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書信> 一封家書說家風的書信

一封家書說家風的書信

一封家書說家風的書信

  良好的家風,隨著社會的進步,公民道德素質提高,祖國到處呈現出孝老愛親的良好風氣。下面是一封家書說家風的書信,快來圍觀吧。

  一封家書說家風的書信【篇一】

  親愛的xx:

  俗話說得好:“無規矩不成方圓。”國有國法,家有家規,從孟母三遷至岳母刺字,好的家訓、家規、家風,不僅承載了祖輩對後代的希望,對後代的策鞭,也同樣體現了中華民族風範。

  中華民族是禮儀之邦,五千年的文化傳承至今,深深銘刻在中國人的心中。每個家,都有家訓、家規、家風。有人講,現在更應該講政風、社風,而不能退而求次家風,以政風、社風來看,家風確顯得微不足道了,在我看來,有好的家風才能成就好的政風與社風,因此,它們所存在的定是息息相關,互相影響。

  家風是什麼?在我看來家風就體現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在我們說的每一句話裡,做的每一件事裡,每一個表情、動作裡,無處不在,即便過於微笑化,但足以體現你家的家風了。對於自己的為人處事,都會受這家風的影響,自己人生的道路都會一直有這家風的陪伴,什麼樣的家風造就什麼樣的人,說得一點沒錯吧!

  例如,美國第一任總統:華盛頓小時候的故事,使我加深了對家風的理解,小華盛頓得到了一把漂亮的斧頭,好奇的他想試一試,這把斧頭到底鋒利不鋒利,便來到了花園,對著一棵小樹下了“毒手”。小樹“咔嚓”一聲,被砍斷了,正當華盛頓高興之際,處出的爸爸回來了,“完了,剛才砍倒的是爸爸心愛的小櫻桃樹啊!爸爸還要用它做試驗呢!”不出所料,爸爸看到了他的`樹被砍倒,氣得怒火沖天,“是誰砍倒了我的樹!我要……我要……”看到爸爸這樣大發雷霆,誠實的小華盛頓向爸爸說明了事情的來龍去脈,爸爸不但沒有打小華盛頓,還把他摟在懷裡,原諒了他,從這件小事中,就體現了華盛頓的家風——誠信之風,華盛頓之所以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是因為有良好的家風相伴吧!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是孩子第一課堂,一個人的成長有沒有受到好的家風薰陶,是完全不一樣的,有什麼樣的家風,往往就有什麼價值觀。而從小打我記事起,爸媽地爸爸奶奶的孝,我只看在眼裡的,所以父親老是教導我要孝敬長輩。文明也是我們家的家風,我的父母對這點很看重,從小就要求我講文明,懂禮貌。爸爸也總是秉承禮儀之風,遇見同事或長輩,都是自己主動打招呼。聽到別人的問候,臉色便顯示出幸福的笑容。爸爸在嚴格要求自己,也同時嚴格要求我這樣做。

  其次,我的家風中更多的是讓我學會了做人的道理。從小生活在一個大家庭裡,當然是幸福的了。當然在這大家庭中,每個人對我的看法都不一樣,我盡力去改變自己成為他們眼中認同的樣子,但是越改變,到最後就發現,自己原來的樣子都不清了,都說人不能忘本,這句話不知道聽了多少遍。走過無拘無束的童年,雙手托起了朝陽,走向成熟。而童年那一串清脆的風鈴一般的笑聲,卻時時迴響在耳畔。在我看來,父親從不關心我的感受,不管我是成功還是失敗,他所表現出來的卻是淡然一笑。我一直這樣認為,直到那次偶然的發現。那是初一時,我正為了期末而準備著,想要衝刺一把,在父親看來,我考得再好也是不好的,便他卻為我所付出的努力而驕傲,他只希望能每天看見我寫作業、看書,不希望我到處玩的,所以我每次都會在他不在的時間“偷溜”出去,其次他早知道了,只是不想說,等到我成績出來了,就跟我算“總帳”唉!每次都這樣,但是每一次的諄諄教誨都使我收穫挺大的。他總是跟我說:“不要以為我沒有看見你,你就以為我不管你,不要總是說你多麼努力,你就把成績給我看,不要你去跟別人相比,你只要比你以前好就行,以自己為目標,慢慢來。”是呀!我為何就不能這樣呢?老是跟隨別相比,自己總顯得“弱小”是的。父親他並不是沒有在乎我,他就是在想用更好的方式來詮釋他對我的愛吧!其實,有時忽略掉的,往往是最重要的。

  還有母親,父親外出打工,母親在家照顧我和弟弟,母親每天都做好每一頓飯來接待我和弟弟放學,起得早,睡得晚,記得,她總是跟我們說:“這樣天天給你們好的,我什麼也不求,只希望你們會讀書,有點出息,將來不會為生活而活得太累,不要像我,還沒有完成學業呢?”每次這樣說,心裡就會想好的事,多希望自己快點長大呀!你們就是為我和弟弟的生活和學業操勞,卻沒有要為自己考慮的打算,你們對我的期望,我不會辜負的,你們就好好等著我想想實現的那天吧!會讓你們知道,你們的辛苦沒有白費。

  家庭給我的不僅僅是愛,帶給我的更多的是如何懂得責任和做人的道理,我的家風故事就是這樣。在我看來,一個家庭的家風並不在於富貴或貧窮,哪怕小小的家庭中,也有讓人敬佩的為人處事方法。

  別讓家風成為“一陣風”,只留下“古風不再”的感慨,今天有必要重提家風,家風的形成,無關貧富,無關文化,只關德行,家風是潛移默化的,發揮的,作用更是潛力無窮。

  xx

  時間:

  一封家書說家風的書信【篇二】

  家風是一股無形的道德力量,寄託著對後代的期盼,鞭策著我們成長,為我們指引方向。我們家的家風家訓都在爸爸媽媽的一言一行中,是祖祖輩輩用言傳身教影響著一代又一代。古人說:“百善孝為先”,意思就是一切的善行是從孝做起的。我的爺爺奶奶是這麼做的,爸爸媽媽是這麼延續的,我又是被他們的行為引領著。

  去年,奶奶身體不好,長了甲狀腺瘤,需要做手術。因為爸爸是獨生子,所有的重擔就落在了爸媽身上。奶奶擔心我沒人照顧,對媽媽說:“你不要去醫院了,孩子小需要你,學習還需要輔導,讓你爸爸陪床就行。”媽媽堅定的搖搖頭,說:“術後是需要精心調養,誰在我也不放心。孩子的功課落下了能補,對老人虧欠是無法彌補的。”我在姥姥家一住就是七天,那幾天我學習特別用心,心想爸媽已經很累了,不能再給她增加負擔,照顧好自己就是對父母最大的孝心。

  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都很勤儉節約,不捨得把錢花在自己身上,爸媽時常給他們買質量好,價格高的東西,卻把價格說的很便宜,我知道這是善意的謊言。水果店的服務員都認識媽媽,每次買東西都是來上三份一樣的,給奶奶、姥姥各送去一份。媽媽經常說,“對待老人想對孩子一樣,一定沒錯”,“老人有事找子女,一定要儘快去做。但凡他們還能有辦法是絕對不會向兒女開口的”……孝敬不一定是感天動的事蹟,而是要有一顆時時事事裝著老人們的心。孝敬就是聽爸媽的話,讓他們少一些牽掛;孝敬是多一些陪伴,讓他們少一些孤單……

  父母用言行教導我做一個充滿正能量的人,我也一定會用行動把家風承傳下去,影響一代又一代。從孝做起,做一個有正直、善良、有價值的人。

  xx

  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