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初中讀後感
俄國的高爾基的自傳小說《童年》讓我久久難以忘懷。他的童年裡有許多曲折離奇的事,讓我記憶猶新。
高爾基是一個生活在歐洲最底層的人,他不到10,就先後死了父母,移民到外公家。在他的童年時光,他見過許多暴力的事。特別是移民到外公那兒之後,種種事件接踵而至:先是兩個舅舅打架,爭執誰住農場、誰接手紡織廠,弄得家裡天翻地覆;小剛茨為保護我,被外公打傷了;小剛茨在紀念日的時候,抬十字架,不慎被壓死;媽媽覺得外公家呆不下去了,便離家出走了;米哈伊爾舅舅把倉庫給燒掉了……外公終於不想與兩個舅舅住在一起了,便賣了房子,賣了另外一座大房子,並把紡織廠給了雅各夫舅舅,農場給了米哈伊爾舅舅。可是,有一天,雅各夫舅舅突然跑來,告訴外公:米哈伊爾舅舅揚言要殺了外公,到處鬧事,他便來保護外公。外公卻偏要趕他走。後來經過外公與房客們的合作,制服了米哈伊爾舅舅。過了很久,高爾基一家又搬到了一所小房子,租了兩間地下室,這時,他們的'生活才漸漸平靜下來……
生活中,像高爾基舅舅一樣的人多得多,他們到處惹是生非,將社會搞的翻天覆地。幾個月以前,網路上有這樣一段影片:有一個小汽車駕駛員與公交車司機搶道,小汽車撞上了欄杆。小汽車駕駛員與公車司機扭打在一起,不管別人怎麼勸也無濟於事。後來,警方強制拉開了他們。可見,現在,人們的心胸多狹窄呀。有時,你讓別人一點,就可以免去許多損失與麻煩。故事《讓人三尺又何妨》就講了兩戶人家從不團結到互相謙讓的故事:古時候,有兩戶人家,房子造在一起,沒法再造了。第一戶人家去和對方說理,第二戶人家的人也不讓他,結果,弄得告上了官府。縣令知道了,給第一戶人家寫了一首《讓人三尺又何妨》,第一戶人家看了,若有所悟,十分慚愧,讓了第二戶人家三尺。第二戶人家見了,也讓了第一戶人家三尺。現在,不正在建立文明城市嗎?只要人人文明一點,世界將無比美好。文明不是一天兩天的事,而是長久的事。
我相信,只要人人讓人三分,世界將會十分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