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信心> 約伯的信心作文

約伯的信心作文

約伯的信心作文

  前天霜降。灰色星期一。戶外冷雨瀟瀟,秋涼襲人。室內麼,不是開會打瞌睡,就是集體唱紅歌。心緒悶悶然,倍感無聊。

  霜降天,晚餐後,戶外持續了一整天的秋雨仍在下,但是變小了。淅淅瀝瀝的冷雨爬滿小屋幽暗的窗欞。綿綿密密綿綿。霜降天。綿綿雨夜。心境微涼。生活一如既往。日子過得實在有些平淡。獨自擰開臺燈。默對眼前一張17寸的電腦屏。安靜地上網、聽音樂,或者發呆,或者倦了去泡一杯加糖的立頓紅茶。深紅的茶汁盛在一隻白瓷月牙杯裡,暖暖地端在手上,似乎心境亦有了些許的安慰和暖意。

  喝茶的功夫,順便讀了點書。想起一句話:要麼旅行,要麼讀書,身體和靈魂必須有一個在路上。霜降雨夜,顯然不宜出行。為打發無聊,惟有讀書。

  前天晚上讀到的是《聖經故事?約伯的信心》。說實話,我不屬於任何一個宗教的信徒,當然也不算一個理直氣壯的無神論者。之所以選讀這則故事,完全是因了最近俺正陸續地讀著史鐵生的《病隙碎筆》,併為作家史鐵生飽經憂患的人生,為他對生命全部的堅忍和執著,以及筆下充滿智慧的生命感悟而深受感染。於是追本溯源,試著讀起這則聖經故事。

  約伯的信心。這則故事說的是,烏斯一個地方有一位名喚約伯的老人,家業興旺,兒女滿堂,並對上帝滿懷虔敬的信仰,一家人過著幸福美滿的生活。上帝有一天因聽了魔鬼撒旦的讒言,於是決定讓撒旦先後摧毀約伯的全部財產、奪走他所有的兒女,並使這位老人身染惡疾,以此來考驗約伯的信仰是否純正和堅定。在這過程中,約伯雖倍受煎熬,卻始終敬畏和信仰上帝。最終上帝現身使約伯開悟,並把原先奪走的所有財產、兒女及健康重新返還給了這位苦難又可敬的老人。

  故事分四個部分:約伯受試煉、約伯之三友、以利戶的發難、約伯重獲榮耀。故事本身並不複雜,沒有曲折離奇的情節,也沒有華麗的文辭,人物形象的塑造也比較粗略,但是故事中的人物對話充滿思辯色彩,由此揭示的人物心理也頗為深刻,故事的寓意深邃而悠遠。

  故事中“約伯受試煉”部分,講的是魔鬼撒旦進讒,上帝欲以此考驗約伯的信仰。

  撒旦不愧是魔鬼。他起先對上帝說:約伯敬畏上帝乃是之前蒙上帝賜福,若你伸手毀他一切所有,他必當面棄掉你。上帝因此決定考驗一下約伯的信仰是否純正,於是讓撒旦奪走了約伯所有的兒女和財產,結果約伯經受考驗,信仰堅執並純正;撒旦繼而又對上帝說:人是情願捨棄一切而保全自己,若傷及他的骨和肉,他必當面棄掉你。於是上帝決定再次考驗約伯,又讓撒旦使約伯身染惡疾。約伯在此過程中,雖倍受煎熬,最終仍經受得起考驗。

  撒旦既是魔鬼,在故事中,他顯然代表或象徵著人性中諸種惡的慾望;當然撒旦也作為上帝的使者,監視並考驗著人間的芸芸眾生。約伯若能克服人性中的惡欲,即戰勝了自己。約伯最終能夠經受住上帝對他的一系列考驗,則證明了他的信仰是純正和堅執的。

  “約伯之三友”的對話部分,俺個人覺著有些冗長。約伯之三友的觀點象徵著世俗的成見。這三友在約伯身陷絕境時,對約伯說的話,看似勸慰和批評,實則是旁觀者無關痛癢的風涼話,甚或有些落井下石的意味。他們根本就沒能理解約伯所受的苦難是多麼深重,更不要說切實約伯在苦難極處的抱怨和懷疑是完全符合人之常情的。

  “以利戶的發難”部分,雖承襲了以上約伯三友的批評,但本質上卻與前者有著很大的不同。

  以利戶對約伯說:“你所說的,我都聽見了。你說:’我是無辜的,上帝卻找機會攻擊我,以我為仇敵。’我要回答你說:你這話無理,因為上帝比世人更大。……上帝用苦難來懲罰人,乃是為了救其靈魂。”

  深味以利戶的發難,我覺得他這番話的本質,實則是想說明:上帝的全知全能和神奇博大;人類的'自以為是,在茫茫環宇和天地造化面前,無疑是卑微和渺小的。

  “以利戶的發難”涵意深刻,同時也為下文“約伯重獲榮耀”中的上帝現身,從而最終使約伯開悟埋下伏筆。

  讀《聖經故事·約伯的信心》,使我獲得如下啟示:

  作為個體的人,在上帝,即宇宙造化面前,是多麼卑微和渺小。即便你如約伯一般家業興旺、富甲一方,即便你多麼英明神武、多麼風流倜儻、或者多麼博學厚聞,即便人類現已步入高科技時代,阿波羅登月、神七昇天、全球衛星導航,茫茫環宇和天地造化仍然以其浩大和神秘而置人於無知無能的境地。

  同時,人在命運面前顯得何其渺小無助。命運所臨降的一切存亡興替,福禍榮辱,這一切都不以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記得中學時,寫一篇,主題是“人要做命運的主人”。如今想來,不禁失笑。“人定勝天”,這最多隻是一句善意的語;而“人是被拋到這個世界上來的”,卻是事實。古希臘時期的聖哲,如悲劇詩人索福克勒斯,就曾在他的劇作《俄狄浦斯王》中,對命運的正義性和合理性提出過深刻的懷疑。至今,命運仍以其巨大的神秘和未知,困惑並煎熬著人間的普羅大眾。

  約伯的信心是真正的信心。儘管面對突如其來的橫禍,以及面對命運的暴戾,他在身陷絕境時的絕望和掙扎、孤獨和無助、憤怒與懷疑是非常深刻並符合人之常情的;即便是這樣,他始終都堅持自己品性的純正,始終未曾動搖對上帝堅執的信仰。所謂純正,即信仰不帶任何功利色彩,無論事前事後,都不曾有任何“時來運轉”或是“否極泰來”的許諾或預兆;所謂堅執,乃是面臨絕境,心靈深處都不曾動搖的希望之光。我覺著,約伯的信仰,其情感和思想內涵,乃是人類惟在苦難極處方能領受,並始終未曾動搖的信心。這份信心足夠純粹,亦足夠博大,因為在苦難極處,除卻與生俱來的信心本身,前路一片空茫。這才是真正了不起的信心。人活於世,困厄無處不在。在渡涉苦難的路途中,惟希望與你同在。

  至此又想到作家史鐵生。史鐵生曾自稱:“職業是生病,業餘在寫作。”話雖短,相信很多人看後都會心靈震撼。在他59年的短暫生命中,絕大部分時間直接與殘疾、病痛和死關聯,可他卻一直未曾放棄過沉思和寫作。在活著過程中支撐著他的,又該是怎樣的一種堅實並了不起的信心!

  夜讀《聖經故事·約伯的信心》,兼懷念史鐵生。他其實並未遠逝。我們時常能感受到他生命的體溫和智慧的心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