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敘事> 年味兒的作文三篇

年味兒的作文

年味兒的作文三篇

  引導語:寫是每個學生都必須要掌握的一項技能,那麼要怎樣寫一篇有關年味兒的作文呢?接下來是小編為你帶來收集整理的年味兒的作文,歡迎閱讀!

  年味兒的作文一

  一天,我正在睡夢中,忽然“轟、轟、轟”的幾聲把我驚醒。我忽然想到今天是除夕!“新的一年要到了!”我情不自禁的大叫起來。爺爺聞聲起來:“一大早大叫什麼?快穿好衣服跟我一起下樓放炮竹!”我連連叫好,拿起衣服和炮竹一邊下樓一邊迅速的穿衣服。下了樓我右手拿著炮竹,左手拿著火機向炮竹的引子一點,一眨眼“噼裡啪啦”的聲響直衝我的耳朵。我想這就是年味吧!

  放完炮竹,我欣喜若狂地衝進家裡。一進門一股油香味奔向我的鼻子,原來是桌子上的幾碗炸肉圓放出來的香味。我拿起筷子大口地吃炸肉圓,心裡想:“這就是年味吧!”

  吃完炸肉圓,爸爸對我說:“熊一豪同學,把這幅貼到門口吧!”我接過對聯,往門上小心翼翼的貼上去。然後一看上聯寫道:“新年新景如意春”,下聯是:“大吉大利平安福”。我心裡連連讚歎著:“好對聯!好對聯!”這就是年味吧!

  我貼完對聯走進家裡聽見爸爸在給姑媽打電話拜年,我心裡一震:“我還沒用給爺爺、奶奶、爸爸、媽媽拜年呢?”我把他們叫到一起對他們說:“祝爺爺、奶奶:身體健康、萬事如意!祝爸爸、媽媽:工作成功、天天開心!”爺爺和奶奶們都笑了,他們異口同聲地說:“就等你這句話!”說著把紅包給了我。我拿著紅包開心地想:“這就是年味!”

  年味兒的作文二

  總算閒下來了!

  一年的奔波,一年的操勞,總算迎來這清閒的幾天。

  這一年,不管你有多失敗,也不管你兜裡有沒有錢,總是要把年貨辦得豐豐盛盛;把家裝飾得風風光光。全家男女老少都換上新裝,體體面面。所有的憂傷所有的不快,用炫麗的煙花,用喜慶的鞭炮送上廣漠的蒼空,隨風散去。收拾心情,用一幅喜氣洋洋的笑臉,迎接又一年,期待一段新的旅程,一個新的開始。

  除夕夜,農家人習慣用一個大大的樹根生一壁旺旺的爐火。一直燒到新年的第一天。全家人聚在一起,奉上好菜好酒,盡情地吃盡情地喝盡情地玩!平日裡,總是東奔西走,各忙各的生活。難得聚這麼齊,走得那麼近。每年的這一夜,總是一個特殊的日子,你一杯我一盞喝的都是爹孃的愛,品的都是兄弟姐妹的情!你一句我一句,道的都知心話,說的都是濃濃的血脈相連的關切!那些酒也許並不名貴,只是自家釀的谷酒。那些菜也許沒有山珍海味般好,都是自家養的牛羊雞鴨,都是自家種的農家小菜。

  但總覺得那麼的香,那麼的有滋有味。總值得在生命裡珍藏回味!

  飯後,全家圍在火爐旁。各種零食,各色茶水,或唱歌或聊天或打牌。爐火正旺,而鍋裡翻騰著牛羊狗雞等各種湯的香味!

  家家亮起所有的'燈火。偌大的村莊到處燈火輝煌!廣場上一群群的小孩手裡放著各種煙花。天空中,星星不再明亮不再閃爍,一朵朵耀眼的火花驚悚了夜的黑。炫麗的煙火撐開了寒冬臘月裡花的春天!

  每一個角落,每一個路口都是歡歌笑語。一串串七彩的燈籠,一幅幅閃著金光的對聯,空氣浸滿著各種菜、肉和酒的濃香!寒冬臘月的夜,不再冰凍不再夜黑風高!平安、和諧、溫馨、幸福......沒有任何季節能刻畫出這樣的夜!親人的相聚、團圓、相親相愛。比春風更暖,比鮮花更美麗!這是四季之外的另一個季節,這是季節之外的另一種悸動。

  我們用血脈相連的心有心犀,在這樣的夜晚,守候著零點的鐘聲叩響又一個嶄新的開始......

  年味兒的作文三

  年關漸近,在外打工的女兒突然資訊頻繁,我知道,她又想家了。女兒今年老歷七月回過一次家,畢竟大過年的,每個人都想往家趕,聞一聞年味的感覺!

  中國人的年味向來很濃,不管官方還是民間,都把過年當做一回事。因此,年也就成為家的象徵,不管在哪過年,都不如在家過年好;不管在哪團聚,都不如回家團聚親!年味,一直是中華民族共同的一道晚筵。

  小時候過年,感覺似乎比現在還要隆重熱鬧。有新衣服穿,有紅包拿,有美食吃,還有走家串巷的樂趣。如今過年,總愛守在家裡,幾億人看著春節聯歡晚會!新衣服、紅包、美食一樣不少,感覺卻比以往清淨。不知是年齡的關係,還是風俗的易改,覺得如今過年,民間淡了不少,官方濃了許多。

  中央電視臺每年都有一道過年大餐春節聯歡晚會,而地方電視臺過年的節目,也是層出不窮。可以說,這是中國幾千年來從未有過的繁華。但我喜歡小時候的年味,那感覺直到現在,都流淌著濃濃的陳香。

  我是家裡最小的孩子,除了大哥大姐,上面還有一個大我五歲的姐姐。所以除了每年春節有一套新衣服之外,平時多半沒有好的衣服穿。稍大一點,當然是穿哥哥們穿過的舊衣服。所以過年的第一喜事,就是有一套好看的新衣服。接著是好吃的年夜飯和大人們給的紅包,因為貧窮而突然富有的喜悅,是一種真正看得見的幸福。

  家鄉過年還有一個傳統的風俗,那是孩子給長輩們敬早茶的習慣。吃了年夜飯,肚子飽飽的,心裡十分舒坦。當時沒有電視看,拿幾分零錢,去小店裡買上幾串鞭炮,然後把線輕輕解開,把鞭炮一個一個慢慢拆解下來,裝進新衣口袋裡,再到廳堂點上一支香,帶著星點的火光,跑遍埕頭巷尾,一個一個慢慢地放開來!

  當然,這是男孩家乾的事,女孩家只能提個小紙燈籠,擠在一起看我們的熱鬧。有時惡作劇點著一個,朝她們扔去,啪的一聲響,見她們尖叫跑開,心裡就樂。不到多會兒,鞭炮就放完了,把香熄滅了,拍拍手,心不甘情不願地回家睡覺。

  第二天早上,也就正月初一。我和姐姐四、五點就得起床,提著母親早已泡好的一大壺甜茶,帶上小茶杯,挨家挨戶去給長輩們請茶。過年的時候,天氣正冷,有時還特別的冷,所以長輩們一般是半躺在床上,捂著棉被,等著小輩們來請茶。

  我和姐姐每年正月初一,總是小心翼翼地提著大茶壺,一前一後去叫開每家每戶的門。進門後,我們得說:某嬸某叔某伯某婆,給您老恭喜了!他們會說:阿妹仔(閩南孩子的愛稱),恭喜恭喜!接著,我們倒上一小杯甜茶,雙手捧給長輩們喝,並從盤中取出小糖果,讓長輩們吃,還說:某嬸某叔某伯某婆,甜一下!

  因為各家各戶都有孩子出來給長輩恭喜,所以長輩們一下子喝不下那麼多甜茶,就說:阿妹仔,安呢(這樣)就好啦,喝太多了,告茶(謝茶)接著,長輩們會順手從糖果盤裡,抓下一把糖果,往我們小口袋裡塞。家庭條件好的長輩,會給個一毛二毛的紅包,並說:阿妹仔,甜一下,甜一下,這兩毛錢給你們買紙筆,好好讀書於是,我們假裝推讓一下,就接著了。

  一個宗親家百十戶人口,一早起來,我和姐姐從四五點,挨家挨戶去串門恭喜,到全部走完時,天已大亮。姐弟倆揣著一大口袋的糖果,人也走累了,口也說幹了,不過,心裡卻美滋滋的。大過年的,走到哪都能聽到好話,吃好料理;碰到人就對他說恭喜,恭喜,那真是一種幸福啊,從心頭傳來!

  後來,這傳統風俗慢慢改沒了,人也不愛走了。相好的幾家,聚在一起,泡泡茶喝喝酒,人們都把年味兒讓給電視臺。年在變,人在變;年味卻不變,想家的味道也不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