是一種敬意。不但是疫情嚴峻的今天,也不但是明面上的口號標語,我們需要盡全力。清除錯別字,讓每一篇文章,每一段文字,每一個句子裡都沒有錯別字的蹤影,讓寶貴的民族文化不再受錯別字的玷汙。

  作為新時代青年,我們應盡到守護文化的責任,努力傳承發揚中華文化。這是每一個人的事情,每一個人的責任,需要全民參與。文化傳承不容有失!

  高三傳承文化的議論文 篇13

  魯迅先生居然有文集叫做《風彈琵琶,凋零了半城煙沙》?《此去經年,誰許我一紙繁華》居然是胡適的文集?大師的文學作品名被改的像“言情小說”引發眾人熱議。的確,魯迅先生除了用其犀利的筆鋒和獨到的見解來抨擊社會上的一些荒謬守舊的現象以外,也有“十年攜手共艱危,以沫相濡亦可哀”的柔情與感慨,但這絕不是無病呻吟的軟弱。現代社會把這樣的標籤強貼到了一代大師的頭上,這樣真的好嗎?

  我以為傳承文化經典應該“原汁原味”。文化之所以要傳承是因為它經典,文化之所以經典是因為它裝載了文學大師的思想結晶以及他們對於時代深刻的理解與感悟。一本書或一篇文章的標題往往都是其精華所在,是作者經過思考才慎重選取的,他們可能還會多次修改。如簡奧斯汀在寫《傲慢與偏見》時開始命名為《最初的印象》,後來才修改,可見標題對於作者來說是有講究的。在我們肆意篡改標題時,我們其實也在不經意中改變了它的文學性以及其經典之處。修改標題在錯誤的引導我們走向傳承不正統的經典的道路。我認為經典的傳承寧少需精,萬不可求多而泛。

  與此同時,傳承文化應是出於本願的一種自主的行為。博爾赫斯曾言:“在人類使用的各種工具中,最令人驚歎的就是書籍。其他的工具都是人身體的延伸,但書籍是記憶和思想的延伸。”既然書籍是一種“工具”,那麼我們使用它的時候只有真正有興趣去深入瞭解,才能夠使用自如。如果在閱讀書籍時常帶著一種痛苦的心緒,難免會心浮氣躁,無法靜下心來潛心就學。在科技日臻完善的今天,人們很容易被網上的一些花邊新聞和令人眼花繚亂的電視劇吸引,在這樣一個大時代背景下,人們如果沒有主動想要去學習的想法,人心浮躁,還想擁有古人的滿腹經綸,學富五車恐怕是有點困難了。所謂“寧靜而致遠”。如果無法寧靜,還怎麼能夠深入研讀,選擇其精華用於自我陶冶,提高品格性情呢?所以我想我們不應該追求汗牛充棟,而應追求韋編三絕,至四更而不倦的精神。

  此外,我們還應該避免“假傳承”。有一些人為了在當今社會顯示其文化素養超脫常人往往喜歡捧著書本裝樣子,其實只是泛泛而覽並未汲取到多少精華和養分,這樣是不可取的。既然想要閱讀經典,就應該要傳承大師獨特有力之處,興許其文字笑裡藏刀的隱晦,或者其跨時代的文學歷史意義。捧著書而不去閱讀就像一個窮人坐到精美豐盛的一桌食物前連筷子都不屑於動一般。最後窮人只有餓死或者隨意撿拾些殘羹冷炙來勉強充飢。這樣無謂的折磨是毫無意義且不必要的。

  馬爾克斯說過:“一旦人們到了只顧自己乘頭等車廂,卻用火車廂裝運書籍的那一天,就是人類的末日。”現代的人們有許多正在一步步將自己推送至深淵而不自知。只有我們拿起知識的武器,傳承祖輩們的思想精髓與文化經典才能夠武裝自己,使自己在這物慾橫流的時代仍有一個清靜的小角落沒有人侵入,保持著內心的本真,純潔,使自己更加睿智。

  高三傳承文化的議論文 篇14

  在“熒屏時代”,我們總是在接受外來文化,這對我們的文化習慣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但是我們的年輕人不能盲目地接受那些好的或壞的文化,讓我們的文化沉入熒屏,所以我想說,“我們的年輕人不能因為熒屏而阻擋中國文化,而是讓中國文化在熒屏上展現出不同的風格。”,我為那些因為螢幕空空蕩蕩而動搖了我對中國文化抱負的青少年感到遺憾。的確,“熒屏時代”造就了我們,讓我們隨時隨地接收資訊,瞭解國內外文化,更好地為祖國服務。然而,當一系列外來文化如“芙蓉文化”、“英雄文化”闖入我們的熒屏時,中國的許多傳統文化如“麵塑文化”等優秀文化卻陷入了後繼無人的境地。在一個偉大的國家裡很難找到繼承中國文化的年輕人,這是很悲哀的。為什麼拿著螢幕的青少年不把螢幕變成中國文化的動力,樹立中國文化的雄心?我很自豪,我為那些用螢幕延續中國文化光輝的青少年感到驕傲,“如果你不想豐富多彩,你會被稱為傑出的人。”這句話來自“圍爐夜話”,這句話只是讚揚那些因為螢幕斷斷續續而沒有中國文化的青少年。表面上看,沉迷於螢幕的人不會影響任何事情。相反,在人們眼中,層出不窮的文藝新玩法讓任何一個年輕人都接受了文化。事實上,熒屏的繁榮不僅在於文藝的新玩法,更在於更為“搶眼”的遊戲、影片和小說,這些讓青少年禁不住誘惑的沉淪。但也有“五彩繽紛”的年輕人,憑藉自己的熒屏,開設有道班和網易雲直播班學習,投身於中國文化的光明之路。他們勇敢地樹立了熒屏時代的潮流,成為熒屏時代的先鋒,這讓人非常自豪和高興,我們這一代年輕人不應該因為熒屏上的中國文化而被打斷,而應該勇敢地舉著紅旗。李子的《鏟向世界》是一部具有詩畫意味的作品。難道你看不到阿木爺爺透過螢幕向世人展示了中國傳統榫卯技藝的樸素而精緻;難道你看不到華為任正非聚焦中國熒屏,讓世界看到中國文化嗎。五里少年郝知道李自冉才二十幾歲。阿木爺爺和任正非也立志從青少年身上傳播中國文化。我們的青少年也應該向他們學習,學習他們勇敢地把中國文化推向世界的精神,在熒屏上延續中國文化。我們的青年應該自強不息,而不是因為熒屏上斷斷續續的中國文化。相信手持銀幕的年輕人不會受到銀幕的阻礙,割斷自己的行為,隱藏自己的意義,與中國文化產生共鳴。

  高三傳承文化的議論文 篇15

  身處“屏時代”的我們,無時無刻不接受著外來文化,使其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我們的文化習慣。但吾輩少年也不能一味地接受那些好或不好的文化,讓我國文化在螢幕中沉沒,所以我想說,“吾輩少年不能因為螢幕斷續中華文化,而是要讓中華文化在螢幕中展現別樣的風采。”

  我痛心,我為那些因螢幕空了振我中華文化的志的青少年痛心。誠然,“屏時代”造就了我們,讓我們可以隨時隨地接收訊息,瞭解國內外文化的我們可以更好地為祖國服務。但是,當“復聯文化”、“英雄文化”等一系列外國文化侵入我們的螢幕時,我國許多傳統文化,如那些“麵塑”文化等優秀文化,卻陷入了後繼無人的局面。泱決大國,竟難以找到傳承中華文化的青少年,讓人痛心。手持螢幕的青少年何不把螢幕化為振我中華文化的動力輪,立我中華文化的志向呢?我驕傲,我為用螢幕續中華文化光明的青少年驕傲。

  “紛華不染,方稱傑出之人。”這句話出自《圍爐夜話》,恰好讚揚那群不因螢幕斷續中華文化的青少年。表面上,沉迷於螢幕的低頭族並不會影響什麼,反而在人們眼中,層出不窮的文藝新玩法讓任何青少年都能接受文化。實質上,螢幕中的繁華何只在文藝新玩法上,還有更加“吸引人眼球”的遊戲、影片、小說,讓無法抵抗誘感的青少年沉淪。可也有“紛華不染”的青年人憑自己手中的螢幕,點開了有道課堂、網易雲直播課學習,投身於續中華文化光明的道路,勇立屏時代潮頭,勇做屏時代先鋒,讓人好不驕傲喜悅。

  吾輩青少年不能因螢幕斷續中華文化,要勇把紅旗旗不倒。君不見李子柒著古裝、擔鐵鍬,用一個個詩情畫意的影片向世界傳遞中華文化;君不見阿木爺爺透過螢幕向世人展現樸實無華卻精巧的中華傳統的榫卯技藝;君不見華為任正非著眼於中國螢幕,讓世人看到中國文化。吾犁青少年郝知道,李子染也才二十多歲,阿木爺爺和任正非也是從青少年開始立下傳揚中華文化的志向,吾輩青少年也應向他們學習,學習他們身上勇於把中華文化推向世界的精神,在螢幕中續中華文化。吾輩少年當自強,不因螢幕斷續中華文化。我相信手持螢幕的青少年能不因螢幕阻其志,斷其行,隱其意,能共振中華文化。

  點評:本文能找出任務並較好地落實任務,“青少年”、“螢幕”、“文化”三大關鍵題,能有機統一。本文開篇點出觀點,開門見山,中心觀點明確:三個分論點語言簡練,緊扣關鍵詞,獨立成段,思路清晰,結構嚴謹。同時,作者能把我們積累的素材、課堂講過的論證方法運用到作文中,這是同學們需要學習的。

  高三傳承文化的議論文 篇16

  作為華夏兒女,中國的文化想必每個人或多或少都知曉一些。作為一個擁有上下五千年歷史的泱泱大國,中國的文化可以說是現存的歷史最久的國家。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從人們的衣、食、住、行等方面就能體現出來,今天就讓我們來談一談中國的飲食文化。

  中國擁有豐厚的文化底蘊,其飲食文化可大有講究。首先是人們對食材的講究。對於北方人來說,他們以麵食為主,肉食為輔。由於地理環境的因素,北方的氣候條件更適合豬、牛等牲畜的生長,所以他們做菜以牛羊肉居多。而南方的居民們則偏向於水產品、家禽等。南方人以米飯為主食,因為南方氣候條件溫和,適合水稻種植和魚類養殖。除了南北地域的劃分,沿海地區的人們世代居住在海邊,以海產品為主,所以當地人們大多都吃海鮮。這些便是對於食材的考究。

  更為重要的還是餐桌禮儀。餐桌禮儀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很久之前,相當完善是在周代,中國向來有禮儀之邦的美稱,古人對於這些禮儀是十分注重的。在古代,為了更好地體現長幼、尊卑之分,餐桌禮儀就顯得尤為重要了。首先便是入座,請別人吃飯時應先請客人入座上席,這是對客人的尊重。再請家中的長輩入座客人旁邊的座位,這是對長輩的尊重。最後才是自己。有一點值得注意的是,入座時不能發出太大的聲響,並且入座之後不要隨便動碗筷。吃飯時,先請客人動筷子然後請老人動筷子,夾菜的時候要少夾一些。這才能體現出作為主人的文化素養。還有一些必須要注意的行為舉止,如不要隨意打嗝,吃魚或骨頭的時候應將魚刺和骨頭輕放在自己碟子或一張紙巾上。作為主人,可適當調節一下氣氛,多和客人談笑。作為客人,在離席是要向主人表示感謝,並且表示下次請他吃飯。這些餐桌禮儀是十分重要的,這不僅僅體現了自己的禮貌禮儀,還展現了自己的文化之風,使別人對你印象良好。

  對於餐具的考究,我國的文化也是很久遠的。簡單說一下筷子,作為東方的大國,與西方國家有著明顯的差異,西方國家的人吃東西慣用刀叉,而國人更偏向於使用筷子。筷子的歷史十分久遠的,在古代,筷子叫做“箸”,箸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3000年前,而刀叉的廣泛使用卻是在11世紀的義大利塔斯卡地區,刀叉的歷史僅僅只有1000多年,而筷子比它久遠得多。在古代,筷子作為方便夾菜的餐具開始廣泛使用。到了後來,筷子還成為了一種象徵性的物件。裝飾豪華精美的筷子,常常象徵了高貴的權利和豐厚的財力。到近後代,筷子已然成為了百姓們的餐具,一直流傳到現在。

  最後便是食物的做法,中國人對於食品的做法多達幾十種。而不同的做法做出的菜品又不同,所以根據不同的做法就誕生了八大菜系。分別是魯、川、粵、蘇、閩、浙、湘、徽八個菜系。做法可簡單地分為煎、炒、燒、煮、蒸、烤等幾種方式。魯菜作為八大菜系之首,其獨特的做法可以稱為一絕,菜式中正大氣,平和養生,滋補身體,令人叫好。川菜是我國菜式最多的菜系,一般以炒和燒為主四川人善用麻辣辛香的調味料,吃起來又麻又辣,使人充滿激情。川菜始於秦漢年代,是特色的民間菜系,有著“一菜一格,百菜百味”的說法。而蘇菜和閩菜都傾向於調湯調味,這兩種菜的共同點都是口味平和,令人舒適。八大菜系的誕生,將中國的飲食文化推到了頂峰,各種民間美食層出不窮,實乃大國文化。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但我們不能忘記祖先們留下來的東西,更應該將其永遠地傳承下去。

  高三傳承文化的議論文 篇17

  中華傳統文化歷史悠久,它有著五千年的輝煌,在這五千年裡,也傳承了我們中華民族璀璨的傳統文化。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這是《論語》的首篇——《學而篇》,說的是中華傳統文化最重要的兩點——學習和交往。而這兩點必不可少,就像人的兩條腿一般,少一個都無法前行。

  孔子告訴我們,知識要經常用於實踐,再從實踐中鞏固、複習。對朋友不但要以禮相待,心裡更要以誠相待。別人不知道你的好處,也不要生氣,因為,是金子總會發光的。

  我們每天都應該好好反省一下自己:自己是否溫習了當天所學的知識,是否和朋友以誠相待?是否衣裝整潔,是否做到了文明行事?是否我們的言談舉止都禮貌周到?每天抽出一點時間深刻地反省一下自己,就一定會有物質和精神兩方面的巨大進步。

  流傳下來的經典文化,經過了漫長的歷史沉澱,更值得我們認真學習學、理解學、領悟學。中華民族為什麼會如此強大?就是因為我們擁有著像《論語》一樣,有著對傳統文化超前的理解和認知。

  在我們這個有著上下五千年歷史的國家,許多人都擁有著高尚的品質:最美司機吳斌,在2012年5月29日中午,他駕駛大型客車,車上有24名乘客。11時40分左右,車子行駛在高速公路上時,一塊不明鐵片突然從天而降,直徑擊碎擋風玻璃,砸向吳斌的腹部和手臂,在這被擊中的一瞬間,吳斌本能的護了一下腹部,忍著劇痛,把車緩緩減速,停靠在路邊,打起雙閃燈,然後解開安全帶,掙扎著站起來,對著慌亂的乘客們說:“別亂跑,注意安全”。

  大家都聽過六尺巷的故事吧?“千里捎書只為牆,再讓三尺又何妨?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張宰相的一封家書讓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吳斌讓我們理解了為他人著想,而張英完美地詮釋了寬容他人……。他們像一盞盞航燈,為我們照亮了人生的路,更為我們中華民族照亮了未來的路。為了讓這一盞盞航燈越來越亮,我們就應該不斷學習他們的優良品格和中華文化的精髓,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語,規範自已的一舉一動。

  在我們這個美麗的校園裡,文明禮貌應該無處不在,它像綿綿細雨,滋潤著大地;像陣陣微風,吹進人們的心田。同學們之間應該互相幫助,互相理解,團結友愛,尊敬師長。可是現在,學校裡還是有一些不文明的現象:學校裡的同學隨時開動唇槍舌戰;一個垃圾在地上,幾十分鐘都沒人撿;有的甚至還隨地吐痰,在地上埋下“定時炸彈”;有的還對“請愛護花草”的警告語孰視無睹,為了少走幾步路,隨意踐踏草坪,竟深深踩出一條路來路……

  作為一個學生,傳承中華文化是我們的責任。可如果我們連自我修身都不高的話,就更不要提“齊家治國平天下”了。一個人、一個民族、一個國家要立於不敗之地,必須要有奮發向上的精神和振興中華的遠大志向。我們在成長的道路上,必須做到勤學、修德、明辯、篤定,崇德向善,逐步增強民族文化自豪感和價值觀自信心,做到每天提高一小點,每年前進一大步,讓中華傳統文化流淌在我們的每一點血液中,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植到我們的靈魂中,創新築造我們的精神家園,為實現偉大的中國夢激盪永不歇息的前進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