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 書,知識的海洋作文

書,知識的海洋作文

書,知識的海洋作文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是從內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範語法結構的、能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化。那麼問題來了,到底應如何寫一篇優秀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書,知識的海洋作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也許你不會相信,我曾犯過毀書罪。

  小時候的我,頑皮、任性,是掌管著書族生死大權的“皇帝”,只要我一生氣,書們就都在可能被我“五馬分屍”,神通廣大的`“孫悟空”,樂於助人的“薛寶釵”、神機妙算的“諸葛亮”,忠義兩全的“宋江”不知在我的“統治”下吃過了多少苦頭,要是不皇太后——母親大人的再三阻撓,“他們”早已“暴屍荒野”、“魂飛魄散”了。因此媽媽常斥責我說:“書讓你瞭解了知識,懂得了道理,你不珍惜它,怎麼反而把它當作出氣桶,平白濫殺無辜?你不適合擁有現在的權利!”隨後,給我判了個“毀書”的罪名,並告訴我,以後不許犯同樣的錯誤。

  懂事後,我永記兒時的教訓,發誓一定要把所有的書看得比金子還要貴重,所以從上學的第一天起,我便開始愛惜書,珍惜書,漸漸地,我與書有了感情,並與之成了形影不離的好朋友:走路拽著它,遊玩帶著它,上廁所也捧著它……

  從此,我在書海中徜徉,於是獲益匪淺。

  初上學時,因為我常常閱讀課外書籍,知識面稍廣一些,所以在班裡,我的成績總能名列前茅,正如媽媽所說,書,開啟了我的心靈之窗,它不僅教給了我豐富的知識,還教給了我許多做人的道理,他淨化了我的心靈,讓我的心在書海里自由翱翔。

  小學時,當陶淵明披著柔柔的晨光,踏著輕飄的流雲來時,我驚呆了。

  所有陶淵明的故事,又何必再說呢?不論是《歸去來兮辭》的清談脫俗;還是“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閒適;不論是五棵柳樹隨風搖曳的雅緻;還是那“不為五斗米折腰”的剛韌,又有哪一點不是他執著追求心靈自由的堅貞不渝呢?

  每當吟誦陶淵明的詩文時,總覺得自己的心被慢慢淨化,昇華,就彷彿整個天地只剩下了輕柔的風和澄澈的水以及那湛藍的天。

  中學時,我喜歡閱讀李白的詩,我驚慕李白的詩,我驚慕李白那一襲飄飄的白衣,一樽淳厚的美酒。

  李白,欣喜於“朝辭白帝彩雲間”,寂寞於“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感傷於“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李白,我永遠也讀不透的李白,我喜歡,喜歡他的青山綠水,喜歡他的飄逸灑脫,喜歡他的自由自在。

  想起陶淵明,想起李白,總是無限感動,感動于晴朗的天,皎潔和朦朧的影,也許你會說,這是我的懷古情緒,可我知道,我感動的是他們心靈的自由。

  我對自己說:“讓心靈在書海中去自由翱翔吧!這樣才能讓心美的無可挑剔!”

  我想,如果沒有書,那世界就失去了生機,因為沒有書的家,就像沒有水的大海;沒有書的家,就像沒有花的花園;沒有書的家,就像沒有學生的學校……總而言之,書,是生命之源它包羅永珍,無奇不有。

  書,是知識的海洋,它讓我瞭解到關公的忠肝義膽,讓我認識到保爾·柯察金的堅強不屈,讓我看到武松的英雄之氣……

  書,是知識的海洋,它告訴我,做人要堅強,遇到挫折,要勇敢面對,不能退縮;它告誡我,做人要誠實,待人要寬容,人無完人,每個人都有犯錯的時候,但只要自己努力去改正,一樣會成為別人尊敬的人。

  書,是知識的海洋,現在,讓我們一起出發,去探索書海中的奧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