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信任> 信任與尊重作文2篇

信任與尊重作文

信任與尊重作文2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跟作文打過交道吧,作文是透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那麼你有了解過作文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信任與尊重作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信任與尊重作文1

  第一次認識到這個成語,是在小學的語文課本上。一位實習小護士給一位老者扎輸液針,小護士因為過分緊張而一次次出錯,因為老者的女兒也即將成為一名實習護士。所以老者換位思考,希望將來有一天自己的女兒也能有人這樣耐心勸導。

  在生活中,最複雜的莫過於人心。我們每個人都一樣自己是那個被理解被寬容被體諒的,全很難做到換位思考將心比心的站在別人的角度思考問題,所以容易出現各種各樣的誤會,發生不同程度的矛盾。

  看過這樣一個故事:上帝造人的時候,會在每個人脖子上掛兩個口袋裝著優點的掛在前面,裝著缺點的藏在後面。所以每個人都只能看到自己的優點,同時指責別人的缺點。但難以發現自身的問題。孔子曰:吾日三省吾身,可以為師矣。我們應該隨時善於發現自己的問題並加以改正,才能更好的簡化矛盾與人為善。

  你說出的話,即使是無心也可能造成別人心靈的創傷。

  一天有個脾氣暴躁的人,去拜訪一位大師。他告訴大師,我不能很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緒總是無端地對身邊的人大發脾氣。以至於身邊的朋友親人與我日漸疏遠。我該怎麼辦呢?大師聽了之後笑了笑。轉身走到屋裡拿出一塊木板交給那個年輕人對他說:當你對一個人發脾氣的時候就往著木板上的釘一顆釘子。這木板上釘之後再來找我。過了幾天,年輕人垂頭喪氣地來到大師面前。大師對他說:現在開始,你控制好一次脾氣,拔掉一顆釘子。一個月後,年輕人帶著木板又一次來到大師面前。大師指著木板對他說,這些孔洞,都是你在別人心靈上留下的心靈之洞,就像你即使拔掉了釘子,但是空洞卻永遠無法復原。年輕人羞愧的低下了頭。從此以後,更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緒。

  當你傷害別人的時候,雖然發洩了情緒。這可能永遠失去了朋友。所以,我們應該時刻謹記。這世上誰也沒有義務讓你高興,同樣的誰也沒有責任承擔你無端的怒火學會將心比心換位思考,才能更好的處理好人際關係,工作和諧事業順心。

  在一個村子裡,住著截然不同的兩戶人家。一戶人家每天爭執吵鬧不斷。另一戶人家和諧寧靜美滿。有一天爭吵不斷的那戶人家男主人到他家去請教原因。微笑著示意他看向屋裡,婆婆和媳婦各自忙活著突然正拖地的婆婆把媳婦拌倒了。婆婆忙說哦真對不起,我把地拖的太溼了害你滑倒了。媳婦連連擺手說:沒關係是我自己不小心。主人翁微笑著對那位男主人說:現在你知道為什麼了嗎?男主人頭腦裡忽然閃過以往婆媳爭吵的畫面頓有所悟:原來家庭幸福離不開寬容理解和體諒包容。男主人回家之後訴說了這一家人的和諧之道,並予以效仿。從此家裡和和樂樂的在也沒有鬧過矛盾。古語說家和萬事興,只有家庭和樂家人之間彼此多一些理解體諒包容和尊重這能讓家庭變得更加美滿和諧興旺發達而這些都離不開換位思考將心比心,應該學會站在對方的角度思考問題。

  人生來不完美,世界上沒有兩個絕對合適的人。只有兩顆互相體諒的心。學會體諒和包容,信任與尊重兩人才能相伴長久。

信任與尊重作文2

  如果你是一個老師,你是一個媽媽,你是否有類似的感受,就是不管你如何付出,都得不到孩子們的認可。今天上午聽了丁榕老師的講座,受益匪淺,我懂得了一個道理,那就是愛是付出更是延伸。作為一個老師一個媽媽,對孩子有愛是不夠的,而是要懂得如何去讓孩子體會愛。

  丁榕老師給我們講了這麼一個真實的事,在她學校舉行的一次學生對老師考核評分調查中,有一個老師平時對工作兢兢業業,每天都是第一個到班級,最後一個離開班級,對班級孩子就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關心呵護,對班裡孩子是掏心掏肺,儼然是老師媽媽的雙重角色,可是在這次評分中,學生對她的評價是不及格。這樣的結果是讓那個老師痛心,讓學校老師們不理解,而班裡的學生是這樣解釋的,他們說:老師,我們都是90後,我們需要的不是全盤付出的愛,我們需要的是尊重和信任的愛。老師的辛苦老師對我們的愛我們看在眼裡記在心裡,可這樣的愛有時讓我們很累,我們心裡想的老師你不理解,對老師無私的付出我們只是感動,可是感動不是我們思想的全部,老師,愛我們就靜下心來傾聽一下我們的心裡話,不要讓我們再看到你忙的連喝水的時間連聽我們說句心裡話的時間都沒有。老師,你這樣的愛我們感覺不到愛,我們感覺的是老師你好可憐。

  也許看到這裡,你也會會孩子們的這樣複雜的心裡而有點憤慨,但換一個角度來說,孩子們說的也有道理,是啊,在孩子們眼裡,老師就是他們的老師,老師愛自己的學生是沒有理由的,這種愛的理所當然的是無須回報的,就像有一次我問班級的'孩子為什麼愛自己的媽媽,孩子們不是回答說媽媽很美很能幹很愛我,而是回答說因為媽媽是我的媽媽,我愛媽媽沒有理由。反過來,我們是老師是媽媽愛自己的孩子也是沒有理由的,可是不能因為孩子們感動這種愛就沒有他們自己的思想,就像所有的母親一樣,為了自己的兒女付出全部,結果是每天對著孩子說媽媽每天這麼辛苦掙錢就是為了你,給你投這麼多的補習費還不是為了你,媽媽這麼辛苦容易嗎,怎麼就不理解媽媽呢。我自己也是一個媽媽同時也是40個孩子的老師,這樣的想法和做法我都經歷過,在沒有聽丁榕老師的講座之前我也是認為給孩子付出多少孩子們肯定會回報我多少,今天聽了丁老師的講座後,我徹底明白了為什麼自己付出越多孩子越不認賬的原因,90年代。20年代的孩子們需要的不是70年代的那種愛,他們需要的是尊重和信任的愛。

  從今天開始,做一個孩子們心靈的老師媽媽,用我們的心去傾聽他們內心的想法,也許有一天孩子們會說出愛你們的理由,那就是我的老師和媽媽是我們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