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時事論據> 優秀議論文論據:節操

優秀議論文論據:節操

優秀議論文論據:節操

  氣節操守,是做人的標準,是檢驗靈魂的試金石。下面請看語文迷網為大家帶來的論據素材:節操,歡迎閱讀。

  理論論據

  1、名節重於泰山,利慾輕於鴻毛。明·于謙《於肅愍公集·無題》

  2、不為利動,不為威劫。黃興《在駐洲國會議員歡迎會上的答謝詞》

  3、見利不虧其義,見死不更其守。《孔子家語·儒行解》

  4、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潔,待到雪化時。陳毅《冬認雜詠·青松》

  5、心思要縝密,不可瑣屑;操守要嚴明,不可激烈。弘一大師《格言別錄》

  6、不以窮變節,不以賤易志。漢·桓宛《真誠鐵論·地廣》

  7、骨宜剛,氣宜柔;志宜大,膽宜小;心宜虛,言宜實。弘一大師《寒笳集》

  8、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間。明·于謙《石灰吟》

  9、寧為玉碎,不為瓦全。《北齊書·元景安傳》

  10、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宋·文天祥《過零丁洋》

  11、乍向劃中耿介死,不求黃金籠下生。唐·李白《設辟邪伎鼓吹雉子班曲辭》

  12、志士不飲盜泉之水,廉者不受嗟來之食。《後漢書·列女傳》

  13、履富貴不淫,處貧賤而不戚。明·莊元臣《督元臣》

  14、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論語·述而》

  15、君子辭貴不辭賤,辭富不辭貧。《禮記·孔子閒居》

  16、質本潔來還潔去,強於汙淖陷渠溝。清·曹雪芹《紅樓夢·葬花詞》

  17、威嚴不足易其位,重利不足以變其心。《戰國策·趙策二》

  18、士窮節乃見,一一董丹青。宋·文天祥《正氣歌》

  19、歲寒松柏,至老彌堅。孫中山《建國方略》

  20、兩腿直立的普通人,比屈膝下跪的名人高大。古希臘諺語

  21、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宋·周敦頤《愛蓮說》

  22、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唐·李白《夢遊天姥吟留別》

  23、竹死不變節,花落有餘香。唐·邵謁《金谷園懷古》

  24、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孟子·滕文公下》

  25、見利思義,見危授命。《論語·憲問》

  26、富貴易得,名節難保。《三朝名臣言行錄》

  27、一個人有了崇高的`傳大的理想,還一定要有高尚的情操。沒有高尚的情操,再崇高、再偉大的理想也是不能

  達到的。陶鑄《理想、情操、情神生活》

  28、人之大節一虧,百事塗地。唐·劉因《輞川圖記》

  事實論據

  譚嗣同從容就義

  1898年6月8日慈神速太后發動政變,戊戌變法失敗。戊戌變法維新運動的代表人物之一譚嗣同,當時完全有機會逃走。另一位變法運動的領導人梁啟超也反覆催他儘快離開,但他拒不逃走,並慷慨激昂地說:“各國變法,無不從流血而成。今日中國未聞有因變法而流血者,此國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請自嗣同始!”在慈神速發動政變之前,譚嗣同的父親曾多次寫信催他回家,以免殺身滅族之禍,但他已抱捨生取義之志,對老父的來信均付之一笑。

  受刑前,他面對上萬圍觀群眾高呼:“有心殺賊,無力迴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與譚嗣同一起就義的還有劉光第、楊銳、楊深秀、康廣仁、林旭等人,史稱“戊戌六君子”。六位義士,個個大義凜然,寧死不屈,他們高尚的節操,為世人所景仰。

  齊白石的民族氣節

  齊白石,名璜,字瀕生,號白石,現代國畫大師。1937年日寇佔領北平時,他已70高齡,他憤然辭去北平藝專教授職務,閉門謝客,表示不與敵偽合流。盡天寒冷,全家寧願受凍,也不領敵偽的施捨,拒絕賣畫給敵偽人員。為了擺脫敵偽的糾纏,他先後在門上貼上告白:“白石老人心病發作,停止見客。”“切莫代人介紹,心病復作,斷難報答也。”“畫不賣與官僚,竊恐不祥。”後來乾脆寫:“白石已死。”白石老人的高風亮節一直為世人稱道。

  蘇格拉底堅守哲人的節操

  蘇格拉底,古希臘哲學家。他認為哲學的目的不在於認識自然,而在於“認識自己”。強調“美德即知識”,知識的物件即“善”。當時奴隸主統治者控告他傳播異說,毒害青年,反對民主之罪,判他死型。他從容地對法官說:“作為一位哲人,我堅持哲人的節操,如果你們提出條件,說只要我以後不再從事哲學研究,就可以放我,讓我活下去,那麼我的回答:只要我活著,我就不會放棄我的信仰。”

  蘇格拉底,誓死堅持真理的氣節,值得後世景仰,其言行大抵見於柏拉圖的一些對話和色諾芬的《蘇格拉底言行回憶錄》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