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的小橋作文

家鄉的小橋作文

  基本每個人的家鄉都有一座具有代表意義的小橋。下面是語文迷網整理的家鄉的小橋,供大家閱讀參考。

  家鄉的小橋作文1

  我的家鄉是一個四面環山的小山村,有很多清澈見底的小溪流,那清清的溪水總是涓涓不停地流著,從來就沒有乾枯過。我們的祖先就在這些縱橫交錯的小溪流上面建起了一座座小橋。有的是用木頭鋪起來的木橋,它就像是體操場上的平衡木,既筆直又平穩;有的是用石塊建起來的石拱橋,它就像是春雨過後掛在天邊的彩虹,漂亮極了……這些形態各異的小橋,就像是一幅美麗的畫卷展現在人們的眼前,它表現了我們祖先的聰明才智,既可觀賞,也很實用。

  家鄉的小橋雖然經過千百年的磨難,儘管傷痕累累,但它們仍舊很堅固地聳立在那些小溪的上面,從早到晚從來沒有休息過。那些早出晚歸的人們和大小牲畜只要外出都要在它們的身上走過,小橋的身上留下了一代又一代的足印。但是,它們總是那樣的無怨無悔,默默地承受著各種或輕或重的壓力和負擔。它們這種捨己忘我的奉獻精神永遠受到人們的尊敬和讚揚。

  家鄉的山是美的,田野也是美的,但是我認為最美的還是家鄉的小橋,美就美在它們那種寬厚的品質!美就美在那種從不低頭的精神,我愛我的家鄉,我更愛家鄉的小橋。

  評語:小作者的這篇“家鄉的小橋”用詞樸素、優美,字裡行間表述“家鄉的小橋”那形態各異,就象一幅美麗的圖畫展現在人們的面前,使人看了本文,就像是身入其境,一種美的感受。

  家鄉的小橋作文2

  我喜歡的橋有很多,如白河大橋、玻璃橋、跨海大橋等,但我更喜歡的是家鄉的這座小橋。

  家鄉的小橋在石灰窯村通向學校的地方,是上學的必經之路。它是用磚砌成的單孔拱橋,長大約有四米,寬有三米,橋的兩邊修有長方形的護欄。它像一位慈祥的老人一樣每天目送我們上學、放學。有時我們沿著護欄在上面走,好像在走鋼絲,提心吊膽的感覺別提有多高興啦!

  橋的兩邊有高大的楊樹,每天嘩啦啦地為小橋歌唱。沒人的時候,小鳥會在護欄上踱步。藍天上的白雲也想在橋下水面照鏡子。小魚在草叢中自由自在的穿來穿去。這多麼像一個神秘的童話世界啊!

  我想知道,以前這座橋是什麼樣子。我回到家問爺爺:“爺爺,以前這座橋是什麼樣子?”爺爺笑著對我說:“它呀,以前窄還低,很不穩固,只要一漲水,小橋就漫水了。”我又問:“爺爺,現在的小橋是誰修的?”爺爺說:“現在這座橋啊,是村委會號召大家集資捐款修建的`,橋的東邊特立了一塊石碑,上面寫著捐款人的名字作為紀念。”我明白了,小橋默默無聞的奉獻自己,就像捐款人默默付出一樣,他們心中裝著大愛,溫暖大家。是啊,有了這座小橋,地裡的莊稼隨時都能拿到街上去買,再也不會爛到地裡啦!啊,小橋,你連線小康生活,你溝通人與人的心靈,我真想為你唱一首讚歌。

  家鄉的小橋,雖然你結構簡單,但你給我們帶來了方便,我為你驕傲,我愛你——家鄉的小橋。

  家鄉的小橋作文3

  故鄉一別兩年多了,真想念小溪上的那座木橋。今天我終於又來到了它的身邊了!

  清清的小溪水把環山如壺的壺山鎮一分為二,而木橋又把這兩半古城連成一體。遠望木橋,如同一條水上長廊。蓋著青瓦的橋頂,把木橋的輪廓從蔚藍的天空勾畫出來。中段突起的高出一個亭子般的屋頂,簷牙高啄,翼然欲飛,整座橋古樸而不呆板,勻稱而不單調,簡直無處不是智慧的結晶。

  我拾級而上,踏上木橋,橋身全是木的,橋頂的瓦分為兩層。中段,頂部突出高聳,八根大柱的上方都刻著浮雕:梅花鹿的頭藏在樹葉裡;獅子的頭向著河面,正在傾聽水聲;唯有盤坐在蓮花上的菩薩正面對著來人,可憐菩薩的臉已在十年動亂的時候砸毀了。

  從橋上往下看,橋墩的頭是尖的,尾是方的,正如一隻渡船。站在西側橋墩的上方,恍惚間,“船”將載著你緩緩前進。再往左右望去,整座橋彷彿悄然上行……日頭偏西,木橋連同橋上的人都清晰的倒映在潭裡,有人在橋上走,影在水中游。橋下看橋,另有一番情趣。橋墩是用青條石砌成的,恰似一柄巨斧。十墩九孔,橋墩上層層疊著大圓木,中間架著八九根倆人才能環抱的巨木。然而這些圓木竟看不到一隻鉚釘——其實這座百餘米長的橋全是用一個一個的木樁連線而成的。更為奇異的是,在橋上走,你聽不到腳步聲;在橋下,腳步聲卻十分清晰而響亮,若是單車騎過,更是一串驚雷。

  故地重遊,勾起了我多少回憶!多少時光,我揹著書包,天天打這兒經過,我曾經和小夥伴們一起邁著大步量過橋長,可是誰也量不準;我們曾驚訝於我們幾個人還圍不攏的大圓木;曾議論過橋下究竟是哪個神仙丟下的戰斧;我們還曾經張著嘴聽一陣陣由遠而近或由近而遠的“雷鳴”;曾站在橋上看那“船”緩緩移動。我總以為“船”會駛過秧苗青青的田野,駛過開滿野花的大山,把我帶到一個美麗而遙遠的地方。

  木橋,就像一首詩,叫我百讀不懂,我每次登臨都有新的體味,新的思索,新的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