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時光> 聽時光飛舞作文

聽時光飛舞作文

聽時光飛舞作文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作文吧,作文是從內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範語法結構的、能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化。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作文感到非常苦惱吧,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聽時光飛舞作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聽時光飛舞作文1

  古往今來,悽美而又動人的愛情故事,總能讓人刻骨銘心的記住。而歌曲,恰恰是能高於語言,高於文字的來敘述故事的最好方法。我們組選擇了《白頭吟》這首詩歌,我明白了卓文君和司馬相如的故事,卻無法理解卓文君內心深處的悲傷之情,就好像是一條黑洞洞的走道,盡頭是一扇緊緊關閉的門……

  我因為一些原因沒有參與我們組的演唱,為此我感到非常的遺憾,總覺得自己沒有幫上組裡什麼忙,但我卻更加期待歌曲的成品,期待從我們口中唱出的《白頭吟》。

  隨著前奏的響起,我的眼前彷彿呈現出一幅畫面,那音樂聲好似展翅欲飛的蝴蝶,撲閃著靈動的翅膀,翻飛在悠遠的天空中。哪怕這個旋律已經無比的熟悉,但每再聽一次,都總是能聽出一些不一樣的韻味出來,那美妙動人的音樂聲,就像一股甘泉,一直沁入我的心靈深處。

  男生唱的第一句,已經足夠使我驚歎不已。“一朝將聘茂陵女,文君因贈白頭吟。”他的聲音像是在捶一根過於繃緊的彈棉筋,發出一連串單調而低沉的`聲音。像是李白在敘說卓文君和司馬相如的故事。

  女生的聲音加進來時,我的心也隨著那歌聲一齊起伏,歌曲似乎與我的內心產生了共振,讓我體驗到了一種從未有過的情感。“誰願得一人心,盼白頭不相離。”這歌聲是那樣的婉轉動人,如山澗中的潺潺流水;又參雜著憂鬱悲傷,彷彿看到了卓文君在眺望遠方,望月悲傷,看花墜淚。

  戲腔的加入,又好似讓我看到了從前的人們在演繹著卓文君的故事。歌聲是那樣的悠遠綿長,好比餘音嫋嫋不絕如縷。

  這首我們組演唱的《白頭吟》,就像是潺潺流水般淺吟低唱,獨具風韻;有時悽美,若露滴竹葉般玲玲作響,耐人尋味;有時是那樣的渾厚,使人心潮澎湃;有時又婉轉得似深情交融時的一行熱淚,扣人心絃。

  在為我們組做海報的時候,我把自己感觸最深的一句詞寫了上去。

  “誰願得一人心,盼白頭不相離。皚如山上雪,皎若雲月。”

  這世上廣為流傳的愛情故事,總是不那麼美滿,卻叫人怎麼也忘不掉。

聽時光飛舞作文2

  如同身處春江湖邊一隅,耳畔縈繞著一曲悠揚,頓挫,古典的《春江花月夜》。豎笛聲繾綣綿長,飄向遠方,仿若永遠不會終止,叫人聽得入了神。

  在“古韻今唱”活動中,詩詞和音樂相遇,人聲與樂聲相融,古與今的碰撞錯亂了時空。我們編曲,唱奏的過程就是在樂音中尋覓詩境。在音樂的高低起伏裡,我尋見蒼茫的天地,鮮活的歷史,凝固的時間,彷彿夢迴初唐。以這樣的形式瞭解古詩,如同在詩境中漫步。

  笛聲與鋼琴聲交織成了前奏,緩慢向前,聲音低沉但和諧悅耳。聽樂器朦朦朧朧的低聲細語中就好像身處香霧繚繞的宮殿,心情隨著若隱若現的伴奏自然而然的沉靜了下來,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此時人聲漸入歌中,悠悠述說初唐的故事。在合聲中,我彷彿能看見翻湧澎湃的江潮。一輪皓月在激進的浪花裡出生,皎潔的月影被江水擾亂,碎成一片片銀色,零散的浮在江上,映出月光閃閃。隨著樂音聲的一點點攀升,月亮應也爬上了黑夜的幕布。“皎皎空中孤月輪”,我似乎看見獨行的皓月正當空。無論地上春江的一聲聲擊打,也寧靜的不為所動,像一位遺世而獨立的嫋嫋娉婷。

  水中流淌著月光,隨波去到更渺遠的地方,繞過長滿綠草的原野和花林。“此時相望不相忘,願逐月華流照君……”這時候曲調揚了起來,人聲減弱,樂器更高昂的相互和鳴。琴聲依舊清脆,而婉轉笛聲中忽然產生了一種別樣的情思:我願隨明月照耀你的身影,面對這樣的美景,我卻不能與你相聚,此時天各一方,或許我們都在望著同一個月亮吧。此時此刻,不知多少人踏著月色歸家了,月亮低垂在樹梢,樹枝上沉甸甸地搖著的是滿滿的思念……

  曲聲仍在繼續播放,而音樂教室的我們欣賞著我們的成果心情久久不能平息。這樣一詩一曲帶我回到了不知多少年前的春江,我如同跟著作者的步履遊走了一番,身臨其境。

  時光飛舞在一個個音符之間,我肆意穿梭,感今懷古……

聽時光飛舞作文3

  一輪明月懸在深藍色的夜空中,灑下銀白色的光輝。這樣一輪滿月,能勾起多少人的思緒,今天如此,一千多年前的唐代也是如此。一千多年前的詩人張若虛正是在這樣一個月色動人的夜晚寫下了一首《春江花月夜》,而千百年後的今天,我們將《春江花月夜》填進民樂《春江花月夜》,配以西洋樂器鋼琴、長笛,創造出了一首別樣富有詩意的歌曲:《春江花月夜》。

  點開歌曲,一陣嘈雜。片刻之後,響起了一聲長笛,渺遠的一聲長笛。笛聲婉轉地進行著,音樂如江水般流動著,落在了悠長的一個音上。長音好像一盞明燈,照亮了千餘年前的一個月夜。伴著窸窸窣窣的雜音,追尋著渺遠的笛聲,我回到了那個月夜。

  天空中嵌著的還是那一輪明月,灑著清暉。月光下一條寬闊的大江緩緩流淌著,清亮的笛聲伴著波光粼粼的江水也流著,流著。當它飄飄忽忽地落在長長的尾音上時,世界似乎都安靜了,像等待著什麼。這時,吟唱聲響起了:“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聲——”歌聲低低的,好像是在喃喃低語。歌聲與伴奏聲都融合在了一起,難以分開了。我看見江那邊,霧中若隱若現的一片花林,月光下閃閃發光,微風中輕輕搖擺,花瓣發出簌簌的聲音,抑或是那輕輕的吟唱聲:“江流宛轉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裡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

  歌聲中我好像還聽見了琴聲。不對,怎麼可能時琴聲呢?那是玉佩叮叮噹噹地響,而玉佩正是那位長鬚飄飄的長者身上的。他的嘴蠕動著,好像念著什麼,而眼睛則望向明月。我也望向明月,它仍然發著悠悠的光,使周圍的一切景物甚至音樂都反著銀白色柔和的光。一瞬間,我知道長者唸的是什麼了:《春江花月夜》。那一刻,春江,花林,月,也都化為我心中《春江花月夜》的音樂。

  音樂已經結束了,我耳畔還回想著長笛,鋼琴和歌聲優美的旋律。我想,詩詞和音樂是古今相通的,剛剛,我乘著詩詞和音樂,回到了一千多年前,聆聽了時光飛舞。望向仍然傾瀉著光輝的明月,我又想,這滿月帶中國人獨有的一份情感,也是古今相通的。

聽時光飛舞作文4

  “願得一心人,白首不相離。”這是卓文君對愛情的祈願,也體現出了作為一名女子的純情。她拒絕輕浮茂盛的甜言蜜語,只想要一個人,如陽光下的塵埃一樣,給她真實的幸福。我們組“古韻今唱”主題便是《白頭吟》。

  “聞君有兩意,故來相決絕。”我當初編改歌詞時異常喜歡這一句詩。沒有刻薄埋怨的字文,不是譏誚這庸塵中濫情的男子,只有灑脫。她似不願因被“拋棄”而低三下四地哀求哭啼,若給不了她愛,那從此一別兩寬,天涯海角,各自安好。

  錄歌的時候我卻屢屢受挫。總是不能很好的將情感表達出來,既不該是歡愉的,也不該是蒼涼的,偏生是淋漓後的沉靜,在我看來大概是豁達的。

  收到成品之後,我倒是有些忐忑。若是沒有掌握好分寸,那便是變了味兒了。當我心情複雜地打開了音樂的時候,思緒漸漸被帶入了這個故事中。同學們的聲音不矯揉造作,以真聲演繹,展現音色的同時,也意外的與詩的情感相符。開頭部分笛子和著較強節拍感的伴奏,有種悠遠的感覺。像空谷曾吹來一陣風一樣空靈。同學們有少年感的聲音出現,勾起了我的想象。她是那個被司馬相如一曲《鳳求凰》打動的落落大方的佳人;她是那個愛得熱烈的,大膽的,不顧世俗禮法與人夤夜私奔的少女;她是那個處於市井之中卻不卑不亢,衣不染塵的妻子。似乎能看到,她險些錯付終身後的孑然一身揮袖離別;似乎能聽到,她被丈夫背叛後的灑脫堅定的轉身道別;似乎能覺察到,她所期待的不過是百年之後合於一墳。與同學們歌聲中那份敢愛敢恨一樣,她不去乞求,不去哭鬧,不去譏諷。

  戲腔部分的《怨郎詩》著實是亮點。戲腔獨特的華麗感,綿長感,始有些許怨念。我看到她神情有些失落,在向著那個背叛了她的人傾訴衷腸,她不是想讓他心回意轉,只是嘆這世間的情竟如此虛幻。

  最後合唱的部分,似是當初紅塵滾滾光影相重,往事上演。像是司馬相如的悔過,像是卓文君的清醒,像是後世之人因他二人荒蕪之心曠野徒奔後的唏噓。這些都是卓文君《白頭吟》可嘆之處,她的確是個奪目的存在,不是因萬種風情,也不因才高八斗,只是因為她的獨立個性。

  曲終人未散,即使再度回心轉意,過去的已經過去,只給現在的人留下回味。我聽完歌曲,隨著笛聲飄遠,思緒也扯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