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心理作文合集8篇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題集中,圍繞同一主題作深入闡述,切忌東拉西扯,主題渙散甚至無主題。你寫作文時總是無從下筆?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心理作文9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心理作文 篇1
心靈主宰人的思想,心靈主宰人的行動,當我們的心靈決定了一件事時,我們的行動便會跟著上來,當心靈呈現不同的顏色時,我們的人生也有了不同的色彩。
瞭解自己的心靈,學會做自己的主人,別讓自己的情緒影響行動,更而導致無法挽回的錯誤。其實,心靈的美更加大於世界的美,可以製出幸福。把幸福當成一種習慣,會發現生活真的很美好;當你向別人付出真情時,別人回報你的也是真情……用欣賞的眼光看待他人,你也能收穫別人的好感……
人生沒有標準答案,那麼久讓不同的聲音存在著吧,就以包容的形態讓形形色色的人都存在著吧!
讓人生多一分對生活的寬容和理解,當我們用寬容和理解的心情對待生活時,生活也將變得其樂無窮;當你為別人的心靈注入絲絲暖流時,也會溫暖自己的身心;付出一分真誠,收穫一分感動。何不是治癒自己的心靈,陶冶自己的靈魂?
每天和自己談話,與自己的心靈共同上課,也許,會更智慧地處理問題,也許會讓自己的性格更趨於完美,也許會讓自己的人生有一個華麗的逆轉……
關鍵這一秒。
就是現在。
這本書給我許多感慨: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農夫不會剝下一粒玉米,如果他不曾希望它長成種粒;單身漢不會娶妻,如果他不曾希望有孩子;商人也不會去工作,如果他不曾希望因此而有收益。
心理作文 篇2
甲:寫文章,不管是什麼體裁的文章,其寫作的全過程一般是:蒐集材料,確立中心,謀篇佈局,動筆行文,檢查修改。修改是寫作全過程的一個組成部分,也是文章寫得好的必不可少的最後一道“工序”。寧老師,今天我們就討論這個問題吧。好嗎?
(一)重在培養兒童自改作文能力
乙:好,修改文章確實是寫作的一個很重要的組成部分,是提高文章質量的重要步驟。在前幾講,我們曾經提到過,從根本意義上說,文章是客觀事物的反映。而人們對事物的認識是不可能一下子就達到全面、深刻的,必須有一個多次反覆認識、逐步深化的過程。文章初成,往往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或者反映事物還不夠恰當,致使事物的特點突不出來;或者內容表達得不完全,致使中心思想不鮮明;或者材料組織運用得不夠完善,致使材料不能很好的反映中心;或者語言運用得不夠完善,致使不能把意思表達清楚。
修改文章正是要把這些不恰當,不合適的地方改好。所謂“文不厭改”、“善作不如善改”,是非常有道理的。綜觀古今中外,大凡好的文章,在一定意義上說,與其說是“寫”出來的,倒不如說是“改”出來的。
甲:不錯,古往今來許多文章大家,都十分重視修改這個重要環節。凡是流傳久遠的佳作,無不是加工修改才成為名篇的。談到這番道理時,許多人都愛用曹植的這段話:“世人著述,不能無病。僕常好人譏彈其文,有不善應時改定”。喜好旁人譏彈自己的文章,而且能隨時修改,曹植的這個過人之處,大概正是他文章過人的一個重要原因。我國文苑詩壇上重視修改的著名故事很多。例如,歐陽修,古代文獻中記載他“作文既畢,貼之牆壁,坐臥視之,改正盡善,方出以示人”。
乙:歐陽公修改文章的勤苦令人敬佩。據說歐陽修的妻子曾經問他,為什麼要嘔心瀝血地修改,是不是怕先生批評呢?他答道:“非畏先生嗅,卻畏後生笑”。這成了千古佳話。詩文修改不好,是會貽笑千古的,因此,不可不審慎修改。
“語不驚人死不休”的詩聖杜甫說過,“陶冶性靈存底物,新詩改罷自長吟,”新詩改完後還要再三吟誦推敲。樂於請老婦人解詩而譽滿唐代詩苑的白居易也有這樣的看法,他說“舊句時時改,無妨說性情”。曹植、歐陽修、杜甫、白居易這些古代大作家對自己的詩文都下那麼大的修改之功,這正告訴我們,在寫作過程中,絕不能輕視修改這個環節。
甲:近代文豪魯迅對散文《藤野先生》的修改,竟有一百六十多處。郭沫若先生有一次對人談創作方法,一連說了七個“改”字。作家趙樹理在對一位青年談寫作“秘訣”時說,“一個是‘耐’字,一個是‘改’字,這就是我教你寫作的‘真經”’。
乙:精心修改文章的事例,外國也有許多類似的記載。俄國托爾斯泰寫《戰爭與和平》前後改過七遍。馬克思的《資本論》也是經過多年的反覆修改才定稿出版的。俄國著名作家契訶夫曾經說過:“寫作的技巧,其實並不是寫作的技巧,而是刪掉寫得不好的地方的技巧。”
甲:古今中外的名家們尚且如此重視修改,對初學作文的兒童當然就更應該如此了。我國著名教育家、作家葉聖陶先生在談作文教學時就曾經指出:能不能把古來的傳統變一變,讓學生處於主動地位呢?假如著重在培養學生自己改的能力,教師只給引導和指點。該怎麼改,讓學生自己去考慮決定,學生不就處於主動的地位了嗎?養成自己改的能力,這是終身受用的。”
乙:關於改作文,葉老多次強調過,“作文教學要著重培養學生自己改的能力”。
甲:顯然,在我們的作文教學中,培養學生自我修改作文的能力,是一項重要而又艱鉅的任務。為了完成好這一任務,探索學生自改作文的心理過程、心理規律,依據這一規律改革我們的作文教學就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了。
(二)兒童自改作文的心理過程
學生自改作文的心理過程是什麼呢?讓我們先來聽聽一個小學生的作文體會吧。
教學片斷一
乙:這個小同學的作文體會很典型,它清楚地表明瞭,學生寫成文章後,要修改它,從心理活動的角度說,就是要在自改意識推動下,積極思維,重新經歷確立中心、選材組材、遣詞造句的作文基本過程。
不過,這種重新經歷,顯然已不是簡單的重複,而是一個螺旋式的上升。這不僅因為,從作到改,其中已經過了一段時間,而且作文初成後,學生透過讀。審視初稿,擔當了讀者的角色,這就產生了一個心理距離,學生就可以在另一個視點上,從新的角度,調動自己的經驗積累去發現原稿的不足。
甲:是這樣的。如果說得具體一些,學生自改作文的心理過程,大致可分這樣幾個步驟。首先,根據作文原稿,喚起回憶,在自己的腦子裡再現那些與作文內容有關的情緒和表象,並且將這個再現的情緒和表象與已經寫進文章裡的那些情緒和表象進行對照、比較。這個回憶的過程同時也就是對照、比較的過程。
不過,這種回憶,不是對舊有情緒、表象簡單的重複。在回憶的時候,它要調動個體全部的有關經驗積極參與。記憶的心理規律表明,回憶實際上是一種暫時神經聯絡的重建活動,富有一定的創造性。所以,在這個回憶的過程中,作者的視點變了,自然地就會發現作文中所寫的那些內容,準確還是不準確,清晰還是不清晰,具體還是不具體。
乙:正是因為這個道理,所以剛才那位小學生在文章寫好後,當他換一個視點再來審視原稿時,他用作文中描寫的爸爸的形象與他回憶爸爸留在他頭腦中的表象一對照,便感到了,“爸爸到底怎麼好,在作文中看不出來了”,用自己掌握的作文知識一衡量,他認識到“寫爸爸,什麼都寫了,可什麼也沒寫清楚,像是一篇流水賬,爸爸的哪一個特點也沒突出來。”這個小學生正是透過回憶、對照上匕較,發現了自己原稿的不足,產生了修改的願望。
甲:寧老師分析得對。這個回憶、對照、比較,發現問題,引起改的願望,產生動機,就是修改的開始,是學生自改作文心理過程的第一步。
接著,在回憶的基礎上,透過抽象、概括看看原來確定的中心是否明確,是否準確。
再接著,根據中心進一步分析,看看已經寫進文章裡的內容是否都是需要的,有沒有要補充的,需要寫的材料之間的邏輯關係如何,條理是不是清楚,重點有沒有抓住。
最後,審查語句是不是有毛病,怎樣表達才更具體、更準確。
當然,這個自改作文心理過程的幾步是密切聯絡的,是相互交*的,發現問題,引起願望以後的幾步的先後順序更不是固定不變的。特別是隨著學生修改能力的增強,心理品質的發展,這幾個步驟,往往是綜合的,有時甚至是同時進行的。
乙:修改自己作文的過程,是一個極其複雜的心理過程,而這個過程,又是學生個體獨立自主進行的,其過程中的先後順序、側重點、綜合交*的情況更是永珍紛呈,各有特點,但其基本環節、主要內容都大致相同,都如我們剛才所說的那樣,是重新經歷了那個寫作的基本過程。
拿剛才那位小學生來說,他在回憶、對照以後,第一次修改時,他思考的是“爸爸最突出的特點是什麼?”透過分析、概括,他清楚地認識到是“愛讀書”。接著,他又對自己所寫的材料進行了篩選,保留了爸爸吃飯時專心讀書的事例,刪去了其他內容。這一次他審視、修改的是中心和材料。
第二次修改,他著重抓的是材料的增補、組織。
第三次修改時,小作者又一次經歷了重建表象、情緒和對照。比較的過程,發現了運文表達上的不足,“寫得還不太像自己的爸爸”,為了寫得像,他又作了仔細觀察,使自己頭腦裡的爸爸形象,更清晰,更鮮明,在這基礎上,他注意遣詞造句,又作了第三次修改。
(三)兒童自改作文的心理條件
甲:是這樣的。學生自改作文的心理過程的確是極其複雜的。所以,我們認為:學生要能自改作文,必須具備智力和非智力的兩個方面的條件:
一個方面:要有自我批評的精神,自我監督的需要,要有高度的責任感,要有一絲不苟,精益求精的態度。
乙:也就是說,要有自改的動機,自改的意識,想改,樂於改,對嗎?
甲:對!另一個方面,要有修改的能力,要有相應的心智品質。這就是說,學生只是想改,樂於改還不行,還要能改,會改,善於改。
乙:看來,剛才那位小作者,這兩方面的條件都還比較好。你看,他作文寫好後,不但主動地讀讀、查查,找出了文章的不足,而且自覺地聯想到魯迅、陳毅反覆修改詩文的典範,產生了強烈的“改”的願望:“我一定要寫好爸爸。”“我一定要改好這篇作文。”修改以後,他還是不滿足,覺得不太像爸爸。於是,又認真回憶,再去觀察,進行第二次、第三次修改。這種自我批評的精神,認真的態度和強烈的自改意識是值得推崇的。
另一方面,他能一次次找到不足,並能逐步改好,正是因為他已具有一定的修改能力了。
一個小學生能具備這樣較強的自改意識和能力,確實是令人欣喜的。這樣的意識和能力是怎樣逐步形成的呢?老師們都很關心,袁老師,下一次我們談談這個問題吧。
甲:好!下次我們就談談“學生自改意識和能力的發展”。
(四)兒童自改作文能力形成的特點
甲:小學生自改作文意識和能力的形成,是一個動態的心理過程。根據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心理規律,可以認為小學生自改能力的形成有這樣幾個特點:
第一,自改的意識逐步萌發。
甲:學生的自改作文意識,並不是始於教師第一次的講評課。教學實踐說明:在教師、同學的影響下,學生自改的意識早就開始萌發了。
乙:不錯,在低年級練習造句、說話和寫話的時候,學生就自覺、不自覺地拿老師、同學說的、寫的與自己的進行對照比較了。特別是當老師引導大家評議某一個同學的說話或造句的時候,學生已經開始有意或無意地以這種評議為“鏡子”,對照自己了。
學生開始書面造句時,教師就要求他們:寫好以後,再讀讀,看通順不通順,有沒有錯別字,標點符號用得對不對。應該說,從這時開始,學生已經學習修改書面語言了。
甲:到了中年級,在作文教學過程中,教師開始有目的地,具體地進行批改的教育、指導和訓練,學生自改作文的意識則開始發展起來。特別是在評講課上,教師宣讀好作文,表揚改得好的學生。這時候,學生已經開始學習評價一篇具體的文章了。
到了高年級,隨著學生年齡的增長,個性的發展,經過幾年的學習和實踐,這時,學生自我批評自我監督的品質,以及對作文的責任心得到了發展,自改的意識就進入了形成階段。
乙:這就是說,小學生的自改意識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萌發於低年級,發展於中年級,形成於高年級。
甲:就整體說,一般如此,但從小學生個體來說,其先後差異還是比較大的。
下面,讓我們再談談小學生作文自改能力形成的另一個特點。
第二,自改要求逐步掌握。
甲:修改作文,有一定的要求。這就是小學語文教學大綱提出的關於作文的要求。對於那些要求,學生要經過一個相當長的過程,才能逐步掌握。這個過程,包括兩條線:一條線是講讀課上的學習和訓練;一條線是作文課上的寫作實踐,其中包括有計劃的講評和有目的的修改練習。
乙:這就是說,學生自改能力的形成,是與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同時、平行地增長的。為了使學生掌握修改的要求,教師必須有計劃、有步驟地組織各種各樣地修改練習。
甲:對!有些要求必須透過反覆多次的練習,才能為學生所掌握,形成他們自己的能力。
小學生自改意識和能力形成的第三個特點——“自改程度逐步深化”。
甲:由於多種因素,對於一篇具體的文章來說,修改是無止境的。再說,人的認識,也在不斷髮展的過程之中,所以,學生自改意識和能力的形成,是一個不斷髮展、深化的過程。
心理作文 篇3
怎麼辦啊?天色已經暗了下來,今天和同學們玩到這麼晚才回家,爸爸一定會嚴厲批評我的。想到這我就放慢了腳步,此時我的腳好像有千斤重,我邁著沉重的步伐向家門口走去。“怎麼這麼晚才回來?”爸爸那嚴肅的聲音在我耳畔響起心理活動的,也沒有別的辦法了,我已經絕望了。一抬頭,啊,已經到家門口了!我的心“咯噔”一下,唉面對現實吧!
我伸出一隻顫抖的手指伸向門鈴,但是我心靈的樹藤將我的手緊緊纏繞住,動彈不得。“兒子,我可找到你了!”一種洪亮的聲音劃破長空,那聲音中包含著高興與難過,我也從這聲音中清醒過來。回頭一看,是爸爸!我大吃一驚,原來從下午爸爸就一直在四處找我。此時彷彿一道巨浪衝擊著我的心。
心理作文 篇4
每個人的內心深處,都曾有過這樣或那樣的陰影。我小的時候非常膽小,連買東西都不敢買,是因為小時候被嚇了好幾次。在學校裡,也不敢主動找老師說話。直到有一次,我才走出了部分的陰影。
記得那次考試,因為時間不夠,所以沒有在規定的時間裡交試卷。下課了,我想去交試卷,但又怕被老師訓斥,因為老師離開教室時問過:“還有沒有人沒交試卷?”當時我拼命寫,就沒有去理會,弄得現在還要自己去找老師交試卷。
去還是不去?我猶豫著。就在這時,有個同學看到我沒交試卷,就說:“現在還是下課時間,你快去交試卷吧。”他看我很犯難的樣子,又說:“要不,我幫你交。”我連忙說:“不用了,還是我去。”說是這樣說,可是,我還是邁不開腳步。他見我這樣犯難,就安慰我說:“不用怕,老師又不會吃了你。”說完,他拉著我出了教室,把我送到辦公室門口,才離開。
我敲了幾下門,聽見裡面就轉來一聲:“進來。”我鼓足勇氣,推開了門,小心翼翼地走到老師的桌前。我用幾乎自己都聽不清的聲音說:“我是來交試卷的。”說完,將手中的試卷遞給了老師。老師明白了,平和地說:“放著吧。”見老師沒生氣,我趕緊走出了辦公室,然後,在走廊上長長地舒了一口氣。
謝謝那個同學,他幫我走出了不敢主動和老師說話的陰影,謝謝我的老師,你的寬容,讓我漸漸找回了一些自信。
心理作文 篇5
星期四下午,老師帶領我們一行九人來到學校的心理輔導室,以敞開我們的心靈。
剛一進門,首先映入眼簾的便是老師認真專心工作的辦公區和為各位同學詢問情況的諮詢區。這間小屋被藤蔓層層環繞,就好像是在世外桃源,讓人的心情頓時十分開朗和清爽。頓時,所有一切的煩惱都被人們拋之腦後。緊接著映入眼簾的便是宣洩區,只見一個不倒翁靜靜地立在那裡,他的頭上帶著一個咧著嘴哈哈大笑的頭套,正笑嘻嘻地看著我們,好像在瞧不起似的說:“如果你們能把我打倒才算是王者。”我們頓時十分豪氣地戴上拳套,使出自己吃奶的力氣打他。可是不管用多麼大的'力氣暴擊不倒翁,不倒翁還是能返回自己以前的位置。
這時我們都相互看了看,都哈哈大笑了起來。這時,我們看到了在牆上的字,“讓心靈沭浴陽光,讓快樂充滿胸膛。”這時,我又想起了以前不聽話,惹爸爸和媽媽生氣時的各種情景,這讓我覺得非常羞愧。再往過看便是塗鴉區,我們可以在這裡用畫筆來展現我們此時此刻的心情。旁邊的牆上放著清水三中歷屆校園藝術節的照片,照片上的高年級學生精彩的表演,讓我們無比震憾。轉過頭來又看到了放鬆區和遊戲區,放鬆區的書架上擺著各位心理專家寫的書籍,和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書籍。而遊戲區則是各類身份的小玩偶,從身份卑微的農民到權高位重的皇上的玩偶,還有消防局、法院、各類名勝古蹟的建築物。這時我們又看到了牆上的字,“關注學生心理,塑造學生人格。”最後,我們在老師的帶領下緩緩走出心理輔導室,這時我們又看到了在老師辦公區高處的字。“理解--真誠原則、發展--成長原則、啟發--自助原則、鼓勵--支援原則、保密--守信原則。”這可能就是老師最正常的守則吧!
心理健康是學生最重要的方面,我們也應該努力做到。
心理作文 篇6
第一單元學習結束了,簡單進行一次小測驗。我要求全班學生第二天要準時到校,不準有遲到現象,我進行了反覆強調。但是到了第二天,兩名同學仍然來遲了,其他同學都在低頭認真答題。為了懲罰這兩名同學以示警戒,我讓他們先站著答題,十分鐘之後再讓他們坐下。
八分鐘過去了,我巡視全班,走到其中一名遲到的同學,他叫徐斌(化名)。前面的題答得還好,可是碰到兩個小練筆的時候,他的試卷上明顯寫著兩個“沒有”,一看就是帶著情緒,(我之前也瞭解到這個同學比較偏激,遇事不夠冷靜)。我再一看,用來寫作文的本上寫著“沒有什麼可寫的……(還有一些髒話)”,我當時的血直往頭上衝。但是我更明白,像這類學生不能硬碰硬,必須要和他講清楚道理才行。走到跟前我還注意到,他的帽子仍然戴在頭上。而學校規定上課時不準戴帽子的,他的心裡明明知道,可他故意這樣做,明擺著是向我挑釁。他看到我發現了自己不應該有的這些行為,嘴一撇,一副死豬不怕開水燙的樣子。他急我可不能急。慢慢來!我笑著低聲說,因為唯恐影響其他學生答題,“怎麼,心裡不高興?站著答題是不是感到丟人了?在班裡不是不能戴帽子嗎?這樣可不太禮貌。老師相信你是一個有禮貌的孩子”我邊說邊把他的帽子取下來。他低著頭,沒有吭聲,但是仍然沒有接著答題的意思。看來,思想上沒有完全轉變過來。我接著給他講道理,雖然聲音很低,只有我們兩人能夠聽見,但是語氣卻很嚴肅,“一個有骨氣的孩子,就應該知道今天是自己的行為不對,你看,你不僅影響了自己考試,而且還影響了全班同學答題。你不是學過魯迅早到的故事嗎?他遲到之後是從自己身上找原因,而你呢,是怎麼做的?一個有志氣的孩子應該像魯迅一樣先從自己身上找找原因,現在應該怎麼辦你自己應該知道吧?”這時,他趕緊把作文上不應該寫的幾句話撕了。兩個小練筆也擦掉了“沒有”兩字,開始寫下來。我一看,十分鐘時間到了,讓他們坐了下來。
時間很快到了下課,徐斌按時交了捲紙。但是我覺得還應該進一步找他聊聊,完全解開他的心結,讓我們的關係更進一步。我把他叫到跟前,笑著對他說:“來,我們聊聊。今天事情的處理你是不是比較衝動?我們撇開這件事,記住,以後不管是和老師還是同學,不管遇到什麼樣的情況,都不能衝動。不是有一句話說的好嗎,衝動是魔鬼呀!一衝動,後果就不堪設想。”他不好意思地笑了,說:“老師,之前我也有衝動的情況。現在很後悔,當時和同學打架,板凳都用上了,差點把同學砸傷。”我趁熱打鐵,“你看,多後怕,下次,再遇到這樣的情況,就對自己說,冷靜冷靜再冷靜。以後不管碰到生活中的什麼想不開的事情,老師辦公室的大門永遠向你敞開,我隨著都歡迎你。我們做個朋友吧!”他不好意思地點點頭。我還和他講了有事不能憋在心裡,應該找個人說出來,排解自己的情緒應該有正當的渠道,而不是採用過激的方法。還和他講了前兩日兩名同學為了一點小事大打出手的事情,雙方家長都被請來,兩名同學也很後悔的事情,這些都是遇事衝動,不夠冷靜的不良後果。
他的心結完全被打開了,我想這個同學以後再遇到這樣的情況,會有一點點冷靜和沉著。
關注學生的心理是十分重要的,只有走進學生的內心,瞭解學生的內心,教育者才可能對症下藥,學生才能夠健康成長。
心理作文 篇7
今天我去臨海參加冬令營,這是我快樂的一天。
兩個小時過去了,我終於到了臨海。馬上就開始了第一個專案滑草。聽完了工作人員的介紹後,我們開始換鞋子。一穿上這鞋子我就覺得寸步難行,因為它實在是太重了。在半路上我幾次摔倒,但是都沒讓我放棄走到終點的念頭。在離終點只有一步的時候,我又摔倒了,然後我就在草地上打了個滾兒,再艱難的爬了上去。最後我一骨碌爬了起來,把柺杖往地上一頓,雙手向後用力一撐,整個人就滑了下去。在中間有幾個摔倒的人坐著,我大喊著快讓開,我話音剛路我就和一個小朋友撞了,摔了個狗啃泥。
快樂的時間很短暫,我們就要去包餃子了。當我包完了第一個餃子之後老師就過來發花生了還告訴我們說讓我們在自己包的餃子裡放一粒花生誰吃到了今年就會有好運。當我們包好餃子後一個阿婆就過來幫我們生火。然後我就在旁邊添柴加火,以至於我被煙燻得三番五次流淚火才旺盛起來,因此餃子很快就熟了。吃第一個餃子的時候我就發現了花生,我今年會有好運了。
午飯過後就要去穿雲大峽谷了。看著下面清澈的湖水,我以為這水很淺,但我走上網的時候,我意識到我錯了,正是因為清澈,湖水才會看上去很淺,實際很深,我也由此害怕起來。走到中間的時候,幾個調皮鬼在後面左搖右晃,使我更加害怕了,差點沒哭出來。
就這樣,這一天的行程就劃下了句點。
心理作文 篇8
心理學,這個詞總讓人產生一種神秘感,也因此吸引我讀了《每天懂一點 好玩心理學》這本書,讀後還頗有收穫,生活中的很多事情也都能理解了。
人有一種叫做“自尊感情”的情緒,即認為自己有價值的一種感覺。這和我們平常所說的“自尊心”不是一回事。如果有人對我們說“你這個人沒有價值!”、“作為人,你不合格!”等,就會傷害我們的自尊感情。當自尊感情受到傷害時,人就會憤怒,這是保護自己自尊感情的一種行為。
自尊感情高的人,對於別人的侮辱也可以寬容對待。正因為自尊感情高,不管別人怎麼說自己,也不會影響自己對自己的評價,因而不會生氣。然而,自尊感情低的人,只要受到一點不適當的評價,馬上就會發怒。自尊感情低的人無法尊敬自己,需要從別人的尊敬中間接地獲得自尊感情。因此,一旦別人否定了自己,自己也就無法尊敬自己,於是便發怒了。因此,如果平時能夠多冷靜地審視自己,發現自己值得尊敬的地方,提高自尊感情,就不會動不動因為一些瑣碎小事而生氣了。
人是社會性的動物,在社會生活中,我們幾乎每天都要和他人打交道。因此,人際關係是社會心理學中的中要內容之一。人際關係是人與人之間的心理距離,人際關係的實際是人與人的利害關係。你怎麼對待別人,別人就怎麼對待你,你滿足了別人的需求,別人便同樣會滿足你的需求。總想從別人那裡得到什麼的人,是迷失於方向的人,只會把你原來的想法顛倒過來,只有給予、給予、再給予,那麼你就會贏得別人的喜歡。請保留此標記際關係的兩個基本的維度是:感情上的"親疏"和地位上的"尊卑"。在社會交換理論看來,人際交往是一個社會交換的過程,人們之間的所有活動都是交換,是一種經濟交易,人們試圖使自己的收益最大化,並使自己的成本最小化,從而確保交換結果是一個正的淨收益。交換的東西是非常廣泛的,可以是"社會"性的,包括資訊、地位、情感、服務和物品等。不過當人們建立關係後,分歧就難免,衝突也就可能出現。
在現實的生活中,我們總是有意無意地對他人形成一定的印象或看法。對他人的知覺中的社會心理活動規律在實踐生活中的運用,而我們也應該在"皮格馬利翁效應"中得到啟示,對他人要有醫生的心腸,但不能有醫生的眼光。我們需要被別人信任,受到他人的尊重,得到他人的積極的肯定與評價的一種精神需要。有許許多多普普通通的人由於受到信任和期望的激勵而邁上了記成功之路,也有許多一時的誤入歧途的人因受到信任和期待的激勵而重返正道。因此,我們要走出"暈輪效應"的迷宮,從客觀上去看待別人。
透過看這本書,雖然沒有完全讀懂,但是可以學到和我們的交際心理學一脈相承的知識內容,讓我們更好地學習專業的知識,讓我獲益良多。最後希望學好心理學,我想以後應該很有用的,至少可以提高我們的修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