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 我最喜愛的一本書高中作文

我最喜愛的一本書高中作文

我最喜愛的一本書高中作文

  【篇一:我最喜愛的一本書】

  書,智慧的鑰匙;書,時代的生命;書,飢餓時的“美餐”……我們的生活離不開書。下面我就來說說我最鍾愛的書——《孤獨的倖存者》。

  《孤獨的倖存者》的作者是美國暢銷書作家帕崔克·羅賓遜和美國海豹突擊隊隊員馬庫斯·魯特埃勒。小說的主人公是美國東德克薩斯州的馬庫斯·魯特埃勒,他1999年3月加入美國海豹突擊隊,進行了長達五週的海軍新兵訓練後,又接受了海豹基礎水下破壞訓練、跳傘訓練、戰地醫生訓練、海豹突擊隊資格訓練、潛艇訓練、狙擊訓練、通訊訓練、聯合戰術空中指揮訓練等一系列高強度的訓練。

  這些訓練極其殘酷:凌晨四點穿上水下爆破小組的帆布游泳衣到冰涼的噴水口下“沖涼”;為了吃一盤面包片、雞蛋和燻肉就得跑兩英里,每天為了吃飯就要跑六英里,每天除了做上千個俯臥撐外還有八英里的跑步訓練;在冰冷的太平洋裡游泳後,還要在沙灘上打滾;爬繩、六十英尺索網、障礙牆、平衡木、緬甸橋等都是每天的必修課;在荒涼的原野上花幾個鐘頭向一千碼以外的目標移動,在教官沒有發現的情況下進入最佳射擊位置並一槍命中金屬標靶的靶心,然後悄然返回……

  要成為海豹突擊隊員需要付出多麼大的代價呀!他們從來沒有停止過學習,也從來沒有終止過訓練。正如書中所說:“每個海豹突擊隊員都極其自信,因為我們的信念就是不惜一切代價贏得勝利,堅信世界上沒有什麼力量能夠抵擋我們雷霆般的攻擊。”這是最值得我們欣賞也是我們大多數人所缺乏的。

  2005年6月,馬庫斯和他的隊友邁克、丹尼艾克斯被派往阿富汗庫納爾省山區,執行代號為“紅翼”的獵殺行動。他們的目標是烏薩馬·本拉·登的親信、XX的一支主力部隊的指揮官——本·沙馬克,目的是要生擒或擊斃這個對美軍來說極其危險的傢伙。他們因遵守《日內瓦公約》放走了三個牧羊人,而引來了大量的基地分子,揹包、急救用品、食品、水壺、通訊器材在撤退的過程中都弄丟了,電臺天線也被折斷。經過一場生死血戰,隊友們犧牲了,馬庫斯身受重傷,後來得到了遵循“洛克海法則”的薩伯拉村村民的幫助和保護,他安全歸隊。

  這本書全景式地展露了美國特種兵的生存狀態和作戰能力。讀完這本書,我受益匪淺。我明白了:在這種完全孤立的處境中,面對最絕望的生存環境,即使有最壓抑的恐懼,面對困難,也應該永遠自信、永不言棄地堅持下去。

  【篇二:我最喜愛的一本書】

  我最喜歡的一本書是《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本書是蘇聯作家尼古拉。奧特洛夫斯基在全身癱瘓、雙目失明的情況下寫的。他幼年失學,後來當過工人,參加過戰爭,成為紅軍戰士,身體殘疾,最後躺在病床上靠口述完成這部著作。書中的主人公保爾就很像他。

  保爾是一位倔強好鬥的少年,在他成長時期,國家正在革命,他漸漸成為一名堅強的共產主義戰士,在一次次的戰鬥中,他都接受了考驗,最後因為殘疾和失明離開了前線。在這期間,他曾經動搖過,但經過激烈的思想鬥爭,最後他主語拿起了新的武器——筆,進行文學創作。

  讀了這本書,我被保爾的堅強意志深深打動了。一次戰鬥中,他受傷了,傷口很深,顱骨被打穿,頭部麻痺,昏迷了十三天,人們都認為他不可能活過來了,但他憑著頑強的生命力竟然活過來了,簡直像一個奇蹟。更讓我吃驚的是換藥時,他疼得失去知覺,昏了過去,竟然沒有吭一聲,沒有喊一句,硬是忍著,多麼了不起呀。這種非凡的意志讓我佩服得五體投地,想到我自己平時的表現,真覺得羞愧不已。

  還一次,他得了可怕的傷寒,生命垂危,也是憑著頑強的意志,最終戰勝了病魔。這是他第四次跨過死亡的門檻,回到人間。更讓我驚訝的是:他此時對生命的思考,他說:“人的一生應當這樣度過,當回首往事的時候,他不會因為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會因為碌碌無為而羞愧,當他臨終時,它能夠自豪的說,我把整個生命和畢生的精力都獻給了自己的人類最壯麗的事業——為解放全人類而鬥爭。”這是多麼偉大,多麼崇高的追求啊!

  我想:正是因為有這樣高尚遠大的理想,保爾才會那麼堅強,那麼勇敢,才會永不放棄,克服了一個個困難,在全身癱瘓,雙目失明的情況下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創作了讓人讚不絕口的小說《暴風雨的兒女》成為一名著名的作家。

  這本書我讀了好幾遍,保爾也深深地留在我的心裡。他是我的榜樣,我心中的偶像,我做夢都想像他一樣堅強,勇敢,現在努力刻苦地學習,將來做一番大事業。

  同學們,聽完我的介紹,你們有什麼感想?想認識這位英雄保爾嗎?如果想,就趕快閱讀《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本書吧。

  【篇三:我最喜愛的一本書】

  在去年寒假中,我讀了一本使我受益終生的書——《海倫·凱勒》。這本書寫的是一個真實、感人肺腑的故事。我一口氣讀完了它,從中受到了震憾和許多教育。

  這本書描述了一位美國的盲聾女作家、教育家海倫-凱勒的`一生,海倫在一歲半時因病喪失了視覺和聽力。對於我們來說,這是一件多麼可怕的事呀!然而,小海倫並沒有向命運屈服,在老師的教育和幫助下,她戰勝了病殘,學會了講話,學會了用手指“讀書”。並經過自己的艱苦學習,掌握了五種文字。二十四歲的她以優異的成績畢業於哈佛大學拉德克女子學院。此後,她將自己畢生的精力投入到了為盲人、聾人謀求利益的事業中,受到了許多國家政府的讚揚與嘉獎。

  一個耳聾人能取得這麼大的成就,是多麼令人震驚的事呀!海倫·凱勒,她是一位多麼勇敢而又堅強的女人呀!面對殘酷的人生,她並沒有向命運屈服低頭,反而以驚人的毅力,坦然地面對並瀟灑地走在自己那坎坷的人生道路上,併為人類作出了卓越的貢獻,成為一個知識廣博、令人尊敬的人。海倫的一生是不平凡的,她給予了人們極大的鼓舞使那些虛度光陰的人萬分慚愧。讀完這本書後,我深刻地認識到:一個人的成敗,並不在於條件的好壞,而在於有沒有奮鬥的精神。一個人只要有了奮鬥的目標和精神,就會有無窮無盡的力量來幫助自己去實現。

  在今後的學習和生活中,海倫-凱勒就是我的榜樣,她將時刻提醒我遇到困難時不能望而卻步,應該迎難而上,不僅如此,我還要將海倫-凱勒的事蹟告訴我身邊每一位同學,讓他們也將海倫-凱勒作為自己的榜樣,時刻鞭策自己,不斷奮發進取!用自己優異的成績來回報父母和老師的諄諄教導,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為祖國的建設添磚加瓦。

  《海倫·凱勒》是我受益非淺的一本書,也是我最喜歡看的一本書!

  【篇四:我最喜愛的一本書】

  你們認識英國的數學家,邏輯學家劉易斯·卡洛爾嗎?他就是《愛麗絲漫遊奇境記》的作者。

  卡洛爾於1832年出生,幼年家境貧寒,生活艱辛,但他從小學習特別用功,曾就讀於約克郡的裡土滿學校和拉比、公學。卡洛爾十分喜歡文學,博覽各類文學書籍,12歲就開始寫作。1850年考取牛津大學基督堂學院,1854年因數學期中取得第一,被任命為數學講師,直至退休。聽了英國數學家,邏輯學家劉易斯·卡洛爾的個人簡介。相信大家一定對他有了深刻的瞭解,一定對他產生了敬佩之情。那麼,請大家繼續看的內容,相信大家一定會因下面的內容所沉醉。《愛麗絲漫遊奇境記》講述了一個叫愛麗絲的小女孩,在夢中追逐一隻奇怪的白兔而掉進了兔子洞,開始了漫長而驚險的旅行。在那裡,她遇見了公爵夫人、柴郡貓、帽匠、三月兔、素甲魚、鷹頭獅……直到最後與撲克牌王后、國王發生頂撞,急得大叫起來,才大夢醒來。這部童話充滿了幻想、幽默和詩意,突破了西歐傳統兒童文學道德說教的刻板模式,被譽為魔幻、荒誕小說的先驅之作。愛麗絲的故事充滿了各種神奇的幻想:有能變大變小的身子和撲克牌組成的王國,還有能穿過鏡子到達的另一個世界和使人忘記名字的小樹林……

  愛麗絲就是這樣一個女孩,讓我們看了她的故事不由得去喜歡她,去因為她經歷的跌宕起伏而心跳不止,去因為她的逃脫困境而喜上眉梢……而就是這樣一個女孩,讓我想到了自己。我也有自己的夢,也曾經沉醉在夢境中喜悅或哭泣。而更想進入書中去那超出一般的快感。

  曾經以為夢想是那麼的遙不可及,因為夢想和現實總是有差距的,夢中的仙境到底有多遠?我真的能走到伸出手就可以觸控的地方嗎?想到這裡,不知什麼時候天空已經掛滿星辰,低頭看手中已經被自己握了很久的《愛麗絲漫遊奇境記》,封面上的愛麗絲笑著和姐姐坐在紅紅的楓樹下,楓葉紅彤彤的灑滿一地……不由得笑了,和愛麗絲一樣的笑,她可以那樣勇敢樂觀,為什麼我會不可以呢?夢境雖然遙遠,雖然並不真實,可是心卻是真的,只要有心,什麼事會做不到呢?再次仰望天空,眼神不會迷茫。北方的北斗星將會隨著季節而改變方向,而人生的方向不會因為時間而改變。

  愛麗絲已經從夢中醒來,而我的夢想,則是剛剛開始……希望你們也能喜歡這本書。

  【篇五:我最喜愛的一本書】

  文學是比鳥飛得還遠的夢想、比花開得還美的情感、比星閃得還亮的智慧,是我們到了一百歲還忘不掉的信念。文學名著永遠是全世界人民的無價之寶,是值得全世界人民繼承和發揚光大的精神財富……

  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每個人都有自己最喜歡的一本書,我也不例外,我最喜歡的一本書就是《會飛的教室》,這本書寫的是孩子們在聖誕節晚會上自編自演的一場戲。全書由排演展開,透過一系列生動感人的情節,塑造了一群聰穎、活潑、天真、可愛、善良的少年形象。其中,多愁善感的姚尼,才華橫溢的戴馬亭,冷靜持重的塞巴修,膽小怕事的鄔理以及魁梧好鬥的馬提斯,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本書的內容,可算是一部高度濃縮的校園風景錄,它所表現的同學之情、師生之愛、朋友之誼,無不喚起我們對友情的追憶與珍惜。

  這本書與書中同學們排演的劇目同題,這個劇目的創意是姚尼的傑作。在許多現代兒童的心目中,總是將枯燥、無味、一貫的校園生活想象成電影院、遊樂場等有趣的地方,因為他們覺得只有這樣才能使自己嚮往校園生活,在校園裡快樂學習、快樂生活、快樂成長。而在這本書中,姚尼則把教室幻想成了一架大飛機,它可以載著老師和同學飛到任何一個課本上所涉及到的地方,同學們再也不用坐在枯燥乏味的課堂上緊張而無耐地聽講,再也不用無休止地機械地背誦一些知識點,而是坐著飛機暢遊在知識的海洋,真切地體會一些知識並能靈活運用。

  書中還描寫了膽小的鄔理為證明自己是一個膽大的男子漢,勇敢地從運動場邊的鐵柱上跳了下來,老師和同學們給予他無私的幫助,並且讓他克服了膽小的心理,藉此機會也教育了那些譏笑他膽小的同學,使同學們學會了互相尊重。

  回顧小學六年的生活有苦、有樂、有收穫,也有來自老師和同學們的幫助,即將畢業之際,也有書中所寫的同學們離別時的那種戀戀不捨……

  我也希望在現實生活中,有一架像《會飛的教室》這本書中的大飛機,載著老師,載著同學,載著友誼,載著理想,飛向成功的彼岸!

  【篇六:我最喜愛的一本書】

  對於我們學生來說,擁有一本好書,就等於擁有了一個好朋友一樣,我也喜歡讀書。我經常讀一些名著,並且經常從中得到一些啟發。但是我最喜歡的一本書,是笛福寫的《魯濱遜漂流記》。

  其實《魯濱遜漂流記》這本書,是18世紀歐洲最傑出的思想家盧梭曾建議每一個成長中的青少年,特別是男孩子都應該讀的好書。它的故事情節並不複雜。魯濱遜出生於商人家庭,他不肯安分地過日子,心中一直嚮往著大海以及充滿了冒險和挑戰的生活。於是他就毅然放棄了安逸舒適的生活,不管家人的反對,私自離家出海航行。去實現他遨遊世界的夢想。

  他去航海不是一帆風順的,遇到了很多磨難,有一回他出海航行,被摩爾人給捉住了,結果當了奴隸,一直到了兩年後他才從摩爾人的手中逃出來。然而他並沒有放棄航海,而是繼續去航海。但是,他再次去航海,卻遭遇了風暴,因此他流落到了一個荒島上。結果他便在荒島上生活了二十八年,才回到他的故鄉。

  我喜歡這本書的原因主要是我喜歡書中的故事情節,以及它的主要人物:魯濱遜。在我看來,他流落荒島之後,頑強地生存了二十八年的經歷就能夠說明,他配得上英雄這個稱號。其實,魯濱遜在現在,成了冒險家的代名詞與無數讀者心目中的英雄。魯濱遜之所以能在眾多的讀者中受到極大的歡迎,是因為他面

  對困境時的所作所為,體現了他的堅毅性格和英雄本色。

  實際上《魯濱遜漂流記》這部小說最吸引人的地方,還有精彩的故事。魯濱遜剛流落到荒島上時。生活非常艱苦,他沒有食物、衣服、住所、武器,除了他一個人以外,什麼也沒有。然而,他不是個軟弱的人,流落到了荒島,也決不放棄生存的希望。他一個人克服了無數常人無法想像的困難,以驚人的毅力,頑強地生存了下來。沒有房子,他自己建造。沒有食物,他自己去打獵、種穀子、養山羊、曬葡萄乾。沒有武器,他自己上船拿,還想辦法運回島上去。他還自己試著做桌椅、陶器麵包等東西,還自己想辦法記日期。而且寫。他還機智、勇敢地與野人戰鬥。體現了他對文明世界生活的熱愛。而且,他到最後還憑藉自己的機智、勇敢,回到了故鄉。

  獨自一人在荒島上生活二十八年,我以前想都不敢想,看了《魯濱遜漂流記》後,我明白了:人在逆境中,只要依靠自己的智慧,不向逆境低頭,決不放棄,就能克服一切困難。這是我喜歡這本書的真正原因。

  【篇七:我最喜愛的一本書】

  我最喜愛的一本書是《美國國家地理少兒版百科》,這本書是去年我八歲生日時媽媽送我的生日禮物。這本書是16開本的,很厚,有322頁,印刷很精美,插圖也很漂亮。它的封面是淡藍色的,還有一圈黃色的邊。封面上印著俄羅斯的紅場、兩頭獅子和巨石陣。我喜歡這本書不僅僅因為它是媽媽送我的生日禮物,更因為它能夠帶給我很多的知識,它能夠讓我瞭解很多外面的世界。

  這本書總共分為九個部分,它們分別是:我們的世界、探險天地、動物世界、文化長廊、地理趣談、環保先鋒、歷史之窗、自然之謎和超級科學。

  我從“我們的世界”知道了輪滑鞋的由來,也知道了世界上有很多人喜歡輪滑活動,就像我自己也是一個輪滑迷,今年生日時媽媽還特意給我買了一雙新的輪滑鞋。

  我從“探險天地”裡瞭解到人一生大約要走12萬千米的路程,等於繞地球至少三圈呢,你能想象得到嗎?

  我從“動物世界”裡知道世界上有一種叫蜂鳥的小鳥,它是世界上最小的鳥,還知道了有一種青蛙還沒有一元硬幣大,還知道了美國有一種白頭海雕,只有美國的海域才有,是世界瀕危動物之一。

  我在“環保先鋒”裡知道了我們國家目前是世界上利用水資源發電最多的國家,每年靠水利發電的電量達到了4300億萬千瓦時;還知道了現在地球上化石燃料緊缺,已經有很多國家在使用生物柴油和乙醇作為汽車燃料,還有很多的電瓶車也是環保的。

  我從“超級科學”裡知道了現在有一種印表機只要塞進去一堆廢紙和一支筆芯,就能很快打印出一支鉛筆;還有的印表機只要把麵粉和油等材料放進去,就可以直接打印出麵包來,還有一種印表機可以用茶葉和咖啡豆當坐墨粉使用。

  這本書的內容非常豐富,我每天看也看不厭,媽媽說我只要一拿起這本書,就像著了魔一樣,忘記了時間的早晚,甚至連吃飯也會忘記,我想這可能就是“廢寢忘食”吧。這本書就像我的一位好朋友,它伴我成長,給我知識和快樂,我喜歡這本書。

  【篇八:我最喜愛的一本書】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從小到大,書籍一定對你產生過影響,或者讓你感動,讓你快樂,折服,敬佩……我最喜愛的一本書是《湯姆·索亞歷險記》,它是美國著名作家馬克·吐溫筆下的一首美國“黃金時代”的田園牧歌。

  這本書講述了一個資本主義社會的孩子為了擺脫現實,追求夢想而作的種種打算和冒險。書中的小主人公湯姆·索亞聰明活潑、天真開朗,對家庭、學校和教室抱著反感。他不但隨時和他們的姨母開玩笑,還在學校拿教師和牧師尋開心。他厭煩枯燥的功課、騙人教義和死板的生活環境,嚮往於俠盜之類的傳奇小說中的英雄。哈克·弗恩是鎮上公認的一個“野孩子”,但湯姆卻把它當做是知心朋友,跟他和另一個玩伴一同偷跑到大河裡的一個小島上去當“海盜”,追求自由和冒險的生活。

  湯姆和哈克這兩個孩子,都是資本主義社會中所謂的“調皮搗蛋”、“不守規則”的“頑童”,可是,卻在作者的筆下,他們就顯得生機勃勃,十分可愛。那個完全不顧兒童興趣、一味強求他們循規蹈矩的姨母,那個專會鬼混、以責罰學生為消遣的老師,那個無聊、催眠的牧師,卻只令人覺得討厭。

  作者以細膩的筆觸描畫出當時美國社會生活的縮影。在湯姆和哈克這兩個孩子的襯托之下,當地的“有教養的”社會顯得毫無光彩。正如湯姆·索亞在學校裡的調皮搗蛋反映了資產階級腐敗的教育失敗一樣。

  在這本書裡,作者輕鬆的幽默表現了他當時對普通人和他們生活的熱愛。

  我喜愛《湯姆·索亞歷險記》這本書是因為可以讓我從一些地方,看出:馬克·吐溫的創作於當時美國得那些庸俗、反動的資產階級文學是截然不同的。

  他讓我感受到,湯姆與哈克這兩個可愛的孩子雖然對於學校和教室抱著討厭的心態,但是他們卻以一種快樂的心態去追求自己喜歡的東西,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我讀了這本書最大的收穫是:去幹自己喜歡的事情,起碼在這方面,你就一定會比別人出色許多!

  【篇九:我最喜愛的一本書】

  我最喜愛的一本書是《瞧,這群俏丫頭》,這本書是我們小朋友們喜愛的作家——楊紅櫻阿姨寫的。

  其實呀,我早就心儀這本書了,只是沒機會買到。一天,姐姐帶我到鄭州玩,她要帶我進商場買衣服,我卻嚷著:“我不要衣服,我要去買書,我們去圖書館吧!”姐姐笑了笑,點頭答應了我。

  一走進圖書館,我就像一隻小魚又進了海洋,那個暢快。這滿架滿架的書琳琅滿目,真是讓我目不暇接。這時,一本書的封面圖畫映入我的眼簾——《瞧,這群俏丫頭》。啊,這本不正是我向往已久嗎?我馬上跑過去,拿起這本書,如獲至寶的把它放在臉上親了親,高興地對姐姐說:“找到了,找到了。”

  自從有了這本書,我總是愛不釋手的捧在手裡,貪婪的讀著。每天放學回家一寫完作業就看,忘了吃飯、忘了睡覺,吃飯、睡覺總是讓媽媽崔上好多遍。爸爸說我廢寢忘食,媽媽說我是個小書蟲。

  在書中,作者娓娓講述的是四個性格迥異小女孩的故事。她們是:美麗自信的夏林果、憨厚善良的安琪兒、聰明潑辣的路曼曼、古靈精怪的杜真子。我最喜歡裡面的杜真子,他是一個長著一張貓臉的“小女巫”,是馬小跳的表妹。她會成語接龍,會演白雪公主,還會做土豆沙拉呢。她還有一隻會笑的小貓,這隻貓會冷笑、獰笑、狂笑、嘲笑、微笑,杜真子特別喜歡它,給它起名叫“笑貓”。可天不怕地不怕的馬小跳卻偏偏害怕這隻貓的冷笑,他一見到“笑貓”冷笑,馬上

  就會豎起汗毛,這使杜真子很得意。他把那些調皮的男孩子指揮的團團轉,他們特別佩服她。你說這樣一個又活潑有漂亮的,還會做飯的女孩兒,誰不喜歡呢?還有安琪兒也是我喜歡的女孩兒,別看他平時有點笨,可玩起腦筋急轉彎的時候,他那笨笨的腦筋卻總是能轉彎,連最聰明的女孩都嫉妒她。一次,她媽媽不相信,馬小跳就當場出了一個腦筋急轉彎,結果是媽媽費了好長時間都沒有猜出來,可安琪兒一下子就說了出來。

  我的思緒隨著她們時而興高采烈、時而異想天開……《瞧,這群俏丫頭》本書讓我學會了如何面對困境,學會在被愛中關心別人,它能讓我從幼稚慢慢走向成熟。

  【篇十:我最喜愛的一本書】

  媽媽給我買了許多書,其中我最喜歡的要數《科學家的故事》。

  這本書像一位博學多才的老師向我介紹每個偉大的科學家是怎樣生活。它使我知道了天才並不是天生,而是靠自己勤奮學習得來的。偉大的發明大王愛迪生就是一個很好的事例。

  愛迪生小時候由於家裡窮,很早就輟學了,他在火車上賣報紙維持生活。很對科學實驗很有興趣,一邊賣報紙,一邊堅持自學。每天一有空就到圖書館裡查閱資料,汲取了很多知識。他喜歡做實驗,便克服重重困難,沒有實驗器具,就在垃圾堆裡撿一些瓶瓶罐罐;沒有實驗場地,他就央求列車長給他在火車的一個角落裡做實驗。把自己買早餐省下來的錢買化學藥品。憑著堅定的意志和驚人的毅力,他在歷盡磨難之後,終於實現了自己的夢想。發明了電燈、電影、留聲機等,為人類帶來了快樂。

  最使我難忘的是,有一次,體育老師選我去參加學校的籃球隊,我可高興了!想象著自己就是喬丹、就是姚明,興致勃勃地參加了。沒想到籃球訓練是那麼辛苦:每天早上一來到學校就要慢跑四圈球場,然後再快跑四圈,最後還要做六組仰臥起坐……一天下來,折騰得我腰痠背痛。我打起了退堂鼓,什麼喬丹、什麼姚明離我是那麼遙遠。第一次訓練回來,我渾身像散了架似的,一頭倒在床上不想起來,打算第二天無論如何也不去受這份罪了!

  晚上,我照例做作業,做完作業,無意中又翻開《科學家的故事》,書裡的內容太熟悉了,愛迪生高大的身影不斷地在我的眼前閃動,為了實現自己的理想,愛迪生付出的代價不是更大嗎?有一次,硫酸燒燬了他的衣服;還有一次,硝酸差點兒弄瞎了他的眼睛。為了做實驗,他在火車上差點釀成火災,被列車長打聾了耳朵……可是他還是頑強地做實驗,而相比之下,我訓練的這點苦酸什麼呀,我的臉紅了。

  第二天,我照樣精神抖擻地出現在運動場上,我滿懷信心地跑了一圈又一圈,汗水不斷地從我的額上流下,滲透了我的衣服。我咬緊牙關堅持完成了老師規定的訓練任務。得到了老師的表揚。一起訓練的同學都翹起了大拇指對我說:“你真棒!”

  我知道,是《科學家的故事》使我堅定地選擇自己的道路,是《科學家的故事》讓我克服了重重困難,懂得了做人的道理。這本書將陪伴著我,激勵我不斷地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