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習慣> 關於春節風俗習慣作文300字(精選6篇)

春節風俗習慣作文

關於春節風俗習慣作文300字(精選6篇)

  在平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經常接觸到作文吧,透過作文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你所見過的作文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關於春節風俗習慣作文300字(精選6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春節風俗習慣作文1

  春節的江蘇民間,除了貼春聯、掛年畫、守歲、舞獅子、大拜年等和全國一樣的習俗外,還有一些獨特的習俗,現輯錄數則以饗讀者。

  蘇州人除夕在飯內放進熟荸薺,吃時挖出來,謂之“掘元寶”,親友來往,泡茶時要置入兩隻青橄欖,謂之喝“元寶茶”,恭喜發財。

  武進人年初一早晨,將先祖畫像懸掛中堂,供上茶果、年糕,一家老小依次行拜年禮,謂之“拜神影子。”他們掃地不許從家裡往外掃,惟恐把“財氣”、“如意”掃了出去,只能從外往裡掃。

  江寧人有春節“打神鼓”之習俗,由大旗開路,鑼鼓手渾身使勁地擂鼓助興,初三“打夜鼓”、初七“上七鼓”,十三至十五打“赤膊鼓”,氣氛熱烈。

  南通人有在家門口或堂前插芝麻稈、冬青、柏枝的習俗,取意生活開花節節高,長年青翠。

  淮陰人還有初六給孩子“烤頭風”之習俗。是夜帶孩子到田頭空地點燃火把,為孩子驅除病邪,邊烤邊唱:“烤烤頭,醒醒腦,烤烤腳,步子矯,烤烤肚皮不拉稀,滿身都烤遍,疾病永不見。”

  無錫漁民年初八有乘船去西山祭拜禹王廟之習,祈求水神保佑,祭鰲賧佛,謂之“上?”,禹王廟拆除後,此俗漸漸淡漠。

  春節期間,江蘇地區的舊習俗中還有許多禁忌,諸如年初一不動剪刀,免得口舌之爭;不動菜刀,以免殺身之禍;不吃稀飯,怕出門遇雨;不掃地,怕把財運掃光等等。隨著科學知識的普及,有很多不科學的習俗也逐漸被人淡忘;健康有益的娛樂休閒活動,卻一直延續下來。

  春節風俗習慣作文2

  春節是我國一個古老的節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個節日,如何過慶賀這個節日,在千百年的歷史發展中,形成了一些較為固定的風俗習慣,有許多還相傳至今。今天我要給大家介紹一下春節——貼春聯的習俗。

  新春伊始,第一件事便是貼門神、對聯。每當大年三十日,家家戶戶都紛紛上街購買春聯,將宅子裡裡外外的門戶裝點一新。春聯也叫門對、春貼、對聯、對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美好願望,是中國特有的文學形式。春聯真正普及始於明代,與朱元璋的提倡有關。據清人陳尚古的《簪雲樓雜說》中記載,有一年朱元章準備過年時,下令每家門上都要貼一副春聯,以示慶賀。原來春聯題寫在桃木板上,後來改寫在紙上。桃木的顏色是紅的,紅色有吉祥,避邪的意思,因此春聯大都用紅紙書寫。但廟宇用黃紙,守制用白、綠、黃三色,第一年用白紙,第二年綠紙,第三年黃紙,第四年喪服滿才恢復用紅紙。因滿族尚白,清宮廷春聯用白紙,藍邊包於外,紅條鑲於內。春節的習俗還有很多,如放鞭炮,掃塵,年畫,拜年等。

  在春節裡貼春聯是一件美好的事情,它能趕走邪靈,把我們帶向美好的明天。

  春節風俗習慣作文3

  以前過年,只是和大人湊熱鬧。今年過年我知道了不少和春節有關的風俗習慣。

  大年三十的上午每家每戶都要貼春聯,以示迎春之意。外公每年都要挑選一幅稱心如意的好春聯。今年選的上聯是:喜氣洋洋財旺旺,下聯是:好運多多福連連。橫批是:吉星高照。足以預示新的一年裡的幸福生活。

  年三十午夜吃餃子,也是每家必不可少的。老人們都說吃餃子好。吃餃子包含著非常豐富的文化意義。餃子諧音交子,就是相交子時,交好運發大財。因餃子的形狀又像金元寶,故又象徵團圓和財富。

  大年初五俗稱“破五”,意思是人們要走出家門進行戶外活動。這天上午我和外公外婆沿著河堤,從將軍碼頭一直走到新華碼頭。這裡是滑冰場,男女老少人頭攢動,人們身著五顏六色的節日新裝,好像給冰場上裝點了盛開的鮮花。人們有的在滑冰、有的在打冰車。還有的在冰道上從高處往下放冰車,大家玩的真盡興!大人、孩子和老人,一片歡歌笑語……

  這不正是太平盛世的真實寫照嗎?

  春節風俗習慣作文4

  一個春節我都要回老家,一到那裡,那裡就響起了鞭炮聲,是迎接我的?我有那麼有名嗎?不不不,是迎接佛的。很快,煙把整個小鎮淹沒了。

  小鎮的街道中央擺著一排桌子,桌子上放滿了食物,有木耳、糖果、紙做的金元寶、一些水果和兩條活的魚······小鎮的每一個人家門前都放著兩堆稻草。遠處傳來的敲鑼打鼓的聲音蓋過了鞭炮聲,鞭炮聲慢慢的停了,好不容易煙散了,家家戶戶又點燃了家門前的兩堆稻草,點起蠟燭,燒起香,讓小鎮又沉沒了,這景象雖然很像仙境,但是遮掩實在夠嗆,突然,有幾滴水滴在我身上,難道是下雨了?原來是有人在撒淨水,聽說這樣可以讓我們幸福、快樂、健康、吉祥。那敲鑼打鼓的.聲音近了,幾個人抬著佛,邊上還有兩個人為佛扇扇子、撐傘,有許多大人在佛面前拜了拜,把香插在佛面前的一個轎子上,有些大人帶著自己的孩子,轉了轉為佛撐的傘,佛的後面跟著許多人,他們有的騎著馬,有的扮成孫悟空、豬八戒、嫦娥,有的吹著大號、打著鼓。等隊伍走了,大夥兒聚在一起,把“金元寶”燒了。

  據說抬佛是為了地方的太平,國泰民安。

  春節風俗習慣作文5

  習俗,顧名思義,是習慣風俗的意思,舊社會,城鄉居民禁忌較多,表現在人們行為的各個方面,相沿成習。其中有合理的禁忌,但多帶封建迷信色彩。不合理的禁忌,已隨著社會的進步,科學知識水平的提高,逐漸淡化,禁絕。而春節這一古老的節日,悠遠流長。隨之春節的習俗也流傳至今。

  “二十四,掃塵日”。迎新首先要除舊。掃塵就是年終大掃除,北方稱“掃房”,南方叫“撣塵”。在春節前掃塵,是我國民間素有的傳統習俗。掃塵之日,全家上下齊動手,用心打掃房屋、庭院,擦洗鍋碗、拆洗被褥,乾乾淨淨迎接新年。其實,人們藉助“塵”與“陳”的諧音表達除陳、除舊的意願。

  春節就這樣拉開了帷幕,乾淨的房屋,潔白的牆,就差貼上那飽含寓意的春聯,春聯也叫門對、春貼、對聯、對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美好願望,是我國特有的文學形式。每逢春節,無論城市還是農村,都要貼春聯,為節日增加喜慶氣氛。

  貼“福”字,是我國民間由來已久的風俗。“福”字指福氣、福運,寄託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嚮往,對美好未來的祝願。為了更充分地體現這種嚮往和祝願,有的人乾脆將“福”字倒過來貼,表示“幸福已到”“福氣已到”。民間還有將“福”字精描細做成各種圖案的,圖案有壽星、壽桃、鯉魚跳龍門、五穀豐登、龍鳳呈祥等。

  有了喜慶的春聯,再貼上年畫、窗花,差不多就有些許年的“味道”。

  春節風俗習慣作文6

  春節一般從臘月二十三開始,二十三這日是小年,傳說這一日是灶王爺上天向玉皇大帝稟報這家人的善惡,讓玉皇大帝賞罰。據說大罪要減壽三百日,小罪要減壽一百日。

  二十四這日撣塵掃房子,二十五要做豆腐,二十六要割年肉,二十七宰雞趕大集。二十八要貼花花。二十九,俗稱“小除夕”,這一日人們往來拜訪。臘月三十是春節的一個高潮,除夕是指每年農曆臘月的最後一日的晚上,它與正月初一首尾相連。“除夕”中的“除”字是“去;易;交替”的意思,除夕的意思是“月窮歲盡”,人們都要除舊迎新,有舊歲至此而除,來年另換新歲的意思,是農曆全年最後的一個晚上。故此期間的活動都圍繞著除舊迎新,消災祈福為中心。春節早晨,開門大吉,先放爆竹,叫做“開門炮仗”。爆竹聲後,碎紅滿地,燦若雲錦,稱為“滿堂紅”。這時滿街瑞氣,喜氣洋洋。

  春節在正月十五正式結束,這一日是元宵節,要舉行燈會,還要吃元宵、放煙花。最後在煙花聲中,結束了春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