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讀過的一本好書作文
我讀過的一本好書作文
我的第一本書,現在已找不到它了,回憶起來印象也不是很深,就像深海中的夜明珠,雖說珍貴,但光芒卻不過是模糊的一點點,不很起眼,但它卻曾真正地、一點都不摻假的存在過,於我有著非凡的意義。
回憶它的時候感覺有些累,時間久遠我幾乎將它忘記了。極力想起來的一絲絲線索、一幅幅畫面也如同被細沙鋪了一層一樣,不很清晰,隱隱記著上面畫著貓、狗、猴子,還有一頭大象,剩下的實在是想不起來了。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母親經常給躺在床上的我讀裡面的故事,直到現在,我還清晰地記得母親坐在床頭邊,有感情地繪聲繪色地讀著,我也是使勁地睜著眼睛,生怕睡著了,錯過了哪個精彩環節。那時,年幼的我對母親讀的故事一知半解,但卻由衷地對書感到好奇,特別想知道這薄薄的書中怎麼會藏著那麼多故事,而每一個故事裡都會有淘氣可愛的小朋友和那些頑皮機靈的小動物們。
每當自己一個人在家時,總是情不自禁地摸一摸那本書,感覺它就像一個好孩子那樣乖,不亂跑亂動,更不搞惡作劇,所以我從不將其作為破壞的物件。如果家中有人在看書的話,我就會翻開它,裝模作樣地讀著,有時候拿倒了都不知道。
那時我最大的心願就是能夠捧著那本書為父母講故事,就像母親給我講的那樣動聽、美妙。
後來,我認了字,可以自己讀故事了,很希望能再多讀一些書,父母對我的想法也很支援。我努力學習,認真做功課,漸漸地,認識的字由少變多,看的書也由薄變厚。好奇的我開始試探著讀一些作文選,慢慢發現作文其實是很有意思的,每篇作文都會給我帶來意猶未盡的感覺。作文選便徹底代替了故事書,但這又無法令我滿足,於是便開始涉獵一些名家名作。在那些異彩紛呈的文字中,我感到書真是一個奇妙的大千世界,那裡面五彩繽紛,有喜有悲。後來,我又開始讀一些文學名著,先是簡寫版,然後是原著,讀古代文人的深刻思想,讀今日名家的精彩文筆。我的書一天天多了起來,生活也變得無法與書分開了,書徹底融入了我的生命。
我讀過的一本好書作文
提起培根,人們自然會想起他的那句名言:“知識就是力量。”幾百年來,這句話不知影響了多少人。那培根又有什麼著作值得一讀呢?自然《培根隨筆》當推首位。
手捧書坐於桌前默默誦讀,最喜歡那篇《論友誼》:“如果你把快樂告訴一個朋友,你將得到兩個快樂;而如果你把憂愁告訴一個朋友,你將減少一半憂愁。”朋友,當你悲傷的時候,當你快樂的時候,是誰正在你身邊呢?沒錯,是你的朋友啊!有福同享,有難同當,這也許就是真正的友誼吧。
還讓我印象深刻的,還有其中的《論真理》培根說:“詩人說謊,是因為謊言帶來愉快。”這實在是一句飽含智慧的話,我們不也說,詩歌是美麗的謊言嗎?“無可否認,若是一個人的頭腦以仁愛為動機,以天意為歸宿,以真理為地軸而轉動,那麼這個人就是生活在人間的天堂裡了。”……
培根說:“史鑑使人明智。”在這本《隨筆集》中,培根使用了大量的.史實來佐證他的論點,其中有叱吒風雲的人物,也有影響重大的歷史事件。讀他的這本《隨筆集》,不時令人覺得風雲變化的歷史撲面而來,從而頓生歷史滄桑之感。
老實說,《培根隨筆》對於現在的我,確實過於深奧了。部分短篇,個別語句,照我現在的理解力,確實不太明白。“書中有可淺嘗者,有可吞食者,而為數甚少的某幾本書則須咀嚼消化。”培根在《論學業》中如是說。《培根隨筆》恰好就如同他自己所說的一般——需要咀嚼消化。往後那一段漫長的時光,我可以天天讀它,一點一點了解它,點點滴滴,直到某天,能夠完全理解它。
書中有些理論是與現在不符了,但這書依舊有閱讀價值。我喜歡的不只是這本書,還有培根筆下的一個嶄新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