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童年讀後感> 高中生《童年》讀後感600字

高中生《童年》讀後感600字

高中生《童年》讀後感600字

  當細細地品讀完一本名著後,你有什麼體會呢?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讀後感吧。怎樣寫讀後感才能避免寫成“流水賬”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高中生《童年》讀後感600字,歡迎閱讀與收藏。

高中生《童年》讀後感600字1

  這個暑假,我又一次翻開了高爾基的《童年》。

  這本書我很早就看過,但還是被它樸實無華的語言深深地吸引了。

  《童年》是高爾基的自傳體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它真實地記錄了高爾基苦難的童年,刻畫了許多性格鮮明的人物形象。在講述阿廖沙的童年生活時,作者冷靜的回眸那些已經成為歷史的場景。那些個性迥異的普通人,也帶給我極大的反思。

  比如那個總替阿廖沙擋鞭子的茨岡,在一次偷東西后,沒得到及時的制止,居然還受到鼓勵,逐漸變本加厲。他原本像一張白紙,卻因為人們的貪心而有了一個汙點。還有阿廖沙的繼父,雖然書中描寫的筆墨不多,但還是可以看出他貪婪的本質。

  最令我記憶深刻的還是外婆。她愛親人,愛鄰居,愛寵物,愛所有的一切。她心甘情願,毫無怨言地讓一切都由自己承擔,為別人排憂解難。她像一位聖潔的天使,把愛和無私奉獻給每個人。作坊起火時,所有人都驚慌失措,手忙腳亂地盲目地救火,只有她鎮定自若,衝進火海,搶出一桶硫酸鹽。雖然她有些對上帝盲目迷信,對惡人順從忍耐,但這絲毫不影響她善良的本質。

  《童年》中還有令人過目不忘的語句。比如:“聽取別人的意見很重要,但做什麼事還要自己決定!”“死,並非什麼難事,你要堅持活下去!”還有,在最後,外公對阿廖沙說的話:“你到人間去吧……”這句話自然過渡到了第二部《在人間》,是結束,亦是開始。

  童年和整個高爾基自傳體三部曲被視為批判現實主義文學的偉大成果,它們像一杯香茗,滋潤著人們的心田,源遠流長……

高中生《童年》讀後感600字2

  《童年》第二章講述了舅舅們吵著分家家產,大人們都是以仇恨為紐帶的。之後“我”又犯了一個錯誤外祖父狠狠地打了“我”。但是後來外祖父又來看我給我講他那離奇的身世經歷過許多磨難但它又是怎樣熬過來的。雖然他非常的兇狠但他的身世令人同情。我們現在的生活年代哪能和高爾基那時的年代相提並論我們應該好好珍惜。對於阿廖沙而言,他的外祖父家中充滿了仇恨。人與人之間總是彼此戒備、提防、攻擊,連孩子也不例外。

  在阿廖沙與他母親剛來到外祖父家時,他母親的兩個弟弟正鬧分家。一天晚上,他們吵架,外祖父生氣,外祖母勸架。阿廖沙沒有跟他的表兄弟們出去,而惹到了外祖父,從此以後,阿廖沙便非常怕他的外祖父。

  過了幾天,娜塔莉婭舅媽教阿廖沙念禱告詞。阿廖沙故意將禱詞唸錯,她也不生氣。阿廖沙的外祖父要在星期六將薩希(他的表哥)抽一頓,阿廖沙一直都不懂抽和打有什麼區別。

  阿廖沙對大人們的染布技術充滿了好奇,很想親手試試。薩沙得知這個主意後,讓阿廖沙拿白桌布試試。當阿廖沙剛把桌布的一角按進藍顏料桶,學徒工茨岡一邊奪下布,一邊讓薩沙叫外祖母。星期六,外祖父抽了薩沙,也打了阿廖沙。接著,阿廖沙大病了一場。不久,母親便消失了。一天,外祖父來看阿廖沙,向他道歉,還哄他高興。外祖父走後,茨岡來了,他還教阿廖沙一個秘訣,捱打時要放鬆,還要喊得跟殺豬一樣,挨抽時,要隨著樹枝轉動身子,這樣才不會被抽掉皮。

  它揭露了俄國沙皇時期的黑暗、殘暴和非人生活。而高爾基從小就生活在這樣的環境裡,受盡折磨與欺辱,無論是在精神上或是肉體上,都承受著巨大的痛。

高中生《童年》讀後感600字3

  這幾天,我閱讀了童年這本書的第1、2、3章。雖然讀的不多,卻有很大的感觸。

  前三章主要講了阿列克謝自幼喪父,缺少父愛,一向和母親外婆一齊生活。他們乘船去找了阿列克謝的外公,認識了他的兩個舅舅和“小茨崗”。阿列克謝覺得到了外公家後,生活就不一樣了。他的兩個舅舅有時勢不兩立,有時又同仇敵愾,性格怪異,經常讓人摸不著頭腦。他的外公有時和藹可親,有時又兇得像頭獅子。在外公家裡有不少喜怒哀樂,他們之間也經常發生“戰爭”。

  我的童年要比高爾基的童年好得多,我的歡樂遠比痛苦多,生活在一個溫馨的家庭裡,我不但有父母,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也時時刻刻的關心著我,相比較起來,我生活的太幸福了。阿廖沙的'周圍的人,除外婆外,待他都不是很好,外公也會常常因為一些小事而狠打阿廖沙。

  我此刻的年齡和阿廖沙相仿,但生活狀況卻有很大的差異。阿廖沙的生活狀況那麼艱苦,但也努力創造完美生活。我生活在這麼優越的生活環境下,我不能比阿廖沙放鬆一點,我要努力學習,因為我有幸福的生活,良好的生活環境,也有精緻的學習材料,我更得好好學習,長大了為自我的祖國做貢獻。

  阿廖沙的經歷也是高爾基童年的真實寫照,高爾基勤奮學習,刻苦鑽研,經過自我的不懈奮鬥,最終成為了列寧口中的“無產階級文學最傑出代表”。他在年輕時當過碼頭搬運工、麵包師傅、雜貨店夥計、園丁和守夜人,也拾過破爛兒,但這都沒有阻擋他的夢想。

  我必須要好好學習,不負這完美的年華!

高中生《童年》讀後感600字4

  經過漫長的1個月,我最終咀嚼完了一本書—《童年》

  作者是前蘇聯偉大的無產階級作家,“無產階級藝術最偉大的代表者”,社會主義、現實主義文學奠基人,無產階級革命文學導師,蘇聯文學的創始人。原名阿列克塞·馬克西莫維奇·彼什科夫,1868年3月28日出生於俄國伏爾加河畔的下諾夫戈羅德城。

  小說中的主人公同樣是三歲喪父,由母親和外祖母帶到外祖父家。外祖父是一個性情粗暴、自私的小染坊主,但已快瀕臨破產。而兩個舅舅也是同樣的粗暴、自私的市儈,甚至他們的兒女也沿襲著這樣的風氣。阿廖沙就在這樣的家庭中飽受虐待:外祖父經常痛打外祖母及孩子們,有一次竟把阿廖沙打的失去了知覺,結果大病了一場。在這樣的環境下阿廖沙幼小的心靈能不覺得恐慌和不安嗎?!所以這本書都會令我們每一個人感到不快和壓抑,這也是必然的,因為我們每一個人心中都有惻隱之心。

  高爾基在作品的開頭就寫到:“有時連我自我也難於相信,竟會發生那樣的事。有很多事情我很想辯駁、否認,因為在那‘一家子蠢貨’的黑暗生活中,殘酷的事情太多了。”可是,與此同時,我們也能夠看到,在這黑暗的另一面,還有一種叫做光明的東西在那隱隱發光。只要還對光明充滿期望,那麼這一點點微弱的火光就能夠被放到無限大,直至灑到每一處陰暗的角落。我想這大概就是高爾基想要表達的另一個更直接更迫切的主題——批判俄國幾世紀以來構成的小市民習氣,痛斥小市民的卑鄙靈魂。讓這種卑鄙靈魂消失,正是無產階級努力的方向,直至今日還在繼續……

  經過讀這本書,我徹徹底底的瞭解到了我們此刻的生活是多麼的幸福。所以,我們不能放棄,因為我們的前途似錦。完美而幸福,但那是在努力的前提下……

高中生《童年》讀後感600字5

  童年是一條五彩的河,童年是一道七彩的路,童年是一座善良的橋,童年是一個美麗的世界。童年是多麼美好,但是前蘇聯著名文學家高樂基的童年卻是非常的悲慘。

  這本書主要講了阿遼沙·彼什科夫在三歲時就失去了父親和外祖母帶到外祖父家,在那裡,到處都是爭吵,打架,但只有外祖母時時刻刻地關注著他,阿遼沙十一歲那年,母親又去世了,外祖父也破產了,便走上社會獨自謀生。

  我禁不住想到了自己,我今年也是十三歲了,當年的高爾基走上了獨自謀生的道路,想想自己無論做什麼事,還要父母給我幫忙,就說一次做奧數題吧,讀了一篇後,覺得這道題很難,根本不經過自己動腦子試一試,就要爸爸來教我,其實這道題很簡單,還沒等爸爸來教我,我已經做出來了。記得還有那次夏令營吧,在綠色學校裡,老師要求我們自己洗衣服,洗衣服說說很簡單,做起來卻很難,先要擦肥皂,然後這邊搓搓,那邊搓搓,衣服還是不成樣子,髒的地方還是髒,所以爸爸批評我依賴性太重,缺乏獨立生活和思考的能力。

  在這本書中,我很敬佩善良慈祥的外祖母,她胸懷寬闊,如同意盞明燈,照亮了阿遼沙孤獨的心,外祖母對阿廖沙的愛,給予了阿遼沙堅強不屈的性格,讓阿遼沙感覺到自己的存在。如果在我們這個世界裡誰都能關心別人,幫助別人,那還會出現爭吵,打架之類的事件,又讓我想到了我們學過的一篇課文,《將心比心》,如果我們生活中能將心比心,就會對老人生出一份尊重,對孩子增加一份關愛,就會使人與人之間多一份寬容和理解。

  讀了童年這本書以後,不金讓我珍惜這美好的童年,還讓我懂得了應該怎樣做人和做事!

高中生《童年》讀後感600字6

  童年是一條五彩的河;童年是一幅美麗的畫;童年是一首動聽的歌;童年是一座閃亮的橋,每個人都有童年,每個人的童年也都各有不同,每個人都曾經歷過,大部分人的童年是快樂的;美妙的;幸福的;充滿光明的;另一種人的童年卻是悲慘的;可憐的;無助的;充滿黑暗的……而我所看過的這本書的主人公阿廖沙就是另一種的代表。

  最近,我利用寒假時間讀完了一本書,這本書的名字叫《童年》,書中形象的描繪了主人公阿廖沙悲慘的童年生活。這本書主要寫了阿廖沙三歲到十歲這一時期的童年生活。主人公阿廖沙的童年是非常悲慘的他的父母雙亡。而外祖父的脾氣因為家業的落敗而變得十分的暴躁,外祖父十分討厭阿廖沙,他兩個舅舅更是不喜歡他,可就是在這樣”寒冷”的家庭中卻有一抹明媚的”陽光”。她就是阿廖沙的外祖母,阿廖沙的外祖母外祖母十分疼愛他,外祖母是一個善良,慈祥,熱愛生活,有寬大的胸懷的人,她在阿廖沙心中如冬日的陽光,照亮了阿廖沙的心靈,其實阿廖沙的原型就是本文的作者——高爾基,高爾基借阿廖沙來描述自己的童年,這讓我們深深地體會到當時社會的罪惡以及高爾基的悲慘,高爾基與我們比起來實在是太慘了!

  我們多幸福啊!天天被父母寵著,每天坐在寬敞明亮的教室中聽著老師講課回家還有做好的晚飯等著,想要什麼,父母就會最大限額給我們,我們還有什麼理由不好好學習,用最好的成績來回報父母。

  讀完了這本高爾基寫的《童年》後,使我受益匪淺,作者在描述阿廖沙的悲慘的同時也給了我們生活的啟示∶生活是不會一帆風順的,有磨礪的人生才會讓人變得更加堅強,自信,勇敢。讓自己的人生更加精彩。

高中生《童年》讀後感600字7

  讀完了這本厚厚的《童年》,心裡突然有一種莫名的慚愧與懊悔,看看自己現在的生活條件,想想作者的坎坷經歷,不禁感嘆:生活怎麼會有如此巨大的差距。

  阿廖沙四歲喪父,跟隨慈祥的姥姥來到了姥爺的家中。在這裡,他認識了許多人,也看清了許多東西:他看到了自私自利、貪得無厭、粗野的兩位舅舅;遇到了樸實仗義的朋友“小茨岡”;還有與他朝夕相處的吝嗇、小氣、貪婪、專橫、殘暴的老爺……阿廖沙的'每一天幾乎都生活在殘忍、愚昧、親人之間的鉤心鬥角的爭吵之中。在善良與邪惡之間,阿廖沙懵懂地明白了一些道理。

  與他比起來,我們的童年是燦爛的、幸福的。沒有痛苦與鬥爭,無憂無慮的生活在父母包圍的幸福中。僅從這一點來看,我們與阿廖沙就已經有了天壤之別。我們擁有無憂無慮的生活,擁有父母滿滿的愛,但是我們對此早已司空見慣。我們並沒有滿足於現在的生活,還想奢求人世間更多、更好、更想要的東西。

  我們經常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可是我們還是沒有滿足。曾幾何時,我們因為同學的名牌服裝而丟棄了自己還嶄新的衣裳;曾幾何時,我們因為飯餐不合口味,而扔下碗筷;曾幾何時,我們遇到困難就跑向父母懷抱。我們只知道一味地向父母索取,去從沒有感覺到有一點不應當。我們生活中的困難有父母來承擔,根本用不著自己獨自在“人間”闖蕩。現在,我們應該重新審視曾經的一切,不應該再像以前一樣,要珍惜現在所擁有的一切,應該勇敢堅強。

  從現在開始,我們要學或珍惜,珍惜我們擁有的美好生活。從現在開始,我們要自立起來,遇到問題時要勇敢擔當!

高中生《童年》讀後感600字8

  最近,我讀完了高爾基寫的《童年》這本書。當我懷沉重重的心情放下書時,我想起了我們現在的生活,跟高爾基的童年時多麼的不同呀!

  《童年》講述了阿廖沙四歲時,父親逝世。他跟隨母親到了外祖父家。之後,母親又遠走他鄉,四處飄泊。阿廖沙從小與外祖母外祖父相依為命。外祖父因為缺錢,十分專橫、殘暴,還經常毒打外祖母和孩子們。外祖母則是慈祥善良,教會了阿廖沙明辨是非,像一隻蠟燭,點亮了阿廖沙的人生之燈。阿廖沙還認識了聰明能幹的小茨岡、落魄的“好事情”,還親眼目睹了小茨岡的死亡。每個人不同的性格,都給阿廖沙造成了不同的影響,他就在這樣的環境裡度過了他的童年。

  其中我最喜歡阿廖沙的外祖母,她善良、樂觀、堅強,竭盡全力地關心和保護著阿廖沙,儘量不讓他受到傷害。她用她的宗教、童話故事和她的歌聲教會了阿廖沙正義、善良。雖然生活非常艱辛、屈辱,但她還是保持著一顆寬容的心。

  全書毫無保留的揭露了沙俄統治的黑暗,批判了社會對人性的扭曲。讚揚了以阿廖沙為首的一代俄羅斯新人正直勇敢、不懼黑暗的精神。

  把阿廖沙的童年和我們的童年比一比,是多麼的不同啊!阿廖沙從小失去了親人,沒有了生活依靠。外祖父家的生活又是那麼的清苦,但他沒有受外祖父的影響,變成一個暴躁、貪婪、自私的人,而是像他外祖母一樣成長為一個堅強、勇敢、正直、充滿愛心的人。現在我們的生活條件比他那時優越幾千倍、幾萬倍,我們還有理由不好好學習、好好珍惜,成長為一個對國家有用的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