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小孩子寫作文的方法
篇一:怎樣教孩子
一、應用文
小學生要求掌握的應用文主要包括請假條、留言條、通知、倡議書、、書信等型別。對於應用文,我們要重點複習應用文的寫作格式。
1、請假條:第一行正中寫“請假條”,第二行頂格寫稱呼。第三行空兩格寫請假原因。末尾署上姓名和日期。
2、日記:第一行寫清楚年、月、日、星期、天氣,第二行寫正文。
3、書信:(1)正文格式。第一行頂格寫稱呼,後面打冒號;第二行空兩格寫問候語;第三行寫正文;另起一行空兩格寫;最後在右下角寫署名及日期。(2)信封格式。在左上角寫收信人的郵編、地址;中間寫收信人的名字;右下角寫寄信人的地址和郵編;右上角貼郵票。
4、倡議書:在第一行正中寫“倡議書”三個字:再另起一行頂格寫接受倡議的人,打上冒號;第三行空兩格開始寫建議正文,正文要寫明提出建議的理由,再寫建議的具體內容;最後在正文右下方寫建議人的名字、時間。
5、留言條:格式與書信基本相同,中介內容簡短一些。
6、通知:第一行中間寫“通知”二字,再另起一行寫通知的內容要交待清楚涉及的時間、地點、人物、注意事項、準備要求等。最後在右下方寫上通知的單位和日期。
除通知不用寫稱呼外,我們可以將其它五種應用文的格式總結成一段順口溜,以幫助學生強化記憶:稱呼頂格加冒號,正文提行空兩格,姓名日期往後靠。
以上幾種應用文,書信、倡議書寫大作文的可能性較大,其餘的應用文一般採取小作文的形式放在閱讀前一道題進行檢測。
二、記事類作文
1、有條理地記事
記敘一件事(或一項活動),要有條理。要把時間、地點、人物、事情的起因、經過和結果掌握清楚,然後按一定的順序記敘下來。然而,交代這六個方面內容不應該呆板,要根據文章的需要靈活掌握。時間、地點也並不是非要直接點明不可的,有時候可以透過描述自然景物的特徵及其變化,將它們間接表示出來。如“雞喔喔叫了起來”,就是指天將亮了:“西邊的太陽就要落山了”,指的是傍晚,等等。
一般來說,記敘的順序可按時間的先後、事物的發展的順序和地點變換、方位推移的順序等來寫。但有時為了增強表達效果,也可採用倒敘或插敘的方法。為了讓學生不同記敘順序帶來的不同表達效果,我們可以舉一些學生熟悉的課文,例如《修鞋姑娘》這篇五年級的課文,就是典型的倒敘手法。而《凡卡》就大量採用了插敘的手法。需要指出的是,運用倒敘的寫法,必須注意交代清楚倒敘的起訖點,順敘和倒敘的轉換處要有明顯的界限、必要的文字過渡。這些地方處理不好,會使文章脈絡不清,頭緒不明,影響內容的表達。在運用插敘時不能打亂原來的敘述線索,要注意與上下文的銜接。這樣,文章的結構不僅富有變化,而且敘述事情的條理非常清楚。
2、把事寫具體
只有把事情寫具體了,別人讀了才會明白是怎麼回事。如果只寫一些抽象的概念,沒有具體的事實,或者只寫事情的梗概,缺少細節的描寫,都不會感動人。
如果把一篇作文比做一棵樹,那麼作文中的細節描寫就好比樹上的枝葉。樹沒有枝葉就會枯死,作文沒有細節就會空洞無物。因此,要引導同學們從生活中提煉並在作文中描寫出典型的細節,才能使作文豐滿,內容充實,才能把作文寫好。
比如一個同學寫他和爸爸一起割麥子遇到了困難,其中的細節是這樣描寫的:
割了沒多一會兒,我覺得頭重腳輕,眼冒金花,心慌得怦怦跳,真有點支援不住了。這時,麥子更不聽話了,它們左躲右閃,我就是抓不住。好不容易抓住了,鐮刀搭在麥杆上,幾下都割不下來。忽然,一個麥穗打在眼睛上,啊,痠疼痠疼的,眼睛一下子睜不開了。我捂著眼睛坐在地上,真想大哭一場。 這個細節描寫具體生動地表現了割麥子這種勞動,對一個小學生來說是多麼艱難啊。小作者根據在短短几個小時裡的感受,把勞動的艱辛細緻入微地描寫出來了。
這是他修改後的段落,原稿是這樣寫的:
割麥子真累呀!我割了一會兒,累得我腰痠腿疼。麥杆不聽話,我割也割不動,抓也抓不住。有一稞麥穗打在我的眼睛上,疼得我吃不住勁兒。
比較一下,像原先這樣採用直直白白地抽象概括的寫法,和加上細節描寫效果不一樣吧。前者讀了彷彿眼前出現了一個生動形象的勞動場面,後者很難感染人,給人以空洞、模糊的感覺。
當然強調寫具體,不是要求節節詳細,處處具體,那樣又犯了沒有詳略的毛病了。記事中要圍繞中心,抓住重點,不要面面俱到。重點部分(一般指事情發展高潮處)要詳寫,寫具體,寫詳盡,給讀者以深刻的印象。
3、做到“開頭漂亮”、“結尾有力”
做到“開頭漂亮”的主要途徑是:
(1)敘述好事件的起因。如作文《大掃除》,開頭這樣寫道:“大掃除剛結束,不知哪個‘缺德鬼’把一小團廢紙扔在五年級的走廊上。”文章的開頭便是軍軍和牛牛爭吵這件事的起因,具有奪人眼目的力量。
(2)描寫環境,烘托氣氛。如《風》作文,作者一開頭就描寫了風的猛烈:“走在路上,風要把我吹得飄起來。”甚至“前面路口的大楊樹被風颳得東倒西歪,發出‘唰唰’的響聲”文章的開頭交代了上學路上的惡劣環境,正是為了適應表達中心思想的需要,也增強了感染力。
(3)激人興趣,引人入勝。如《一堂有趣的自然課》,作者開頭就寫道:“清脆的上課鈴聲剛止住,馬老師就抱著一大堆毛皮子、絲綢帕、玻璃棍和橡膠棒等東西,快步走進了教室。”馬老師究竟要幹什麼?難道你不想看下去嗎?
(4)開門見山,點明題旨。如《“雷鋒”來到運動場》作文,作者開頭寫道:“學校運動會結束了。在總結會上,老師和同學們紛紛讚揚一位不知名的‘雷鋒’。”這樣直截了當,一下子把讀者注意力吸引到中心思想上,起到總領全文的作用。
做到“結尾有力”的主要途徑是:
(1)把事件的結局交代清楚。如《一堂有趣有自然課》,是這樣結局的:
下課鈴聲響了,當同學們戀戀不捨地放下手中的實驗時,一個個不由自主地埋怨道:“怎麼搞的,這節課時間這麼短!”
這種順著情節的發展,以事情的終結作全文的結尾,乾淨利落,不枝不蔓,事情結束,文章也就結束了。
(2)語言含蓄,發人深思。在記敘文中,作者以獨特的認識和理解,寫下深刻含蓄的結語,力求意味深長,發人深思。
(3)結尾同開頭呼應。結尾照應開頭,能使文章結構謹嚴,渾然一體。
(4)篇末點題,突出中心。篇末點題,尤如畫龍點睛,這“睛”點得好,會使全篇頓生光彩。畫龍點睛式的結尾,能幫助讀者悟出全文的深意,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三、寫人類作文
(一)如何把人物寫“活”,避免“千人一面”
想寫“活”筆下的人,不妨先讓學生問問三個“什麼”再動筆。
1、長什麼樣?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相貌,其穿著打扮也各有所愛。我們寫人物,就要根據人物的思想性格,寫出人物肖像的典型特徵。如果想當然信手寫來,小姑娘都“梳著羊角辮”,“穿著花衣服”,“水汪汪的大眼睛”,如此千人一面,千篇一律,你能分辨出誰是誰嗎?寫人物的外貌,要抓住特點,表現出人物的個性。就拿眼睛來說,千百萬人就有千百萬雙不同的眼睛。即使是同一個人,在不同時情況下,眼睛的表情也不同。比如當你成績考得好時,眼睛會閃爍出欣喜的光芒;當你受到委屈時,眼睛又會流露出哀怨的神情;當你看到不良行為時,眼睛立刻會投以鄙夷的目光。抓住了這些特徵,你寫的眼睛就活了。
2、說什麼話?語言是心靈的鏡子,一個人說什麼話,和他的年齡、學識、修養、氣質、風度、身份、地位密切相關的。我們寫人物語言,要注意什麼樣的人說什麼樣的話,切忌老少一個腔調,給人不真實的感覺。
3、做什麼事?事是文的主心骨。一個人之所以留下深刻印象,也因為他做的一些事,例如他對你的關心和幫助,他的某些特長和愛好,他讓你佩服感動的做法,或者令你不愉快不高興的事等等。
詢問並想好以上的三個“什麼”,做到胸有成竹後再提筆,那麼你作文中的人物形象也必定能夠躍然紙上,親切感人。
其實,以上的三個為什麼就是交給學生寫人的基本方法,以寫人為主的記敘文主要是透過對人物外貌、語言、動作、心理活動的描寫和典型事例的敘述來反映人物的思想、性格、品質、作風等特點。使筆下的人物栩栩如生,形象感人。
(二)在小學階段,寫人常用的方法是:
1、一人一事一品質
一人一事的事,應是最能表現人物品質性格特徵的典型的事。要把事件完整,事情的起因是什麼,經過怎麼樣,結果如何。特別是在寫經過的時候要透過人物的語言,動作、心理去具體描寫民,即用行動表現人品,用語言表現性格。一定要寫出在什麼情況下去做,去說去想的,這樣刻畫的人物才有立體感。
2、一人多事一品質
寫一個人的某種思想品質,還可以用幾件事來表現。一人多事的事,要有詳有略,根據表現人品的需要而選材。
3、讓自己進入到事件中去。
在寫作時,儘量寫親身經歷的事,所熟悉瞭解的人讓自己進入到事件中去,寫出自己在事件中的表現,用以襯托所寫的人。
四、狀物類作文
狀物是指對動物、植物、器具、建築物等進行描摹。寫這類文章要注意三點:
第一,要仔細觀察物品的顏色、大小、形狀、質地、用途等。觀察得入微,才能得具體。由於物體的型別不同,形態、習性各異,我們在描摹物體時,只有抓住它們與眾不同的特徵加以刻畫,才能把物寫真、寫活。如松柏蒼勁挺拔,柳樹柔軟多姿,小鳥雀躍在枝頭歌唱,高粱笑紅著臉在微風中招展不同的物,各有特徵。
第二,觀察後,按一定的順序記敘下來,做到條理清楚。
一般來講,寫動物,往往按照先寫其外表,後寫其習性的順序寫作。寫其外形時,可以按從頭到尾、從體到肢的順序有詳有略地描述。寫植物,可以按照根、莖、葉、花、果的順序一步步觀察描寫。寫靜物,可以按照從整體到部分來描寫。
第三、融入感情,為文章的中心服務
一篇好的狀物作文,不應只是為寫物而寫物,而應當透過對物的描述,表達其人格化的精神品質。在狀物的同時,如果能“水到渠成”而又巧妙地表達出作者積極的、向上的、健康的情懷,對作文就能起到“託物言志”、畫龍點睛的作用。
五、
(一)掌握讀後感的一般寫法。
其一,確定正副標題,正標題一般標明文章的中心內容,有的正標題就是文章的中心論點。副標題標明題材,一般為“讀《×××》有感”。副題比正題低兩格。
其二,掌握讀後感的一般套路:“引——議——聯——結”。
引——扼要寫出“讀”的內容或直接引用原文某些語句,很快引出“感”的觀點或中心。 議——就自己“感”的重點、中心(或觀點)進行分析議論,說明道理。 聯——就議論的中心展開聯想,記敘某些典型事例。也可聯絡社會和自己的實際抒發感受。結——結尾概括中心,總結全文得出結論。結論可與開頭照應,可歸納出結論性的意見,可強調某一重點,可發出號召。這個結論可以是批評式;又可是勸勉式,還可是鼓動式。視行文內容而定。
(二)讀後感重在“感” 。
可是,我們有的小朋友,往往抓不住這種文章的寫作重點,一寫起讀後感或來,就把讀的內容、看的情景寫得很多,到了“感”的時候,就沒有話可說了。例如,有一篇《養花》的讀後感,全文都是關於《養花》這篇文章內容的介紹和複述,直到結尾還是這樣,很少寫到“感”。結尾這樣寫道:
“這篇文章的結尾寫養花的樂趣,既須勞動,又長見識,這就是養花的樂趣。文章讀完了,我的感想太深了。”
可是,感想是什麼呢?沒有寫,只有“感想太深了”一句話,更談不上感想深刻了。要克服這種毛病,只有把“讀”的內容少寫,“感”的內容多寫,寫深寫透,怎麼想就怎麼寫,這樣才有說服力。請看下面另一段寫讀《養花》的感想文字:
“作者從養花中得到了知識和樂趣,並從中引出了一個哲理———‘不勞動,連棵花也養不活。’是的,勞動創造了一切,勞動給人帶來幸福、歡樂。我們的學習鑽研是在進行腦力勞動,如果不勞動,做懶漢,整天貪玩,學習成績會從天上掉下來嗎?當然不會,因為你沒有勞動嘛!這就是真理。”
這段文字也出自習作的末尾,顯然是以感想為主,而且“感”得深透,富有哲理,給人啟迪,就是抓住了“感”這一重點。
六、想象作文
想象作文要求思路開闊,敢於大膽編織故事,題目不拘,內容不限,天上海底、過去未來皆可寫。但是再豐富的想象都應當是人的想法人的行為,使人讀後覺得合情合理,一讀就明白。因此想象作文中的想象內容一定要圍繞中心意思展開,與中心意思無關的,哪怕是再迷人的.想象都應當摒棄。另外,今天的孩子接觸了太多的漫畫、動畫片、網路玄幻小說,寫想象作文時容易有暴力傾向,這樣的文章立意不搞,這一點老師也要注意引導。
七、
(一)審清題意
話題作文較命題作文在審題上沒有嚴格的限制,只要能扣住話題,發揮自己豐富的想象,寫起來就不會出現大的偏差,它在文章的主題、材料等方面留給學生極大的發揮空間。但是,事物總是有度的,雖然沒有框框束縛,但並非可以天馬行空地任由揮寫,寫作前一定要指導學生認真審題,把握住話題的要求,避免寫作時出現不必要的失誤。例如:“能看到紅花綠草,對盲童來說是最快樂的;能走進校園讀書,對失學兒童來說是最快樂的;能挽救病人的生命,對醫生來說是最快樂的;能為祖國培育出合格的人才,對老師來說是最快樂的不同的人,對快樂的理解是不相同的。請你圍繞‘快樂’這個話題,透過一兩件事寫出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如果在完成這則話題作文時僅僅寫一兩件“快樂”的事,對“快樂”的原因不作取捨,特別是沒能將“快樂”和故事主角的身份或職業聯絡起來,寫出來的習作也許就與話題的要求有差距,因為話題中已透過舉例子對習作中要表現的“快樂”界定為“不同的人,對快樂的理解是不相同的”。如果不審清題意,讀不出這一層意思,寫出來的習作就可能偏題。
(二)擬好文題
作文的題目好比人的眼睛,“題好一半文”,說明擬題目的重要性。但是,在小學階段,指導學生擬話題作文的題目時,不能單純追求新和奇,一是因為學生年齡尚小,知識和思維有很大的侷限,二是根據語文課程標準的精神,小學階段習作訓練的最高要求是能寫簡單的紀實作文和想象作文。因此,在指導學生擬話題作文的題目時,一定要提醒學生從話題本身出發,根據習作中將要敘寫的具體內容來確定擬什麼樣的題目,切忌題目擬得過大、過空。例如,在要求以“愛護地球家園”為話題的一次習作中,下列題目就擬得既貼近習作內容又富有兒童情趣:《小青蛙和我有個約定》、《蛇的心裡話》、《大象在怒吼》、《籠中鳥》、《魚兒的哭泣》、《鳥兒遷居》、《綠化帶裡的悄悄話》。如果題目擬為《挽救地球的生命》、《人類將向何處去?》、《大自然的呼喚》,不但顯得大而空,而且也難寫出與話題相應的習作來。
(三)選擇材料
話題作文的選材比較開放,因為話題作文只規定“話題”,而沒有規定題目。在習作指導中,要指導學生從話題生髮開去,圍繞自己最熟悉的人、事、物選擇寫作材料,寫出來的習作才能生動、形象。比如,在寫“幸福”這個話題作文時,不要擺空架子,講大話,諸如“我們的生活是幸福的,我們身在福中要知福”;“現在的幸福生活是黨的正確領導帶來的”;“幸福不會從天上掉下來的,要靠自己的雙手去創造”;“吃得好、穿得好、住得好、玩得好不是真正的幸福,我們要樹立正確的幸福觀”。這些話顯得較空泛,只有選擇自己熟悉的人或事作為材料,文章才會具體生動。如,描寫一家圍在一起吃年夜飯的場面;記敘自己或同學生病後家人朋友的細緻照顧和親切關懷;還可以像拍照片似地攝取幾個鏡頭,展現幾種幸福生活的圖景
(四)明確寫法
在學生擬好文題、選定了材料,準備動筆寫的時候,要指導學生明確三點:一是“話題”只是一個引子,不要對話題本身進行分析,要寫自己的理解,可圍繞話題記敘事、描寫景色或介紹某個事物;二是少說理多敘事,把自己認為重要或精彩的部分寫具體;三是發揮豐富的想象。
八、教給學生一些應試的方法
1、變題訓練,靈活運用材料
臨考前,可對學生進行變題訓練,最簡單的理解就是從一個基本作文題目,變出多個類似的題目。如《我熟悉的人》《一個——的人》《我尊敬的人》《我的好——》等這些題目可以以一個內容展開來寫。寫一件事的作文也一樣,如《這件事_____》、《一件難忘的事》、《記親身經歷的一件事》、《童年趣事》等也可以以一個內容展開來寫。
2、考前引導學生積累一些寫作素材
記實作文的複習,解決"寫什麼"的問題,可啟發學生回憶歸納頭腦中已有的寫作素材,進行梳理:
(1)、在你的生活中印象最深的人是 ,原因是 。
(2)、你聽到、看到、親身經歷過的有意義的事有 ,其中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是 ,原因是 。
(3)、你參觀、遊覽過的地方有 ,其中給你留下最深印象的地方是 ,原因是 。
(4)、你參加過的活動中,印象最深的是 ,原因是 。
(5)、你熟悉並喜歡的事物(動物、植物、靜物)有 ,其中印象最深的事物是 ,原因是 。
我還喜歡採用這樣的方法來幫助學生積累寫作素材:讓學生把近兩年的所有作文字、本、日記本全部找到,按照寫人、記事、狀物、話題作文、想象作文、讀後感、應用文等不同的題材給自己的文章歸類,並編寫一個分類作文的目錄,這樣,看著自己的作文目錄,能想到相關的作文素材,時就可以從自己的作文素材庫中提取有用的材料了。
3、運用一些“生花”句型:過渡句、照應句、點題句、排比句、比喻句、擬人句,適當引用一些警句、詩詞、歇後語等。
篇二:父母如何教一年級的孩子寫作文
作文作文,等孩子慢慢上了高年級,可能會是一個讓很多家長頭疼的問題吧。我並不想讓孩子到時候臨時抱佛腳,搞的手忙腳亂,所以我從孩子九月一日上小學一年級的第一天,就開始讓孩子開始寫簡單的日記了,算是個小小的預熱,就算是胡抹瞎畫也好,多少讓孩子養成一點寫作的習慣,毫無的我在教丫丫寫日記的同時,也算摸索出來了一點兒小小的經驗。
一、 對於一個剛上小學一年級的小孩子,首先不要逼孩子寫。具體到細節就是不限定題材、不限定字數、不考究用詞、不強迫孩子改正常識性的錯誤。尤其不要用成人的思維幫助孩子去寫一些超越孩子認知範圍的所謂完美的文章。這一個階段就是讓孩子養成寫的習慣,哪怕一天只寫出我很高興,或者我很悲傷就值得高興,因為孩子已經開始寫了,既然開始寫了,那就會寫的越來越多,越來越好。
二、 寫作最重要的基礎就是讀書,有聲讀物、繪本讀物、童話、百科要交叉混合,不但能增加孩子的知識面和識字量,而且讓孩子能初步掌握一些詞彙的運用方法,這才能逐步讓孩子能對寫作產生興趣,其實很多孩子不願意去寫,大多是因為識字量小,詞彙比較貧乏,造成孩子無米下鍋的困窘,進而對寫作產生厭倦。
三、 可以先引導孩子講作文開始,等孩子講的逐漸順暢起來的時候,再進入寫作階段,這樣會避免孩子編寫故事和記錄事情
的時候出現不適應的感覺。不過千萬別沉湎於孩子講的很精彩就滿足了,因為從說到寫其實也是一個艱難的過程,差別太大了,有些孩子講故事猶如花團錦簇一般,可謂精彩紛呈,但是一落筆就又從終點回到了起點,依然是幾個貧乏的詞彙,拼來湊去,和說的文章實在不可同日而語。
四、 丫丫最開始的作文,思路很狹窄,經常使用固定的格式開頭和結尾,讓我也很困擾。於是我開始引導孩子想一些不一樣的開頭,每次她只要運用新穎的開頭,不管合適不合適,我都會大力誇獎她的想法有創意,後來丫丫就很願意儘量去想一些不一樣的開頭和結尾方式,寫一些不一樣的開頭和結尾,雖然還有很多不足之處,但是孩子肯思考還怕寫不出好文章嗎?
五、 孩子最開始寫作文,最明顯的缺點就是容易主題散亂,沒有重點和中心,平鋪直敘,松著開始,散著結束。我慢慢的就讓丫丫給沒篇日記寫題目,就算不寫題目,心中也要給這篇文章定個題目。定下題目的好處就是,讓孩子能確定這篇作文要寫什麼,一切圍繞著這個主題寫,慢慢地就會讓寫作主題散亂的毛病改進不少。
六、 最開始寫作文另一難題就是,孩子對人物、靜物還有環境描寫差強人意,孩子總是不知道從哪裡開始寫,怎麼寫。我給丫丫想出的辦法是加強對環境的觀察能力,採取遞進式的方法,逐漸豐滿對物體、環境的描寫。比如說,我會拿出一塊蛋糕,讓孩子逐級描述,從這是一塊蛋糕開始,一步步描述到這是一大塊
美味的奶油蛋糕、哇,這塊巨大的蛋糕顏色鮮豔,味道鮮美,好誘人啊等等等等,和孩子一人一段交替描述,不但能誘發孩子的描述慾望,還能讓孩子借鑑你的方法,豐富自己的描寫手段,簡單且行之有效。丫丫甚至從單純的描述蛋糕,發展到從蛋糕聯想到四川災區的孩子,真是意外的收穫。風景人物的描寫也是如此,關鍵是挖掘孩子的觀察能力,發現細節,豐富描寫手段。
七、 耐心耐心還是耐心,家長的耐心也至關重要,要善於傾聽,才能讓孩子饒有興趣的講述,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可是難上加難。因為孩子的描述基本是幾個詞彙的重複重複再重複,對於大人來說那就是枯燥了,不打斷孩子還真是不太容易,但是打斷孩子的描述,會中斷孩子連貫性的思維,打擊孩子的講述興趣。
八、 不要主動參與孩子的創作,記得自己是教孩子怎麼寫,而不是教孩子寫什麼,要不然孩子不管寫多久,還是會禁錮在你的思維中,,孩子每一次的寫作瓶頸都會期望你幫他突破,那你付出的越多,孩子進步的就越慢。
九、 興趣是孩子學習的動力,同樣也是寫作的動力,讓孩子從感興趣的人,感興趣的事,甚至感興趣的東西開始寫起,估計孩子們就不會太牴觸寫作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