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習俗> 我的家鄉春節習俗作文800字(精選14篇)

我的家鄉春節習俗作文800字

我的家鄉春節習俗作文800字(精選14篇)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作文根據體裁的不同可以分為記敘文、說明文、應用文、議論文。那要怎麼寫好作文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我的家鄉春節習俗作文800字(精選14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我的家鄉春節習俗作文800字1

  春節,是我國一年當中最熱鬧,也是最重要的一個節日。早早的,街上“展覽”的對子、“福”字、窗花、糖果等年貨給我帶來了一絲絲“年味”。

  從臘月二十三“祭灶官”吃芝麻糖開始,大家就開始準備過年了。這天,一家人圍坐在一起,我們小孩饞的總想先嚐嘗又酥又甜的芝麻糖。可是總要等到奶奶先到廚房的灶王爺前祭祀一翻,才能吃到喲。據說,這樣灶王爺才能上天言好事。

  臘月二十四,家家戶戶掃房子。媽媽要早早的把屋子收拾幹靜,這是為了新年有一個新氣象。過了二十四大人們忙著殺魚、肫肉、蒸花饃,準備年貨。

  每當二十九,家家戶戶都紛紛上街購買春聯,有雅興者自己也鋪紙潑墨揮春,將宅子裡裡外外的門戶裝點一新。春聯也叫門對、對聯、對子等。它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美好願望,是中國特有的文學形式。春聯真正普及始於明代,與朱元璋的提倡有關。有一年朱元璋準備過年時,下令每家門上都要貼一副春聯,以示慶賀。原來春聯題寫在桃木板上,後來改寫在紙上。桃木的顏色是紅的,紅色有吉祥,避邪的意思,因此春聯大都用紅紙書寫。

  到了大年三十,此起彼伏的鞭炮聲把節日的氣氛裝點的更加濃厚。吃過午飯後,端出香噴噴的肉餡,一家人就包起了餃子,男同志擀皮、小孩們當運輸員,媽媽們就負責製作精美的水餃。奶奶還要在餃子裡放進硬幣,看誰最有福氣。當一盤盤挺著肚子的水餃端上桌時,大家找到自己滿意的餃子,張口就咬,希望自己能走好運。最後,那個帶有福氣的餃子還是被爸爸吃掉了。

  除夕,家家戶戶吃的都是餃子,我們早早的吃晚飯,守在電視前看春晚,也是“守歲”。

  初一到初六這幾天,就是我們小孩子“掙錢”的最好時機。天天不是呆在爺爺家,就是泡在姥姥家,用媽媽的話說,就是“整天不著家”,但我們仍然樂呵呵的東跑西竄。

  我們這的春節一般到“二月二,龍抬頭”的時候才告一段落。雖然濮陽不算大城市,但是它也與許多大城市一樣,熱熱鬧鬧的迎來春節,又熱熱鬧鬧的把它送走。

  我的家鄉春節習俗作文800字2

  在廣西,我們的春節習俗,一般以吃年糕、餃子、餈粑、湯圓、荷包蛋、大肉丸、全魚、美酒、福橘、蘋果、花生、瓜子、糖果、香茗及餚饌為主;並伴有撣揚塵、洗被褥、備年貨、守歲、給壓歲錢、拜年、等眾多活動,極盡天倫之樂。

  千百年來,人們使年俗慶祝活動變得異常豐富多彩,每年從農曆臘月二十三日起到大年三十,民間把這段時間叫做“迎春日”,也叫“掃塵日”,在春節前掃塵搞衛生,是廣西人民素有的傳統習慣。

  然後就是家家戶戶準備年貨,節前十天左右,人們就開始忙於採購物品,年貨包括雞鴨魚肉、茶酒油醬、糖餌果品,都要採買充足,還要準備一些過年時走親訪友時贈送的禮品,小孩子要添置新衣新帽等,都要提前買好。

  在節前要在住宅的大門上貼上紅紙黃字的新年寄語——用紅紙寫成的春聯。屋裡張貼色彩鮮豔寓意吉祥的年畫,門前掛大紅燈籠或貼福字及財神、門神像等,福字要倒貼,路人一念福倒了,也就是——福氣到了。

  春節又叫過年。在過去的傳說中,年是一種為人們帶來壞運氣的想象中的動物。年一來。樹木凋蔽,百草不生;年一過,萬物生長,鮮花遍地。年如何才能過去呢?需用鞭炮轟,於是有了燃鞭炮的習俗。

  春節是個歡樂祥和的節日,也是親人團聚的日子,離家在外的孩子在過春節時都要回家歡聚,吃過團圓飯。

  過年的前一個夜晚,便是除夕,又叫團圓夜,在這新舊交替的時候,就是春節最熱鬧的時候。守歲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動之一,除夕晚上,全家老老少少都一起熬年守歲,歡聚酣飲,共同享受這般天倫之樂。

  第二天,待第一聲雞啼響起,或是新年鐘聲敲過,街上鞭炮齊鳴,響聲此起彼伏,家家喜氣洋洋,新的一年開始了,男女老少都穿著節日盛裝,先給家族中的長者拜年祝壽,節中還有給兒童壓歲錢,吃團年飯,初二、三就開始走親戚看朋友,相互拜年,道賀祝福,說些祝賀的話語。

  節日的熱烈氣氛不僅洋溢在各家各戶,也充滿各地的大街小巷。這期間花燈滿城,遊人滿街,熱鬧非凡,盛況空前。

  側耳傾聽,春節邁著輕快的步伐走了,一切又恢復原本的平靜。

  我的家鄉春節習俗作文800字3

  一年有許多個節日,而我最喜歡的是家鄉桂林的春節和三月三歌節。

  每當過年時,家家戶戶都飄著年味,處處張燈結綵。桂林過年時的習慣與其他地方雖然大致相同,但也有讓我感到格外新鮮的,就比如在年三十晚要養一條鯉魚,寓意“年年有餘”。但也有相似的地方就比如逛廟會,在桂林有一個叫做庵堂廟的寺廟。但這廟會是徹徹底底的逛廟,不論是廟宇裡還是廟宇外,都沒有小販擺攤賣東西。庵堂廟平日每月初一和十五才開張,廟宇裡還有齋飯,可以求籤拜佛。每逢廟宇開張,信佛之人就一批一批的湧進廟裡,求籤的求籤,問卦的問卦,好不熱鬧!

  對於我來說,吸引力最大的還是桂林過年時的食品。

  每到春節時期,家家戶戶都會擺上水餈粑,鬆糕和湯圓。我最喜歡的是湯圓。桂林湯圓與眾不同,其個體稍小,用上好糯米磨漿,壓幹成粉,再和成團做皮,以桂林特產桂花糖或麻蓉、椰蓉、豆蓉等做餡製成。煮湯圓可用黃糖或冰糖,也可配以糯米甜酒或雞蛋。這樣,湯圓滑爽、營養豐富,是小吃中的名品。我喜歡吃湯圓不僅是因為它用料精細,做工仔細,還因為它象徵著一家“團團圓圓”的寓意。

  除了春節特有的食品,風景,我還愛三月三歌節。

  “三月三”,是壯族地區最大的歌圩日,又稱“歌仙節”,相傳是為紀念劉三姐而形成的民間紀念性節日。每年的這一天,廣西各地都要舉行盛大的歌節,桂林當然也不例外,在桂林還有一個以劉三姐命名的歌舞團呢。這天,家家戶戶做五色糯飯,染彩色蛋,歡度節日。歌節一般每次持續兩三天,地點在離村不遠的空地上,用竹子和布匹搭成歌棚,接待外村歌手。歌節期間,除傳統的歌圩活動外,還要舉辦搶花炮、拋繡球、碰彩蛋及演壯戲、舞彩龍、擂臺賽詩、放映電影、表演武術和雜技等豐富多彩的文體娛樂活動,這些活動不但可以培養情趣,還可以鍛鍊智力,當地人都愛參加這個活動。歌如海,人如潮。那不絕於耳的嘹亮歌聲,寄託著人們對歌仙劉三姐的思念和對豐收、對愛情、對幸福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嚮往。

  我愛我的家鄉,也愛家鄉的節日。如果不是有那些特別的節日習俗點綴了我在家鄉的日子,我也不會有如此快樂的回憶!

  我的家鄉春節習俗作文800字4

  在寒假裡,那五花八門的節日習俗,總是讓人耳目一新。

  過年的氣氛是從何時濃起來的呢?或許從“臘八”那天就已經開始了。臘月初八,家家戶戶都找齊那八樣食材,在鍋裡煮。我們家臘八粥雖然模樣不怎麼出眾,可那粥的味道絕不亞於宮廷御膳之味。

  臘月裡的事呀,可多著呢!臘月初,那年味兒才剛剛有些“味兒”,臘月中旬的年味兒,才夠“味”。

  今年,我家是在臘月二十磨了豆腐,二十一才“動油鍋”——炸年貨。到了臘月二十三,家裡又熱鬧了一陣——蒸包子。到了臘月二十八,奶奶又將醃過的年貨放進鍋煮,留著二十九中午吃。

  到了“年三十”,從早上起便能聽見炮仗聲。奶奶說,這就是“過年”。我們家是中午過的年,一家人坐在一起,吃了頓團圓飯。在吃飯之前,我們家還有個習俗——祭祖。祭祖宗的菜在祭祖之前是不能吃的,而且家裡人還得在堂屋門前燒紙錢、磕頭,希望老祖宗能夠保佑全家在來年平平安安,也可寄自己的心願於此。到了三十晚上,我們這一帶還有個別樣的風俗——裝“紅包”,此“紅包”非彼紅包,這是在一個紅袋子裡裝上些吃的,如“蘋果”“大糕”,寓意平平安安,步步高,然後再在裡頭裝上壓歲錢,這就是咱這兒的紅包。到了晚上,初一的凌晨零點,家家戶戶都得放煙花、鞭炮,來迎新年。三十這天還有件事可不能忘了——貼春聯。過完年後,家家的春聯也都“上門”了。

  初一早上,晚輩得在家裡先給家裡的長輩拜了年,再出門去拜年。拜年倒也有個忌諱的事——下午拜年,所以一般拜年都是在上午。初三早上還得放炮仗,幹什麼呢?迎灶王爺。初五早上還得迎財神爺。有些人家還會買灶王爺的影象貼在家裡,希望來年家裡能夠財運興旺。

  若再論遠點兒,那就是正月十五度元宵了。元宵節,我們家最重要的一個習俗不是吃元宵,也不是看花燈,而是到祖宗的墳上去送燈。送的這燈,都是用四根細竹棍,一個塑膠袋和一支蠟燭做成的,每到一個墳上,都得放一個炮仗,然後燒點紙錢,放上一盞燈。到了晚上,那林子裡、山上也都是燈火通明。

  時代在變化,而這些習俗卻一直在延續……

  我的家鄉春節習俗作文800字5

  我的家鄉是一個很熱鬧的一個小城市,雖然沒有大城市那麼多的高樓,也沒有那麼多的車子,但是到了春天,寧靜的村子就會有一種熱鬧的氣氛,家鄉的春節是特別重要的,春節裡面除夕也是一個重頭戲。

  在除夕夜,給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團圓,幸福美滿,只有到了除夕,我才能看到經常不在家的爸爸,才能享受到一家人的親情,等到夜色降臨,家人們全部都坐在桌子前面,講著自己的經歷和一年來的收穫,不時還會發生笑聲,這個時候,我才體會到曾經的真正的含義,等到吃完飯以後,大人們開始了打麻將,這個也是我們加上一個普遍的現象,在這個時候打麻將不一定要輸贏,關鍵的就是大家的聯絡感情,在這個時候,我們兄弟幾個就會開始放鞭炮,各種各樣的鞭炮帶給我們不一樣的快樂。

  家鄉春節的第二個重要日子就是初一。在我的記憶中,初一是睡不成懶覺的,父母總是很早把我喊起來,穿上新衣服,吃完湯圓或麵條,便開始我們的拜年之旅。初一拜年在我們家鄉是一個很重要的習俗,代表著人與人之間的和諧相處,也是一種美好的祝願。小孩子逢人就說好話,然後就等著大人的紅包,大人當然不會這麼容易就給紅包,還故意"為難"一下你,把你弄得很急之後,再笑呵呵地把紅包給你,現在看來這都是一些再美好不過的童年記憶。

  家鄉春節的尾聲就是正月十五,這雖說是尾聲,但仍可以和除夕有得一拼,吃湯圓,鬧花燈就是正月十五的特色。正月十五的時候,春節將逝,人們都即將恢復忙碌的工作,自然要在這最後的放鬆中狂歡一次。家人聚在一起享受完美味的湯圓後,便一起出門"鬧花燈"。花燈會可是熱鬧非凡,各式各樣的花燈掛滿了整個會場,人群熙熙攘攘,不時還有幾個小孩拿著精緻的花燈從你身邊擠過。兩頭"獅子"在會場中央狂舞,還不時引起一陣喝彩。一家人穿梭其中,賞花燈,猜燈謎,觀舞獅,那種樂趣是無法用言語表達的!

  時間過得誠真快,春節就這樣過去了,我在心裡面又期待另一個春節的到來,家鄉的春節帶給我溫馨帶給我團圓,不僅僅是鞭炮響起時的驚訝,不是收到紅包的喜悅,而是它帶給我們,不一樣的團圓氣氛,不一樣的親情,他是我們國家的文化底蘊。

  我的家鄉春節習俗作文800字6

  春節是我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春節期間的活動更是數不勝數。

  吃團圓飯是春節習俗中最重要的。那麼春節為什麼要吃團圓飯呢?原來是因為很久以前,有一種兇猛的怪獸,住在深山密林中,人們管它們叫“年”。它長的形貌猙獰,生性兇殘,專吃飛禽走獸、鱗介蟲豸,人們談“年”色變。後來,人們掌握了“年”的活動規律,每到這天晚上,每家每戶都提前做好晚飯,熄火淨灶,再把宅院的前後門都封住,躲在屋裡吃“年夜飯”,吃過飯後,誰也不敢睡覺,坐在一起閒聊壯膽。不吃年夜飯是熬不過年的。久而久之,過年吃團圓飯的這個習俗就保留下來了。當然,過年吃餃子也是很重要的。其實餃子蘊含了許多美好的寄託。一是過年守歲時包,辭歲時吃,即到子時吃,此時為兩年之交、迎新辭舊的時刻,具有特殊意義,取“更歲交子”之意。二是餃子形如元寶。人們在春節吃餃子取“招財進寶”之音。

  吃臘八粥是我們這兒過年的前奏,農曆臘月初八這一天,杭州市民一般都要用胡桃、松子、蓮子、棗子、芡實、桂圓和荔枝做成臘八粥,並饋贈親友,這碗粥起源於南宋寺廟,原本為僧家齋供用品,稱之為“七寶五味粥”。這不,我們家早早的就熬好了臘八粥。一出鍋,香氣四溢,我這隻小饞貓一眨眼間,從十米外跑到了這兒。口水都饞的流下來了,實在忍不住啦。我就趁奶奶不注意,喝了一勺。啊,那香氣充滿口腔,刺激著味蕾,我從來不知道一碗粥竟能如此的好吃。

  在我們杭州,掃地一定要“掃進來”,不能“掃出去”。就是在清掃的時候,笤帚千萬不能從裡往外掃,而要從外往裡反掃,意思就是把如意、財氣往裡收,這是杭州對來年家中吉祥、財富不斷增加的美好期望。

  春節的由來也是家喻戶曉的故事了吧。傳說古時候有一種怪獸叫“年”,它頭上長著觸角,十分兇猛,每到歲寒將盡,就要出來掠食噬人。人們為了防禦它,一到此時,便聚在一起,燃起篝火,投入一根根竹子,使其發出“劈劈啪啪”的爆裂聲,把“年”嚇跑。一夜過去,大家平安無事,於是就高高興興地互相表示祝賀,拿出豐盛的食物在一起吃。這樣年復一年,就形成了歡樂的節日——“過年”。

  過年是我國傳統的節日,每個地方的習俗也是各不相同,我們要尊重我們的傳統節日。

  我的家鄉春節習俗作文800字7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滿入屠蘇”春節終於來了,壓歲錢,年糕,廟會……這些讓我們喜愛的習俗也開始了。可讓我最喜歡的是……

  “噼裡啪啦,噼裡啪啦”鞭炮聲把我從睡夢中拉了出來。“表姐,表姐,該起床了!你不去土地廟了嗎?”淘氣的表弟的樓下大聲吶喊著。我不耐煩的捂住耳朵,可土地廟這個詞猛然閃過我的腦海,我立刻跳起了床,回答道:“來咯來咯!等等我!”我手忙腳亂的穿好衣服,打著赤腳跑下了樓,衝到衛生間,急急忙忙的洗漱。洗漱完,便飛快的拉著表弟的手,向土地廟跑去。

  剛到土地廟,我們便衝到大門後,急切地用眼睛尋找彩旗。忽然,我的眼中閃現出兩面彩旗,幸好,老天可憐我,給我了兩面彩旗,我的心中呵呵直笑。我迅速地把它們緊握在手裡,跑去告訴表弟。

  “噹噹,噹噹”樂隊開始演唱起來,歡樂的歌兒在我們的耳邊響起。我們拿著彩旗在她們的前面奔跑。鞭炮在我們的身邊連連響起,我們連忙左蹦右閃。在快樂的氣氛中,我們連走路走了很久了也不知道。

  “咕嚕,咕嚕”,也不知道,是不是我表弟的吃飯鈴響了,正巧,我們勞作了半天,終於可以到一戶人家蹭飯了。這也是我最不解的地方,因為,就在上一年,我們是到我外公家。後來我才知道,原來,這一習俗是一家輪一家的呀!

  中午時,下了一場小雨,但依舊沒有影響我們蓬勃的興致。我們下午的目標是一家飯店,還聽說他們家的手藝是一等一的好,我的吃貨表弟已經飛流直下三千尺的口水了。因為在飯店在半山腰,所以在泥濘的山路上走,十分得難走。但我們又尋找到了一些樂子,我們把彩旗舉得高高的,用力的揮舞著彩旗。在綠油油的山林中,忽然出現了十幾只小鳥,有紅,有黃,有藍,有黑……它們在山林中穿梭著,嬉戲著。在我的家鄉這也代表著一個寓意:自己就像一面彩旗一樣,跑得快,看得遠,就是成績好,有見識,成為社會中的一個亮點。

  彩旗,是一個很普通的一個東西,但在我的眼中它是一個美好的願望,我也希望我也能像它一樣,有本事。雖然,這是一個虛構的寓意,但是在我的眼中,它是一個可以實現的願望。

  這就是我家鄉的一個習俗,你呢?

  我的家鄉春節習俗作文800字8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在噼裡啪啦的爆竹聲中,在紅紅火火的喜慶的氣氛中,春節來到我們身邊。看,家家戶戶都張燈結綵,喜氣洋洋的。春節真熱鬧啊!

  清晨,不管男女老少都早早地起了床,穿上了新衣。小孩子們一大早就約上幾個小夥伴們一起出去玩,臉上洋溢著節日的喜悅;大人們則上街去買各種各樣的年貨,準備著晚上的盛宴。

  我的家鄉在崇明,節前開車回家,一路彩旗飄飄,大紅燈籠高高掛,欄杆上掛了長長的紅布,寫著節日的祝語,家家門上都掛著硃紅的對聯。

  回到家後一家人便忙開了。媽媽一邊貼對聯,一邊告訴我對聯的寓意;奶奶在打掃衛生,我呢,則在貼著“福”字。我搬了張椅子正準備貼,爸爸連忙阻止我,說:“福字應該要倒貼,就是福到的意思。”爸爸又補充道:“春節貼福字有吉祥,喜慶的意思。”我聽了心想:中國的春節真是有趣啊!

  下午,大人們更忙,許多親朋好友如約而至,大家有的招呼客人,有的準備團圓飯,所有大人都想包掉更多的活。我跟在大人們後面,好奇地觀察這一切,我一會問這問那,一會兒碰這碰那。

  我指著一塊圓圓的上面鑲嵌著紅棗、蜜餞、核桃仁、桂花、瓜子仁的糕問奶奶:“為什麼要吃糕啊?上面還添加了這麼豐富的配料?”

  “這是崇明糕,每年都要吃的。”奶奶說,“吃崇明糕意味著團團圓圓。”

  一眨眼,就到了除夕夜,除夕夜真是熱鬧。廚房中瀰漫著香味,桌上的菜更是數不勝數,琳琅滿目,人們看了便讒涎欲滴。大家歡歡喜喜地坐在桌前,津津有味地品嚐著豐富的年夜飯,我心情十分激動,站了起來,舉起杯,大聲地說:“祝爺爺奶奶健康長壽,吉祥如意,我們全家人團團圓圓,幸福美滿!”說罷,一揮手,一揚頭,杯中的飲料便落入肚中。

  餐桌上有說有笑的,充滿了過年的氣氛,屋外菸花在空中絢麗的綻放,紅彤彤的,又大又圓的燈籠紅火而美麗,整個地區像是辦喜事。小孩子在外面放鞭炮,煙花別提有多美了。

  家鄉的春節與眾不同,春節那特有的熱鬧、氣息將永遠印在我的心中,愛那特有的味道。

  我的家鄉春節習俗作文800字9

  回到老家,心裡可高興了,春節習俗總會讓我吃驚不小,最普遍的就是以下四個了:吃年飯,看晚會,午夜放煙花與拜年。

  大年三十,舅舅舅媽等親戚都歡聚一堂,外婆外公滿臉喜悅,開心地忙碌著。對,今天我們要吃年飯了!“噼裡啪啦”,一陣鞭炮聲響起,年飯做好了!當然,吃年飯總忘不了土地爺爺,敬幾根香,擺幾碗菜與一碗飯,求土地爺爺保佑,來年豐收。接下來,便入席了。吃罷年飯,大家都坐在爐子旁邊聊天。外公外婆這時候可就忙咯!吃年飯(也可以說是團圓飯),是春節的重要習俗之一,不管是在哪兒,大家都會趕回來,與家人一起共享這美好的時刻。吃年飯時,大家總有很多話要說,說工作,說家庭,等等。吃年飯的時間是不一樣的,只要家人都到齊了,想什麼時候吃都行。

  晚上,就剩下自己家的人了。在看春節聯歡晚會之前,是我最期待的時候:收壓歲錢。恭喜發財,紅包拿來!大舅舅一個,小舅舅一個,外婆一個……大家都忙活完了,該坐下來休息休息了,於是,我們便團聚在一起看春節聯歡晚會。邊看邊聊,彷彿話總也說不完似的。總算熬到12點了,午夜煙花快燃放了!“轟!”一個禮炮打響了,天空頓時蒙上了一件五彩斑斕的綵衣。隨著第一個禮炮的打響,各家不約而同地放出了各種款式的煙花,每一家的屋頂上都掛上了一個美麗的帽子。放煙花的聲音震耳欲聾,五彩的煙花使我眼花繚亂。我與大舅媽跑到樓頂上觀看煙花,我興奮得直跳:“我這次苦熬到12點真是沒有白費,這真是太壯觀了!”午夜放煙花,有可能是每個地方都有的習俗,有可能是我們家鄉特有的一種習俗,但都一樣,我見識到了,你們也聽說了!

  這天,是初一,才剛起來,就聽見門外一陣拜年聲:“給您老拜年了啊!”“哎!來了來了,新年快樂!”“新年快樂!”這時候,外婆正忙著做早餐,外公則正忙著招呼人。“坐一下吧啊?”“不了不了。”這樣的對話總會聽見很多次。我趕緊吃完早餐與小舅舅他們出門了。小舅舅的雙胞胎女兒紫依與紫芊各提著一個袋子,每到一處袋子裡的.東西就會增加一點,可高興壞她們了。所謂的拜年呢,就是挨家挨戶地走動,有時候會在哪一家坐一會兒,聊聊天什麼的。而小孩子就提著個袋子去拜糖。宣告一下啊,我可沒哦!

  我的家鄉春節習俗作文800字10

  “千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我們家鄉的風俗有許多,過幾天就到了臘月二十四,我們家鄉有一個風俗——撣塵。民謠說“二十四,掃塵日”,撣塵即掃塵,就是年終大掃除,為了能掃去“黴運、窮運、晦氣”,來年吉利,寄託了人們在新的一年裡辟邪闢災、迎祥納福的美好願望。

  很快到了二十四,這天爸媽都起得很早,還叫我起床大掃除。媽媽首先把所有被子毛毯搬到陽臺上,讓它們接受陽光的沐浴,放眼望去,對面和樓下人家的陽臺也都鋪滿了被子,看來今天大家都早起勞動啊!我也不甘落後,立馬投入了熱火朝天的勞動中。

  媽媽將一塊乾淨的抹布浸入水中,然後把抹布擰乾,半蹲在地上,熟練地擦著每一片地,每一塊磚。只見她雙手按在抹布上,邊走邊仔細地擦著地,一粒灰塵也沒放過,所過之處都是“淨土”,瓷磚在陽光的反射下散發著奪目的光輝,彷彿在謝謝媽媽為它們撣去灰塵。

  再看客廳裡,爸爸也正賣力地幹活。踩著一個小板凳,用抹布擦著落滿灰塵的燈和天花板旁的櫃子。他仰著頭,仔細到一尺一寸地反覆擦洗,遇到擦不乾淨的汙漬,他會用力地不斷摩擦,直至恢復清潔了才作罷。整個客廳煥然一新,吊燈在撣去了灰塵後明顯更明亮了,陽光透射進來。便這屋子顯得格外亮堂。

  我此刻在哪呢?我正忙得不可開交呢!我左手拿著畚斗,右手提著掃帚,在客廳和臥室間來回穿梭,將爸媽的漏網之魚,或是擦不到的地方的灰塵統統送到它們的歸宿——垃圾桶。除此之外,一個個箱子被我排得整整齊齊,家裡的雜物、書、報紙、食物……都在我的督促下排列得井井有條,整個家頓時變得既整齊又潔淨。

  忙活了半天才結束的勞動有了成效,望著被我們整理清掃得煥然如新的屋子,我默默想:撣塵不僅是指將屋子打掃乾淨,更是讓我們撣掉舊一年的悲傷、疼痛,以最好的狀態去迎接新一年的挑戰,忘掉過去每一件倒黴、傷痛、不順心的事,展望未來,那兒還有更遠的路需要你去走,還有更多的荊棘叢林等著你去闖,還有更多的挑戰等著你去接。辭舊迎新,撣去這一年中歲月留下傷口,用昂揚的姿態迎接新一年的到來吧!

  我的家鄉春節習俗作文800字11

  每年春節都許多傳統的春節習俗,比如貼春聯,吃年夜飯,拜年給壓歲錢……而每年最難忘的春節習俗應就是掃塵了,按民間的說法:因“塵”與“陳”諧音,新春掃塵有“除陳布新”的涵義,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窮運、晦氣統統掃出門。這一習俗寄託著人們破舊立新的願望和辭舊迎新的祈求。每逢春節來臨,每家每戶都要打掃環境,清洗各種器具,拆洗被褥窗簾,灑掃六閭庭院,撣拂塵垢蛛網,疏浚明渠暗溝。到處洋溢著歡歡喜喜搞衛生、乾乾淨淨迎新春的歡樂氣氛。

  這次,我和老爸“光榮”地領到了擦玻璃的任務。我們家住在4樓,我一站上窗臺,立刻嚇得渾身哆嗦,我看了看下面,一派“萬丈深淵”的景象。但是,事情總是要乾的,我連忙和老爸商量了一下,他來擦“風險極大”的外面,而我,則擦我力所能及的裡面。

  開始擦了,我先用沾過洗潔精的抹布擦窗戶的內側,但是,由於一年沒擦了,窗戶的邊邊角角已經積了一層灰塵,我先用手指尖套著抹布,從窗戶的四周邊緣用力地摳了一圈,緊接著,我把那塊布洗乾淨,再沾上一點洗潔精,開始對窗戶“發起進攻”。

  我用那塊溼布輕輕地擦著窗戶,等到窗子上有了一點洗潔精痕跡時,我拿來一塊乾淨的乾布,一小塊一小塊慢慢地擦拭著窗戶上的汙點,但是,一塊又一塊的汙點向我“俯首稱臣”了,唯獨這幾塊汙垢還是在窗戶上,做起了“山大王”,彷彿在對我說:“哼!就你這個小孩,還想來拿下我,沒門!”

  我不服氣了,又抹上了一些洗潔精水,再用乾布用力地擦,但是,這麼幾塊頑固的汙點就是不下來,我急壞了,這時,爸爸走了過來,對我說:“不要這麼費力,這時,爸爸窗戶上抹了一些洗潔精水,再用指甲輕輕一刮,那些頑固的汙垢個個“舉手投降”了。

  後面,在我和爸爸的共同努力下,一面面窗戶又幹淨得類似新的一樣。這時,媽媽在屋子裡的衛生也打掃完了,舊的也“辭”完了。望著煥然一新的房子,我彷彿看到了明年,我們每個人的運勢都寫著“勝利”。

  春節習俗是中國的傳統文化,也是春節重要性的標誌,讓我們的春節過得更加有趣,讓我們一起傳承這些古老的中國傳統文化。

  我的家鄉春節習俗作文800字12

  春節,是中國最大的傳統節日,在中國每個地方的春節習俗都不一樣,這次說一說我感受到的兩個地方的過年習俗。

  今天是己亥年臘月三十日,我們稱之為年三十。這一天外面張燈結綵,家家戶戶都貼上了大紅福字,一片喜氣洋洋的景象,家裡桌子上都擺上了各種糖果、堅果、水果和小零食,廚房裡也是雞、鴨、魚、肉各種各樣的菜堆滿了廚房的灶臺。吃好中飯大家就開始準備晚上的年夜飯了,各種好吃的菜燒了一大桌,下午三點多奶奶就說要拜祖宗了,我覺得這是一個很神聖的環節,對已故的親人表示懷念和尊敬,擺上菜和酒、還有糕點和水果,再點上蠟燭祭拜一下,這個環節就完成了。我們吃好年夜飯就可以收紅包了,這是我最喜歡的一個環節,因為一個年過下來我就成小財主了。這是我的家鄉——杭州的過年習俗。

  比起杭州,我更喜歡去我外婆的家鄉——安徽過春節。除了貼春聯、掛燈籠這些一樣的,吃年夜飯都不一樣,他們那裡年夜飯最好下午三點以前吃,有些人甚至一點鐘就開吃了,我已經分不清是中飯還是晚飯了。吃好飯全家人圍在一起包餃子,外婆的手好像會變魔術一樣,她一眨眼的功夫,就把手裡的麵糰變成了餃子皮,把皮拿在手裡翻了一下就又變成了一個餃子,我太崇拜外婆了,她像一個魔術師。外婆還會在餃子裡包一個五角硬幣,她說這個餃子是幸運餃子,誰吃到可以幸運一年,當然我很想吃到幸運餃子,我思考了一下覺得胃口大的人有很大的機率吃到,看到我吃飯用的小碗,我默默的放棄了。還有一種運氣不好的,吃再多都沒用,就說我舅舅吧!他為了吃到幸運餃子,足足吃了兩三碗,我覺得他肚子都快撐破了,結果還是沒吃到,哈哈哈……他運氣實在太差了。我爸爸就是運氣爆棚的那一個,他去過了三個春節,三次的幸運餃子都被他吃到了,所以說運氣這件事實在不好比。這個餃子環節,讓我感受到了濃濃的年味,還有趣味。

  現在我們生活水平都提高了,大家都過上了小康生活,我感受到了現在幸福的生活,願我們的祖國更加繁榮昌盛,我要好好學習以後報效祖國。

  我的家鄉春節習俗作文800字13

  今天是陰曆臘月二十三,習俗過“小年”,辭灶,灶王爺上天言好事的日子。

  今天也是忙碌的一天,早上上班起,就泡在銀行,中午也是方高中以來我下班最晚的一次。有老友問:今天怎麼走得晚?答:兒放假了,早走的特殊待遇沒資格享受了——也確實忙,走不了。到家後,方說,我正尋思媽媽怎麼還不回來,再不回來我就做飯了。我說,那好啊,以後午飯就你做吧!方說:不行啊,我只有今天在家,明天我就上課去了。哦,也是,那就誰回來的早誰做飯吧!方說:好!

  下午繼續泡銀行。快五點了,回到單位,說女職工可以提前一小時下班——回家做飯準備辭灶。一聽,喜出望外,趕緊撤吧!我們是去方奶奶家辭灶,所以,並不急著回家做飯,先衝到市場請灶王爺去。本以為今年沒時間請灶王了,還想著讓去年的灶王“連任”呢。去了附近的市場,打聽了半天,一個人說,今天太晚了,恐怕請不到了,汗~~~~那咋辦,還是辛苦灶王“連任”吧!今晚一定敬您好吃的糖瓜!

  回家接了方,來到奶奶家。奶奶說,從昨天起就開始準備這頓飯了,一為辭灶,二為大姐二姐過年都要回婆家,所以每年的小年其實是我們家的大年!趕緊幫著收拾還沒弄好的飯菜,不一會兒桌子上就擺滿了。人也到得齊刷刷的——過年嘍!

  吃過飯,方忽然“嗷”地一聲跳起來,把坐在我身邊的二姑媽嚇得一哆嗦,問怎麼了,方喊道:“三個A!”原來,會考成績今天也出來了,方剛剛查到三門都是A。大家紛紛祝賀方,方一整晚也都美滋滋的,直說,今年這個年過得不錯,哈哈。方同學今天是“小過年”啊,喜事連連!大人們也都喜上眉梢,大姐家兒子上班了,二姐家寶貝今年期末全班第一,我家方的成績也上了新臺階,都是“小過年”!

  在奶奶家閒談了一會兒,各自回家。我們去了新瑪特補充點兒給養。剛進超市的門,就看見灶王爺在衝我們招手呢,原來他在這裡等著呢!趕緊請一位回家!到家一看,得虧沒應留前任連任,人家是有“任期”的,寫著某年某年呢。把灶王爺請上主位,敬上“糖瓜”,請他老人家到了玉皇大帝跟前嘴巴甜甜的,多說“好好好”!

  從左昨天起,方開始文言文語感訓練。昨天聽讀了《種梨》,今天聽讀了《畫壁》。

  我的家鄉春節習俗作文800字14

  過年了!過年了!家家戶戶忙著貼春聯,剃頭髮,做年夜飯……要做的事情太多了,而且“規矩”太多了!有些習俗還很怪,無奈之下,我就去問正在貼春聯的媽媽。我看見媽媽將“福”字倒著貼,我固然知道為什麼要倒著貼,將‘福’字倒著貼是一種習俗,‘福’倒貼說明‘福’倒(到)了!但我仍然問道:“過年有什麼習俗和規矩啊?”媽媽停下手中的活,耐心地給我談起來。

  原來,以前過年還有一種放鞭炮的習俗,來源於“年獸”的故事。很久以前有一隻“年獸”,長期居住深海底,到了除夕就躍出海面到處作惡。有一年一個老人用放炮,穿紅衣,貼紅春聯的方法驅趕走“年獸”,這才得以平靜,此後這個方法就流傳開來。但是現在廣州禁止燃放煙花爆竹,所以我們就不再進行這個活動了。

  除夕這一天對我國來說是極為重要的。這天晚上,我們全家準備除舊迎新,吃團年飯。

  吃年夜飯,是春節家家戶戶最熱鬧愉快的時候。大年夜。豐盛的年菜擺滿一桌,全家團聚,圍坐桌旁,共吃團圓飯。人們既是享受滿桌的佳餚,也是享受那份快樂的氣氛,桌上有雞、鵝、燒肉等等,一般少不了兩樣東西,一是火鍋,一是魚。火鍋熱氣騰騰,說明紅紅火火;“魚”和“餘”諧音,喻意“年年有餘”。最後一道甜食,祝福往後的日子甜甜蜜蜜。

  今天我的收穫太大了,知道了很多過年習俗的知識,不過我覺得有點迷信,但這又彷彿是一種樂趣,只要快樂就好,何必迷信不迷信?更何況這是傳統的習俗,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啊!

  春節原起於殷商時期年頭歲尾的祭神祭祖活動。古代的春節稱:“元日”、“元旦”。辛亥革命後,才把正月初一正式定名為春節。

  就北京地區來說,從臘月初八家家戶戶要泡臘八醋(蒜),就開始有了“年味”。民謠講:“老太太別心煩,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粥,喝幾天?哩哩啦啦二十三”,臘月二十三又稱“小年”。有一首歌謠唱道:“糖瓜祭灶,新年來到,丫頭要花,小子要炮……”從這一天開始,北京人更加忙活了,要祭灶,掃房子,蒸饅頭,置辦年貨,貼“福”字,貼年畫,剪窗花,貼對聯。貼門神,貼掛錢,一直忙活到除夕,開始過大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