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細節> 細節作文彙編5篇

細節作文

細節作文彙編5篇

  在現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大家都接觸過作文吧,藉助作文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那要怎麼寫好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細節作文5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細節作文 篇1

  達·芬奇在很小的時候就非常喜歡畫畫,於是父親就把他送到歐洲的藝術中心佛羅倫薩,拜著名的畫家和雕塑家費羅基俄為師。

  費羅基俄是個非常嚴格的老師,學習的第一天,他讓達芬奇畫蛋。讓他橫著畫,豎著畫,正面畫,反面畫。達芬奇畫了一天就厭倦了,但是老師卻一直讓他畫蛋,畫了一天又一天。達芬奇想:畫蛋有什麼意思呢?於是向老師提出了疑問。

  費羅基俄回答說:“要做一個偉大的畫家,就要有紮實的基本功。畫蛋就是鍛鍊你的基本功啊!你看,1000個蛋中沒有兩個蛋是完全一樣的。同一個蛋,從不同的角度看,它的形態也不一樣。透過畫蛋,你就能提高你的觀察能力,就能發現每個蛋之間的微小的差別,就能鍛鍊你的手眼的協調,做到得心應手。”

  達·芬奇聽後覺得很有道理,從此他更加認真地學習畫蛋,天天對著蛋畫,努力將各種繪畫技巧融於其中。3年以後,達·芬奇的手彷彿有了感覺,想畫什麼就畫什麼,畫什麼就像什麼。從此就走上了一條大師之道。

  我非常喜歡畫畫,記得有一次老師教我們畫一棵樹,老師看了我畫的畫之後,語重心長地對我說:“你平時注意觀察樹葉沒有哦,其實那每片樹葉都是各不相同的。”老師說完就從包裡掏出兩片樹葉擺在我的桌上,用手指著樹葉對我說:“看,它們外形完全相同嗎。你再看,它們的葉莖又是相同的嗎?”我連連擺頭,然後激動地對著老師說:“老師,我明白了!”其實我們畫畫比起用相機照的相片算不了什麼,但是最重要的是能畫出事物最重要的細節,它能讓觀賞之人更加清楚地看清一個事物最基本的特點。

  細節決定成敗,從小做起,注重細節,才能做好每一件事。

細節作文 篇2

  很多人常說努力、目標、機會決定成敗,其實並不只有這些。細節同樣決定著成敗。多少人明明離成功只有一步之遙,卻因一些細節問題而失敗了;多少人因對細節的不重視而走上了失敗之路;又有多少人的成功是因為他們對細節問題從不輕視。一個人如何看待細節,不僅代表著他對待一件事的態度,還代表著他對人生、對生活的態度如何。

  細節是瑣碎的、零散的、不惹人注意的。但它的'作用往往是不可估量的。有這麼一個經典的故事可以告訴我們細節是多麼的重要。英國查理三世準備與里奇蒙德決一死戰,他讓一個馬伕為他的戰馬釘馬掌。馬伕釘馬掌時少了一個釘子,但他偷偷敷衍了事。後來在交戰中,查理的戰馬因少了個釘子,而掉落了馬掌,查理掀翻在地,戰爭失敗了,王國也易主了。

  細節不容忽視。有人曾經說過:“小事成就大事,細節成就完美。”不僅僅是事情,生活中也同樣需要我們注重細節。每一件大事都是由細節組成,每一步成功都有無數細節在背後。全球公認德國人是最一絲不苟的。何以見得?這是世人從德國餐廳的廚房中看見了他們用的食品器具上都有著刻度、以及無數德國人做事的細節中看出。再把範圍縮小,以人為例:我有一個同學,他的衣服上經常有著諸多墨水、油跡,但他本人似乎對此並不在意。但他留給我的印象便就定型了,他是個不愛衛生、隨意的人。在與人相處的過程中,細節代表著印象。人們也能從這印象中得知這個人對生活的態度。

  小事成就大事,細節成就完美。這是一句我看到過的,並認為最合理的話。難道不是嗎,智者能從一些平凡無奇的小事中的出大道理,名人能注重細節而得出完美。細節是多麼的平凡,卻又是多麼的不可忽視啊!

細節作文 篇3

  陽光透過大樹繁茂的枝葉向地面灑下了一片斑駁。一隻小蝸牛在斑駁的樹蔭下慢慢地、努力地爬著。成長中的孩子有的就像這隻蝸牛,在溫暖的陽光下,在大樹的呵護下,慢慢地長大。

  四歲時,媽媽教我係紐扣,我學了好幾天沒學會。我就像那隻慢吞吞的小蝸牛,在地上爬呀爬呀,怎麼也爬不到終點,而別的小朋友像飛快的野兔,一學就會。媽媽見我學得這麼慢,就想了個辦法。

  她覺得我愛吃油條,有一天就買來三根油條:我一根、姥姥一根、媽媽一根。如果我自己把釦子繫上了,就可以吃油條了。我左手把紐扣向釦眼裡一塞,塞了一半就不知道該怎麼辦了。媽媽目不轉睛地看著我胖乎乎的小手,溫柔的說:“寶貝,你把右手拇指向釦眼裡撐一下,左手把釦子往裡一推就可以了。”我做了,但沒做好,媽媽說:“多練練,我相信你一定能學會。”我不情願地坐在那裡,一動不動,我覺得太難了,真的不想學了。媽媽和姥姥開始吃油條,她們吃完了,見我不動,媽媽說:“他不繫,就是不想吃,我們把他的那根也分了吃了吧。”她倆一小點兒,一小點兒地把我那根油條撕下來塞進嘴裡。我眼巴巴的看著那根油條越來越少,一著急,一下子就把釦子塞進去了。我驚喜地大叫:“媽媽,我係上了,快把油條給我。”媽媽扔下油條,一把抱住我,激動的說:“寶貝,你真棒,終於學會了。”

  冬天,媽媽給我買來嶄新的羽絨服。可是穿在身上的第一天,就出事了。下課我著急出去上廁所,當我走出教室時,只聽“撕啦”一聲,衣服被暖氣上的氣閥給劃了個大口子,我有些害怕了,心想:“媽媽肯定饒不了我了。”

  回到家,我告訴了媽媽實情,可是媽媽並沒有批評我。吃過晚飯,我在明亮的檯燈下寫作業,媽媽在一旁為我縫補衣服。她找出與我衣服顏色相近的綵線,一針一針地織補起來。針腳密密麻麻,像一隻只小螞蟻列隊而立,過了一會兒,那裂開的口子合攏了,衣服上赫然出現了一個漂亮的圖案。燈光下,看著媽媽微胖的身體,我覺得她是那麼的美麗。

  陽光下,媽媽牽著一隻小蝸牛在散步,雖然很慢,但很悠然。她時不時地停下腳步,看看小蝸牛。

  我就是那隻小蝸牛,喜歡坐在媽媽的腿上,喜歡靠在媽媽的肩上,喜歡她騎腳踏車帶我去看海。下雨時,她為我撐傘;滑倒時,她扶我起來……媽媽的愛我處不在,滋養著我慢慢長大。

細節作文 篇4

  我的媽媽下班後還努力工作,顧不上吃晚飯,她勤奮燦爛的細節永遠留在我的記憶深處。

  媽媽是老師,可她不當班主任,對於班級的常規不用管太多;媽媽是辦公室副主任,可她不是大領導,對於學校的管理也不用操心。每天和我同一時間或更早一點上下班。每天回家,我幾乎都看見她陪著我的弟弟讀詩讀書:“相—看—兩—不—厭,來,讀一遍。”“這個是什麼?對啦!……”媽媽拖著長調,非常耐心。有時媽媽會在廚房裡待上一會兒,或是切點水果,或是做點美式煎餅。我每天晚自習到家後還要做作業、背書,媽媽的生活卻如此豐富,當老師真是太輕鬆了。

  但那個下午,那通電話,改變了我對媽媽工作的看法。

  那是一個很晴朗的週五的傍晚,我揹著書包向媽媽的辦公室走去,剛和媽媽打了聲招呼,媽媽的手機響了。媽媽看了看手機,微微皺了皺眉頭,猶豫了一秒,又馬上按下通話鍵:“喂……”這肯定不是什麼小事,難道……我還沒來的及思考,媽媽提高了音量,好像與電話另一頭爭辯起來,“我們規定的就是這樣……”我內心有點慌。媽媽來回踱步,媽媽是生氣了嗎?是她的學生還是……學生家長?!不可能。

  幾分鐘後,媽媽的語氣似乎變成了央求,“你也站在我的角度考慮一下……但是……”媽媽一直被打斷,她皺著眉頭,一隻手不停做著手勢,十分無奈。似乎是為了平靜下來,媽媽深吸一口氣,慢慢放下手,找了張椅子坐了下來,十分冷靜地與電話那頭解釋情況:“稽核主要是……”媽媽給了對方回覆。辦公室裡原來的吵鬧,現已平靜下來。終於,在一聲“週末愉快”中,媽媽結束通話了電話,我以為她經歷了半個小時的“折磨”後會抱怨,沒想到她對我笑了笑:“喲,6點快了,趕緊回家吧。”

  回家路上,我問她發生了什麼,媽媽只是伸了伸手臂,深吸了口空氣,講述了這件事的來龍去脈。原來媽媽還做學校公眾號的微信稽核工作,原來這個工作還會和別人發生分歧。那幾次媽媽在外面吃飯,還一直盯著手機,我一直以為她閒著沒事刷手機,但現在才知道,原來媽媽一直在努力工作,連吃飯也顧不上了。

  以前總以為媽媽多麼輕鬆自在,現在也明白了她的辛苦。那一個個勤奮有辛苦的細節,無比燦爛!

細節作文 篇5

  世界上有一種情感,最為神聖,世界上有一種行為,最為可貴。這,便是尊重。

  我曾聽說過這樣一個故事:在一次遊覽中,一對夥伴遇到了一位殘疾人。在路上攀談起來,漸漸便熱絡起來。到達景點之後,殘疾人在殘疾人專用通道上順利的透過,沒有花任何的錢。其中一個人看到後,對他的夥伴說:"我也去試試。"說罷,便買了副黑墨鏡戴上,走到了殘疾人專用通道上,對工作人員說:"我的眼睛……"還沒等他說完,工作人員便為他打開了通行的門,那個人高高興興地走了,他的夥伴很是疑惑!如果這樣,所有人不都效仿了嗎等他排著隊到了大門口時,那名工作人員說話了:"請告訴你的朋友,以後不要再做這種佔小便宜的事了,我讓他進去,只是因為前面的殘疾人還沒有走多遠,如果和他爭執,只會讓殘疾人聽到之後受到侮辱。"

  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工作人員用理解與善良架起了這座尊重的橋樑。讓每一個人都為之陣容而感動。尊重,是人與人交際的重要一部分。只有互相尊重,才能成為一個和諧的社會。

  不知你是否注意過,公交車上,總有那麼一個位置--殘疾人專用座。這是社會對殘疾人的關懷與體諒,以及無言的尊重。但每每上車時,它總是讓形形色色健全的人佔有著,也讓每一位上車的殘疾人而感到尷尬。尊重是一朵花,只有你悉心澆灌它,它才會開出最美好的色彩。

  不知你是否注意,街道上,總有兩行黃色的"綵帶"。黃色,多麼一種溫馨亮麗的色彩!那條"黃絲帶"被行行色色的車輛所侵佔,所踐踏。這也讓盲人感到不便,盲道,普通的一件事物,卻體現著多少人對殘疾人的尊重與關愛,踐踏盲道,不就是踐踏尊嚴嗎社會上,只有互相尊重,才會擁有一條真正的,將心與心連結的綵帶!

  尊重是一個細節,但也是一個日常生活中的小細節。只有讓尊重這朵道德之花綻放,才會擁有更加美麗得明天!

  我懂得了尊重

  尊重別人是一種美德,但我們是不是都懂得尊重別人。我們從小就生活在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中,是父母長輩的掌上明珠,平時嬌縱無禮慣了,於是就一副得理不饒人的樣子,誰也不把它放在眼裡,更談不上什麼"尊重"了。但,有一件事我卻怎麼也忘不了,因為,它使我懂得了兩個字--"尊重"。

  這時還要回到六歲那年。那時天氣似乎不好,灰濛濛的,卻遲遲沒有陰的意思,既無雨夜沒風,卻像烈日當頭,熱得讓人透不過起來,沉悶無比。我的心情也被這天氣擾亂,只想快點兒回家,早點兒休息一下。

  踏上了回家的路,人群熙熙攘攘的,我的心情又因此更加沉悶。走著走著,感覺被人撞了一下,險那些摔倒,正想發作,一看是一位高年級的男生,穿著奇裝異服,聽著mp3,還嗑著瓜子,一看就知道從小被慣壞了 。他嗑著瓜子,瓜子皮撒了一路,到了一個清潔工面前,他不僅不給那個清潔工讓道,還一邊嗑瓜子,一邊踩那個清潔工的掃帚,掃帚被他踩得直響,但他還不罷休,一個勁兒地罵清潔工,清潔工似乎低頭不語,有些生氣但又有些無奈。這時,人群中走出一個人,喝止了那個高年級學生,大聲地教育了他一番,又低聲對他說了些什麼,男生灰溜溜地走開了。那個人安慰了清潔工幾句,又幫他掃了一些瓜子皮。大家一定料想不到:這個路見不平的人,居然是與那個嬌生慣養的男生一樣大的學生,一樣的年齡,不同的行為。當別人問他為什麼這樣做的時候,他平淡地答道:"尊重別人,是一種美德,是人人到要到的,是人人都要做的,我們要尊重每一個人,無論他高貴卑賤。"

  事情雖然過去了很久,但是這句話卻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腦海中、記憶裡,我也深深理解、懂得了這句話的意義和哲理,那以後,我懂得了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