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心理> 【精選】心理作文十篇

心理作文

【精選】心理作文十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嘗試過寫作文吧,作文是經過人的思想考慮和語言組織,透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怎麼寫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心理作文10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心理作文 篇1

  這幾個月來,我們班積極、主動的完成學校佈置的任務,所以在老師的極力爭取下,終於得到了一節心理輔導課,我們都十分開心,並非常好奇這次課的內容。但直到星期五,心理輔導老師還是沒有透露給我們班這次課的內容。

  我們懷著好奇的心情,熬著,盼著,總算是等到第四節課了。心理老師剛走進來,我就忍不住扔下我正看得津津有味的課外書,把小腦袋湊到黑板跟前,想仔細看看這節課的主題。只見老師用粉筆寫下九個大字:“合作心理輔導——撕貼畫”,寫完後,用無比清脆的聲音說:“上課,起立。”原本嘈雜的我們立即了安靜下來,站起來向她問好。

  “今天我要給你們上一節心理輔導課——合作心理輔導。讓我們每個小組都製作一幅撕貼畫吧。”接著老師又給同學們講了製作的規則,她剛說完,各個小組的成員就迫不及待的開始工作起來了。

  我們先討論應選怎樣的主題。起先,3號組員與4號組員想選擇以藝術為主題的撕貼畫;2號組員想選擇以科技為主的撕貼畫。最終經過商討,2號組員提出的“夕陽”得到我們的一致認可,我們便開始分工製作。終於,撕貼畫繪製成功了!我們望著桌子上的撕貼畫心中無比的自豪。

  製作時間到,老師對我們的作品進行了展出,但只有一個小組還沒能製作完畢,老師讓他們起來自己試著找一找理由,他們總結:因為剛一開始他們就意見不合,耽誤了很多時間,所以沒按時完成。

  今天的心理輔導課結束了,他讓我深深的明白了團結的重要性。

心理作文 篇2

  摘要:在作文即將完成時忽然感到原擬的內容不甚理想或不合邏輯時,不是在原有基礎上作適當調整,而是灰心喪氣,失去信心,草草收兵,糊塗了結。

  考試作文的成敗主要取決於平時的積累、複習後已達到的水平和已具有的能力。但我們應十分重視的是,臨場應試心理的穩定也是爭取成功、獲得佳績的不可忽視的因素。參加過考試的同學都有這樣的體會,由於考試作文有嚴格的時間要求,加上考場上緊張的氣氛,往往給考試者帶來一種心理的壓力,從而產生焦慮的情緒,這種情緒將嚴重干擾作文的構思。因此,作文複習中注意心理素質的訓練,提高作文應試時的心理調適能力是極其重要的。作文臨考應試的不良心理主要表現是過於緊張,以致思路阻滯發揮失常,這種情況往往會伴隨你考試的各環節。拿到試題前往往會想得太多,造成不必要的心理負擔。在拿到試題後,有的同學不仔細分析審察題目,調動有關積累,卻一味想這題怎麼沒做過呀,這題型怎麼沒見過呀,造成應試時的心理障礙。作文過程中被某一詞語或環節阻滯後不是去積極尋求轉變的契機、透過的途徑,而是頓時心慌意亂起來,又唯恐時間不夠,猶豫再三,結果錯失良機。在作文即將完成時忽然感到原擬的內容不甚理想或不合邏輯時,不是在原有基礎上作適當調整,而是灰心喪氣,失去信心,草草收兵,糊塗了結。凡此種種,都是應試怯場的表現,影響了正常水平的發揮。當然,作文臨考的不良心理也有表現為盲目的自信、漫不經心,以至於犯了跑題、跑體之類的低階錯誤。對於上述種種,我們應遵循找出病根,對症下藥的原則加以治療。

  首先,要端正寫作動機。考前認真複習,考時專注寫作,絕不分散注意力,這是保證寫作心理穩定的重要因素。

  其次,要充滿信心。充滿信心,寫作情緒就會穩定下來,注意力就會迅速集中,有利於水平的正常發揮。

  再則,要注意靈活善變。考試作文除了完成按題作文這一基本要求外,還要巧用自己的平時積累,發揮自己的優勢和特長。

  總之,臨場應試心理的調適是寫好考試作文關鍵的一環,因此平時加強寫作心理素質應該成為整個作文訓練與複習的有機組成部分。

心理作文 篇3

  “啦啦啦啦,啦啦啦啦”我揹著書包,走在去校園的路上,輕輕地哼著我編的小曲兒。

  我哼著曲,不知不覺走到了校門前,校門前很是寬敞,向外呈現一個大大的“V”字形,靠街的地方有兩個大圓壇,位於位於圓壇中間都有一顆大樹,周邊是花。再往前走幾步就進了校園。再往前走就能看到校門兩邊住荔枝兩頭熊偉的實施隱約透支一股霸氣,再往前走幾步,就進了校園,一眼望去,首先是操場,操場外圍是一個大約長達200米的橢圓形的跑道。跑道里面鋪滿草坪,位於橢圓形的兩端有兩個球門。這裡可以踢足球地面的草坪可以防止大家踢足球時摔傷。而位於操場的左邊有一個沙池,上面有許多運動專案,不亞於公園裡的,仔細比較起來還更甚公園裡的。在沙池前面,也有一個橢圓形的籃球場地,倆端立有倆個藍框,在這裡,大家可以愉快地打籃球。在操場和籃球場前面有很大一片空地,在前面就是旗臺,每週一的時候,全校學生都會集合在旗臺前面的空地上,看著旗手升國旗。再前面就是我們的教學樓了,教學樓呈現一個大大的“凹”字形,中間是一個生物園,而教學樓總共有四樓,第一樓是一二三年級的小學生們教室,還有一個教室辦公室,體育器材室和醫務室。第二樓是四五年級的教室,還有教師辦公室,業餘室和音樂室,第三樓是六七年級的教室,以及教室辦公室,電腦室和地理室,還有一個校長室。再然後就是第四樓,第四樓是8、9年級的教室,教師辦公室,物理室和化學室,而且每樓都有男女廁所,堪稱完美的學校。

  這就是我的校園。

心理作文 篇4

  第一單元學習結束了,簡單進行一次小測驗。我要求全班學生第二天要準時到校,不準有遲到現象,我進行了反覆強調。但是到了第二天,兩名同學仍然來遲了,其他同學都在低頭認真答題。為了懲罰這兩名同學以示警戒,我讓他們先站著答題,十分鐘之後再讓他們坐下。

  八分鐘過去了,我巡視全班,走到其中一名遲到的同學,他叫徐斌(化名)。前面的題答得還好,可是碰到兩個小練筆的時候,他的試卷上明顯寫著兩個“沒有”,一看就是帶著情緒,(我之前也瞭解到這個同學比較偏激,遇事不夠冷靜)。我再一看,用來寫作文的本上寫著“沒有什麼可寫的……(還有一些髒話)”,我當時的血直往頭上衝。但是我更明白,像這類學生不能硬碰硬,必須要和他講清楚道理才行。走到跟前我還注意到,他的帽子仍然戴在頭上。而學校規定上課時不準戴帽子的,他的心裡明明知道,可他故意這樣做,明擺著是向我挑釁。他看到我發現了自己不應該有的這些行為,嘴一撇,一副死豬不怕開水燙的樣子。他急我可不能急。慢慢來!我笑著低聲說,因為唯恐影響其他學生答題,“怎麼,心裡不高興?站著答題是不是感到丟人了?在班裡不是不能戴帽子嗎?這樣可不太禮貌。老師相信你是一個有禮貌的孩子”我邊說邊把他的帽子取下來。他低著頭,沒有吭聲,但是仍然沒有接著答題的意思。看來,思想上沒有完全轉變過來。我接著給他講道理,雖然聲音很低,只有我們兩人能夠聽見,但是語氣卻很嚴肅,“一個有骨氣的孩子,就應該知道今天是自己的行為不對,你看,你不僅影響了自己考試,而且還影響了全班同學答題。你不是學過魯迅早到的故事嗎?他遲到之後是從自己身上找原因,而你呢,是怎麼做的?一個有志氣的孩子應該像魯迅一樣先從自己身上找找原因,現在應該怎麼辦你自己應該知道吧?”這時,他趕緊把作文上不應該寫的幾句話撕了。兩個小練筆也擦掉了“沒有”兩字,開始寫下來。我一看,十分鐘時間到了,讓他們坐了下來。

  時間很快到了下課,徐斌按時交了捲紙。但是我覺得還應該進一步找他聊聊,完全解開他的心結,讓我們的關係更進一步。我把他叫到跟前,笑著對他說:“來,我們聊聊。今天事情的處理你是不是比較衝動?我們撇開這件事,記住,以後不管是和老師還是同學,不管遇到什麼樣的情況,都不能衝動。不是有一句話說的好嗎,衝動是魔鬼呀!一衝動,後果就不堪設想。”他不好意思地笑了,說:“老師,之前我也有衝動的情況。現在很後悔,當時和同學打架,板凳都用上了,差點把同學砸傷。”我趁熱打鐵,“你看,多後怕,下次,再遇到這樣的情況,就對自己說,冷靜冷靜再冷靜。以後不管碰到生活中的什麼想不開的事情,老師辦公室的大門永遠向你敞開,我隨著都歡迎你。我們做個朋友吧!”他不好意思地點點頭。我還和他講了有事不能憋在心裡,應該找個人說出來,排解自己的情緒應該有正當的渠道,而不是採用過激的方法。還和他講了前兩日兩名同學為了一點小事大打出手的事情,雙方家長都被請來,兩名同學也很後悔的事情,這些都是遇事衝動,不夠冷靜的不良後果。

  他的心結完全被打開了,我想這個同學以後再遇到這樣的情況,會有一點點冷靜和沉著。

  關注學生的心理是十分重要的,只有走進學生的內心,瞭解學生的內心,教育者才可能對症下藥,學生才能夠健康成長。

心理作文 篇5

  不過是忙了一個上午,卻似乎像是工作了整整一天,並沒有做什麼負重的事情,偏偏感覺非常吃力,甚是疲憊。這大約就是假期惹的禍——潛意識裡,假期生活就應該是悠閒地狀態,稍有緊湊的節奏,就會覺得不是假期生活的正確開啟方式。

  人的心理狀態,會在不知不覺中影響著人的生活狀態,甚至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人生的走向,似乎有些玄學的感覺,但又實實在在就是這麼一回事。午睡醒來,順手去拿床頭櫃抽屜裡的雜誌,卻怎麼都找不到了。客廳裡、書房裡、甚至是洗手間,但凡想得到的地方,都翻尋無果。於是對自己說:“對於這種需要時莫名其妙藏起來的事物,只能選擇無視,說不定哪會兒,一轉眼發現它其實就在眼前。”覺得用這種方式給自己一個心理暗示,對目前無法解決的問題作了解釋,某種程度上,是好事,至少,能夠有效寬慰人心。

  我覺得,生活中,能適當運用一些自我心理安慰的方式,讓自己保持比較平和的心態,未必不是一件好事。就如今天中午尋找雜誌的事情來說吧,如果我一直糾結於必須找到它才肯罷休,那麼事情的最後也許會是:儘管我浪費了大量的時間尋找,最終也未能找到,卻還要極力回想到底將它放在了哪裡,如此一來,事情就陷入了死迴圈,一整天都在尋找與回憶中度過。相反,在將此事擱置下來後,心情變得很輕鬆,在忙於其他事情的間隙,頭腦中猛然想起睡前順手將它塞在了枕頭下面。

  看吧,遇事能夠利用心理暗示進行有效的自我調節,通常會發生意想不到的收穫。記住,不管遇到什麼事,心態好就一切都好!

心理作文 篇6

  摘要:青少年犯罪問題作為一個引起多方關注的社會現象和較為複雜的法律現象,歷來受到社會各界的高度重視,如何預防和減少青少年犯罪是許多法律工作者、教育工作者及社會學者等各界社會人士研究的重要課題,也是一個關係到國家長遠發展的根本問題。有人甚至將青少年犯罪問題與環境汙染、吸毒販毒並列稱為“世界三大公害”,成為當今世界各國所共同面臨的社會難題。本文擬從我國青少年違法犯罪的現狀、特點和成因剖析出發,旨在積極探索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的有效對策,努力促進平安校園、法治校園及和諧校園的構建。

  關鍵詞:青少年;違法犯罪;預防;和諧校園

  前言

  青少年是祖國和民族的希望,也是社會中最有朝氣、最有活力、最有創造性的群體,但同時也是抵禦能力和分辨是非能力較差,極易走上違法犯罪道路的群體。這樣一個人數眾多而又十分特殊的群體,由於生理上、心理上的發育不成熟和社會經驗的欠缺,在其成長和發展過程中,極易受到外界不良風氣的影響而迷失方向,誤入歧途,甚至走向違法犯罪的深淵。因此,與成人相比,他們更需要國家、社會、學校和家庭給予特殊的教育、保護和引導,更需要我們給予更多的關注和關愛。

  一、我國青少年違法犯罪現狀及特點透析。

  (一)、青少年違法犯罪現狀。

  近幾年來,青少年違法犯罪現象已成為全球囑目的一個熱點社會問題。據不完全統計,我國每100名犯罪中就有45名是14-25歲的未成年人,這說明青少年犯罪已佔相當大的比例。青少年犯罪的人數不僅逐年上升,而且涉及的範圍比較廣泛。這不僅嚴重危害到社會治安秩序,還影響到整個國家、社會的和諧穩定大局,更影響到國家的未來。

  (二)、青少年違法犯罪的特點。

  從青少年違法犯罪的案件分析可知,該類案件往往呈現出以下幾點特徵:

  1、從犯罪型別看,主要以侵財型犯罪和人身傷害型犯罪為主,特別是以搶劫、盜竊、故意傷害這三種犯罪為主。

  2、從犯罪形式看,兩人以上共同犯罪人數逐步增多,團伙型犯罪現象突出。

  3、從犯罪手段看,作案手段殘忍,暴力成分明顯,犯罪手段也逐漸複雜化、智慧化和高科技化,犯罪後果十分嚴重。

  4、從犯罪年齡看,日益趨向低齡化,在受到刑事處罰的未成年人當中已滿14週歲不滿16週歲的人數逐漸增多。

  5、從犯罪身份看,文化程度均不高,輟學少年人數居多,大部分犯罪的青少年均只有初中、小學文化程度,有些甚至是文盲。

  6、從地域範圍來看,青少年犯罪以本地人犯罪為主,外來人口較少。

  由上可知,我國青少年違法犯罪正朝著高發化、團伙化、惡性化、高科技化、低齡化的方向發展。因此,積極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現象已經刻不容緩。

  二、青少年違法犯罪原因剖析。

  致使青少年違法犯罪的誘因十分複雜,原因也是方方面面,筆者結合主客觀兩個方面來探究其違法犯罪的原因:

  (一)、主觀方面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1、生理及心理發育尚不成熟,道德意志薄弱。

  青少年階段是生理和心理發展從不成熟到成熟的過渡時期,是從不懂事到懂事的關鍵階段。身處在這個年齡段的青少年,其身心均處於成長階段,辨別是非、區分良莠和抵禦外界影響的能力差,易衝動,好感情用事,道德意志薄弱,拒腐能力不強,易受到外界不良因素的誘惑,從而走向反面,直至淪入犯罪深淵。

  2、容易受爭強好勝和情緒偏激的個性影響,逆反心理較強。

  處於此階段的青少年往往好勝心強,易衝動,好感情用事,但自控能力卻較弱;隨著獨立意識的增強,往往樂於自我表現和自我評估,對他人的認可和尊重的需求增加,但對外界的感知和認識能力有限,容易受到錯誤是非觀的影響,易偏激,逆反心理增強。上述心理和個性的存在往往容易造成明知故犯的嚴重後果。

  3、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等“三觀”嚴重扭曲變形。

  如上所述,此階段的青少年生理和心理均不太成熟,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還沒有定型,遵守社會規範的意識薄弱,極易受到社會不良習氣的影響。相當一部分青少年形成了畸形的“三觀”,甚至自私自利、唯利是圖、唯我獨尊,部分青少年與家庭優越的同齡人盲目攀比,心理失衡,甚至產生不公和抱怨心理,這成為違法犯罪的心理動因。

  4、自尊心和虛榮心過強,抗挫折能力反而不強。

  青少年的生理和心理水平處在一個趨於成熟但又不夠完善、穩定的階段。盲目攀比、高消費、貪圖享受的虛榮心過強,但面對困難和挫折時,卻不能冷靜思考,積極應對,反而採取錯誤甚至極端的方法處理。家長說不得、老師說不得、同學更是不能有一點歧視,否則,便產生強烈的逆反心理和報復心理,容易選擇錯誤的方法解決問題。

  (二)、客觀方面的原因主要有如下幾點:

  1、家庭教育不當,甚至教育缺失,不良家庭和畸形家庭的不利影響。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老師,家庭是人生的第一課堂。大量的案件事實表明,家庭環境惡劣或教育方法不當,是導致青少年違法犯罪的重要誘因。具體表現為:

  第一、部分家長過分溺愛和縱容子女。一味地嬌慣,使孩子產生了“唯己”思想,變得自私自利,動輒不滿意便會不擇手段地滿足自己的需求。

  第二、家庭構成殘缺不全。父母離異或者過早去世,致使子女教育缺失,易受不良社會習氣的影響。

  第三、家庭不和睦,不和諧。受家庭氛圍和不良習慣的影響及家長疏於教育等因素,導致子女形成不健康的心理。

  第四、部分家長文化程度不高,教育方法簡單、粗暴,態度苛刻,求全責備,不尊重孩子的人格,缺乏耐心細緻的說服教育,使孩子的心理產生扭曲。

  第五、父母沒有履行好法定監護義務,不關心子女,對子女只養不教,認為“樹大自然直”,或者只顧埋頭創業、賺錢,而放棄了對子女的教育關心,放任自流更有甚者迫於生活壓力,讓孩子過早地輟學在家。

  2、學校教育理念缺乏科學性,教育方式失當。

  儘管我國早已確立了“德、智、體”全面發展的教育方針,也有“教書育人”的優良傳統,但不少學校還熱衷於應試教育,片面追求高分和高升學率,放鬆了對學生的思想政治、道德品質、心理健康、法制觀念等方面的教育,也未單獨設定法律課程,致使一些學生道德意識、法制觀念淡薄。同時,學校教育方式過於簡單,在具體教育中不能聯絡實際,忽視了青少年成長的特點和接受能力,採取不正當的教育方法,使學生產生厭學情緒,甚至出現逃學現象。而學校與學生又缺少必要的溝通,對部分學生的心理問題,缺少正確的心理疏導。另外,學生管理、校園管理不夠完善,解決輟學、失學問題力度不夠等因素,都極可能誘發青少年違法犯罪。

  3、社會不良風氣和環境的侵蝕。

  青少年成長過程中,家庭、學校都是小環境,社會是大環境,文化市場不正確的導向也是重要因素。目前,社會環境“汙染”較為嚴重,社會不良現象對青少年的影響不容忽視。我國目前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高消費意識盲目膨脹,追求物質金錢的慾望和貪圖享樂的腐朽思想嚴重侵蝕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一些青少年經受不住各種物質享樂的誘惑,在一定外界因素的影響下,就有可能走上犯罪道路。當前,經濟收入的差距拉大,造成了青少年心理上的不平衡,誘發青少年嚮往金錢物質,使得一些青少年為獲不義之財而瘋狂作案。同時,目前文化市場中的圖書報刊、音像製品中充斥著大量的暴力兇殺、封建迷信、淫穢色情以及其他有損人民群眾身心健康的內容。各級電視傳媒大量引入港澳臺影視作品,其中不乏渲染暴力兇殺、淫穢色情的情節,這些受汙染的社會文化生活環境對涉世未深的青少年產生了極壞的影響。而錄影廳、遊戲廳、迪廳、網咖等公共娛樂場所的大量湧現,也在客觀上影響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長。

  三、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之對策考量。

  1、努力提高青少年的自身修養和素質,從根源上預防犯罪。

  青少年應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提高認知能力、辨別是非及區分良莠的能力和抵禦外界影響的能力。同時,也要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質,不衝動,不感情用事,不爭強好勝,全面客觀地對待事物。在面對困難和挫折的時候,要冷靜地思考,正確地分析,要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不自私自利,不唯權唯錢是圖,不盲目攀比。同時,青少年也要自覺學習基本法律知識,提高自身的法制觀念,明白什麼能做,什麼不能做,做一個知法、守法、懂法、護法的公民。

  2、重視家教方式,以理性的方式正確引導青少年健康成長。

  家庭的環境、父母的教育方法和行為規範直接影響著孩子的成長,並對孩子的思想品德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因此,家庭教育中,理性的教育和引導離不開以下幾點措施:

  首先,父母應努力營造一個和睦和諧的家庭氛圍,父母之間互尊互愛。和諧的家庭和適當的模範引導,能夠培養孩子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塑造正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從而有效地防止其犯罪心理和行為的產生。因此,每個家庭都必須從對子女負責、對國家的未來負責的高度出發,維護家庭和睦,創造良好的家庭氛圍,構建“以家庭為中心,問題解決為導向”的青少年犯罪預防方案,大力提高家庭精神生活質量。

  其次,父母應明白家庭是青少年成長最重要的基礎,樹立家庭教育意識。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是孩子成長的第一堂課。父母應加強學習,不斷充電,不斷完善自身的知識結構和體系。家長們用律己正己的思想和行動影響孩子,成為孩子的良師益友。父母要有正確的成才觀、人才觀,要了解、理解孩子的心理特點,掌握正確的育孩常識和方法。要尊重孩子的人格,對有生理缺陷、曾犯過錯誤的孩子不要揭短,注意給孩子留面子,多鼓勵以提高孩子的上進心、自信心。注意孩子在社會受到的不良影響,在重視孩子的學習成績時,更要關心孩子的思想品德修養。

  最後,家庭教育應與學校教育相結合,樹立聯合教育意識。父母要注重與子女多溝通,要轉變教育觀念,同時,應做到隨時與學校和老師保持交流,瞭解和掌握孩子的學習實際、生活現狀和心理想法,共同研究教育方法和策略,交流教子經驗,提高家長的教子育子能力。

  3、充分發揮學校的主渠道作用,改善學校的教育環境,踐行“依法治校”的管理理念,積極為青少年的健康成長提供全方位的服務。

  學校必須轉變教育理念,重視素質教育,在全社會踐行“德育為主”的教育理念和“依法治校”的治校理念,把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真正落到實處。具體應做到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首先,學校應進一步深化教育體制改革,加快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轉變,實現從片面注重智育到真正注重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轉變。不僅要傳授給學生知識,更要傳授他們做人的基本道理,所謂“育人為先”。

  其次,學校要重視對青少年法制觀念的培養,倡導以預防為主的教育理念,依法治校。眾多殘酷的事實與“血”的教訓充分證明,加強學校及中學生的法制教育已刻不容緩。學校應將法律課設為必修課。教材內容應涵蓋基本的憲法、民法、刑法、民事訴訟法、刑事訴訟法及與青少年相關的其他基礎性法律知識。同時,中學應配備專職法律教師,並聘請資深法律專家為法制副校長。透過學習法律,讓廣大青少年知道什麼事情可以做,什麼事情不可以做,做到依法律己。

  最後,學校也要重視學生的心理疏導,教育青少年正確認識事物的方法,教育青少年正確對待挫折,對不良心理及時發現、及時疏導。不輕視、不歧視犯錯誤的學生,消除他們的逆反心理和對立情緒,透過建立信任感達到教育目的。

  4、發揮社會在預防青少年犯罪中的中堅力量。

  預防青少年犯罪,不僅是家庭、學校的責任和義務,也是全社會共同的責任和義務。因此,應做到以下幾點:

  第一、要加大宣傳教育力度,積極倡導全社會來關心和重視青少年的健康成長問題。

  第二、廣播、電影、電視、戲劇節目,不得渲染暴力、色情、賭博、恐怖活動等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內容。

  第三、堅持不懈地抓好校園周圍環境的綜合治理,為學校教育提供良好的社群環境,在學校附近嚴禁開設營業性舞廳、電子遊戲廳以及其他未成年人不宜進入的場所。

  第四、要加大打擊黃、賭、毒等社會毒惡現象,對危害社會的小群體和小團伙要嚴防狠打,努力營造青少年健康成長的一方淨土。

  5、進一步完善涉及青少年違法犯罪治理的司法制度,加強司法預防和司法矯治。

  司法機關要廣泛宣傳,認真貫徹“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針和“寓教於審、懲教結合、教育為主、懲罰為輔”的原則,對犯罪的青少年在偵查、起訴、審判、改造等環節應特殊對待,著眼於教育和挽救,以達到既治病又救人的目的。同時,為更好地實現對青少年犯罪的司法預防與矯治,司法機關也應積極探索以下工作:

  第一、探索建立獨立的審理青少年犯罪案件的審判庭即“少年庭”,並將其職能延伸到對已判青少年犯的跟蹤幫教工作中,這必將有助於青少年犯的改造工作。

  第二、探索改革現行的青少年犯庭審方式,嘗試建立獨立的青少年審判程式。具體可分兩種形式:一種是設立青少年犯刑事審判教育庭。對那些實事清楚、證據確鑿的青少年犯罪案件,庭審重點不是對犯罪事實進行調查,而是組織社會力量進行教育幫教。另一種是設立獨立的青少年審判庭,在審理程式上可以弱化某個不必要的階段,而重點進入教育階段。在教育階段,可以讓犯罪人陳述犯罪後的悔罪心態、對犯罪原因的自我認識,法官和檢察官可以進一步對其犯罪進行深入分析,幫助其認識犯罪的原因、犯罪的危害以及如何面對將來的改造等。

  第三、探索建立青少年犯社會幫教制度、青少年犯社群矯治制度。社會幫教工作者負責對起訴到人民法院的青少年被告人進行庭前犯罪原因的調查,同時可以協同幫教法官、檢察官做好已判青少年犯的跟蹤幫教工作,建立幫教檔案,對青少年犯進行長期有效的跟蹤幫教工作,促進其徹底改過自新,避免重新犯罪。

  綜上所述,構建和諧校園是一個長期的不斷推進的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我們只有牢固樹立“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注重學生的心理健康,積極消除各種安全隱患,杜絕校園暴力,不斷推進法制教育系列活動的開展,培養學生積極的心態、堅強的意志和健康的人格,才能建立安全、穩定、和諧的校園環境,才能有效的預防青少年學生的違法犯罪現象,才能積極構建平安校園、法治校園及和諧校園!

心理作文 篇7

  我想,也許要換一種方式,把我的種種感悟,特別是很多訪者所給予我的寶貴精神饋贈,用字去表達,去傳遞一種友愛和成長的信念。一本書的定價不過幾十塊,普通人吃一頓家常飯的花費。如果有人在看到這書的時候,書中某句話輕輕地碰撞了一下他的心,引發了一點點思考,就是我莫大的喜悅了。

  ——摘自畢淑敏《心理諮詢手記》前言

  這句話引起了我莫大的共鳴。作為老師,面對學生,難道不正是這種心理嗎?如果我們能教給學生一點知識,給予學生一點生活上的幫助,給學生一點人生的啟發,我心裡也會感受到莫大的喜悅。同樣,今天我所寫如能給大家一點思考,我也同樣感到莫大的喜悅。

  《誰是你的閨蜜》一中的張小錦不惜花錢要除掉媽媽的閨蜜,原因很簡單她認為媽媽的閨蜜在毀掉她們的家庭。可是媽媽的閨蜜並不是大家想的那樣是一個"小三"相反,媽媽的閨蜜對"小三"深惡痛疾。正是由於她一直鼓勵小錦的媽媽與出軌的小錦爸爸離婚,所以小錦才想著要除掉這個人。天真的小錦以為只要沒有了媽媽的閨蜜,她們家庭就不會破碎。小錦之所那麼討厭媽媽的閨蜜,原因還有就是媽媽總是以為她什麼都不懂,什麼都不知道。於是媽媽選擇把所有事都瞞著小錦,只跟自己的閨蜜講。而小錦認為自己才是媽媽最應該傾訴的人,自己才是媽媽真正的閨蜜。於是她想盡辦法吸引家長的注意。她裝生病,她逃學,她離家出走。小錦很苦惱,媽媽不理解她,以為她什麼都不知道。爸爸不理解她,認為她任性胡鬧。老師也不理解她,覺得她無心向學。

  生活中我們總是以大人自居,小孩永遠是小孩。殊不知,小孩已經在我們不知道不覺中長大了。他們想的,他們懂的比我們比能想象到的要多得多。這個時候如果沒有一個恰當的引導,也許她就走進了死衚衕裡出不了。父母是孩子的第一個老師,可是為人父母卻不用考證。可是大家都知道,父母對於孩子說是多麼重要的啊!父母教育孩子、與孩子相處的方式直接影響這個孩子的成長。

  作為家長,我感悟到一定要以愛與平等的交流作為前提,一定的心理知識作為輔助,把我們的孩子引領到一條光明的大道上去。切不可以為孩子好,就作一味的隱瞞。這其實就是以愛的名義行傷害之實。家長也是需要考證的.!如果你是一名合格的家長,決不能故步自封,(fsir)一定要不斷地提高自己的認識,提升自己的修養。只有這樣,你才能做孩子的真正引路人。還記得以前我看過一部記錄片《鏡子》,講的就是父母、家庭對孩子的不良影響。原有很多時候,孩子的錯都是大人的錯。

  作為老師,我感受到的是老師之路任重道遠。老師一要定時開展心理教育,針對學生普遍存在的問題進行疏導。當今社會,充斥著各種各樣資料資訊和現象。而這些都對學生的心理產生了極大的衝擊。學生的心理不像成年人,需要我們去挖掘,我們應走進他們的心靈,進行疏導或激勵。要知道,站在講臺上時,我們的身份是教師。在與孩子進行心與心的溝通時,我們應該忘記教師的身份。心理健康教育是每一位教師掌握的一門技術。老師的一句話,一個眼神,一個擁抱都可能改變一個人。我們要學會用科學的助人知識幫助身邊的人,減少或避免悲劇的發生。

  我一向喜歡畢老師的作品,是因為我認為她的作品洋溢著人性的溫暖。這一本《心理諮詢手記》也是這樣。作為心理諮詢師的畢淑敏,總是面對千奇百怪的諮詢者。這些形形色色的諮詢者有著各不相同的生活和問題。從他們的身上,我們也許能夠看到自己的影子。

  希望你我讀罷此書,都有所獲。

心理作文 篇8

  孩子之所以有叛逆心理,責任全在於父母做法與表現。為何會有叛逆心理呢?有兩種說法。

  其一:有些父母對孩子的態度是這樣的【你必須怎麼怎麼樣】【你絕對不能怎麼怎麼樣】久而久之,孩子就被你牢牢的束搏起來了。是人都想要自由,孩子一旦發覺自己已被束搏起來,渴望自由的慾望就會隨之而來。出於本能,孩子會全力相抗。這就是孩子為何會有叛逆心理的第一種說法。

  其二:有些父母想讓孩子幹什麼,孩子就必須去幹什麼,還不能反抗。久而久之,孩子會厭煩,一厭煩就會抵抗。父母發現原本好好的挺溫順的孩子一下子就變了,很奇怪。一奇怪就要溝通。相信大多數家長都是帶著責罵的語氣說孩子的。孩子首先第一肯定會很委屈,然後是傷心,進而會很憤怒。有人說孩子很天真。正是因為孩子天真,所以憤怒中的孩子什麼事都幹得出來,因為他不知道這樣做的後果是什麼。這就是孩子為何會有叛逆心理的第二種說法。

  總而言之,做父母的和孩子說話時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說不定你的那一句話或哪一個動作就會毀了你孩子的一生!

心理作文 篇9

  偶爾轉街,看見一大群人圍著一個叫賣的人,不知怎麼回事,便也急忙湊過去想看看究竟。哦,原來是賣水果的。過節,人們大包小包的買,問價格,和市場上差不多。本也想擠進去買點,可由於體力太差,終究沒買成。於是退出來,看見隔壁也在賣同樣的東西,價格也差不多,便買了些。問:為什麼那邊那麼多人?回答說:現在的人都是這樣,看見別人買,覺得可能便宜或更好,便跟過去買,別人不怕吃虧我也就不怕。另一人插話道:這就是典型的從眾心理。

  想想也是,當下人們有的上當受騙多了便害怕,願意往人多的地方跑,這樣就不怕受騙。因為人多嘛,總有聰明的人識破而不至於上當。所以,眼下很多賣保健品的、淨水器的、藥酒的、豆漿機的……一大群人圍著一個天花亂墜的人,聽得津津有味,忘記身外。這樣聚的人越來越多,有時還發點小禮物,一些老頭、老太太愛佔便宜,便都圍攏過來。再後來就是兜售一些看似好的東西。大叔、大媽已經聽進了,紛紛掏腰包去買。有的人本不想買,看見買的人多了,怕以後買不到了吃虧,於是便回家去拿錢小跑回來買一大堆回家。

  我認識的一位大媽就是這樣,本來家境不富裕,租的人家的房子,兩個兒子都還沒有結婚,可她偏聽信了那個吹牛的人,說衣服可以治病,延年益壽,不惜向人家借了上千元的錢買了一套。可沒過多久,她便生病,兩個兒子趕緊從打工的地方趕回家,花了上萬元的醫藥費。等她病好了,兒子說:這衣服是騙人的。她才把衣服扔了。有人問:你當初就不該買。她說:看見人家都買,我怕以後買不到了能治病的衣服,所以也買了;當時穿著挺好的,誰知是騙人的。這個大媽就是從眾心理,覺得別人都買得,我為什麼不行。

  當下在醫院看病也是這樣:很多人到醫院後並不馬上找醫生看病,而是東瞅瞅,西瞧瞧,看見哪個醫生病人多,便掛誰的號。正常情況下醫術高的人病人固然多,但也要分情況喲。看病你得分什麼科,什麼狀況,然後再就醫。可由於人們的從眾心理,一味的認為只要人多的地方,肯定好,也不分析具體情況。這種從眾心理,讓很多人進入一個誤區:不該買的買了,不該用的用了,不該耽誤的耽擱了,反而事倍功半。

  總之,這種從眾心理不敢恭維,任何事物應該思考後才行動,別一味跟隨別人而動。

心理作文 篇10

  當一些老師在講臺上“趾高氣揚”地“您必須給我做完這個……”“今天必須做完那個……”“今晚檢查,一定要背過……”,……當我每聽到這些命令時,心裡總是咯噔一下,心裡有一種說不出來的滋味。“憑什麼讓我必須今天做完這麼多?老師你自己為什麼不做?你讓我做我偏不做。”這種思想時時浮在腦海裡,一天、兩天、三天……到後來一見到老師眼就想斜視,一見到他就心裡不痛快。隨著時間的增長,我的學業,終於沒有學好。而那位老師仍然每天都在釋出“命令”,仍然掙著他的工資,我終於被氣死了。

  這位同學的思想叫做“逆反心理”,“逆反”就是說觀點一定要和別人不一樣,一定要與你的意思相反,而不管誰的觀點正確。“我對,當然神采奕奕,得意洋洋,你對,我也要從牆縫裡找個理,和你辨辨,就是和你過不去,把你氣死我最高興”。好、好、好,真勇敢,把老師氣死了,同學們可能就都考上大學了。三天氣死一個老師,五天換個新老師,那我們的學業就……

  15-22週歲的高中生已經長大成人,思維方式日漸成熟,自然不會束縛在傳統的觀念中,總想有些創新,這是好的,這也是發展各種能力所應具備的素質和能力。不過如果把這種思想變為和同學、和老師、和家長對立的思想,那也是特別見效的,不過結果是:不團結和學業無成。

  如何利用我們日漸成熟的思維能力呢?我們應該把自己要思考的物件正反兩方面都想一想,我問幾個“為什麼”“行不行”“好不好”。你是否同意別人的建議、你是否服從或部分服從別人的“命令”,這要看別人的建議和“命令”中,有多少對自己和大家有利的成份,有多少負面影響。聰明的人總是能找到自己學習和事業成功的好方法,那麼此時別人的建議和“命令”就會成為你前進的動力。他們知道,不分清紅皂白的“逆反心理”只會葬送自己的能力和前途,而老師、天氣、不平的事天天不斷,這些只能作為我們生活中,苦、辣、酸、甜的調味品。

  你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