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孝道> 與孝道有關的作文(通用20篇)

與孝道的作文

與孝道有關的作文(通用20篇)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裡,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吧,作文是經過人的思想考慮和語言組織,透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相信寫作文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問題,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與孝道有關的作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與孝道的作文 篇1

  給父母洗腳是一件幸福的事,不論對於父母還是孩子來說。

  每當望著媽媽筋疲力盡的模樣,我想:媽媽太累了,報上說泡腳能驅疲勞,不妨我也來幫媽媽洗洗腳,讓她解解乏吧!小時侯,無論我的腳有多髒,媽媽都會幫我洗得乾乾淨淨,現在該是我感恩的時候了。

  於是,我便做起了為媽媽洗腳的準備工作。我先燒了一壺開水,拿來洗腳盆與毛巾,把滾燙的開水倒進盆裡,又加了些自來水。緊接著,我又往盆中灑了些花露水,熱氣騰騰的洗腳水中飄散著一股淡淡的清香。

  我把一盆洗腳水端到媽媽面前,笑著對媽媽說:“媽媽,洗腳吧!”

  媽媽疲憊不堪的面容裡顯出了驚訝:“你怎麼想到要幫媽媽洗腳?”

  “媽媽,《三字經》裡不是有句話說‘香九齡,能溫席,孝於親,所當執’。黃香九歲就能幫父親溫席了,我都十一歲了,難道還不能幫你洗腳嗎?”

  “噢?那可謝謝你了!”“謝什麼謝呀,‘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您的恩情,我一輩子也報答不了。我長這麼大,你不知道幫我洗了多少次腳,我這一次算什麼!”我說著便幫媽媽脫下鞋和襪子,讓媽媽的腳浸入水中。

  媽媽的腳凍得通紅,顯得又瘦又小,腳底有一些又厚又硬的老繭,有好幾個指甲灰白灰白的。我捧著媽媽的腳,從上到下用毛巾小心翼翼地反覆搓洗著,並用手捏揉。媽媽的腳經過一番按摩,漸漸地熱了起來,水漸漸涼了,我又加了些熱水,繼續搓揉著……過了一會兒,我把毛巾擰乾了,把媽媽的腳擦乾淨。

  爸爸媽媽對我恩重如山,這情、這債,我是永遠無法還清的!我只有平時做個有心人,抓住點點滴滴的機會,關心他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回報他們——常陪老人聊聊天,常幫父母做些家務。這些情感回報,對於我來說是力所能及的,比起大人們對我的付出,這,顯得太單薄、太渺小了!

  與孝道的作文 篇2

  俗話說的好:“百善孝為先”,孝敬父母自古以來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父母給予我們生命,辛勤地養育我們長大成人,一個人,如果對給予自己生命,辛勤哺育自己,恩重如山的父母都不知道報答,那喪失了人生來就應該有的良知。

  然而近年來,我們卻從報紙上,電視上不斷看到關於父母因兒女虐待而不得不訴告的新聞報道:被兒女逐出家門而凍死街頭的;因得癌症被兒子拋棄在醫院的;因受不了家庭暴力離家出走的老人比比皆是,而古時子路借米孝敬父母的故事,被譽為孝敬父母典範黃香的故事早已被人們所遺忘。現在還有一些人因不是自己的父母就對他們不孝,難道他們沒有聽過楊得永替病友盡孝道,孝順兒媳孔祥紅侍奉癱瘓公婆二十載的感人事蹟嗎?

  孟子曰:“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意思是樹想靜止,而風不停,子女想盡孝道而父母卻早已不能等待,撒手歸天了。當我們準備帶著大包小包去看望父母時,心卻在想:“不行,還不夠,要掙更多的錢給父母。”而當我們望著空著的床時,父母已離我們而去。那些以為只要給父母足夠大的房子,足夠多的鈔票就算孝順的人殊不知,有的愛,確實是無法用錢來計算的。而真正的愛,亦不是寫在臉上,掛在口邊,或嵌在繽紛多姿的玫瑰與物質裡的,它從來都是隱在最深處,想洋蔥一樣,一層層地剝開,會讓你流淚……

  在重陽節來臨之際,我勸諸位常回家看看,別讓生你養你的父母為你擔憂,別讓他們獨自守候……

  與孝道的作文 篇3

  前幾天,我在報紙上看到了一篇文章,題目我記不清楚了,但裡面的內容我以深刻地記在了心裡。大致內容是要我們做子女的多孝順父母,讓他們安度晚年,這便是“孝”。可是我覺得“孝”不光只有這樣,還可以表現在許多方面。

  上週我爸爸因為胃出血而住進了醫院,我們全家悲痛不已,但是這樣解決不了問題,因而我們很快振作了起來,畢竟,讓爸爸好起來才是最重要的呀!於是,媽媽每天從家裡做了香噴噴的飯菜,一趟又一趟給爸爸送去,為此辛苦勞累極了!今天是星期天我自告奮勇去為爸爸送飯菜。這樣做,哪怕能為媽媽分擔一丁點兒辛苦也是好的。

  中午的太陽突然猛了起來,似乎是老天爺在和我開玩笑。我騎上腳踏車,冒著炎炎烈日去給爸爸送飯。一路上,太陽曬得我熱汗直流太陽光刺得我張不開眼睛,兩隻腳也軟了,但是我一心要去醫院,便用兩隻無力的腳使勁地蹬著車。

  終於到了醫院,我連忙拿了飯快速地跑上了樓梯,等我到了爸爸的病房,已是滿臉通紅,氣喘吁吁了。爸爸見我這樣子,連忙倒了水給我,當我把飯菜遞給爸爸時,我看見爸爸的眼裡閃過一絲亮光。而我看著爸爸吃著飯菜時,我也哭了,在眼淚流下的那一瞬間,我明白了“孝”。

  報紙上說的沒錯,一個人要是他父母在世時不好好孝順父母,那父母死後,他就是在墓前擺上幾萬元的祭品,也會受到世人的譴責。我們有良心的人都應該擁有一個“孝”字,一顆孝心。

  與孝道的作文 篇4

  人人心中有份孝,不論是你是他還是我。

  因為有父母,才有我們天真可愛的笑容;因為有父母的精心呵護,才有我們金色的童年;因為有父母辛勤的勞作,才有我們快樂的學習。總之,因為有父母,才有我們的今天。

  父母為我們不辭辛勞,任勞任怨地勞動,我一定要孝敬父母,不要讓父母在世上留下半點遺憾。

  父母為我們付出,是心甘情願地。父母老了,我們卻大了,懂事了。年邁地父母不求榮華富貴,只求子女能在他們地身邊,說說話,談談心,讓他們享享清福。

  古人云: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之。這足見當時人們對父母的孝敬。古人都那麼孝敬,時代發展了,人類也進步了,我們難道還要遜色於古人嗎?

  有一首歌這樣唱道: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哪怕幫媽媽刷刷筷子洗洗碗,老人不圖兒女為家作多大貢獻呀,一輩子不容易就圖個團團圓圓。現在有一些年輕人以為讓父母遲好穿好便室孝敬,卻不知父母心裡的寂寞和空虛,他們的痛無人知曉,這種痛只有與子女在一起才能好啊!

  其實孝很平常,一句問候、一個眼色、一次回家、一束鮮花、一個電話------舉不勝舉。

  其實孝是公平的,就算你給父母一枚硬幣,在孝的天平上分量也是很重的。

  其實,不需要甜言蜜語,我們認真讀書,是最好地孝敬父母的舉動。

  與孝道的作文 篇5

  “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那麼,什麼又稱為“教”呢?或是父母下班時的一杯熱水,或是父母生日時的一句祝福,總之,教心不在大小,不分遠近,只要有一顆真摯的心。

  對於“孝”的評判是多種多樣的,對於古人來說“教”就是“首孝弟,次謹信”。是首先學會孝順,然後再學習知識;是虞舜聖君,大孝感天;是曾參至孝,母子連心,更是閔子蘆衣,感動後孃。自古成名之人,哪一個不“孝”。對於動物來說,“孝”無非就是烏鴉反哺,羊羔脆乳……人間、大自然都不缺少教。

  而在這個“拼爹”的時代,孩子們似乎忘記了父母的養育之恩,在一起時會攀比,誰穿了名牌服飾,我有這,我有那,是為了自己的利益而“嗜老”因為一時的嗟跎而怨恨父母,父母給了我們生命,生養之恩大於天。

  我看過作家畢淑敏的一小部分文章,它寫道“趕快為你的父母盡一份教心。也許是一處豪宅,也許是一片磚瓦。也許是大洋彼岸的一隻鴻雁,也許是近在咫尺的一個口信。也許是一頂純黑的博士帽,也許是作業簿上的一個紅五分。也許是一桌山珍海味,也許是一隻野果一朵小花。也許是花園錦族的.盛世華衣,也許是一雙潔淨的舊鞋。也許是數以萬計的金錢,也許只是含著體溫的一枚硬幣……”不要忘記,時間是殘酷的,人生是短暫的,不要讓“孝”成為“一失足成千古恨”。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親不待”。孝是生命與生命交接的鏈條,一但斷裂,永無連線,所以感恩父母從一點一滴開始。

  與孝道的作文 篇6

  現在,時間過去了,飛速發展、衣食無憂的時代可能已經埋葬了人性。我們唯一缺少的就是精神食糧。

  “諸德以孝為先”,是幾千年流傳下來的精髓。現在的社會缺少的是一顆感恩的心,一種尊老愛幼的美德。大家都說孝順,但真正做到的又有幾個呢?不,還是“孩子想養,親不留”。“我必須掙很多錢,讓我父親住在一所大房子裡……”看到這裡,我真的為電影裡的父親感到高興。我飽經風霜,此刻我的苦澀已經消失在女兒——的甜言蜜語中。“爸爸,別走,你睜開眼睛看著我……”最後,父親帶著遺憾、思念和悲痛離開了人世,事實上,上週六是父親節。我給爸爸買了一雙涼鞋。當我穿上它們時,我發現我父親的大腳就像我在海上航行的船。他腳底厚厚的老繭不經意間蹭到了我的手,很疼。哦,是我的父親為了一帆風順,默默忍受著海上的大潮。哦,我父親的腳像刀子一樣裂開了。“爸,你舒服嗎?”“舒服,舒服!”爸爸笑了,特別開心舒服,爸爸平時不捨得花錢給自己買東西,總是把最好的留給我,累了也從不抱怨。爸爸總說我唱《酒幹倘賣無》最好。我總是推三阻四,現在明白父親的心願了。

  看現在的社會,是我們嚮往的社會嗎?是我們還能期待的未來嗎?之後就沒人能預測了。如果一個民族失去了基本的“孝”,就好比一個人失去了體溫,是一個沒有感情的傀儡,最終會崩潰。

  與孝道的作文 篇7

  最近,揚州在進行第三屆“揚州孝星評選”活動。古人有“百善孝為先”的說法;更有“親嘗湯藥”,“臥冰求鯉”等二十四孝的感人故事。但是,究竟什麼是“孝”?

  爸爸說:“孝是寬容,寬容老人的嘮叨和總捨不得“垃圾破爛”;孝是耐心,聽取老人的話,向老人解釋他們不懂的問題。”

  媽媽說:“孝是報答,是母親節的一束康乃馨,是父親生日時的一瓶酒;孝是善意的欺騙,幾百的衣服告訴老人只花了幾十元。”

  噢,我似乎明白了,對於我們學生來講,孝就是好好學習,做個好學生。

  看了《今日生活》參加孝星評選的主人翁後,我意識到我理解的“孝”太簡單了!每一個參加評選的孝星身上都有一段感人的故事。有人少小離家老大歸,只為對老父親一個承諾,“老了就回家陪你”;有的大門不出二門不邁,全心全意的照顧常年生病臥床的父親;還有的和婆婆一起照顧孤寡的鄰居……其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是一個叫李玲的女孩,她是所有評選人中年齡最小的一位,只有26歲。她父親因病重不能說話,一刻不能離人,照顧起來需要格外仔細,正因為這個屬於她自己的時間幾乎全都沒有了。一個90後本來應該享受年輕人的幸福快樂生活,但她卻放棄,一心一意照顧她的父親。更可貴的是現在她照顧的父親並不是她的親生父親!

  現在我對“孝”又有了進一步的理解,“孝”是日常的點點滴滴,是始終如一的陪伴和照顧。遠在他鄉的遊子們,帶上笑容,帶上祝願,一起常回家看看吧!

  與孝道的作文 篇8

  “我們眾裡尋你,愛是唯一指引。”十一月九日,CCTV1播出了“最美孝心少年頒獎典禮”,一位位傳承著中華孝道的少年讓我收穫頗多。

  其中,最讓我感動的是家庭不幸但又不向命運屈服的黃鳳。

  黃鳳六歲時,父親在幹活時從樓上摔了下來,高位截肢,母親離家出走生活一下子變得毫無希望,但她對生活不低頭,很快從陰影中走出來,當起了家裡的頂樑柱。十二歲那年,她推著躺在鐵床上的爸爸,踏上了為父親求醫的漫漫征途。可天不遂人願,他們父女來到了上海,走訪了好幾家醫院,醫生心有餘而力不足,連連搖手,沒有一點辦法。父親實在不忍心,便說:“回去吧!”但黃鳳卻倔強地說:“我不,這是能治好你的唯一希望,我不能放棄!”

  這句話讓我的心靈受到了強烈的震顫,往事一幕幕地浮現在我的眼前:“瑤瑤快來幫我刷一下碗,我還要洗衣服呢!”媽媽對正在玩遊戲的我說。我撅起了小嘴,扭過頭去:“我才不要呢,我還要和小夥伴玩呢!”“誒!”媽媽長長地嘆了一口氣,又繼續洗衣服。現在想想,那時候的我是多麼的不懂事啊,也不知道幫媽媽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

  “我們眾裡尋你,愛是唯一指引。”最美孝心少年頒獎典禮在大家的一聲聲祝福中落下了帷幕。相信最美孝心少年頒獎典禮播出之後,一定會有更多人以他們學習。因為,他們的孝心不光感動了我們,更感動了中國,感動了世界,感動了天和地!

  與孝道的作文 篇9

  古人云:“百善孝為先。”從呱呱落地的嬰兒,到天真爛漫的少年,我們一天天長大。

  9年前,我3歲,讀幼兒園。每天傍晚放學回到家,都會給剛下班的媽媽倒一杯柚子蜜茶,都會為媽媽唱一首兒歌:“我的好媽媽,下班回到家,勞動了一天,媽媽辛苦了!媽媽,媽媽快坐下,請喝一杯茶!讓我親親你吧,讓我親親你吧!我的好媽媽!”“叭叭!”當我清脆響亮佔著口水的溼溼的吻貼上媽媽的面頰時,媽媽的臉上寫滿了幸福。

  6年前,我6歲,讀小學一年級,常常趁奶奶午休時,把她的鞋擺在陽光曬到的地方。奶奶醒了,我就趕忙把鞋放回床前,並告訴奶奶:“鞋裡面有好多好多陽光呢!”奶奶說:“乖孫孫,你就是咱們家的小太陽,奶奶的心都被你照得曖烘烘的。”

  3年前,我9歲了,大約是在那年的冬天吧,爺爺得了落枕,疼得晚上沒法睡覺。我心疼爺爺,半夜起床給他用毛巾冷敷。爺爺怕影響我休息,就騙我說已經不疼了。我不信,賴在爺爺房間不走,說要留下來陪爺爺。結果害得爺爺整晚都在裝睡,咬著牙和疼痛作鬥爭。直到第二天,爸媽知道了,批評了我。我才知道自己好心辦了壞事。我給爺爺道歉,為他端湯倒水,細心照顧,直到爺爺康復為止。從此,我們爺孫的感情也就越來越深了。

  同學們,孝敬父母長輩就是這麼簡單。讓我們快快行動吧!用一顆反哺之心,用點點滴滴飽含深情的愛,來報答父母長輩的養育之恩吧!

  與孝道的作文 篇10

  我媽總說,我是在家裡的蜜罐里長大的,因為家裡我最小,大家都很疼我。春去秋來,如今,我已十三歲了,是時候為長輩們做點什麼了。

  一個週末的中午,太陽像個大火球,炙烤著大地。爺爺在屋前菜地幹活,我路過時看到爺爺面紅耳赤,汗流滿面,神情十分痛苦。“爺爺,你怎麼了?”我焦急地問,“沒事”,爺爺顯得很鎮定。我趕緊上前把爺爺攙扶到陰涼處休息,並拿來一杯水給爺爺喝。過了一會兒,爺爺好了。事後爺爺誇我懂事呢!

  平常飯後都是媽媽洗碗。一次我主動提出要幫忙洗碗,媽媽看著我說:“你今天是不是發燒了!”我說:“我們學校馬上要開展洗碗比賽了。”我撒下了一個善意的謊言。於是我把碗筷刷的乾乾淨淨。現在我每天堅持洗碗,洗完過後我和媽媽都非常開心!

  一天夜晚,爸爸在寫稿子。鍵盤敲擊聲伴隨著一陣陣哈欠,讓我心裡很不是滋味。該咋辦呢?能為老爸做點什麼呢?想著想著,我眼前一亮,聽別人說喝茶可以提神。我便下了床,輕手輕腳溜到了客廳,找到了爸爸最愛喝的龍井茶,泡了一杯,我端著茶,來到了書房,對爸爸說:“老爸,喝一杯茶吧,這樣就不犯困了!”爸爸看了看我,撫摸著我的頭,然後喝了一口茶說:“兒子長大了!哈哈,快去睡覺吧。我快好了,馬上可以休息了。”爸爸一直微笑著!

  很多時候,我們的孝心顯得微不足道,但是,這點點孝心能讓長輩們感到莫大的幸福和滿足。同時,我們也會逐漸成長,傳承我國傳統美德!

  與孝道的作文 篇11

  俗話說:“百善孝為先”,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孝包括孝敬父母,孝敬長輩,一個人如果不孝,那麼他終將一事無成。

  當我們呱呱墜地時,父母把他們最好的愛與關懷給予了我們,如今,我們長大了,最應該感謝,孝順的就是父母啊!

  我的母親,不能說是多麼偉大,但是是她給我生命,給了我一個溫暖的家,給了我來到世界的機會。不經意間,我發現母親扎頭髮的皮套總是那同一個,已經舊的不成樣子,我去飾品店買了一個新的送給她,她應該是很喜歡,於是我每次去買書時總會給她買一個,這已經成為了習慣。一次和爸爸媽媽一起吃飯時,爸爸告訴了我很多事,母親懷我四個月時,被狗咬傷了,怕我受到影響,硬是沒打針吃藥,一直挺過來的……正是母親的堅強,才有了今天的我,也是從那天起,我立誓一定要有出息,讓父母過上好日子。

  “孝”,不是用嘴說的,而是用實際行動去詮釋,古往今來,親人間透過捐腎延續病人生命的故事屢見不鮮,但絕大部分是父親或母親捐腎給年幼的子女,或是兄弟、姐妹間捐獻身體器官。

  孝,並不是一定要掙大錢給父母花,而是要讓他們懂得自己辛辛苦苦養大的孩子並沒有讓他們失望,孝,不需要多麼轟轟烈烈,哪怕是一束鮮花,一句溫暖的問候,正如畢淑敏所說的:“在‘孝’的天平上,它們等價”!

  與孝道的作文 篇12

  “孝”字在中國是一個非常值得提到的一個字,中國作為一個傳統的禮儀之邦,擁有著五千年的歷史文明,孝道從古至今就一直被傳承。並且作為一種道德,必須在一定的社會人際關係中才能產生,而且離不開道德主體的主觀需要和社會需要。

  中國最早的一部解釋詞義的著作《爾雅》下的定義是:“善事父母為孝”。什麼意思呢?就是說兒女對待父母長輩做的善行和美德,就是晚輩在處理與長輩的關係當中做到的道德禮儀與必須遵守的道德規範。

  在現實社會來看,我們並不曾向古人說的那樣,所謂孝順,那便是有孝有順,並且順佔更大的一部分,順,也就是順從,謙讓的意思。怎麼孝敬父母呢?其實父母要的並不是多少錢,也不是多少享受,只要做兒女的順著父母的心意來,父母就能很開心。

  尤其是在一些小事情上,就能表現出來。記得有一次,跟母親去商場,我呢就總想著買完東西快走,可是母親就想在商場裡邊多呆一會,其實好多時候都會出現這樣的情況,於是,我便陪著母親逛了好久,東西呢也沒買多少,但是母親很開心。我們都明白,母親並不是享受逛商場的樂趣,而是和孩子在一起的時光。我們年輕人現在工作比較忙,很少有時間陪著父母去逛逛街,吃吃飯,看看電影……總認為這些都是年輕人做的事情,其實我們最應該陪的就是我們的家人、父母。那麼,孝道其實也不用刻意的去做,只要是用心去做,用心去陪父母,那比給父母多少錢,父母都覺得開心!

  與孝道的作文 篇13

  小時候看電視,看到最多的還是關於孝的廣告,我總是納悶的想:孝是什麼?可是沒過一秒就被電視節目吸引了,所以,孝,對我來說一直是個謎!

  有一次禁不住問媽媽,說:媽媽,孝是什麼啊!媽媽說:“孝啊,是三字經裡強調的一種美德。”我望著媽媽臉上充滿問號,媽媽說:“算了,今天我正好要回去看外婆,你也一起跟來吧。”

  坐上車,一路飛奔,我感覺媽媽把她的大眾當寶馬開,我的頭被轉得好暈。到了外婆家,媽媽讓我觀察一下她是如何為人子女的,為人子女者要以孝為先,然後對我說:“看看你能從中體會到什麼?”媽媽把帶給外婆的牛奶放在地上,接了一盆熱水,端到外婆的房間裡,又叫我幫忙扶外婆起床。外婆直起身,把腳放入盆中。我看著外婆的腳,瘦瘦的,黑黑的,血管清晰可見。媽媽彎下腰用海綿布輕輕地擦著外婆的腳,連腳趾頭的間隔都不放過。外婆眯著眼睛,感覺很享受似的,用我聽不懂的老家話和媽媽交談著。然後媽媽就用布把外婆的腳擦乾。由於時間也比較遲了,我們告別了外婆坐上車回家了。

  路上,媽媽說:“現在你知道孝是什麼了嗎?”

  我回答說:“知道了,孝是要把好吃好喝的留給父母,要幫父母洗洗腳,也就是處處替父母著想,讓他們感到舒服快樂。”媽媽意味深長地笑了。

  從此,我也始終遵循著我認識的孝!

  與孝道的作文 篇14

  “你醒來時候,問候你好。升起的陽光,哼著歌謠。心情像彩虹,繽紛舞蹈。你我的臉上,寫滿微笑……”伴隨著美妙的音樂,我們走進了《開學第一課》。精彩的演說,感人的故事,讓我深深的體會到尊敬和孝順父母是我們每個人必須做的事。

  人生的扣子從一開始就要扣好,父母就是從小教我們扣好第一顆釦子的人。父母是我們人生最初的榜樣,他們言傳身教,教會我們孝順長輩,有禮貌,愛護自己,自強不息。在幾個短片中,最讓我感動的是:騎摩托車去旅行。講的是一個孝子,他的父親喜歡熱鬧,喜歡去旅行,為了幫父親完成這個旅行夢,就自己改造一輛摩托車帶父親去周遊世界。他把後面的座椅改造成像汽車那樣的。有人說:“為什麼不改造成汽車呢?”父親說他坐車暈,所以兒子選擇摩托車。他們六年都是這樣,去了各個地方,拍了無數張照片……

  看到這我想起了我的媽媽,她也是一個非常孝順的人,爺爺奶奶生病,她無微不至的照顧,每次買東西都要考慮哪個爺爺喜歡吃的,哪個是奶奶喜歡吃的,她總是教育我要好好孝順爺爺奶奶,去年他還被所在的公司評為“家庭美德之星”,我們的家因為媽媽的“孝”,變得更加和諧美好。

  父母辛苦地養育著我們,而他們卻在一天天老去,聽著王錚亮唱的《時間都去哪兒了》,我的眼睛模糊了。“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孝”不光是嘴上說說,而是要發自內心。從當下做起,從關心父母的小事做起。

  與孝道的作文 篇15

  新年到了,家裡要進行一次大掃除,想起媽媽繁忙的身影,所以我決定在春節這幾天幫媽媽進行衛生清理。

  清晨,見媽媽在衛生間洗衣服,我便拿來掃把,把全部房間都認真掃了一遍。看見牆壁上有些髒,便把抹布洗了洗,先從廚房在牆上奮力擦了起來。我剛開始還是精力充沛,心情愉悅的,以為搞衛生沒有什莫難做的。可是廚房的牆上有油啊,汙漬,沒擦幾下就得洗一次抹布,很麻煩。還有就是有些汙漬怎摸擦都擦不掉,原本心情愉快的我,一下子就變得愁眉苦臉。但一想到媽媽平時那麼辛苦,我又賣力的幹了起來,終於把所有的牆都擦了一遍。我又把房間整理了整理,我一會兒東奔西跑,一會兒七上八下的,累得我揮汗如雨,這時媽媽洗完衣服走出來,看著被我收拾的整潔乾淨的房間,媽媽大吃了一驚,抱住我激動地說:“我的女兒長大了!”

  吃過午飯,我們全家出門逛商場買新衣服,想起爸爸整天起早貪黑的背影,我拿出壓歲錢,跟爸爸媽媽出了門。在一件件花花綠綠的衣服裡,我為爸爸精心挑選了一套保暖衣,在收銀臺前,我搶先一步,把自己的壓歲錢交了上去。爸爸向我豎起來大拇指:“女兒長大了,懂事了!”

  爸爸媽媽都誇我長大了,孝順了,我心裡也美滋滋的美滋滋的!我就是要做爸爸媽媽的孝順女兒!

  與孝道的作文 篇16

  春節前,鄉下的舅爺爺進城來看我,給我講了一個真實感人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我的表舅,他今年快50歲了,住在長沙縣的農村,從小沒了爸爸媽媽,是村裡的叔叔伯伯、嬸嬸阿姨把他拉扯大的。他長大後當過生產隊長,在城裡打過工,後來又自己辦起了養豬場,賺了很多錢。但是他致富沒有忘記社會,沒有忘記家鄉,把愛心、孝心都無私地獻給了村裡的老人,他把他們當成自己的親生父母一樣孝順。快過年了,他象往年一樣,挨家挨戶地去拜訪村裡的老人,給那些有困難的老人捐錢。特別是有一對八十多歲的爺爺奶奶,家裡沒有勞動力,行動也不方便。他不但捐了不少錢,而且還幫助他們解決了許多實際困難。老人挑不動水,他就買來水管,幫他們從後山接來自來水;出門的路不好行走,他就運來一些石頭沙子鋪在路面上。兩位老人感動得一個勁地說:“謝謝”,村子裡的人都豎起大拇指稱他為“活雷鋒”。

  聽了表舅的故事,我很受教育,我決心也要向他那樣有愛心,敬孝心。大年二十九,媽媽在家搞衛生,忙不過來。我主動提出來幫她拖樓道。我照著媽媽平時的樣子,用拖把從一樓一直拖到八樓。雖然累得我全身直冒汗,但是看著那被我拖得乾乾淨淨的樓道,我心裡禁不住一陣喜悅和自豪,因為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表達了我對媽媽感恩的心。媽媽也開心地誇我說:“濤濤真是長大啦!”

  與孝道的作文 篇17

  一項家務勞動,一句感激的話,一篇感恩的文章,一杯感恩酒,一聲深情的祝福······都代表了我們一顆真誠的心,清晨爸爸從夢中醒來,穿起衣服把店門開啟,走出大門便開始掃地了,我看到這一切不禁想起我曾經和爸爸頂嘴還動不動就哭了起來,爸爸做的一切不都是為我好嗎?

  鄰近九點的時候來買東西的人越來越多了,爸爸忙得不可開交。再看剛做完手術的媽媽也在幫爸爸看店,連喝一口茶的時間也沒有,我真想讓爸爸媽媽休息一會,於是我也來到人群中幫爸爸媽媽賣一些東西······到了中午買東西的人少了許多,店裡也平靜了一些,媽媽來到樓上疲倦的睡下,爸爸也坐了下來。我來到廚房沏了一杯茶,小心翼翼的端到爸爸面前輕輕地說:“爸爸你辛苦了,喝一口茶吧!”

  爸爸拿起茶,細細的品嚐了起來······勞累了一天的爸爸坐在倚子上欣慰的看起了電視,我拿著長凳子坐在了爸爸身後,無意中發現了爸爸頭上多出了幾根白髮,我不禁心酸了一陣。心想爸爸你為這個家庭付出太多了,把頭髮都熬白了,我仔細的為爸爸挑起白髮······轉眼間春節又要來了,爸爸媽媽又開始討論起來貨物的事情。我真想為爸爸媽媽分擔一些壓力,可我又太小了。爸爸媽媽我一定好好學習將來報答你們。祝你們:在新的一年裡萬事如意,心想事成!

  與孝道的作文 篇18

  孝順父母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盡孝心的方式多種多樣,有陪伴不離,有悉心照顧,有財物給予,不一而足。對我來說,除了聽父母的話,幫家裡多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之外,多吃一些母親做的飯菜,也是盡孝的一種表現。

  我是住校的學生,每個月只能回去一次。有一次母親做了一大盤紅燒肉,滿懷期待地等著我吃。其實這麼油膩的食物我看著一點食慾都沒有,因為我的胃從小就不好,消化不良,經常腹脹,那肉又特別肥膩,我吃了肯定會難受很久。但是,我看到母親期待的眼神,不忍心去拂逆她的心意,於是便裝出胃口大開的樣子,津津有味地吃起來。看著我大口大口地吃著菜,母親的眼神中也洋溢著幸福和滿足。

  當我吃到一半的時候,我就覺得反胃,但我拼命地忍住,不讓她發現。我多吃一點,為的就是讓她能夠開心,又怎麼能讓她覺得我不愛吃呢?

  晚飯後,我回到了學校。到了宿舍,我蜷縮在床上翻來覆去,胃裡翻江倒海,難受極了。有個室友察覺到了我的異樣:“小蓮,胃又疼了?”我點點頭,她將手按到了我的胃上輕輕揉著:“你吃了什麼,怎麼胃脹成這樣?”“吃了一大盤紅燒肉。”我苦笑著說。儘管她幫我揉著胃緩解了堵脹,可是胃裡持續的疼痛還是讓我滿身冷汗。她問我為什麼每次從家裡回來都吃撐,我告訴她,因為這樣便是對母親心意最好的回報。我覺得這麼做是值得的。

  孝順有很多種表現,多吃一些母親做的食物,不讓她在爐灶前辛苦的忙碌白費,這也是一種孝。

  與孝道的作文 篇19

  奶奶是我家的“高階廚師”,吃了她燒的菜的都會讚不絕口。這些菜餚之所以會如此可口,是因為這裡面傾注了奶奶的愛心。

  每當奶奶看著我們吃飯時狼吞虎嚥的樣子,眼中便閃過一絲絲滿足與欣慰。所以,我儘量每一次都多吃一點,為的就是看到奶奶滿足而又幸福的樣子。

  有一次,我回到家裡,看到一桌子的美味佳餚,而且都是我的最愛!我迫不及待地拿起碗筷,大口大口地吞嚥起來,等我吃到一半的時候,見奶奶沒有動筷子,就問:“奶奶,您怎麼不吃呀?”奶奶笑了笑,說:“你們先吃,我有點累了,歇一會兒再吃。”我注意到奶奶的雙手:有好幾個指頭都用創可貼纏著。

  淚珠差點從我眼眶裡掉下來,我拼命地忍住,心裡唸叨著:“不能哭!絕對不能讓奶奶擔心。”我立即調整了一下自己的情緒,強顏歡笑地說:“奶奶,您做得飯實在是太香了!太好吃了!”我一邊大口大口地吃著,一邊強忍住淚水,不讓奶奶發現。

  如我所願,奶奶沒有發覺,奶奶臉上的皺紋展開了燦爛的笑容。晚飯後,我立即跑進了房間裡趴在桌子上,心不在焉地完成了作業。

  夜幕降臨,我躺在床上輾轉反側,難以入眠。肚子翻江倒海般難受,但是我並不後悔!想到奶奶那幸福的笑容,我覺得這樣做是多麼值得的!奶奶的笑容便是我的止痛藥!想著奶奶的笑容,我甜甜地進入了夢想……

  與孝道的作文 篇20

  凡是有生命的東西,都懂得感恩。牛羊有跪乳之恩,燕雀有反哺之恩,鴛鴦有摯愛之恩,就連肉眼看不見的草履蟲也知道媽媽的養育之恩。動植物尚且如此,何況人類乎!

  記得上幼兒園的時候,有一天,下起了傾盆大雨,一直持續到放學,“叮呤呤”,放學了,家長們陸陸續續來接孩子們,我老遠就看見爸爸打著雨傘來接我了,可雨傘太小了,只能容下一個人,爸爸親切地對我說:“寶貝,你打吧!”我當時很心疼。回到家,爸爸全身都是雨水,於是,他到臥室換衣服,我趁這時侯,把我杯子裡熱乎乎的水倒進了爸爸的杯子裡,爸爸從臥室裡出來,我連忙把水杯遞到爸爸面前,爸爸一口氣喝光了水,臉上露出了笑容,像吃了山珍海味一樣滿足。爸爸抱起我,親了又親。爸爸的愛在一把雨傘裡,我的愛在一個盛滿熱水的杯子裡!

  還有七歲時,我得了重感冒,因為爸爸不在家,媽媽帶我去醫院看病,醫生說必須打針,我很害怕,眼淚在我的眼眶裡打轉轉媽媽不停地安慰我叫我想些開心的事情。針打完了,媽媽揹我回家,打了四天針,我的病才好了。媽媽的愛,在那幾句安慰的話裡、在揹我的所有辛勞裡。我的愛在深深的感動裡。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我們要像那株青青的小草一樣,來報答爸爸媽媽如春風般的愛。我們也要像爸爸媽媽愛我們一樣愛我們的爸爸媽媽。

  精彩完美的人生,是懷著感激的人生。風中的風鈴再次響起,似乎在奏響一首感恩之歌,讓我們行動起來,做一個“明孝道知感恩”的好少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