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說明文> 說明文的答題技巧彙總

說明文的答題技巧

說明文的答題技巧彙總

  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作文吧,特別是說明文,根據說明特點的不同,說明文可分為自然科學說明文和社會科學說明文兩大類。我們應該怎麼寫這型別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說明文的答題技巧,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說明文的答題技巧 篇1

  一、歸納說明方法

  閱讀說明文時,邊讀邊標出文章所使用的說明方法,然後總結主要使用了哪些方法,並進而分析這些說明方法對準確說明事物特徵所起的作用。

  二、逐段概括要點,理清說明順序

  概括要點時,要重視首括句、尾結句或提問式語句的作用,重視給概念下定義或解說的語句的作用。閱讀時可以把這些語句勾畫出來。概括要點時最好用完整的句子,意思要簡明扼要。在逐段概括要點的基礎上,用“同類合併”的方法,把全文劃分為相對獨立的幾部分,概括出每部分的大意,把每部分的大意依次連綴起來,就能比較清楚地顯示出全文的說明順序了。使用什麼說明順序,還要看說明的物件。一般來說,說明事物的演變發展的,用時間順序;說明建築物的,用空間順序;介紹高科技產品或說明事物間的聯絡的,用邏輯順序。

  三、整體感知,把握中心

  在理清說明順序的基礎上,分析段與段、部分與部分之間的關係,就容易看出文章的基本結構了。如是總―分式的結構還要著重分析“分”的部分是按什麼原則組合的,是並列,是遞進,還是包含有總分關係。遞進式結構要著重分析各層意思是怎樣逐步深入展開的,是由現象到本質,還是由個別到一般,或是從結果到原因等等。把握結構後,最好能畫出結構示意圖。說明中心就是歸納出一篇說明文說明了被說明事物的怎樣的特徵,或闡釋怎樣的事理。在理清說明順序、把握文章結構的基礎上,再歸納說明中心也就不難了。

  四、體會語言準確性

  準確是說明語言的特點。分析說明文語言,就是看遣詞造句是怎樣準確說明被說明事物的特徵的。要注意分析關鍵詞語的作用。如《向沙漠進軍》一文中“沙漠是人類最頑強的自然敵人之一”中去掉“最”不足以說明沙漠危害之嚴重;去掉“自然”“敵人”性質就不清楚;去掉“之一”就絕對化了。當然,文字的生動性也應充分注意。

  說明文的答題技巧 篇2

  1、題目有什麼妙處/作用/好處?

  答題格式:

  (1)點明瞭說明物件;

  (2)突出了說明物件的特徵;

  (3)吸引讀者閱讀興趣。

  2、結合文意,給本文加個標題。

  答題要點:

  (1)要點明說明物件;

  (2)要點明說明物件的特徵:

  (3)要生動形象,吸引讀者閱讀興趣。

  3、本文的說明物件是什麼?/本文介紹了什麼內容?

  答題思路;

  (1)從題目中找;

  (2)從文中找,一般開頭即點明。

  4、本文所介紹的說明物件有什麼特徵?/本文是從哪幾個方面依次介紹說明物件的?

  答題思路:

  (1)可能在開頭一段的尾句總說:

  (2)可能在中間每個大段的開頭一句:

  (3)可能需要自己根據每段段意概括。

  5、本文/本段/幾段採用了什麼說明順序?

  答題思路:

  (1)時間順序:

  (3)邏輯順序。一般是這三種中的一種,有時是兩種。

  6、本文/本段/幾段採用了什麼空間順序?

  答題格式:由到。常見的空間順序有

  (2)由外到內:

  (4)由中間到兩邊;

  (5)由整體到區域性等。

  7、本文/本段/幾段採用了什麼邏輯順序?

  答題格式:由到。常見的邏輯順序有

  (1)由主到次:

  (2)由現象到原因(或本質);

  (3)由總到分:

  (4)由一般到特殊等。

  8、本文/本段/幾段/某句採用了什麼說明方法?

  常見的說明順序有:

  9、說明方法有什麼作用?

  答題格式:生動形象(多為舉例子)/具體準確(多為列數字)/清楚明白(各種均可)地說明了說明物件的特徵。

  10、詞語去掉好不好?為什麼?

  答題格式:不好。因為

  (1)詞語意思是,在範圍/程度/語氣/數量等上起了限制作用,表明了,符合事實;

  (2)體現了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

  11、閱讀連結材料,聯絡文段,說說你的探究結果/發現等。

  答題思路:

  ⑴閱讀連結材料,找出與原文的連結點即共同點;

  (2)角度多樣,按分答點。

  12、聯絡生活,列舉一個與本文相似的例子。

  答題思路:

  (1)弄懂吃透文中的說明物件及其特徵;

  (2)參照文中所舉的例子;

  (3)開啟思路,聯絡自己所見所聞。

  13、本文語言風格是準確/生動。請結合某某句簡析。

  準確的答題格式是:

  ⑴該句中某某詞語有意思,在程度/數量/範圍/語氣等上起了限制作用,表明了,符合事實;

  ⑵體現了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

  生動的答題格式是:

  (1)該句中某某詞語使用了擬人修辭/該句使用了打比方

  (或引用:多指引詩文名句、謎語、俗語等)的說明方法,生動形象地說明了說明物件的特徵;

  (2)增強了文章的文學性、趣味性/吸引讀者閱讀興趣。

  14、代詞指代什麼內容?

  答題思路:

  (1)一般往代詞所在的句子前邊找,儘可能地摘錄原詞原句,或根據其概括。

  (2)找到後還要放入代詞所在的句子中讀讀,檢驗是否合適。

  說明文的答題技巧 篇3

  1、概括——概括選文(或選文中某一段)的說明物件,或給文章擬個標題。概括全文的說明內容,或某一段的段意。

  應對策略:

  (1)說明物件:一看文題二看首尾段。

  (2)給文章擬標題,要體現簡明、新穎、概括的原則。一般為說明物件或說明內容。

  (3)說明內容應是一句話,以句子的形式出現,往往在開頭、結尾。

  (4)段意概括:先找中心句;不要用疑問代詞;沒有中心句要摘要聯合,結合標點認真提煉。

  2、提煉——給某事物下定義,或概述其形成過程、原理等。

  應對策略:

  (1)下定義,要用"什麼是一種什麼"的句式。

  (2)概述其形成過程、原理等,一般從原文中找,但需要把零散的意思歸納到一個完整的大句子中。

  3、篩選——常用的疑問詞如:"有哪些""為什麼""哪幾個方面"等。

  對策是:找準原段,分析句意,把握句間關係。若是總分關係則用總寫句,標點十分重要,一般一句介紹一個意思。

  4、說明方法——說明方法及其作用。

  常用說明方法:舉例子、列數字、作比較、打比方;分類別、下定義、列圖表。

  說明方法的作用:

  (1)舉例子:準確具體地說明了……

  (2)列數字:準確具體地說明了……

  (3)作比較:透過比較,更突出地說明了……

  (4)打比方:生動形象地說明了……(事物加特點);

  (5)下定義:科學準確地指出了……事物的本質特點

  (6)分類別:條理清晰地說明了……

  (7)列圖表:直觀形象地說明了……

  注意:書寫要認真準確。回答說明方法的作用必須把這種方法和要說明物件的特徵結合起來,

  5、順序——考查說明的順序。

  時間順序;空間順序;邏輯順序。

  邏輯順序情況複雜些,需要注意具體形式的細分,常見的邏輯順序有八種形式:

  (1)由抽象(概括)到具體的順序;

  (2)由主要到次要的順序;

  (3)由原因到結果(或由果溯因)的順序;

  (4)由淺入深的順序;

  (5)由現象到本質的順序;

  (6)由表及裡的順序;

  (7)由整體到區域性的順序;

  (8)由特殊到一般(或由一般到特殊)的順序。

  6結構——分析文章(段)結構的特點,考察題型如:分析語段層次,分析某句、某段在結構上的作用等。

  說明文在結構上的表現形式有

  (1)總分式(包括總——分——總式,總——分式,分——總式);

  (2)並列式,幾個段落並列存在;

  (3)程式式,說明的是生產過程。

  一般分析結構方面的作用,從句子的位置入手說明,如"總領全文""引(領)起下文"、"總結上文"、"承上啟下"等。

  7、指代——"這些條件"、"這種現象""同樣道理"等在文中具體指代什麼。一般指的就是代詞前面的那句話,找最近的一句話。有時要注意可能不是整句話,而是其中的一部分。

  8、語言——某個詞語能否刪去或調換,或自己從文章中找出一個能體現說明文語言"準確"特點的句子,並體會。

  應對技巧:先要答不能,然後再說明:這個詞的本義;在這個句子裡起的作用;去掉後變成了什麼,與客觀實際不符;所以這個詞體現了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科學性。

  9、開放性試題——考查與選文有關的語言知識、文化知識的積累;考查學生對選文閱讀後的感受、啟發、體會。

  具體的題型如:對選文的某一內容或形式,發表自己的看法,;結合選文的某一內容展開聯想;就……談一點看法或設想等。

  說明文的答題技巧 篇4

  答題技巧:

  1、把握說明物件,辨識說明方法。常見題型以選擇、填空或簡答的形式指明說明物件或說明物件的特徵。如,本文的說明物件是什麼。本文的說明內容是什麼。擬標語、提建議等。

  2、把握說明的物件和特徵,不少題目都表示說明的物件。一般事物說明文的物件可以從標題上找。抓首括句和中心句。好的說明文往往用這種句子來突出所要說明文的事物和特徵。理清說明順序,分析文章結構,常見題型有以選擇、填空或簡答的形式,指明整體和區域性的說明順序;或理清說明文的層次,直接劃分全文的結構或劃分某段的層次。

  3、抓邏輯順序、空間順序、邏輯順序的特徵,理清說明順序。常見方法有以下兩種看內容,辨順序。介紹事物的特徵、種類、成因、功用等,一般用邏輯順序;說明事物發展變化過程,一般用時間順序;說明事物的形狀、構造,一般用空間順序。找重點詞句辨順序。空間順序一般用方位詞;時間順序一般用時間名詞。

  拓展閱讀:說明文的特點三要素是什麼

  說明文的三要素是內容的嚴密性、說明的條理性、語言的準確性。說明文是客觀地說明事物的一種文體,以解說或介紹事物的形狀、性質、成因、構造、功用、類別等或物理的含義、特點、演變等為主要內容。

  說明文三要素:

  1、內容的嚴密性:如實地反映客觀事物,把握事物的特徵、本質和規律,給讀者以正確無誤的認識。

  2、說明的條理性:按時間順序寫和記敘文相似;按空間順序寫需注意觀察點,注意事物的表裡、大小、上下、前後、左右、東南西北等的位置和方向;按邏輯順序寫要注意摸清各部分的內在聯絡,由表及裡,由淺入深,由現象到本質。

  3、語言的準確性:表示時間、空間、數量、範圍、程度、特徵、性質、程式等,都要求準確無誤。語言簡明,說明嚴密。

  說明文的中心鮮明突出,文章具有科學性,條理性,語言確切生動。它透過揭示概念來說明事物特徵、本質及其規律性。說明文一般介紹事物的形狀、構造、類別、關係、功能,解釋事物的原理、含義、特點、演變等。

  說明文實用性很強,它包括廣告、說明書、提要、提示、規則、章程、解說詞等。說明文有的是以時間為序,有的是以空間為序;有的由現象寫到本質,有的由主寫到次;有的按工藝流程順序來說明,有的按事物的性質、功用、原理等順序來說明。

  說明文的答題技巧 篇5

  舉例說明。舉例說明就是舉出具體事例,使要說明的事物具體化,更便於理解,這種說明方法叫舉例說明。在進行舉例說明時,要注意所舉的例子一定有代表性,所舉的例子還要適量。

  引用說明法。為是要說明的內容更加充實具體,引用一些文獻資料,名人名言等來增強文章的說服力,引用資料的範圍可以很廣泛,經典名著,名家名言,定律公式,典故傳說,諺語俗諺。

  作比較說明法。對某些抽象的,人們比較陌生的事物,就用具體的或大家已經熟悉的事物和他比較,使讀者透過比較得到具體而鮮明的印象。事物的特徵也往往在比較中顯現出來,在作比較時,可以是同類相比也可以是異類相比,可以橫著比也可以縱著比。

  列數字說明法。為使要說明的事物具體化,還可採用列資料的方法,以便讀者好理解,一般引用的數字都要準確無誤,不準確的數字絕對不能用,列數字可以使被說明的事物更準確,更具說服力。

  分類說明法。說明事物時可以從形狀,性質,成因,公用等屬性的異同,把事物分成若干類,逐一加以說明的方法,分類別是將複雜的事物說清楚的方法,運用此法一定要按照一定的標準對事物進行分類加以說明。

  打比方說明法。利用兩種不同事物之間的相似之處作比較,突出事物的性狀特點,增強說明的形象性和生動性。他同修辭格中的比喻是一致的,它可以使抽象的事物變得具體,生動,形象。

  摹狀貌說明法。為使被說明的實物更形象具體,可以進行狀貌摹寫,這種方法叫摹狀貌。摹狀貌與打比方不一樣,打比方有本體喻體,而摹狀貌沒有。

  下定義說明法。用簡潔的語言對某一概念做規定性的說明叫下定義,下定義能準確揭示事物的本質,有時候為了突出事物的主要內容和主要問題,往往也用簡明扼要的話給事物下定義,使讀者對說明物件有個明確的概念。

  作詮釋說明法。就是從一個側面,就事物的某個特點做些解釋的方法。詮釋法常採用某某是什麼的語言形式,他與下定義說明法有何區別呢?一般地說是字兩邊的話能夠互換就是定義,不能互換就是詮釋。

  畫圖表說明法。為了把複雜的事物說清楚還可以採用圖表法來彌補單用文字表達的欠缺,對有些事物解說更直接更具體,它的好處是能讓人看了一目瞭然。

  假設說明。用假定的環境來預設將出現的狀況來說明事物的.方法。

  說明文的答題技巧 篇6

  1 、對文章內容的整體把握,對文章主要資訊的篩選概括;

  2、 對說明物件及其特徵的把握;

  3、對說明結構及其順序的理解與把握;

  4、對說明方法及其作用的辨析與分析;

  5、對重要詞、句的理解及對說明語言的品味;

  6、根據選文內容聯絡生活實際或經驗進行聯想、想象;

  7、對文章中所體現的科學精神和思想方法的感悟與評價

  8、對文字與連結材料進行綜合理解。

  說明文的閱讀、解題步驟

  一、通讀全文,整體感知

  1、讀標題,明確文章大致為哪一型別的說明文。

  2、讀全文時,一定要逐段讀懂。 標出體現段落的重點資訊的詞、句。

  據此:

  ①把握說明物件及其特徵或文章要說明的主要內容;

  ②分析段與段之間的關係,理清說明順序,把握說明文的結構層次。

  ③ 標出文章所使用的說明方法。

  3、把握說明文的中心。——整體感知說明文,就是從整體入手,大處著眼,把握說明文的重要資訊、行文特點、主旨等,對文章能有一個基本的總體認識。

  二、認真審題,把握題幹中的重點資訊,迅速找準解題的方向。

  1、注意提幹中修飾、限制性的詞語

  2、明確括號中的要求

  3、理解題目意思和考點所在,避免盲目性

  三、帶著問題,回讀文章,在文中尋找解題的思路或答案。

  在第一遍通讀全文時,我們對各段的所說明的主要內容就有了印象。 這樣,我們回答問題時候,再回讀文章時,就能很快找出答題的範圍和對應句,以幫助我們快速解題,寫出答案 。要注意的是有些題目在題幹中就明確了在哪一段中尋找答案。

  說明文閱讀的主要試題型別

  一、內容概括題型

  二、結構分析題型

  三、資訊提取概括題型

  四、詞句理解題型

  五、說明方法運用題型

  六、語言品析題型

  七、材料連結題型

  八、開放拓展題型

  一、內容概括題型

  【 題型分類 】

  1、對某一段或某幾段內容的概括

  2、對相關內容的概括

  3、給概括出的內容找對應段落

  【 題型示例 】

  例1:北京市語文中考課標B卷“人禽流感”第16題第②要說明的主要問題是什麼? ——禽流感存在著人人相傳的跡象,並造成人員死亡。

  【方法技巧】

  1、找段落中心句或關鍵詞、關鍵句;

  2、結合段落中說明特徵或幾方面的說明內容進行概括。

  3、結合標點,尤其注意有分層作用的分號、 句號,歸納層意,並進行綜合概括。

  4、對語段中的關鍵詞、句,摘要聯合,並簡明的表達。

  二、結構分析題型

  1、著眼全文,是從哪幾個方面來介紹說明物件的;

  【方法技巧】

  答這種題型,首先要對每一段的內容瞭解,並能對其進行歸納和概括。也有的需要在逐段概括要點的基礎上,用“同類合併”的方法,把全文劃分為相對獨立的幾部分,概括出每部分的大意, 就能比較清楚地顯示出全文是從哪幾個方面來進行說明的了。

  2、能否調換段落的順序;

  3、文章結構:說明文的結構一般有兩種:

  1、總分式;

  2、遞進式(現階段,以總分總式最為多見。先總寫說明物件的特徵,然後分寫說明物件的特徵。)

  【方法技巧】

  1、要準確理解文章區域性或整體的說明順序。

  說明順序:時間順序、空間順序、邏輯順序。近幾年說明文選段多為科技類說明文,此類說明文一般是事理說明文居多,故多用邏輯順序。

  2、不能調換段落順序的理由是。

  (1)原文采用由……到……的順序介紹事物,調換後不合邏輯。

  (2)總分關係中分說部分與前文總說部分順序相照應。

  (3)一句話中某兩三個詞的順序能否調換?為什麼?

  不能。因為(1)與人們認識事物的(由淺入深、由表入裡、由現象到本質)規律不一致

  (2)該詞與上文是一一對應的關係

  (3)這些詞是遞進關係,環環相扣,不能互換。

  3、某一段落在全文的作用,或能否刪去某段。

  【方法技巧】

  (1)立足全文,準確理解全文的結構特點;

  (2)理清段與段之間的關係

  (3)對區域性內容在全文中的地位及作用做出闡述,並根據說明的順序說明是否刪掉的理由。

  (4)判斷說明的順序:時間、空間、邏輯

  三、資訊提取概括題型

  【 題型分類 】

  1、說明物件:答題技法:看題目或首尾段。事物說明文一般標題就是說明的物件;事理說明文找準開頭結尾的總結句。事理說明文指出說明內容,形成一個短語:介紹了……的……(物件加特徵)。(《病毒》一文的說明物件:病毒的危害),需要強調的是,大多數說明文題目就是說明物件。

  2、說明物件的特徵:答題技法:儘量從原文中找原詞原句,注意段意、中心句。每一段的開頭或者結尾尤其是第一段的開頭和結尾可多留意。

  (1)直接找出說明事物的特徵的句子。

  對策:

  A、看 題目

  B、在首段中找

  C、抓關鍵詞句 (比如:運用了說明方法的語句、中心句)

  (2)概括說明事物的特徵

  對策:分析文章結構,抓中心句及連線詞,如“首先”“其次”“還”“也”“此外”等詞語

  3、給被說明的物件下定義;

  4、從幾句話中提取概括資訊;

  5、從一個段落中提取概括資訊;

  6、從幾個段落或全篇中提取概括資訊

  【方法技巧】

  1、對重要的資訊篩選整合及運用“定義”的方法說明事物,下定義要求準確、嚴密,語言應簡明,常用的是判斷句的形式,即“xx是xx”的句式。注意和作詮釋作區分。

  2、(1)要根據題目的指向意義,明確在文中搜索資訊的範圍;

  (2)有的要求篩選的資訊可能只涉及幾句話,也有的可能涉及到一段甚或幾段乃至全篇。有些資訊,直接在篩選範圍中摘錄即可獲取,但有的資訊不是直接傳遞的,而需對該確定範圍的內容進行歸納、整合後才能獲得。

  (3)將提取的內容進行最佳化與整合,最後以簡潔、恰當的語言加以歸納。

  四、詞句理解題型

  【 題型分類 】

  1、理解重要詞語在具體語境中的含義和作用;

  2、重要代詞所指代的內容;

  3、理解重要句子在文章中的意義和作用。

  【 方法技巧 】

  1、對重要詞語、句子的在理解都要結合具體語境進行分析理解。

  2、 從文段中找出指代的內容,方法一般是從該代詞的前面看這個代詞所指的內容。

  3、常見代詞:“這樣、這、這種、那、這些、那些、其他、以上、如此、此…”的指代義,多指代上文距其最近的一句或幾句內容。一般是往前找,找到之後,將找到的內容放在指代詞所在句中讀一讀,看是否適當通順

  五、說明方法運用題型

  【 題型分類 】

  1、判斷運用的說明方法,並說明其作用

  2、畫線句子運用說明方法及其作用

  3、選擇一種運用說明方法的句子,說明其作用

  4、引用傳說、故事、詩句、名聯、謎語等的作用

  【 方法技巧 】

  1、明確常用的10種說明方法及其作用:舉例子、列數字、作比較、分類別、打比方、下定義、作詮釋、引用、摹狀貌、列圖表等。

  (1)舉例子:具體形象的的說明了(說明物件)的…特徵。(多直接說明前面的一句話)

  (2)列數字:科學準確的說明了…的…特點。使說明更有說服力。

  (3)分類別:條理清晰的說明了…的…特徵;對事物的特徵/事理分門別類加以說明,使說明更有條理性。

  (4)作比較:清楚明白的說明了…的…特徵(地位、影響等)

  (5)打比方:生動形象的說明了…的…特徵,增強了文章的趣味性

  (6)下定義: 用簡明科學的語言對說明的物件/科學事理加以揭示,從而更科學、更本質、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徵/事理。

  (7)作詮釋:對事物的特徵/事理加以具體的解釋說明,使說明更通俗易懂。

  (8)引用:用引用的方法說明事物的特徵,增強說服力,增加文章的趣味性,引起讀者興趣。如引用古詩文、諺語、俗話。引用說明在文章開頭,還起到引出說明物件的作用。

  (9)摹狀貌:對事物的特徵/事理加以形象化的描摹,使說明更具體生動形象。

  (10)列圖表:直觀形象地說明了事物的xx特點。

  考查的一般模式是:“這段文字運用了 的說明方法,科學準確/清楚明白的說明了 (說明物件)的特點(特徵)。 需要格外注意的是,一般情況下對說明方法的考查是2個甚至是3個。

  2、在回答運用說明方法說明了什麼時,要結合句子本身和文中的語境作答。

  3、在具體回答運用說明方法作用時,不要籠統的答,必須結合原文,具體指出說明了什麼東西的什麼樣的特徵。

  如:引用的傳說、詩句、謎語等,除了聯絡上下文,前後語境,指明它說明了什麼之外,還應注意它是否在說明結構上起了什麼作用,或是增強了生動性和可讀性。

  (如《漫話對聯》)第一段引用幾副名聯的作用是什麼?

  ①引起讀者的閱讀興趣。增強文章的藝術感染力。

  ②引出下文對聯知識的介紹。(或引出文章的說明物件)

  六、語言品析題型

  【題型分類】

  1、找出體現說明文語言準確性的詞語或分析該詞語的表達作用;

  2、加點字能否去掉,為什麼?

  3、加點詞能否換成另外一個,為什麼? 某兩個或多個加點詞的順序能否顛倒,為什麼?

  4、從文章中找出一個能體現說明文語言“準確”特點的詞句,並體會。

  【答題技巧】:

  1、先解詞,生動地(準確地)說明了……事物的……特徵,符合實際情況,體現了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嚴密性、科學性(能夠激發讀者的興趣)。

  2、(1)表態(刪還是不刪)。

  (2)解詞。

  (3)定性。如:“比較”“幾乎”“相當”等詞表程度修辭;“大約”“可能”“左 右”等表估計,“多”“有餘”等表數量。

  (4)若刪去,原來什麼樣的意思就變成了什麼樣的意思了(顯得太絕對),不符合實際。

  (5)xx詞體現了語言的準確性、嚴密性、科學性不(能夠激發讀者的興趣)。

  例1:(《中國石拱橋》“幾乎與河面平行”“幾乎”表示差不多,說明橋面與河面平行的程度,去掉意思變為橋面與河面完全平行了,與實際不符,也影響了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嚴密性。)

  例2:( “走進森林” “第7段劃線句子中的?緩解?改成?消除?可以嗎?為什麼?——不可以,森林只是吸收部分二氧化碳,降低溫室氣體濃度,減輕溫室效應;不能吸收所有溫室氣體,使溫室效應消失。”)

  例3: (“農藥是汙染的主要來源之一”之一起限制作用,用在這裡表示除了農藥外還有其它的汙染源,去掉後成了農藥是主要來源,顯得太絕對。這與事實不符合,也影響了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和嚴密性、)

  備註:所考查到的一些副詞,如“幾乎、也許、大約”和數詞“一倍、左右、大多數”等往往起限制作用,有的起強調作用,去掉後意思雖然沒變化,但語氣上有變化。

  3、(1)不可以。

  (2)原詞的意思或內容。

  (3)所換詞語的意思或內容。

  (4)換了後意思

  有何改變,與不符合實際。/ 顛倒後與前文邏輯順序不相符和。

  4、可找表程度的修飾詞、代詞(“這些條件”、“這種現象”“同樣道理”)、數字等。

  七、材料連結題型

  【題型分類】1、連結一則材料 2、連結幾則材料

  【題型示例】例 《海上花園裡的生態殺手》(《指導》 P72)

  【市民甲】可採用“生物防治法”,引進天敵,治理“貓爪藤”和“加拿大一枝黃花”。

  【市民乙】應保護和培植本土植物,不要盲目引進外來植物,以維持本土植物多樣性。

  【市民丙】應儘早建立外來生物入侵的預警機制,早防早控,確保生態系統安全。

  ——例一:贊同市民甲的想法。“貓爪藤”和“加拿大一枝黃花” 成為生態殺手主要原因是缺少天敵的威脅。若適當引進其天敵,它們生長的環境阻力會變大,繁殖速度會變慢。這樣就不會對本土植物的多樣性構成嚴重威脅了。

  ——例二:贊同市民乙的想法。這種方法簡便經濟,可操作性強,可有效防禦外來植物的入侵。而且市民對本土植物有一種親切感,多培植本土植物可滿足市民的情感需求。 ——例三:贊同市民丙的想法。早防早控,能防患於未然,確保生態系統安全。因為外來入侵生物一旦大量繁 衍便很難控制了,消除它們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

  【方法技巧】第一步,讀清題。把握題幹中關鍵詞或短語,理解題意。

  第二步,析材料。明確材料和文章的關係,把握材料的個性共性。抓篩選點提煉點。 第三步,看原文。把握文章內容主旨。

  第四步,精表述。結合原文和材料的內容、中心寫出探究結果。語言表述要準確、簡潔、明瞭。

  八、開放拓展題型

  【 題型分類 】

  1、對說明內容進行創新性的表述;

  2、對某種現象發表自己獨特的看法和見解;

  3、結合實際對某個問題談出自己的認識;

  4、根據文章內容進行合理推斷;

  5、談自然界對人類的啟示;

  6、有創見地補寫文章結尾;

  7、對人類關注的問題提出解決的方法;

  8、針對生態環境情況,擬寫建議等

  說明文的答題技巧 篇7

  說明文是客觀說明事物的一種文體,目的在於給人以知識或說明事物的狀態、性質、功能,或闡明事理。

  從五個方面入手,簡言之:找物件、抓特徵、理順序、析方法、品語言。

  1、把握說明的物件

  ①分類:從說明物件的不同可以把說明文分為兩類:事物說明文和事理說明文。

  事物說明文:說明物件是具體事物,包括事物的狀態、功能和特徵等。

  事理說明文:其物件是某一抽象事理,包括事物的本質、事物內部或事物之間的內在聯絡。

  ②如何找物件?

  大多數的事物說明文的題目就是說明物件,或者是在開篇點明說明物件;有的時候題目沒有反映說明物件,那就得認真閱讀材料,逐段逐句排隊梳理,追求本源,找出說明物件,尤其要揣摩關鍵性的語句,如各段的中心句、過渡句以及文章中反覆出現的句子等,這樣就可以找到說明物件。

  2、抓住被說明事物或事理的特徵

  (1)什麼是特徵?

  所謂特徵,是這一事物區別於其他事物的標誌。

  有的事物的特徵是顯露在外的,如形態、方位等,有的事物的特徵在內部,如性質、功能等。

  (2)如何抓說明物件的特徵呢?

  一看標題,特別是標題中的修飾、限制成分。

  二抓中心句,說明物件的特徵,有時集中在一兩句話中(關鍵句或中心句),可能出現在文章的開頭、結尾或中間。

  三要了解文段說明的中心,要對全文做總體的分析和歸納。

  3、理清說明順序,找出標明順序的關鍵語句。

  常見的說明順序有三種:

  (1)時間順序:即以事物發生發展的時間先後來安排說明順序,從而寫出事物的發展變化情況。

  這種順序一般用於人物的生平介紹,科學觀察記錄,說明事物或事理髮生、發展或製作過程一類的說明文。

  (2)空間順序:即按照事物的空間存在形式,或從外到內,或從上到下,或從前到後,或由遠及近依次進行說明。這種說明順序,一般用於說明事物的形狀、構造特徵。

  (3)邏輯順序:即按照事物或事理的內部聯絡或人們認識事物的過程來安排說明順序。

  如:從主要到次要,從現象到本質,從原因到結果,從整體到區域性,從概括到具體,從一般到特殊等。

  總而言之,判斷說明的順序,要把握一個規律,一般情況下,說明事物發展演變歷史的用時間順序;說明建築物等實體事物多用空間順序,而事理說明文多用邏輯順序。

  4、分析說明方法及其作用

  (1)常見的說明方法有:舉例子、下定義、打比方、分類別、列數字、作比較。

  (2)說明方法的作用:

  A、舉例子

  作用:運用舉例子的說明方法,列舉……的例子,更好地說明了事物……的特徵,使說明更具體,更有說服力。

  B、分類別

  這是一種把說明物件按類分項逐一說明的方法,其作用是使說明的內容眉目清楚,避免重複交叉的現象。

  作用:運用分類別的方法,條理清楚地說明了……

  C、作比較

  其作用是突出強調被說明物件的特徵。

  作用:運用作比較的說明方法,把……和……加以比較,強調突出了事物……的特徵,使被說明的事物特點突出。

  D、下定義:用簡明科學的語言對說明的物件加以揭示,從而更科學,更本質,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徵。

  作用:運用下定義的說明方法,科學、準確的揭示了事物……的本質特徵,使之與其他事物區別開來。

  題目設計:用簡潔的語言給某事物下一個定義。

  什麼是一種……什麼。省略號的內容需要把握住事物的特徵。

  E、列數字(據)

  作用:運用列數字的說明方法,科學、準確、具體的說明了……的特徵。

  F、打比方:即用比喻的修辭方法,對事物作形象的說明,其作用是形象生動地說明事物的特徵。

  作用:運用打比方的說明方法,將……比作……,形象生動地說明了事物……的特徵。

  5、體會說明語言的準確性

  (1)準確性是說明文語言的先決條件,表示時間、空間、數量、範圍、程度、特徵、性質等到要求準確無誤。

  特別是要注意說明文中使用的術語和修飾限制性的詞語,它們往往體現了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

  (2)基本題型

  A、加點字詞有何作用?

  B、能否替換為另一個詞語?

  C、加點詞語能否刪去?

  以上這幾種題型往往要體會說明語言的準確性的特點答題。

  例如:加點的詞能否刪掉,為什麼?

  答題技巧:不能刪去,先解詞,說明原句意思是在程度(狀態、性質、範圍)上加以限制,說明(強調)了……刪掉後意思變為……最後還要加上刪去後與實際情況不符,不符合人們認識客觀事物的規律或與客觀事實不符合之類的表述。

  (3)依據說明文語言的特點可以將說明文分為兩類:

  平實的說明文和生動的說明文

  生動的說明文,多用記敘、描寫等表達方式,同時,會用到比喻、擬人等修辭,還會用到一些修飾性的詞語。

  6、說明文的結構常見的形式有:“總——分”式(或由總到分,或由分到總,或總分總)、並列式(各層之間是並列的、平等的)、遞進式(各層之間是由淺入深、由表及裡、由現象到本質)、)連貫式(各層之間按照事物過程安排層次,前後互相承接)等。分析文章結構,抓中心句及連線詞,如“首先”“其次”“還”“也”“此外”等詞語。並列式結構多用於使用空間順序的說明文,連貫式結構多見於使用時間順序的說明文,遞進式結構多見於使用邏輯順序從現象到本質的事理說明文,總分式結構多見於使用邏輯順序從概括到具體或從整體到部分的說明文。

  說明文的答題技巧 篇8

  解答現代文閱讀題應分三步走:

  第一步,縱觀全文,把握主旨

  一是理清文章的思路。文章的每一段、每句話歸根到底都是為闡明中心服務的,都歸向文章的主旨。平時要學會為文章標段,歸納每段意思,歸納中心思想。往往行之有效。

  二要找尋、讀懂文章中關鍵的詞句。特別是那些體現作者立場觀點、反映文章深層次內容、內涵較豐富、形象生動的詞句。尤其是文章的開頭句、結尾句、獨立成段的句子、比喻句、連問句、過渡句、抒情議論句,文章的主旨常常隱含其中。

  ①不要急著去做題,在進入題目之前,必須讀兩遍文章。第一遍速讀,作快速瀏覽,攝取各段大概意思,建立起對文章的整體認識,集中解決一個問題——選文寫的是什麼?第二遍精讀,仔細閱讀每句話,揣摩、參悟一些重要的句子、段落,對文章的主旨產生一定的認識。②畫出在文章的結構上起過渡、連線作用的詞語、句子、段落,畫出各段落中的中心句,尤其注意段首、段尾,這些詞句往往就是回答問題時需要重點研讀的,透過找重要的詞句進一步理解文章的思路,結構層次。③心中要有文體意識,找出畫龍點晴的句子。作為託物言志類的哲理性散文,在敘述和描寫中總有一些議論和抒情的語句,閱讀時一定要善於抓住議論抒情的句子去把握文意,尤其注意文章結尾的議論抒情,它們往往就是全文的主旨所在。

  牢記:欲速則不達。一定要讀懂文章再做題,堅決杜絕走馬觀花式的閱讀。

  第二步,認真審題,定向掃描

  做現代文閱讀主觀題的關鍵在於準確地審題,抓住了審題這個關鍵,就找到了答題的訣竅。現代文閱讀的審題,就是要仔細分析題幹,把握題目要求,即把握題幹中包含的與答案相關的各種資訊。這是答題的第一步,也是最關鍵的一步。題幹一般由兩個部分組成,一是文章作者的話,一是命題者的話。設定題乾的目的,主要是限定答題內容;同時,命題者為了使考生不至於茫然無緒,往往又會在題幹中提示答題內容在文中的位置,甚至限定了在哪一段或哪個句子中。這樣我們就可以根據題乾的提示,找出每一道題的出題點,鎖定答題區間,具體到段、句、詞。只要找準了原文中的相關區域,認真揣摩上下文的文意,準確抓住關鍵詞句,準確地把握住答案的有關資訊,大多數題目的答案是能夠在原文中找到的。

  牢記:題幹提示了答題範圍,題幹規定了答題角度,題幹提供了答題思路,題幹隱含了答題資訊,題幹體現了答題規律。

  第三步,篩選組合,定向表述

  文學作品閱讀多為主觀題,其題幹不僅能顯示答題的區域,還能顯示答題的方式。要站在命題人所“問”的角度回答問題,問什麼答什麼,使所答充分、到位、準確、有條理。整合時一定要確保文通句順。

  牢記:

  1、弄清題幹中所具有的態度或傾向

  遇到的題幹如果是否定形式,就採用先反後正的答題方式,避免遺漏要點;遇到的題幹如果是肯定形式,就採用正面的答題方式。

  2、弄清題幹語言的構成形式,確定答題語言形式。

  題乾的結構,是表意的外在形式,暗示著語句含義由哪些方面構成,分析結構可以提示考生答題時如何組織好語言。

  3、弄清題幹中作者的話和命題者的話

  題目中出現作者的語句,一般是學生要理解和分析的物件,而命題者的話一般起到引導學生明確解答重點或者提供限制條件的作用。

  4、變含蓄為直接,變分說為概括。

  高考中現代文閱讀材料多為散文,語言不僅有豐富的內涵,還很講究藝術技巧。有的含蓄委婉,有的生動細膩,有的形象具體。具有這些特點的語句在高考中歷來成為考查的重點。組織答案的時候首先要整合文中的相關資訊,在原文中找出相關段落所傳達的資訊的共同點,然後利用文中附著資訊共同點的那些具體的、形象化的語句,把這些具體形象化的語言轉換為抽象,概括性的語言,即為所需答案。

  5、多從原文中篩選、提煉、整合語句作答。

  現代文閱讀的考查目的在於把握並理解作者在文中所要傳達的資訊,因此,要依照作者的思路來理解作品,多從原文中尋找答案。但並不是直接摘抄,有時以文章中的詞或句為基礎略作改寫來作答,有時要求綜觀全文,從各段中提取相關資訊加以整合。這類題在高考中出現最多。

  另外,要弄清試題中常用的名詞術語。

  表達方式,常用的表達方式有記敘、描寫、議論、抒情、說明等。

  寫作手法,考生要清楚,狹義的寫作手法即“表達方式”,廣義的是指寫文章的一切手法,諸如表達方式、修辭手法,先抑後揚、象徵、開門見山、託物言志等。

  修辭手法,常用的有比喻、擬人、反覆、誇張、排比、對偶、對比、設問、反問等。

  語言特點,一般指口語的通俗易懂,書面語的嚴謹典雅,文學語言的鮮明、生動、富於形象性和充滿感情色彩的特點。分析時,一般從修辭上進行分析。

  感悟,多指發自內心的感受、理解、領悟等。

  說明文的型別,事物、事理說明文(內容角度);平實、生動說明文(語言表達角度)。

  說明方法,一般有舉例子、分類別、列資料、作比較、下定義、作詮釋、打比方、畫圖表、摹狀貌等(一般是三個字)。

  說明順序,時間順序(程式順序)、空間順序、邏輯順序。考生在答題時,可答得具體些,如:空間順序(從上到下,從裡到外等),邏輯順序(先結果後原因,層層遞進等)。

  說明物件,指文章說明的主要人或事物(一般不必答人或事物的特點)。

  論證方法,中學要求掌握的有道理論證、事實論證、對比論證、比喻論證、歸謬法。

  論證方式,立論和駁論。

  理論論據,包括名人名言、俗語諺語、公式定律等。

  事實論據,一切事實、史實、資料等。

  簡明,語句簡潔、明瞭,一般有字數上的限制。

  得體,文明禮貌,人性化。

  有何作用,回答文章中某一內容的作用或好處可從三個方面考慮,一是內容方面,如深化主題、強調感情等;二是結構方面的,如過渡、呼應等;三是語言方面,如引人入勝、生動活潑等。

  思想內容,基本是指文章的中心思想或主旨。

  思想感情,作者或作品中人物所表現出來的思想傾向,如善惡、好惡、褒貶等。

  以上各“常用術語”,暗中考查學生的語文基礎,同時也是題目賦分點所在,考生理解清楚,可很好地根治“答非所問”的弊病。

  詩歌鑑賞五步法

  【第一步】

  先看一下詩歌是哪一類(按表現手法分為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按內容分為田園詩、邊塞詩等)

  古詩一般選擇唐詩宋詞,以抒情詩居多,抒情詩可分寫景抒情,借古感懷,託物言志。寫景抒情詩主要把握景和情的關係;借古感懷詩,一般要把握古和今的關係,可以以古喻今,也可以古諷今;託物言志詩主要領悟物和志的關係,借何物顯何志,這是第一步。

  【第二步】

  到詩詞的後半部分去找詩的中心(作者要抒的情,要表達的志)。

  【第三步】

  看詩詞的前半部分,想一想,寫了哪些意象,這些意象構成什麼畫面,這些畫面有什麼特點,對詩歌的中心有什麼作用(這實際是景情相融,就是把握意境)。

  【第四步】

  做到五必看:

  ①必看題目(題目常常是詩眼,或中心事件,有助於瞭解詩的內容);

  ②必看作者(知人論世,瞭解作者風格);

  ③必看註釋(可以藉此瞭解詩歌的感情基調,難懂的知識典故,有時答案也在其中);

  ④必看名句(中心句、詩眼常常在此。詩歌鑑賞也常常是名句的鑑賞);

  ⑤必看題幹(題乾的指向性很強,必須看清要求,必須結合原詩內容、題幹作答,不能空洞的闡述概念。答案必須有針對性、指向性,一定要問什麼,答什麼,要什麼,給什麼,這一點非常重要,可謂重中之重)。

  【第五步】

  看一看詩歌運用了哪些手法,這樣古詩鑑賞就很容易做了。組織成文時一般可用這樣的表達程式:這是一首什麼型別的詩,詩人攝取了哪些景物組成了怎樣一幅畫卷(或透過什麼形象的描寫刻畫),從中寄寓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情感。在藝術特色上,主要運用了什麼表現手法,起到了怎樣的表達效果。或這樣表述:這首詩採用了(表達方式、修辭手法、表現手法)技法,寫出了(意象)的(某某)特點,表現了(突出了)(某某)思想、感情,起到了(某某)作用。

  說明文的答題技巧 篇9

  一、說明文的型別:

  根據說明物件的不同分為

  ①事物說明文介紹客觀存在的實體事物。

  ②事理說明文介紹事理、定理和公理。

  根據語言風格的不同分為

  ①文藝性說明文(生動性說明文)

  ②平實性說文(一般性說明文)

  二、說明物件及特徵

  說明物件:就是文章向讀者介紹的事物、事理等(文章說明的話題)。

  說明的內容:就是文章從那幾個方面介紹事物或事理。(或事物、事理特徵是什麼。) 判斷文章的說明物件時,首先看標題,或者抓住每段的首括句或中心句

  也可以根據內容來概括。比如《宏偉的紫禁城》標題就是說明物件。

  說明物件的特徵,是指這一事物區別於其他事物的標誌。分析事物的特徵,要特別關注文章的開頭段、結尾段,關注每一段的中心句。

  考題舉例:

  ①《美國校車》:選文說明物件是什麼?

  答案:文章標題就是說明物件——美國校車。

  ②《食品新增劑之“瘦肉精”》說明物件是什麼,用簡潔的語言概括本文的說明內容。 答案:說明物件是:瘦肉精。說明內容是:先說明什麼是瘦肉精,再說明瘦肉精的發現、引入、使用與禁止

  三、說明方法:

  初中階段,說明方法只考察六種最常見的,一般回答三個字,要掌握並正確的書寫幾種常見的說明方法,會分析在文中的作用。

  1、答題格式:說明方法+作用+說明內容(說明物件的特徵)

  ①、舉例子:具體準確地說明了事物的xx特點。

  ②、分類別:條理清楚地說明了事物的xx特點。

  ③、列數字:科學準確地說明該事物的xx特點。

  ④、作比較:突出強調了被說明物件的xx特點(地位、影響等)。

  ⑤、下定義:(用簡明科學的語言對說明的物件或科學事理加以揭示,從而更科學、更本質、更概括地揭示事物或事理的特徵。)科學準確地揭示事物的xx本質特徵。

  ⑥、打比方:(打比方就是修辭方法中的比喻。)生動形象地說明該事物的xx特點,增強了文章的趣味性。

  2、 注意事項:

  ①如果問主要使用了什麼說明方法?應該從大的方面入手,只抓住大的方面實用的說明方法,其它的次要的就不用回答。

  ②如果問運用了什麼說明方法時,應該不分主次,將文段中所有的說明方法都回答出來。

  3、考題舉例:

  ①《美國校車》:文章第四段主要運用了哪種說明方法,有什麼作用?

  作為公共汽車的一種,“School Bus”安全係數為5(滿分)。由於自身結構強固,加之嚴格的法律法規、細心的校車司機與負責任的運營公司,使得校車安全係數超乎想象。 2006年11月,美國印第安納首府,一輛悍馬車撞上了停在路邊的一輛空校車。悍馬車整個車體前部粉碎,但校車安然無恙。也因此美國校車名聲大噪。作為全美國最安全的車輛,自身強固效能超過總統專車,其他車輛撞校車只有吃虧的份兒。

  答案:主要運用了舉例子的說明方法。具體準確的說明了美國校車的安全效能好的特點。

  ②《二維條形碼》文章第⑤段運用了哪些說明方法?意在說明什麼?

  “龍貝二維條形編碼”已在實際工作中得到了應用。比如,從2003年8月1日起,全國127個機場統一使用了印有6平方釐米面積的的“龍貝二維條形編碼”的機動車駕駛證。將該駕駛證插入小巧輕便的識讀器後,顯示屏上就會立即顯示出中英文兩種文字表示的詳盡個人基本資訊和一張16384畫素的個人彩色照片。而美國目前最先進的二維條形碼證件“肯塔基州汽車駕駛證”上的二維條形碼,面積為18.2平方釐米,其中儲存的資訊,除了簡要的個人英文資料外,僅有一張2250畫素的黑白照片。

  答案:舉例子 列數字 作比較的說明方法。 意在說明我國印有 “龍貝二維條形編碼”的機動車駕駛證比美國目前最先進的二維條形碼證件“肯塔基州汽車駕駛證”先進得多。

  四、說明順序:時間順序、空間順序、邏輯順序。

  區域性,都可反之等,常用方位詞如介紹建築物或實體)。

  ①空間順序(從上到下,從裡到外,由遠到近,外到內,前到後,左到右,整體到

  ②邏輯順序(先結果後原因,層層遞進,現象到本質,因到果,果到因,主到次,淺入深,個別到一般等,常用表因果、表事理順序的詞,如“因為、所以”“首先、其次”)。 《淘米水的妙用》就是按照邏輯順序介紹淘米水在生活中的幾種妙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