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傳統節日小學生作文(精選20篇)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許多人都寫過作文吧,根據寫作命題的特點,作文可以分為命題作文和非命題作文。寫起作文來就毫無頭緒?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中國的傳統節日小學生作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中國的傳統節日小學生作文 篇1
我最喜歡的傳統節日是春節。每到大年三十,商場里人來人往,大家都忙著買年貨。但你知道嗎?過年還有一個美妙的神話故事,我講給你聽吧!
傳說中,在一個山谷裡住著一隻叫“年”的怪鼠,每到春節的晚上“年”都會襲擊山下的一個村子。村子裡的人非常害怕年,準備到城裡過年,在路上,他們看見一個仙人,仙人對他們講“年”最害怕紅色的東西和響聲,人們聽了以後,連忙去買了春聯和鑼鼓。到了晚上“年”又來了,它看到紅色,聽到鑼鼓聲趕緊逃跑了,從此村莊太平了。
現在,我們每到過年,吃完午飯,就興高采烈地跑到爆竹店裡買許多禮花。到了晚上,我便迫不及待的拿出禮花撕開包裝袋,取出禮花,用打火機小心翼翼的點燃後向天空發射,只聽一聲“啪”,一束美麗的煙花掛在天空上,五彩繽紛,好看極了。放完禮花後,我依依不捨的回家了,和家人觀看晚會。
中國的傳統節日小學生作文 篇2
農曆五月五日是我國民間傳統的端午節,又叫重午節、端陽節。這個節日大約始於春秋戰國時期,它與春節、中秋節一起,並稱中華三大節日。
關於端午節的起源,各地說法不一。影響最大的一說是為了紀念屈原。屈原,戰國時代楚國人,出生在湖北秭歸縣三閭樂平裡。由於他學識淵博,明於治亂,嫻於辭令,便做了楚懷王的左徒。他主張對內“舉賢授能”、對外“聯齊抗秦”,最後達到統一中國的目的。然而,他的這一政治主張卻遭到楚國一班奸臣的反對,受到排擠和陷害,被放逐到湖南一帶,流落在洞庭湖畔。不久,又聽到楚國都城被秦國軍隊攻破的訊息,他難忍亡國之痛,於是在農曆五月五日這天投汨羅江而死。人們為了救他,競相划船尋覓並向水中拋粽子。
還有的認為過端午是為了驅邪避毒。《楚荊歲時記》說:“五月五日,士民並蹋百草,又有鬥百草之戲。採艾以為人,懸門戶上,以禳毒氣。”《風俗通》中說:“五月五日以彩係臂者,闢兵及鬼,令人不病瘟。”至今東北農村還保留著端午節清晨到野外採摘艾蒿掛在門旁和在兒童的臂上系五彩線的習俗。
現代學者聞一多先生認為端午節是龍的節日,即古代吳越人(一個龍圖騰部族)舉行圖騰祭祀的節日。
還有的認為端午節源於夏至,即源於夏商周時期的夏至節。范曄的《後漢書》就持此說。
中國的傳統節日小學生作文 篇3
抬頭仰望夜空,淡黃的月色流瀉幾絲憂愁;走進蔥鬱的大森林,自然地綠色帶來幾絲清涼。而那紅紅的太陽送來無比溫暖,就像新綻放的花朵。
那紅紅的光芒炫眼耀目,讓我們感到了生命的熱情。那紅色正是人們那溫熱的血液,不停地流躺在血管中。
那耀眼的紅花綻開的時刻,那就要數春節了。每逢春節,好那個紅的福字帶來了鴻運,紅紅的對聯美化了家園,紅紅的中國結展示著古老中國的青春熱情,而紅紅的衣裳帶來了好事成雙。
這一年中最耀眼的紅,也是紅色海洋中的冰山一角。在中國的華夏大地上,過年的節俗已經有4000多年的歷史了,在久遠的歷史上,從初一到十五都飛翔著喜悅之鳥。中華時空中,正月十五的鬧花燈和舞獅表演也毫不遜色,紅紅的獅子舞出了紅紅火火的日子,燃燒起人們生活熱情的火焰。鬧花燈,每個燈都從心裡往外紅,明明亮亮,一串串精緻的紅燈籠裝飾著美麗的夜色,裝滿了幸福的感覺。
在我們中國,紅色各處流傳。中秋節和元宵節也都有著中國元素——紅。一個個紅紅的月餅盒,不僅滿裝著親情,還裝滿了中國傳統。端午節的紅綵線也都源遠流長,傳頌著美好的傳說。
中國的紅是獨特的,不僅有著悠久的歷史,而且有著燦爛的青春,我們都知道,我國的國旗——五星紅旗就洋溢著這種色彩,那象徵著幸福而富有生機的中華大地。藍天下飄揚著的各國國旗中,五星紅旗獨樹一幟,那麼鮮豔,那麼奪目,落落大方而又莊嚴無比。
現在,中國紅已經從華夏大地流向了世界各地,世界上“紅流”滾滾。在各國的唐人街,每逢中國節日,中國紅就成了街上的主色調。那紅色代表著華人的祖國情,也在外國人的心目中成為了一道亮麗的風景。
數千年的中國紅,是一條歷史的長河,是中國人們企盼美好未來的象徵,是中華民族樂觀向上精神的花朵,也是我們喜洋洋心裡的真實寫照。
中國紅,是鞭炮聲中歡鬧喜慶的色彩,是我們中國人心中最美麗的花朵,是那紅紅的太陽灑向大地的明亮與溫暖。
中國的傳統節日小學生作文 篇4
中國的傳統的節日有很多很多,這是我們這個經歷了幾千年文明民族的寶庫,有:春節、端午節、清明節、元宵節等等,其中我最喜歡的是春節。
記得去年我在外婆家看春節聯歡晚會,晚會里面的小品逗得我們一家人哈哈大笑。看著看著,突然有兩聲砰砰、砰砰的聲音在我耳邊響起。我就迫不及待地跑去陽臺一看,呀!真是好美阿,原來是煙花!
回頭一看鍾,原來已經十二點了,這時聽到外公在樓下大喊一聲,說:“我們也快點放鞭炮和煙花吧!”我匆匆忙忙地跑到樓下去,看到鞭炮已經掛起來了,像一條紅色的大蜈蚣,鞭炮掛在二樓,一直垂到一樓地上。這時我看見姨丈手拿著一根香,然後和我們一起異口同聲說:“1、2、3。”數完之後,鞭炮聲音就震耳欲聾的響起,我高興的大喊起來說:“新年到嘍,新年到嘍。”我和妹妹一人拿著一枝煙花,插到地上,點起煙花,一會就有煙花衝向天空,五彩繽紛的煙花漂亮極了。
這就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春節,是不是很有趣?
中國的傳統節日小學生作文 篇5
今天,我來給大家介紹中國的傳統節日。有春節、中秋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還有重陽節。
春節是我國民間最隆重、最熱鬧的傳統節日。每到春節,家家戶戶都要貼春聯、放鞭炮,迎接新年的到來。
每到春節,我的家鄉都要舉行舞龍大會。
吃過晚飯,爸爸媽媽帶我去看舞龍大會。我們來到廣場,看到了各種各樣的龍燈,有火龍、有毛龍、還有板凳龍。有一雙閃閃發光的眼睛,還有一對漂亮的龍角,黃色的龍身閃閃發光,我伸手數龍節,一、二、三、四……一共十二節,真是威風極了!
這時,一陣陣鑼鼓聲響起,那條龍舞動起來了,時而在空中騰飛,時而在地面盤旋,真像一條鮮活的龍來到了我的家鄉,給我們帶來歡樂吉祥。鑼鼓鑼鼓聲漸漸清了,舞龍慢慢地停了下來,人群中立刻響起了陣陣掌聲。
過了春節就是元宵節家家戶戶都要吃湯圓,象徵著團團圓圓、和和美美。到了晚上,大家都要逛燈會、猜燈謎。
在這些節日裡,我最喜歡春節和元宵節!
中國的傳統節日小學生作文 篇6
這兩個星期,我收集了許多中國傳統文化的資料。有對聯、十二生肖、剪紙,還有中國傳統節日的圖片和文字等。其中,我最喜歡傳統節日的資料,因為我對傳統節日很感興趣。
在我感興趣的傳統節日中,我最喜歡春節,因為它是中國民間最隆重的傳統節日。在農曆的正月初一,又叫“陰曆年”,俗稱“過年”、“新年”。每年過年,街上掛滿了紅紅的燈籠,飄飄的彩旗。媽媽做了豐盛的晚餐。外面不時傳來“噼裡啪啦”的鞭炮聲。每個小朋友都穿上了漂亮的新衣服,大人們露出了幸福的笑容。爸爸給我買了許多禮花和鞭炮。到了晚上,我就拿出禮花出門和小朋友一起放,我們玩得非常高興。到了春節晚會開始,我才戀戀不捨地回家,與家人一起一邊吃水果,一邊觀看晚會,精彩的節目把我們逗得哈哈大笑。
我還喜歡“重陽節”。農曆九月九日,是中國古老的節日。重陽節又稱“老人節”。這天放學,我和爸爸媽媽準備了一份禮物去看望爺爺,我非常開心。因為我知道,尊老愛幼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中國的傳統節日真是豐富多彩,它是中國的傳統文化。我瞭解的傳統節日還有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七夕節、中秋節等。這些傳統節日同樣給我們帶來了快樂和幸福,所以我們要記住這些節日,並永遠繼承下去。中國傳統文化更是光輝燦爛,作為新一代的我們,要加強學習,大力弘揚中國的傳統文化。
中國的傳統節日小學生作文 篇7
春節是中國民間最隆重的傳統節日。
春節起源玉殷商時期年頭歲尾的祭神祭祖,時間在每年的夏曆正月初一,又叫陰曆年,俗稱“過年”。
過春節有豐富多彩的活動。大年三十的中午要貼春聯,三十晚上稱為“除夕”,起這樣的名字含有辭舊迎新的意思。除夕晚上要守歲,就是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吃著熱騰騰的餃子,等待著新年的來臨。到了正月初一,人們就會一大早起來,穿上準備好的新衣服。“噼裡啪啦”地放鞭炮。然後都走出家門,到鄰居親友家拜年,給鄰居親友送上新年的祝福。
隨著時代的發展,古老的傳統節日也增加了新時代的內容:大年三十晚上,收看節目繁多的春節聯歡晚會,隨著手機的普及,簡訊拜年已成了一種新時尚。
春節,能讓我們每一個人都收到祝福,感到人與人之間的友善。它真是一個美好的節日啊!
中國的傳統節日小學生作文 篇8
生活中,我們處處可以感受到豐富多彩的傳統節日:元宵節鬧花燈、吃元宵,中秋節吃月餅、賞月,端午節吃粽子、賽龍舟……但我最喜歡的就是熱鬧的春節了。
春節前夕,大家都會貼春聯、窗花和放鞭炮。有一次,我們在貼春聯的時候,媽媽把“福”字貼倒了,我便好奇地問:“媽媽,您怎麼把福字貼倒了呢?”媽媽笑著說:“把福字貼倒了是有原因的,換一種說法就是“福”到了。”我這才明白了。
到了晚上,我和爸爸帶著各種各樣的花炮,來到小區廣場上準備放炮。花炮有:噴花、滴滴燼、大禮花、鑽天猴等等。爸爸說:“妞妞,你來放噴花吧!”我膽怯地說:“我不敢。”但是,爸爸偏要讓我放。“好吧,那我就硬著頭皮上吧!”我心想。當時,我心裡怦怦直跳,都快要跳到嗓子眼兒了。我放第一個噴花時,爸爸總是嚇唬我,害的我還沒點著就跑了,惹得大家哈哈大笑。當我再次準備點燃的時候,終於,把噴花給點燃了,我心裡的那塊石頭也放下了。看著綻放的煙花,我臉上也露出了笑臉。
當我們回到家,那時已經是晚上八點了,春節聯歡晚會剛剛開始,讓我記憶猶新的是劉謙的魔術,他能讓一個小小的水壺倒出紅酒、白酒、紅茶等等,太不可思議了。
春晚結束後,我們開始吃年夜飯了,年夜飯就是水餃,韭菜肉餡的,可好吃了,真是越吃越香。
我喜歡春節,更喜歡春節的習俗。
中國的傳統節日小學生作文 篇9
今天早上,我們全體同學在立思辰大語文的樓下集合,進行寒假幸福作業活動。
我們上了三樓,籤個名後我們進教室等老師上課。首先老師先介紹他是陳老師,然後老師講課的主題是中國的傳統節日。陳老師先讓我們猜黑板上的六張圖片代表的是什麼節日?我們一下子就猜出了六張圖片代表的節日了。陳老師介紹的傳統節日有:臘八節、春節、元宵節、端午節、中秋節、重陽節。然後,老師給我們講了一個成語故事,陳老師還給我們講了一個成語故事的主題是趕走年獸的老人。從前有一個老人來要飯說:“如果你讓我在你的家裡住幾天的`話,我就能把年獸趕走,不再來你們村子裡吃人了。”結果老人給家裡的牆上全部刷上了紅色,門上貼了一副紅對聯,把屋裡的燈全部點亮,然後年獸一進屋就嚇跑了,以後再也不敢來吃人了!
我今天學到了很多關於傳統節日的知識啊!最後,我們全體同學拍照留念,然後我和媽媽就高高興興地回家了。
中國的傳統節日小學生作文 篇10
今天,我們在家裡過春節了!跟往年一樣,我們先去買了煙花,我還特意買了一個沖天炮。我和姐姐一起來到小區門口,“對不起!門口保安指了指禁止燃放煙花爆竹的通知單!”哎,老天爺啊!你除了在學校裡跟我作對,春節你也要跟我作對嗎?
我們把煙花放進車裡便回家了。一進門,我就看見一桌子美食,炒花生米脆脆的,看著都好吃。排骨湯裡飄著三根大骨頭,雞瓜黃黃的在辣椒油裡躺著……一旁的姐姐直接抓起雞爪啃起來,還滿嘴流油。
爸爸說:“媽,做那麼多幹嘛,又吃不完。”奶奶回答:“今天過節,那麼喜慶,就得多弄點”。我趕快去洗手,再到廚房打飯。等所有人都坐在桌子邊時,爺爺站起來說:“今年的團年飯有些普通哈,大家吃哈!乾杯。”大人們都站起來,一個一個和爺爺乾杯。爸爸說:祝您萬事如意!”二姑說:“祝您長壽!”大姑說:“祝您的病快好起來!”……
這時電視裡主持人的聲音傳進了我的耳朵,春晚開始了!好笑的舞蹈、有趣的相聲、小品……逗得我哈哈大笑。
這真是個熱鬧的節日啊!
中國的傳統節日小學生作文 篇11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今年我們過的春節可和往年不一樣。往年團圓飯我們都是出去吃,可今年我們決定在家裡自己做火鍋。
我和爸爸來到菜市場買菜。買了毛肚、海白菜、土豆、冬瓜、平菇、肚子、冷凍食品,哇!還有我愛吃的鴨腸!
我和爸爸一回家,就開始做菜。爸爸先把肚子雞湯燉起,再把買的東西(除冷凍食品外)全部洗乾淨,先把毛肚撕開,再把鴨腸切成一小段一小段的,把海白菜切條,最後把土豆、冬瓜切片,大功告成。就等待肚子雞湯燉好了。
六點半,爺爺、奶奶下來了,肚子雞湯也燉好了。我和爸爸把肚子雞湯端到電磁爐上,然後把電磁爐開起,再把食材倒進去。在等的過程裡,我給爸爸倒上了酒,給爺爺、奶奶、媽媽和自己倒上了果汁。
過了一會兒,爸爸說:“可以吃了。”我給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分別夾了菜,給我自己也夾了菜。我沒吃以前以為是人間美味,結果一吃,嗚嗚,我的舌頭燙起了一個泡。早知道不這麼著急吃了,嗚嗚。
我們在飯桌上有說有笑,這個春節過得可真快樂呀!
中國的傳統節日小學生作文 篇12
新年剛過不久,清明節不知不覺向我們走來。
今年清明節,我們一家要去老家給二姨掃墓。一路上,天上細雨濛濛,道路坑坑窪窪,腳上滿是稀泥,如同我的二姨,一生坎坎坷坷,艱辛曲折。
我們來到墓碑前。爸爸用手輕輕擦拭著二姨的墓碑,灰塵從墓碑上滑落。我們每個人心情頓時沉重起來,紛紛落下淚水。一滴滴眼淚裡,飽含著對二姨的深深思念。佇立墓碑前,我不禁回想起二姨以前的點點滴滴,有歡聲,有笑語,有溫馨,有甜蜜。二姨每次來我家後,冰箱裡總會多了一些水果、零食……媽媽從包裡掏出買來的蠟,把它點燃後,便開始燒錢了。此後,我們的淚水又一次灑落下來。“來,給二姨鞠躬。”爸爸喊道。我們一家三人並排一起,給二姨三鞠躬。“一鞠躬,願二姨沒有憂愁,沒有顧慮;二鞠躬,願二姨天天快快樂樂。三鞠躬……”我心裡默默地祈禱。大家目不轉睛地盯著親人的墓碑,眼神掠過一絲憂傷。
回家的路上,大家沉默不語。個個神情恍惚,我忽然明白了“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的蘊意了,窗外的細雨一直在下。
去年端午節那天,我學會了包粽子。是媽媽教我的,我一學就會了,而且非常好吃。我開心得不得了。
首先,媽媽拿起粽葉,把葉子捲成三角錐形;然後開始放食料,在最底層放一勺糯米,在第二層放入一二顆棗子、肉丁等食品,最上層又放一點糯米;最後,再把葉子合攏。就大功告成了。
我目不轉睛地看著媽媽的一舉一動,似乎很好做。我便躍躍欲試起來,我一邊學一邊包,重複著媽媽的動作,也把葉子捲成三角錐形,過了一會兒,我也完成了。雖然第一個粽子並不美觀,但那是我親自完成的。媽媽直誇我“不錯不錯,再來一個”。於是,我又開始包第二個、第三個……包著包著,就越來越像媽媽包的了。我開心得手舞足蹈起來。
中午到了,粽子煮熟了。滿屋子都飄著粽子香味。我迫不及待地夾起一個,撕開葉子,咬了一口,啊!真好吃啊。真是又軟又糯,香甜可口。
這次端午節,過得可開心。
中國的傳統節日小學生作文 篇13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每年清明節我都會用這首詩來思念去世的親人,今年也不例外。
我們一家人開車到了老家給外公掃墓。天空一直下著小雨,如一些細細的銀針落在了大地上,大地吸收了水分,看起來更是生機勃勃。天空中的雨還打在了大樹的枝葉上,枝葉貪婪地吮吸著春天的雨露,小花也向我們頻頻點頭。到處都鳥語花香,可我根本沒心情看這美麗的景色。
我們來到外公的墳前,大人們點好香燭,媽媽拿出了黃色的紙錢,點了點火,紙錢就燃燒了起來,火越來越大,好似熊熊烈火,我在這火團裡,彷彿看到了外公的面孔,雖然我沒見過他,但是我看過他的遺照。唉,要是我出生的時候,外公您還沒去世,能讓我看看您多好啊!聯想到我沒見過的外公,終於,我堅持不住了,淚珠如泉水一般地流了下來,“嗚嗚”地哭了起來。這時,舅舅對著外公的墳前跪了下來:“爸,我們又回來看您了哦!”“您要讓我們一家人平平安安的哦!”媽媽也對著外公的墳前跪了下來,我對外公的墳前鞠了三個揖,心裡默唸:“外公,您一定要保佑我考上清華啊!”
外公,您一定要在天堂上過得好一點,我們每年都會來看您。
中國的傳統節日小學生作文 篇14
我們中國有許許多多的傳統節日,有熱熱鬧鬧的春節,有團團圓圓的元宵節,有敬老的重陽節……而我最喜歡的是可以吃粽子的端午節。
端午節是為了紀念屈原。每到端午節時,我都會叫奶奶多包點粽子。奶奶先把洗乾淨的粽葉拿出來備用,再把糯米也給端出來。糯米一粒粒的,用水泡過,白白胖胖的,晶瑩剔透,看著惹人喜愛,又想立刻吃一口,可是它是生的。奶奶先把兩片粽葉的一邊重疊在一起,再把下面裹成一個漏斗形狀,把糯米給放進去,然後把糯米裝滿,邊裝邊用筷子插一插,這樣包的粽子更飽滿,口感更好。最後把上面多餘的粽葉給摺疊上去,用繩子給纏好,粽子就包好了!除了原味的,還有紅豆和紅豆臘肉味。
奶奶還邀請了一大堆的客人來家裡聊家常。鍋裡煮著粽子,粽葉的清香飄向我們,真想快點吃上香甜可口的粽子。
我媽媽還會買一大堆艾草,給我泡澡。媽媽先把大盆裝滿水,再放一些艾草,用大夥熬開,最開始只是有一點淡淡的綠色,過一會就變成泥土一樣的顏色。還會一股沁人心脾的香味飄蕩。
我喜歡端午節,因為能吃到香甜可口的粽子,還能泡到神清氣爽的艾草湯。
中國的傳統節日小學生作文 篇15
生活匆匆,工作忙碌,不知今夕是何夕的時候赫然發現立冬已經過了,上個周就過了,可是忘記吃餃子怎麼辦?今年冬天會不會凍耳朵?
看著窗外還是紅黃綠各色分庭抗禮的季節,總覺得還沉浸在秋天的碧雲天黃葉地裡,殊不知已經進入了冬天。時間恰如不等人的列車啊,一晃眼,20年進入了冬季,不知不覺一年的時光匆匆而過,回頭想想,何止是立冬忘記吃餃子,立春的時候忘記吃春捲,芒種也沒吃梅子,霜降忘記吃羊肉等等,甚至今年的中秋也只是吃了一小塊月餅,因為覺得太香甜,怕長肉增肥。
老祖宗留給我們的二十四節氣和各種節日,流傳至今最讓大家銘記的莫過於美食了,過年吃餃子、元宵節吃元宵、端午吃粽子、中秋吃月餅、臘八喝臘八粥等等,中國人對美食的敬仰和嚮往都落實到了每一個節日上,但凡到了某個節點就應該吃點什麼特別的美食以示尊重傳統,如果錯過了,心裡總會有所缺失,總覺得不夠圓滿完美。
現在的生活越來越好,隨時可以吃到餃子、粽子等等各類美食,不需非要到哪個節日才能吃到,這是強盛富饒的祖國、和諧穩定的社會賦予我們的幸福生活,但是老祖宗定下的規矩也不應該拋諸腦後,我們應該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把好的方面儲存流傳下去,這是我們民族的特色,是祖先的智慧,更是傳承的載體。
春節鞭炮齊鳴時,闔家團圓圍坐一桌,一盤盤熱氣騰騰煮好的餃子,吃到硬幣寓意來年發財,吃到紅棗寓意早生貴子,吃到蓮子寓意好事連連,每一口都賦予了祝福和希望。
端午節家裡的小媳婦大姑娘一起歡笑著包粽子、蒸粽子,包進甜甜的大紅棗和儒香的花生,也包住了甜美和幸福。長輩給小孩子們手腕上纏上五彩線,寓意驅邪除魔,祛病強身,祈求壓邪避毒,長命百歲。
立冬,與立春、立夏、立秋合稱四立,在古代社會是個十分重要的節日。過去是個農耕社會,農人們勞動了一年,立冬這一天要休息,順便犒賞一家人的辛苦。諺語“立冬補冬,補嘴空”就是最好的比喻。
每一個節日都有各自的特色,都承載著我們期望更加美好生活的祝福和希望,雖然每年都一樣的時節,每一次慶祝卻是不同的境地和心態。
所以立冬錯過了吃餃子,是不是心有遺憾?時光匆匆,工作繁忙,讓我們如陀螺一樣不停轉,往往會錯過很多美好歡樂的事情。因此,我們更應該沉心靜氣,過好每一天,珍惜每一分每一秒,錯過立冬的餃子固然可惜,同時也是警醒,向前奔波的腳步應該停一停了,遵從四時變化的節點,看看身邊的風景,享受美好的生活。
中國的傳統節日小學生作文 篇16
清明節即將來臨。每當這個時候,奶奶總是很忙。她要把一張張金銀紙折成一個個立體的金元寶,這樣的金元寶要裝滿五六個大袋子呢。
到了清明節那天,我和媽媽、奶奶一起開車去大基的斜坡上掃墓。一到那兒,就能聞到雨珠子和草的清香味;能看見一朵朵白雲,藍藍的天空,五顏六色的小村莊,青的草綠的葉;偶爾還能聽到小鳥在說話:“你們好,很高興再次見面,歡迎回來掃墓!”
我一直坐在臺階上,看著大人們忙忙碌碌:有的在擺放鮮花和蠟燭,有的拿金元寶,有的拿香和打火機,還有的在辨認墓地。這時奶奶叫我去插香。我先拿著香朝爺爺的墓地拜了拜,再把香插進泥土裡。隨後,媽媽帶著我去拜了拜其他親人。
最有趣的是燒金元寶的環節了。金元寶代表著我們對先人的懷念。我拿了一麻袋金元寶,然後一個一個地丟進火裡。而我的奶奶卻很狂,她一口氣就把一袋金元寶倒了出來,這麼多的金元寶堆成了一座“小山”。我把我畫的送給爺爺的畫放在“小山”的“山頂”上,之後繼續把金元寶一個個堆上去。大火很快就把金元寶、畫燒成灰燼了。我沒有見過爺爺,不知道他是否喜歡我的畫。
待吃過水果,放完鞭炮,我們就走了。車子緩緩離開的時候,回頭一看,那個地方的草都燒沒了,上空還升起一股濃煙,這就像祖先們寫的一封信,彷彿在跟我們揮手告別。
中國的傳統節日小學生作文 篇17
我最喜歡春節,因為春節可以和家人團聚。我們家過春節會買年貨,貼春聯兒,大年三十兒晚上會聚在一起看春晚。初一早上我們一起包餃子。這是我最喜歡的活動。
首先把麵糰兒切成粗條,切成一個個小劑子,拿一個小劑子擀成圓圓的餃子皮,然後再把肉餡放進去,把皮對摺捏緊,一個個圓嘟嘟,胖乎乎的餃子就包好了,我們包了一個又一個,一個個餃子像一個個可愛的小元寶,有趣極了!
水燒開後就可以下餃子了,餃子終於煮好了,媽媽拿了一個盤子,把香噴噴的餃子撈進盤子裡。終於可以開吃啦!我趕緊跑到桌前,夾了一個餃子,放進嘴裡包滿嘴巴。啊,真好吃!這味道簡直無法想象。
我真喜歡春節!
中國的傳統節日小學生作文 篇18
春節是中國最盛大、最熱鬧、最重要的一個古老傳統節日。春節的活動豐富、多彩多姿,帶有濃郁的特色。
每年春節,我都會和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在一起度過。除夕夜前,爸爸會在門上貼上春聯、福字,他說是為了來年平平安安、快快樂樂。
大年三十的晚上,我們一家人團聚在餐桌上,一邊品嚐奶奶和媽媽做出的團圓飯,一邊有說有笑地看著春晚。大家一起等待著雞年的來臨。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總是等到新年鐘聲響起的一刻,而我卻因為白天的興奮早早入睡,在夢中期待著明天。
大年初一往往是最熱鬧的。我們家有著在這天吃餃子的習慣。奶奶早早起床,與媽媽一起準備餃子。待我起床後,白白的餃子早已包好,在熱氣騰騰的鍋中跳著舞。迫不及待的我在餃子一出鍋時,就急忙拿起筷子嚐了一個。可真是美味啊!
大家都吃完餃子後,爺爺奶奶將我叫過去,說要發紅包了。我拱著手說:“祝爺爺奶奶新年快樂、萬事如意!”他們笑眯眯地把紅包遞給我。
春節真是一個開心的節日啊!
中國的傳統節日小學生作文 篇19
“粽子香,香廚房。艾葉香,香滿堂。”大家一定猜到了是什麼節日了吧?對了,就是端午節。
每年過端午節時,全國各地都會進行精彩紛呈的龍舟比賽,那是為了紀念愛國大詩人“屈原”。而在我們家,奶奶就會去買糯米、粽葉和艾葉。奶奶包的粽子有三角形的,有長方形的,形狀各異,大小不一。
咬上一口香甜軟糯,令人回味無窮。而艾葉嘛?是用來洗艾葉澡的。晚上,媽媽就開始擺弄艾葉了,只見她先把艾葉裝在盆裡,清洗乾淨,接著放到鋁鍋裡,然後開啟煤氣灶,過了一會兒,水沸騰了,一陣艾香撲鼻而來,把艾葉煮好,最後放出來晾涼。洗完艾葉澡後,我覺得神清氣爽。據說,用艾葉洗澡能去除蚊蟲,消除疾病。真是“家有三千艾,郎中不用來”。
端午節不僅是傳統節日,也是傳統文化。我們要把這些文化傳承下去。
中國的傳統節日小學生作文 篇20
我最喜歡的中國傳統節日是春節。話說在遠古時期有隻叫“年”的大怪物每到新年的前一天就會出來吃人和牲畜。人們用爆竹和紅色的桃符把“年”給趕走了。為了慶祝趕走“年”,便有了春節。
春節之前,媽媽總會提前買好爆竹、春聯、門神和福字。在新年的前一天,我和爸爸會在門上貼上春聯。我因為不知道怎麼區分哪條是左邊的,哪條是右邊的,便去百度了一下。原來古代的人是從右往左從上往下讀書的,而古代一般會以平聲也就是一聲、三聲結尾。所以,最後以平生結尾的是貼在左邊的。我和爸爸貼完春聯就會去貼門神。左邊是一個有著大鬍子的將軍,他手裡拿著鞭。右邊是一位有著絡腮鬍子的將軍,他手裡拿著鐧。他們分別是唐太宗手下的兩名大將尉遲敬德和秦叔寶。我小時候在珠海,一放爆竹我就“哇哇哇”地哭,現在我長大了,來到北京了。可是北京不讓放爆竹,也不知道我怕不怕了。
原來春節有這麼多有趣的習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