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議論文> 舍與得議論文參考

舍與得議論文參考

舍與得議論文參考

  有一個永久不變的道理,這個道理用在於農夫身上、用在於考生身上、用於一般世人身上,也可用在香港、用在美國、用在世界各國都可行得通,這個道理就是:“捨得,捨得,有舍方有得。”這個至理歷經歲月漫長的洗禮,經過不同時空的淬鍊,始終站得住,挺得起的千古名言。

  贈人玫瑰,手裡留香;給予飯菜,功德無量;予人方便,自己無害。所以舍並非完完全全的失去,而是另一種型的轉換,也可說是心態上的轉變。鐵礦可以在深山裡悠閒地埋在地底下,歷經千載的花果飄零,萬年的滄海桑田,始始終終都是原來的鐵礦;但如果鐵礦不捨棄安穩舒適,而仍舊無所事事地潛藏於深山的話,就無法造就林林立立的高樓大廈,供擁擠不堪的人們使用。如果一粒麥子不死,我們也看不到沉甸甸金黃的波浪,也看不到非洲飢餓孩童臉上的笑容。一粒麥子的自我捨身,繁衍千千萬萬的生命朝氣蓬勃,欣欣向榮。所以說,捨棄小小的自我,燎原為成千上萬的大我,於生命歷程中是一項偉大的行為。

  我捨棄走馬看花的習性,不再只是遠觀青山。遠眺的青山是多麼的翠綠,何等的蒼茫,靜止不動的如一位壯碩的戰士昂首、挺立;但如果你走進一看,瞧!那綠樹的枝條隨風搖曳,嫩葉亦婆娑起舞;小草像是喝醉酒似的搖搖擺擺,朵朵點點的小花,繽紛這大山的色彩;潺潺的溪水撞擊著溪床上的岩石,發出輕快的妙音;枝頭的鳥兒吱吱喳喳唱出生命的歡欣,山谷中的竹雞也走走跳跳著歡樂的音符。呵!原來這看似靜止的遠山,竟是如此的生機無限,綠意盎然!如果你肯捨棄遠觀,如果你肯捨棄些許時間,跨出你的大步,邁向青山,你就會得到不同凡響的收穫,看到一座生機勃勃的大山。

  我捨棄勿勿一瞥的慣性,不再將浮雲看成一掠眼的白煙。仰望蒼穹,青天朗朗,是多麼的浩瀚無垠,何等的`無邊無際,如同一紙潑墨的山水畫。但如果你靜靜的看,仔細的瞧,你就會發現這看似平淡無奇的天空,居然可以如此的波詭雲譎,變化莫測,朝暉夕陰,氣象萬千。原來,看似平靜的雲彩,隨風徐徐緩緩的飄蕩,色彩時而白,時而金黃,時而橘紅,時而晦暗,於揭起波瀾壯闊的翻騰,洶湧如浪,令人直言不可思議,歎為觀止。所以說,如果你肯捨棄繁雜的情緒,如果你肯沉澱你的心靈,如果你會放空自我,那麼你就會得到與眾不同的見解,欣賞一幅躍動的圖畫。

  老師捨棄自己休閒的時間,孜孜矻矻的學生身上,大舍無求,殷殷期勉,而造就學生之得;而學生之得,也是老師之得。所以“捨棄”與“付出”並非失去,而是一種更為意義,層面更為壯闊的獲得。

  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們將會面臨無數個的“失去”,也會得到無數個的“擁有”,我們將以“有舍才有得”的平常心看待,以“舍”勾勒生命的輪廓,以“得”塗抹鮮明的色彩,期冀能於“舍”與“得”的浩瀚蒼穹裡,任我翱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