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生活> 作文教學中的生活情趣

作文教學中的生活情趣

作文教學中的生活情趣

  生活教學,蘊涵開放、多元、靈活等諸多元素,需要情趣相伴與相助。離開情趣,生活作文教學就會陷入枯燥、呆板的泥沼。

  生活作文教學的情趣是怎樣“煉”成的呢?下面,筆者結合自己的學習和多年作文教學實踐,談幾點粗淺的認識和。

  1引導學生學會留意生活,讓作文於“真實處”見生動之趣生活是多姿多彩的,是取之不盡的作文資源庫。引導學生走進生活、留意生活、感受生活,透過寫真實的生活,領悟生活處處有“美麗”、有“生動”。這樣的作文教學,才有情趣可言。那麼,如何讓作文於真實處見生動之趣呢?

  1.1放開手腳,引導學生留意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生活是生命運動中具體而豐富的活動。平平常常的每一刻生活,卻蘊涵著生命運動的高位意義。在作文教學中,教師應引導學生走進生活、留意生活,包括每一時、每一處、每一點小小的變化,都要用心去看、去記、去寫。所渭“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橫看成嶺側成峰”。早上觀察與晚上觀察同一朵花,會有不同的“情”與“趣”、“美”與“趣”。因此,教師應引導學生珍視每一天生活,看重每一次生命活動,“用筆說話”,把所見所聞所感用書面語言表達出來。

  1.2放低要求,引導學生捕捉“真實”生活。綜觀當前的作文教學,許多學生還是很“怕”作文,大多是因為覺得“沒什麼內容可寫”。筆者認為,造成這種怪誕現象的直接原因有三:

  1.2.1學生在“真實”的生活中難以尋找“動聽”、“動人”的寫作素材,所以許多學生沒有看重“平常”。其實,因為“真實”,所以平常。所謂平平淡淡才是真,生活中“感天動地”的“好”作文題材實在是“鳳毛麟角”。沒有留意真實生活,對於日常生活中的事物變化、事物之間“不盡相同”之處,學生自然就缺乏蒐集、篩選、整理的`意識和能力。

  1.2.2教師”教”的要求過高,導致學生“造假”。許多教師往往是以佈置任務、“支你一招”的身份和口吻去“教”作文,教作文如同“壓模”,希望一次性成品,包括字數、文句、結構等,都有詳細“規定”。顯然,這是在難為“初積跬步”的學生。學生的回應是:“真實”不“生動”,只有“以假亂真”。

  1.2.3作文選的“榜樣”太“優秀”。範文引路,是作文教學中常用的方法,但時下許多作文選太“優秀”,榜樣過“高”,在平常的生活中,孩子掘地三尺也“挖”不出這樣好聽的故事來,以致許多孩子“望文生畏”。因此,引導學生寫真實的生活,需要創造讓學生“直抒胸臆”的環境。當然,首先要放低要求。

  1.3放大優點,引導學生快樂表達真情實感。讓學生體驗生活作文的情趣,教師首先要善於放大優點,把學生“率性而為”的真實生活作文,視為“原生態”的“綠色”作文。杜絕造假、摻假。“胡編亂造”,一方面不利於學生養成留意生活的習慣;另一方面也不利於學生優良品質的發展。由此,教師應鼓勵孩子寫真實的作文。葉聖陶先生在《作文論》中說:“我們作文,要寫出誠實,自己的話。”寫真實的生活作文,也是作文教學的旨趣所在。

  2引導學生關注平常,讓作文於“細微處”見“事理”之美在許許多多的生活瑣事中,蘊涵著各種各樣的“道理”,包含著方方面面的“規則”。因此,要引導學生從“小處”入手,在小事中尋找作文的旨趣。如何引導學生從“細微處”入手,寫出“事理”之美.

  2.1在躬行中品滋味。只有身體力行,才能有所知曉、有所體味。事實上,許多事情,只有親身去做了,才知道其意義。單憑空想、光靠書上寫的,往往是膚淺的、不得要領的,甚至是“風馬牛不相及”的。正所謂:“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如一位學生寫《種草莓》:“我精心照料著我的草莓。剛剛結成的小草莓是半圓半扁的,白中帶青的。漸漸地,漸漸地,那草莓變紅了,鮮紅鮮紅的。一眼望去,它的表皮上似乎塗了一層油似的,鮮亮、誘人!我想,正因為自己灑下了辛勤的汗水,眼前的草莓才會如此惹人喜愛,吃起來才會如此香甜!”正因為小作者親身經歷了種草莓,文中才有“鮮亮、誘人”的草莓外表呈現給讀者;也正因為小作者注意到了“細微處”,文末才有吃起來“香甜”的發自肺腑的感受。

  2.2在對比中明事理。眾所周知,對比是認識事物最直接、最簡單、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如自己與別人對比、過去與現在對比,包括生活條件方面,人們做事辛苦、細心、認真、努力程度,對生活、對事物的思考等。透過對比,讓學生對生活更有感觸,作文自然就會有意思、有“新意”。如一位學生寫《甲魚的窩》:“那是一個初冬的日子,我穿著兩件羊毛衫,感覺還是涼颼颼的,老師帶我們去參觀神州第一甲魚場的暖房。暖房是孵化小甲魚的地方,裡邊的溫度有32度。走進暖房,人好像到了另外一個季節裡”這位學生透過甲魚窩內外溫度的對比,明確地告訴讀者,甲魚喜歡暖和的環境。

  2.3在連結中訴美感。唯物辯證法告訴我們,事物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一件平常的生活小事,有時給人啟迪,引人深思,往往需要人們去聯想。比如,有人寫爬山虎:生命不息、奮鬥不止的爬山虎,無論條件多麼艱苦、攀行多麼困難,它總是無聲無息、無怨無悔地向前,並由此聯想到勤奮好學的人。於是,爬山虎有了美好的品質,有了鮮活的生命形象。這也是觀察生活的樂趣、廣泛聯想的美感。引導學生養成注意事物間聯絡的習慣,不僅有助於深挖作文主題,還有助於學生良好思維品質的培養。

  3引導學生體驗生活,讓作文於“平淡處”見“純真”之情真情猶如一股清泉,淙淙流淌,清澈純美。蘊涵在生活中的“情”,是自然而真切的,需要用“心”去悟、去訴說。如何引領學生關注“平淡”,思考“平常生活”中的“不平常”,表達“純真”之情?

  3.1“我愛我家”,萌發親情。家,是情感的港灣;親情是塵世間最為淳厚的情感。然而,在快節奏的當代生活中,許多家庭、學校常常“無暇”顧及這種情感的激發、培育和褒揚,以至於許多孩子從不去想祖輩、父輩的辛勞與奉獻。許多作文中所涉及到的親人,輕描淡寫,情感淺薄。透過引導學生採集關於親人的故事,如《我的一家人》、《節儉的爺爺》等,讓孩子們真正懂得自己的親人“為誰辛苦為誰甜”。這樣,在豐富作文題材的同時,又培育了親情。

  3.2和諧交往,萌生友情。著名特級教師賈志敏曾說過:“‘生活與作文’好比‘水與魚’的關係。”事實也是如此,在平常生活中,許多小作者,對於同伴之間發生的故事,常常覺得是“有話可說”的,而且是富有情趣的。比如:一起玩“貓捉老鼠”遊戲、跟同伴學騎車、交流讀書上網心得等。這些平常的故事,說不上“意義非凡”,但透過回想、提煉、描述,促使了夥伴間友情的萌生、加厚和延續。這樣的作文,從某種意義上說,是一種生命成長的記錄,是情感歷練的,是人生的“史記”。

  3.3瞭解家鄉,萌動鄉情。家鄉,是個情緣深深的字眼,儘管在許多孩子看來,眼前的一切是那麼“平淡無奇”,如果讓他們觀察和思考,常常是“皺上眉頭”、“厭上心頭”。其中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因為“心不在焉”,沒有用“心”去解讀家鄉的純淨、親切、可愛。透過引領孩子用慧眼去搜尋家鄉的恬美,用真心去捕捉寫作素材,孩子們才會真切地感受到:可愛的家鄉,到處有美,有耐人尋味的作文題材。

  生活作文,讓學生自由而真實地表達自己,他們從中得到愉悅感、解放感和滿足感,並且變得善於表達,從而形成良性迴圈。在教學實踐中,我們努力地實踐著,期待著生活作文成為語文教學中最美的詩。

熱門文章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