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爸爸和爺爺
是經過人的思想考慮和語言組織,透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本文是小編精心編輯的,作文爸爸和爺爺希望能幫助到你!
作文爸爸和爺爺篇一
每當在春天時看到農民伯伯迎著春風在田地播種,每當在夏天時看到烈日炙烤著作物,每當秋天時看到天高氣爽下作物飽滿的顆粒,每當冬天時看到“萬徑人蹤滅”景象下田地光禿禿的樣子,我總能想起我爺爺,他和土地有著太深的關聯。
爺爺出生在一個農民家庭,他的爸爸媽媽很勤快。
也是由於家庭情況,在他呱呱墜地幾個月後,他的媽媽便揹著他在田地裡忙活,當他一兩歲的時候,便坐在田壟上,安靜地看著他母親勞作,三四歲的時候,就和小夥伴在田的旁邊捉蝴蝶,或是在溪邊捉小魚,連旁邊的小草他都能玩得津津有味,那時候的童年生活總是無憂無慮的。後來爺爺長大了,開始承擔農活,也開始明白一些人情世故和社會環境。
爺爺說,那時候的農民甚至吃不飽穿不暖,收穫的作物大多要交給地主,剩下的糧食,農民們就算再節省著吃,也只能堅持到那麼一兩個月,吃完之後,他們只能憑著米票肉票去買,每次只能買一點點,肉對於他們來說是奢侈的。且不說能不能買,即使有肉票,他們大多買不起。
“一分耕耘,一分收穫”在那個時候是不能成立的。收穫時節,農民臉上本應盪漾著淳樸的會心的笑容,可是爺爺從他們臉上讀出來的,就只有無奈。
就這樣,爺爺一家一面辛勤勞作一面不得不上交大量糧食,省著熬著日子也就過去了。
在爺爺二十二歲那年,他成家了,娶了我奶奶。好事接踵而至,那年,國家進行土地改革,這就意味著,他們能分到一些土地,再也不用上交糧食給地主了,“一分耕耘,一分收穫”終於能夠成立了。
聽到訊息的一瞬間,農民激動的心情無法抑制,滿面笑容,就差沒有跳起來了。我還注意到,爺爺跟我說的時候,嘴角微微上揚,可見爺爺回憶起來,也是有一種幸福感湧上心頭。是呀,那可是他們幸福生活的開始。
土地改革之後,田地裡有了微妙的變化,大家幹起活來開心多了,偶爾還能聽到遠處的稻田傳來歌聲,秋天時看到金黃色的.稻海讓人賞心悅目。大家的積極性提高了,糧食產量當然也是芝麻開花節節高。
一年後,我的伯伯出生了,在後來的十年裡。我的伯伯、兩個姑媽和我爸爸相繼出生。
雖然不用交糧食了,但是爺爺奶奶還要養這麼多的孩子也是不容易。所以爺爺更加努力勞作,伴著星光出門,又伴著星光回家。節省並且努力的結果是,爺爺的田地幾乎每年都能有大豐收,他們的生活清貧但已經不像以前那樣辛苦了。
爺爺他們並沒有一帆風順地讓日子變得越來越好過,黨中央發動了人民公社化運動。
在人民公社化運動期間,大家一起幹活,一起吃飯。這樣,人們吃得多做得少,農民在田壟上坐著曬太陽,又或者是坐在樹下乘涼,偶爾動一下鋤頭鐮刀裝裝樣子,還有人直接把草帽蓋在頭上心安理得地躺下睡覺,連小鳥都懶得鳴叫,只是停息在電線杆上,一切都顯得那麼慵懶,田地又失去了往日的生機勃勃景象。
但是爺爺不一樣,他仍然在田地辛苦勞作,無論是豔陽高照,還是風和日麗,或是風雨交加。爺爺就是這樣忠厚老實,雖然為了生計他習慣勤儉節約,但是他從不計較得失。
但是,僅憑寥寥幾個人努力勞作肯定是不可能養活整個村子的人的,沒幾個月,公用的糧食已經少得可憐,每人發放的糧食也日益減少。有些人餓得一副病怏怏的樣子躺在地上,就這樣活生生被餓死了。可是他們還是沒有醒悟,也許他們總覺得自己做多了別人做少了心裡不平衡。
在這幾年裡,爺爺他們也沒少餓肚子,他只是一個簡單的農民,或許這已經是他遇到的最大的挫折了。
還好,爺爺一家人都艱難地熬了過去。在1961年,黨中央調整政策,恢復發展生產。爺爺總算能安心地農作,收穫的糧食一部分自家吃,一部分用來賣,他越發勤快,因為我爸爸姑媽伯伯他們都長大了需要讀書。
爺爺說,爸爸他們讀書這十多年時間他是最辛苦的,也是他人生最拼命的一段時間,因為不但要交學費,他還想讓他們吃好一點,穿好一點。
爸爸那個年代的人大多都是讀完小學就出來工作,伯伯他們都一樣,只有一個姑姑把初中唸完了。他們讀完書就到城市工作,因為爺爺的薰陶,他們工作很努力,都還算順利。幾年後,爸爸商量著把爺爺奶奶接到城市裡,他們為子女,已經在田地裡無怨無悔忙碌了大半輩子,是時候孝敬他們了,他們也該在剩下的日子享受一下天倫之樂了。
但是,無論怎麼勸說,爺爺始終不願意到城市裡來。是啊,爺爺終身在農村勞作,又怎麼能安心在城市住下,那裡沒有農村的新鮮空氣,不會像農村那樣閒適愜意,他們永遠腳步匆匆,沉醉在燈紅酒綠的世界裡,那裡也缺少農村的淳樸,爺爺在農村習慣走家串戶,不會受到禮節的約束,這是很難能可貴的。更重要的,那裡沒有爺爺把終身心血都花在上面的土地。
爸爸沒有辦法,只能儘量多回家陪他,多往家裡寄錢,讓他們不用擔心生活。爸爸也幾度讓爺爺不要下地幹活了,可是爺爺不聽。爺爺還是一如既往地下勞作,但是沒有早出晚歸,現在下地似乎只是他的一種樂趣,不會讓他感到累,只會給他帶來快樂。
在後來我問爺爺為什麼堅持下地幹活,他露出慈祥的微笑,意味深長地說:“下地已經不僅僅代表著下地了啊,在我出生之後就跟土地一起,他伴隨著我成長。在我小的時候,他是我的玩伴,長大之後,他是我的同事,老了之後,他就是我的伴侶了,和你奶奶一樣。如果沒有它,就不會有我,不會有你爸爸,更不會有你了。”
我開始明白土地對爺爺的重要意義,他代表了爺爺的一生,爺爺也把許多美好的回憶寄託在它身上。所以,即使現在爺爺不愁吃不愁喝,他也依然在他熱愛的土地上勞作。
現在的我,覺得爺爺在田地時的身影是那樣挺拔,那樣威風凜凜。
作文爸爸和爺爺篇二
今年的十月一日就是我們新中國成立60週年的日子。在這60年間,我家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聽爺爺說,他小時候家裡是“一窮二白”,全家老小8口人擠在三間茅草屋裡。碰到下大雨的日子經常會“外面下大雨,裡面下小雨”,屋子裡的泥地也會變得泥濘不堪。要是遇到自然災害的日子,全家人連稀粥都喝不上,餓著肚子過日子。家裡面連件像樣的傢俱都沒有,就連臉盆這樣的日用品都得帶上個“洋”字,叫做“洋盆”、“洋火柴”、“洋釘”等。“當時我們中國實在是太落後了﹗我家的日子過得夠緊巴的﹗”爺爺感嘆道。
到了爸爸小時候,我家的情況已有所好轉,家裡建起了磚瓦房。只是根本吃不上零食,平時一角錢可以買上10顆糖,還要和大家分享。有一次過年時,爸爸得到五角錢的壓歲錢,激動得一夜都沒有睡著。爸爸告訴我,他最得意的是他擁有了自己的小房間,還有一臺收音機﹙還是爺爺託人從上海帶回來的呢﹚,一有空就抱著這個寶貝疙瘩聽各種節目,覺得世界一下子變大了,生活也添色不少。
現在的我就是現代版的“小皇帝”,住在三層樓的小別墅裡。家裡添置了液晶電視機、空調、洗衣機、冰箱等家電。在我的小天地裡不但有電視機,還有電腦、復讀機。聽爸爸說,年底還準備買小轎車。我根本無法想象爺爺小時候5個小孩擠在一張床上睡覺的情景,也無法想象爸爸抱著那個收音機如痴如醉的畫面。
啊,和爺爺、爸爸小時候相比,我真是太幸福了﹗以後我一定要做一個更懂事的孩子,珍惜現在的生活,不虛度光陰,好好學習,為我們偉大的祖國媽媽爭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