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的能力_小學生作文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跟作文打過交道吧,作文是人們把記憶中所儲存的有關知識、經驗和思想用書面形式表達出來的記敘方式。怎麼寫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愛的能力_小學生作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彤彤正在玩滑滑梯,這時候小朋友比較多,彤彤懂事地排隊,奶奶看彤彤排的時間太長,搶不過大孩子們,暗示他插隊。彤彤懂了,果然很快就玩上了滑滑梯。
話題:一個小小的小聰明,就使孩子失去了公德心,失去愛公眾的能力。還是那句老話,中國人私德很好,公德稍欠,要加強公德素質培養。
彤彤的姑媽回孃家,帶給彤彤玩具和小食品,並讓彤彤喊她姑媽,親她臉頰感謝自己。奶奶看到後,不滿地對姑媽說:你看看你,買了點破東西回來就要我們彤彤這呀那的,你自己打小過來的,大人不也買了無數回東西給你吃,玩具給你玩嗎,我們要你感謝了嗎?你呀,真事兒多!
彤彤聽後,覺得奶奶真好,護著自己疼自己,姑媽太小氣。
話題:雖說,親人之間是不用繁文縟節,但培養孩子愛的`能力,姑媽做的是對的。能力培養,就是一點一點的累積和影響,從無一蹴而就。
彤彤欺負小區的流浪狗,奶奶叫好,說討厭它們在小區逛蕩,哪天傷了孩子,還譴責不負責任的養狗人。
話題:奶奶挑別人的錯,顯得義正辭嚴。難道孫子傷害流浪狗就應該?不去阻止彤彤,讓他失去了愛動物和大自然的能力。那些隨手掐花,用棍子打植物的行為,如果能和萬物感同身受,就不會出現這樣的行為。
奶奶接彤彤放學,客氣地讓彤彤和老師說再見,卻不準彤彤跟傳達室爺爺打招呼,彤彤從此不但不跟傳達室爺爺打招呼,也從不跟除自己老師以外的人打招呼,他覺得沒必要。
話題:奶奶無意中砍斷孩子和社會愛的紐帶,讓彤彤一點點喪失愛的能力。
彤彤的爸爸媽媽帶他參加聚會,非常難堪。彤彤想吃什麼就端過來,想玩什麼從不按照規矩,想說什麼說什麼,不照顧小朋友的感受。媽媽感覺到彤彤不受其他小朋友和家長歡迎,就尷尬地解釋:呃,平時他奶奶帶的,太嬌慣了些。
聚會被彤彤打哭了一個小女孩收場,弄得大家都很不開心。一路上父母相互抱怨,說彤彤像對方,還訓哭了彤彤。
話題:聚會是兒童乃至成人素質的試金石,平時積累的素質和教養會在這一刻暴露出來。自私還是包容,貪小便宜還是大度,一眼就能看出。別小看聚會,甚至會影響到個人前途,包括談戀愛、合作、未來晉升等等。
回到家,彤彤的淚痕引起了奶奶的注意,且一問就哭得更加厲害。奶奶問怎麼回事,爸爸就說了事情經過,並說彤彤好像不懂感恩,也不懂得照顧別人的感受。
奶奶生氣地說:父母養孩子天經地義,有什麼好感謝的。再說你們感謝我了嗎?彤彤還小,你們那時候還不如他呢!
話題:老輩忌諱拿父輩小時候說事兒,時代不同,人和人也不一樣。總拿小孩跟自己同一陣營,破壞父子母子關係,看似呵護孩子,實則在為他們之間的紐帶設障礙。
雨後總結:親愛的讀者,要知道愛的能力並不是一兩天就能獲得,也不是一兩件事就會摧毀,需要長期培養。失去愛的能力,會給孩子設定更多困難,對老師、同學,長大了對同事、客戶、領導,如果不懂感恩,缺少愛的能力,將不能適應社會發展,認為別人處處刁難自己。
愛的能力,不但是愛萬物、親人、朋友、社會的能力,還有愛自己的能力。教會孩子自愛、自覺、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