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議論文> 高中距離為題議論文600字

高中距離為題議論文

高中距離為題議論文600字

  在現實的學習、工作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論文吧,論文是我們對某個問題進行深入研究的文章。寫論文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高中距離為題議論文600字,歡迎閱讀與收藏。

高中距離為題議論文600字1

  父親儀表堂堂,事業有成,卻公務繁忙。一次次的午夜回家,破曉便匆匆奔赴機場。縱使有諸多事情想請他幫忙,縱使有千言萬語想要向他傾訴,卻奈何不了這距離,是路途之遙遠,更是心靈的阻礙。

  又是一個寒冷的冬日,放學後我慢悠悠的往家走:反正也沒人管我,外面反而會喧鬧一些!望著霧濛濛的天空,低頭看著腳下被寒風吹卷的落葉,不禁打了個寒顫,不只是寒風的咆哮,還是感到了心中的冷漠。

  回到家中,竟看到了一個頗為“陌生”的面孔——父親。看我一進門,父親不知為何舒了口氣,跑到門口,倍感焦急地問道:“你怎麼這麼晚才回來?去哪了?打電話也關機!不知道女孩一個人在外面很危險麼?”語速很快還帶著責備的意味。我不緊不慢地答著:“您還知道給我打電話啊!我手機壞了你都不知道!我每天幾點放學你更不知道!我哪天丟了你肯定也是不知道!”

  “啪”,我摔門進入房間,卻一下癱在床上,抽泣起來,莫名間,我和父親沒有了電話簡訊的聯絡,而心中,更是鋪設了一條無邊際的小道,父親在那頭,我在這頭,看不見見彼此,聽不見彼此,更不知道彼此所想。

  但到第二天我依舊往家走時,心裡卻又忽然感激起父親的責備。家裡卻依舊空無一人,眼中忽然閃過一個奇怪的盒子,竟是一款很喜歡的手機……

  包裝被打開了,隨意的點著一個個軟體,竟發現裡面竟已存了許多音樂,還設定了一個個鬧鐘——“催眠曲”“起床啦!”“回家的時間到了!”沒想到我那高高在上的父親竟如此的有心……我們間的距離一下縮短了啦,一瞬間,我好像理解了父親的所作所為,一瞬間,我笑著流出甜甜的眼淚,一瞬間,我讀懂了父親……

  隨著清脆的提示音,我打開了新手機的第一條簡訊:閨女新手機還喜歡麼?當你看到這條簡訊的時候老爸已乘機前往德國,回來給你帶禮物哈~以後早點回家,有事給我打電話。

  終於,伴著這個手機,我和父親不再受路途之遙遠可再次聯絡,不再受心靈之遙遠可再次交匯……

  我想,該把聯絡人名稱改改,“父親”改為“老爸”這個更親密無間的稱呼。

  如今,我已把心中的小道重新修整,讓它變成一條高速鐵軌,不再受距離的束縛,種上香氣濃郁的花花草草,用那花的物語傳達著我愛的物語……

高中距離為題議論文600字2

  距離就像太陽和月亮,永遠無法相聚;距離又像牛郎織女間的那條滾滾銀河,不可逾越;距離更像——我和柿子的那次相遇……

  七歲那年,我寄住在外公家中,外公是既勤儉、又疼愛子女的人,他從來不伸手向他的子女索要一分錢,靠著退休金和自己的勤勞過日子。他總是說:“我還硬朗著,幹嘛靠兒女,東西得自己獲取,享受的就那一過程。”

  秋天,柿子一個個吸足了陽光,泛著黃澄澄的光,吊在樹上的模樣,像極外公家的燈泡。一陣風吹過,黃光搖曳。可那是鄰居家的柿子樹!看著鄰居小夥伴站在樹下,指著枝頭說“我要這個,不然這個,算了,算了,兩個我都要!”望著小夥伴那驕傲的身姿,我深知——這種幸福我是無法觸及的!便天天站在柿子樹下,幻想著有那麼一天,柿子掉下來砸我頭上鄰居和外公便什麼話也沒得說,允許我吃了這個“天降餡餅”。

  就這樣,我每天都揣著這個吃柿子的夢入睡。夢中,黃澄澄的柿子填滿了房間。“咚”地一聲,一顆從天而降的柿子在我的頭上炸開了花。“好疼——”我輕聲低吟了起來——原來是掉到床下的緣故。索性就躺在地板上了,反正也吃不到柿子,哼!突然看見天花板上有個柿子,難道鄰居家的柿子長到外公家裡來了?定睛一看,原來是電燈泡。

  咦?這麼節省的外公怎麼會把電燈開著睡覺?我小心翼翼地挪著小碎步,向門外窺望,只是外公在數錢罷了!那又有什麼用,又不是柿子!我不滿地嘀咕著,慵懶地爬上床睡覺。夢中,我又吃了一次柿子。

  第二天,鄰居說,只要我能把柿子打下來,柿子就歸我了。我欣喜若狂,拿著竿子,正要把柿子打下來,又想起小夥伴那傲驕的小身姿,我也要像小夥伴那樣,站在柿子樹下炫耀一番!便把竿子別在背後,昂起下巴,好像山大王在宣佈,這塊地是我的!余光中,瞟到外公在給鄰居錢。

  柿子打到了,就在我的手上,已經紅透了,直接可以吃。我對外公說,我們一起吃吧,外公慈祥地撫著我的頭髮:“無功不受祿!”我小心翼翼地剝開紅紅的皮,讓柿子展示出更為發亮的紅霞般的果肉,輕輕地吮一口果肉上的汗,比蜜還甜,比瓊漿玉露還美。這時,我與柿子零距離,與外公零距離,牛郎與織女在鵲橋相見……

高中距離為題議論文600字3

  每每透過枝頭,凝望空中幽月,回想起文章中的字字句句,心中不禁感慨萬千。

  其實,怎是隻有人與人之間才需要距離?那萬事萬物於人於事不都需要距離嗎?

  曾幾何時,人們凝視空中,那如被濃墨潑灑般的夜空,使人感到無盡淒冷與哀痛。這時,一輪明月,悄然懸掛,輕輕輸送那溫暖的亮光,那細微的活力。有了它,夜才不真正孤寂,因為有一雙如眸之月,注視著你;有了它,人才不真正孤單,因為有一顆如心之月,傾聽著你。

  於是,人們遙望明月,興許是距離太遠,也是對它的不知。無盡的聯想,伴它亙古流傳。

  自小便聽媽媽講那嫦娥奔月,那吳剛伐桂。月宮幽然,便引起我無盡的幻想。我幻想那恬靜的月亮裡,佇立著一座金碧輝煌的宮殿,殿前矗立著一顆挺拔的桂樹。瓊樓玉宇,高處塔頂,嫦娥那如水深眸正凝望著遠方……

  看著人類第一次登上月球傳回來的畫面。原來,月不美,月有痕,月並不是想象中那麼完美無瑕。一時間,彷彿心中某種東西破裂了……

  並不是在埋怨人類不該登上月球。的確,人類登上月,標誌著人文進步。可一旦距離沒有了,收穫的雖的的確確是真理,可那一顆失落的心,是無法形容的……

  我喜歡在網上與人聊天,並不是說在真實世界裡,便無法與人交談、與人為善了,而是我喜歡那彼此間披著的朦朧面紗,亦或說是那美的距離。因為有了距離,我們可以暢所欲言,無所顧忌;因為有了距離,我們可以縱情喜怒哀樂,不必拘泥;因為有了距離,我們可以……真實世界給予我的是與人相處的方式,但真的很累;虛幻世界贈給我的是舒心放鬆,不必有所顧慮。並不是如他人所說,投身虛幻便是一種逃避,只是因為我們平日與人太近了,太近了,近到不知所措,無所適從,保持距離,隔著一個心與心的世界,未必不是一種良方……

  月遠則美,月近則衰。湘頭映月,月如鉤,月似舟,遠載夢想飛逝……

  網路虛則瑰,實則摧。相隔兩地,心無良,意無鋒,沉澱怡人芬芳……

  距離即美,美如畫卷……

高中距離為題議論文600字4

  有一種距離,我們渴望出發,那就是夢與夢的距離。

  有一種距離,我們渴望拉長,那就是生與死的距離。

  有一種距離,我們渴望縮短,那就是心與心的距離。

  只要你用心去感受,就會發現,實實在在的距離,在燦爛的陽光下認真地綻放。

  友誼,因距離而堅固。最為堅固的.友誼都必然經歷過大風大浪,由產生矛盾開始,兩人之間又何嘗不是一段距離呢?可是,分開過,才知道彼此的重要性;失去過,才懂得友誼的珍貴。和最親密的朋友保持一段適合的距離,給對方的心靈一片歇息的天空,相信,距離就不再是距離了。你會愛上距離的。

  生活,因距離而美好。狄更斯曾經說過:“一片雲彩之所以美麗,是因為她與我們之間的距離;但若你走近雲彩,只會讓一團水汽沖淡生活的美好。”一切似乎美的景象,有時候,何必執著地去探個究竟呢?你確定,那將會是你想要的結果嗎?當謊言被拆穿,此刻的真相,還有意義嗎?或許,凡事不要看得太清楚,距離遠一點,再新增點想象的空間,視覺說不定也會好一點。本來生活中就需要距離,無論是人與人之間,還是物與物之間,同樣需要。因為這樣,生活才會更協調、更和諧。你會愛上距離的。

  理想,因距離而誘人。記得,王家新寫的《在山的那邊》出於自己對“海”的追求和嚮往,儘管一次又一次的攀登背後都是一次又一次的失望,卻怎麼也擊不跨他那百折不撓的奮鬥精神。人生的路很漫長,正因為我們與心中的理想存在距離,我們才有動力去拼搏,總有一天,路的盡頭會是成功的旗幟,在微風吹拂中,等待著你。黑夜的風在發出細碎的碰撞聲後,會有彩虹的微笑。這過程、這距離,要靠你自己去體驗、去跨越。只有在追逐後、狂奔後,才能看到屬於自己的理想,否則,只能做無謂的掙扎。想要得到陽光的眷顧,就要靠自己堅強地成長。你會愛上距離的。

  從此心到彼心,是心靈的距離。

  從此時到彼時,是歲月的距離。

  從此夢到彼夢,是理想的距離。

  感受距離,要銘記:人生不是一條直線,而是一條線段。

高中距離為題議論文600字5

  那輪迴邊緣,是我的守望點。

  守望遙遠,守望天邊只屬於我們的永恆。或許奇蹟太過於聰明,所以把時間給忘記;或許陽光太於溫暖,所以把冷漠的冰降細削平;或許大地太過於廣闊,所以無意間就這麼不小心鑄造了距離。

  大雁掠過天際,劃破藍天的思緒,卻留下了拼博的痕跡——那個距離也許是一生,我們守望到的結果,卻不是我們想要的。藍天到底有多高?或許雄鷹會給你答案,但終究只能算是一個模糊的輪廓。人心是無法測量的,守望到底有沒有測量的距離?或許大海也會有罪孽。這就是距離的美感,永遠置身在紛亂的世界,讓人類開始麻木,甚至開始淡忘遠觀時那種令人窒息的美感。當努力構建所謂的人生時,人類是否忘記了那份遙遠的守望,忘記了兒時曾經的天空,忘記了古詩中月亮的惆悵,忘記了希臘神話中揮著翅膀的安琪兒?科學的發展牽動著人類最後一根敏銳的神經,一切詩意消失殆盡,只剩下世俗世界的繁華汩汩流淌。

  我是那樣的討厭近距離,近在咫尺的夢想,我不要。來得太容易,太簡單。兒時的我,不喜歡身邊的花花草草,而喜歡頭望天空,看一二白雲漂浮,感到舒適、愜意,因為——我感受到了距離的美。正如秋葉,從樹上飄搖而下,那短短的距離給它的生命畫上了完美的句號;正如溪水,只有一輩子的衝撞,才會顯現出勃勃生機,那段距離便是它一生的輝煌。否則,將會是一潭死水;正如雪花,在空中翩翩飛舞,直至落地時的距離依舊是對它生命價值的最好解釋;正如彩虹,近看模糊不清,用距離隔開:紅橙黃綠青藍紫令人暢快。正是有了距離,人世界才有了美、醜、善、惡的識別。

  我們相聚一山之遙,是守望把我們從遙遠變為咫尺。日出日落之間,我們是一群距離的虔誠守望者,不管前方的道路是否依舊,我們的腳步仍踏向遠方,不管路途是否遙遠,縱是天涯海角,不過是一瞬之間。

  天的那一邊,是什麼?我常常捫心自問,守望另一個世界、另一個國度。我不是個畫家,但我有權力擷取美的片刻,凝望那份美麗的而遙遠的天邊;我不是個作家,但我有權力記錄每一次感動,守望我到天邊的那點距離。

  守望距離,心繫相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