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安全教案> 【熱門】中班安全教案彙總七篇

中班安全教案

【熱門】中班安全教案彙總七篇

  作為一位傑出的教職工,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我們該怎麼去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中班安全教案8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中班安全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瞭解廚房裡的危險有哪些,具有一定的安全意識。

  2、學會保護自己,避免不安全事故的發生。

  活動準備:

  幼兒每人一套《安全伴我行》手冊、圖片。

  活動過程:

  一、出示圖

  (一),提問並引出主題。

  1、圖上畫的是什麼地方?(廚房)

  2、從什麼地方看出來是廚房?(有刀、鏟、爐等物)

  3、你家有廚房嗎?(有)廚房在什麼地方?

  4、小結:廚房裡有這麼多東西,小孩子個子矮,應少到廚房裡去玩,為什麼呢?因為廚房中隱藏了很多種危險。

  二、知道:第一種危險:廚房中刀具的危險。

  1、出示實物刀:玩具刀與真刀的對比。輕和重、大和小的對比。

  2、提問:廚房裡的刀是拿來做什麼的?如果小朋友去廚房玩刀,刀不小心落在自己的腳上,會怎樣?

  3、出示圖

  (二):一個小孩玩廚房裡的刀,刀落地,差點落在幼兒腳上,真危險。

  讓幼兒看圖和感知一下真刀,讓其明白:廚房裡的真刀不能玩,如果不小心落在地上,腳上都會受傷,還會砸著腳趾,很危險!

  三、第二種危險:廚房燃氣爐的危險。

  1、讓個別幼兒找出燃氣爐玩具,讓小朋友想想廚房中燃氣爐有危險嗎?有哪些危險?

  2、出示圖

  (三):一個小孩在廚房裡自己去開燃氣爐,爆出了火光,射在小孩臉上。

  3、師:小朋友自己不能開燃氣爐,因年齡小,掌握不好開關,燃氣洩漏會中毒,還會引發燃氣爆炸的。

  四、第三種危險:炒菜時油爆在臉上,眼睛裡的危險。

  1、出示圖

  (四),讓幼兒觀察後講出:媽媽在炒菜,個子矮、年齡小的孩子不能靠近鍋邊,油爆在臉上、眼睛裡,小朋友哭了。

  2、知道炒菜的油爆在臉、眼上,會燒傷、會瞎眼等。

  五、第四種危險:用熱水瓶自己倒水,從爐子上取放的危險。

  1、出示圖

  (五):一小女孩手抱開水瓶自己去廚房倒爐子上的開水。

  2、讓小朋友說出圖中的危險。

  3、師:燒開的水或剛做好的飯菜溫度高,不小心碰倒了會被燙傷的。

  六、遠離廚房避免危險。

  要避免這些危險,有什麼辦法?(遠離廚房,不一個人在廚房裡玩……)

  七、看《安全伴我行》手冊。

  讓小朋友一邊看一邊講出廚房中有哪些危險,並把看到的故事說給小朋友們聽,幼兒一起交流。

  活動延伸:

  回家到廚房裡看看還會有哪些危險,和爸爸媽媽一起交流避免危險的辦法。

中班安全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的防範意識,提高幼兒的自我保護能力。

  2、讓幼兒知道接觸陌生人給自己帶來的危險。

  3、讓幼兒不能輕信陌生人的話,不跟陌生人走。

  4、加強幼兒的安全意識。

  5、考驗小朋友們的反應能力,鍛鍊他們的個人能力。

  活動準備:

  零食、玩具、陌生人送禮物的課件

  活動過程:

  一、 匯入(談話匯入)

  ——小朋友你們遇到陌生人事怎麼做的?或是小朋友如果有陌生人接近的你的時候你會怎麼做?(幼兒各抒己見)

  ——小朋友剛才說了那麼很多不同的方法,你們說的都很棒!那我們來看看動畫的小朋友遇到陌生人事怎麼做的?

  二、觀看課件(討論,提升經驗)

  ——你們看到動畫裡的那兩個小朋友遇到陌生人是怎麼做的?

  ——(幼兒說一說課件)小朋友觀察的都很仔細

  ——引導幼兒討論:生活中如果陌生人接近你的時候我們該如何保護自己,才能不受騙呢?

  ——(幼兒說一說)不和陌生人說話、不接受陌生人的食物,不跟陌生人走,馬上找爸爸媽媽,找警察叔叔幫忙等遠離陌生人。

  三、情景表演

  ——小朋友現在把你們找到的好方法和剛剛學到的好方法,我們一起來做個情景遊戲。

  ——創設情景遊戲(陌生人送禮物)

  四、 誇一誇

  —— 剛剛在遊戲中,小朋友都想了很多方法,遠離陌生人,你的辦法真不錯,不吃陌生人給的食物、不和陌生人說話、不跟陌生人走。小朋友記住了,在任何適合時候有陌生人和你接近的話,你們都要想出好的辦法遠離他們,還有在外出時也不要離開集體或成人,在爸媽沒在家一個人在家的時候,不給陌生人開門,遇到陌生人不能輕信。

  活動延伸:

  陪孩子一起看安全教育之類的教育片,老師或父母結合片子的內容認真的講解,讓孩子學會最基本的生活自救方式,在生活中多創造一些場景,模範一些突發事件,可以將這作為遊戲與孩子一起玩,鍛鍊孩子的應對能力,培養孩子的膽量,遇到問題大膽的處理。

中班安全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瞭解使用文具的不安全行為以及產生的危險。

  2、會安全使用文具,能夠遵守文具使用安全規則。

  3、透過討論,初步建立班級的文具安全規則。

  活動準備教學掛圖

  活動過程

  1、活動匯入:談話活動

  教師:文具是我們學習的好幫手。小朋友們想一想,你們經常使用的哪些文具你們明白文具使用不當會很危險嗎下面我們看看書上的小朋友在做什麼

  2、活動展開:觀看幼兒用書和教學掛圖。

  (1)教師:請小朋友翻開書的第2頁和第3頁,仔細看看每一幅圖,圖上的小朋友在做什麼他們在使用哪些文具他們使用文具的方法對嗎

  (2)幼兒根據教師的提問,自由閱讀和講述畫面的資料,教師巡迴指導。

  (3)教師出示掛圖,引導幼兒講述和討論畫面資料。

  ①教師:老師這兒的大圖和你們書上的小圖是一樣的,我們一齊來看看這幅圖都講了些什麼。

  ②逐一討論掛圖中相關的資料。這個男孩在做什麼咬鉛筆會有什麼危害呢(鉛筆不能咬,會造成鉛中毒,會把細菌等有害的東西吃到肚子裡,還會使小朋友的牙齒歪斜)③討論其他資料。

  ④教師小結:這幾位小朋友使用文具的方法不正確,這樣會對他們的身體健康造成危害,嚴重的還會威脅生命安全。

  3、活動展開:分組討論該怎樣安全使用文具。

  (1)教師引導幼兒觀察並講述最後一幅小圖:此刻我們一齊來看看,這幅圖上的小朋友的做法是不是正確。為了我們的健康和安全,除了畫完畫要洗手,在使用文具時還就應注意什麼

  (2)教師發給每組幼兒一張大白紙和一盒水彩筆。每組推選一位潛力較強的幼兒,請他用圖或圖夾文的方式表現大家討論的資料。

  (3)幼兒分組討論該怎樣安全使用文具。

  (4)教師巡迴指導引導幼兒用自己的方式把自己組的想法表現出來。

  (5)分享各組討論資料。

  4、活動總結:安全使用文具規則。

  教師引導幼兒回顧群眾制定的具體的行為規則,進行總結。

  5、活動延伸:張貼安全使用文具規則。

  安全使用文具規則的參考範例:

  (1)、使用文具時,持續坐姿端正,正確用筆。

  (2)、不玩弄文具,不吃或咬文具。

  (3)、不用筆尖對著自己和他人。

  (4)、不用油畫棒、水彩筆在皮膚或衣物上亂畫。

  (5)、用完文具要收拾整齊。

  (6)、寫完字或畫完畫要把手洗乾淨。

  (7)、使用剪刀要留意,不要使用箭頭鋒利的剪刀,使用見導師咬集中將身,不能一邊說笑一邊使用剪刀。不要拿著剪刀對著別人亂晃,剪刀用完放到安全的地方。

中班安全教案 篇4

  一、 活動目標

  1、 透過圖片和影片感知地震的破壞性和危害性,初步瞭解形成的原因以及地震來臨之前的前兆。

  2、 學習地震中逃生和自救的基本方法,增強自我保護的意識。

  3、 培養幼兒互相關心的情感。

  二、 活動準備

  課件:《可怕的地震》、《地震來了怎麼辦》教學影片《地震的前兆》、《地震中如何逃生》,地震發生時的影片一小段

  三、 活動過程

  1、 活動匯入,引導幼兒初步瞭解地震的相關知識。

  (1)教師播放一小段地震的影片

  師:“剛才的影片裡發生了一件什麼事情?”“發生地震時,會有什麼樣的感覺和現象?”

  (2)教師出示地震的圖片,引導幼兒瞭解地震的巨大破壞性

  師:“這些圖片上都有什麼?”“裡面的人、房子、橋怎麼了”

  教師小結

  (3)播放課件《可怕的地震》,引導幼兒簡單瞭解地震發生的原因

  師:“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地震是如何發生的。”

  2、 觀看動畫影片《地震的前兆》,引導幼兒討論

  師:剛才動畫裡面有哪些小動物?這些小動物和平時有什麼不一樣嗎?

  小螞蟻怎麼了?(上樹)

  小青蛙和小魚怎麼了?(跳上岸)

  小鳥怎麼了?(不回巢、四處亂飛)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現象?

  3、 引導幼兒討論地震的逃生和自救方法。

  (1)師幼共同討論

  師:發生地震時,我們應該怎麼辦?如果我們在教室裡怎麼辦?如果在操場上怎麼辦?如果在家裡怎麼辦?

  教師引導幼兒自由討論

  (2)幼兒集體觀看影片《地震中如何逃生》,引導幼兒瞭解地震中的逃生技能

  (3)教師小結:

  4、地震逃生遊戲

  引導幼兒自己尋找安全的地方進行躲藏,在躲藏的過程中注意安全,找空的地方躲藏,不要碰撞到別人。

  中班安全教案:地震來了怎麼辦

  一、 活動目標

  1、 透過圖片和影片感知地震的破壞性和危害性,初步瞭解形成的原因以及地震來臨之前的前兆。

  2、 學習地震中逃生和自救的基本方法,增強自我保護的意識。

  3、 培養幼兒互相關心的情感。

  二、 活動準備

  課件:《可怕的地震》、《地震來了怎麼辦》教學影片《地震的前兆》、《地震中如何逃生》,地震發生時的影片一小段

  三、 活動過程

  1、 活動匯入,引導幼兒初步瞭解地震的.相關知識。

  (1)教師播放一小段地震的影片

  師:“剛才的影片裡發生了一件什麼事情?”“發生地震時,會有什麼樣的感覺和現象?”

  (2)教師出示地震的圖片,引導幼兒瞭解地震的巨大破壞性

  師:“這些圖片上都有什麼?”“裡面的人、房子、橋怎麼了”

  教師小結

  (3)播放課件《可怕的地震》,引導幼兒簡單瞭解地震發生的原因

  師:“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地震是如何發生的。”

  2、 觀看動畫影片《地震的前兆》,引導幼兒討論

  師:剛才動畫裡面有哪些小動物?這些小動物和平時有什麼不一樣嗎?

  小螞蟻怎麼了?(上樹)

  小青蛙和小魚怎麼了?(跳上岸)

  小鳥怎麼了?(不回巢、四處亂飛)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現象?

  3、 引導幼兒討論地震的逃生和自救方法。

  (1)師幼共同討論

  師:發生地震時,我們應該怎麼辦?如果我們在教室裡怎麼辦?如果在操場上怎麼辦?如果在家裡怎麼辦?

  教師引導幼兒自由討論

  (2)幼兒集體觀看影片《地震中如何逃生》,引導幼兒瞭解地震中的逃生技能

  (3)教師小結:

  4、地震逃生遊戲

  引導幼兒自己尋找安全的地方進行躲藏,在躲藏的過程中注意安全,找空的地方躲藏,不要碰撞到別人。

中班安全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初步瞭解一些基本的自我保護常識和相應的策略。

  2、透過觀察圖片,推測可能發生的事情,瞭解這樣玩的危險性。

  3、積極參與戶外活動,感受自我保護過程中的愉快心情和活動過程中的快樂。

  活動準備:幼兒用書人手一冊。

  活動過程:

  一、觀察圖片,推測可能發生的事情。

  (1)教師引導幼兒開啟幼兒用書,問:請大家看圖說說,圖上的小朋友在玩什麼?這樣玩好嗎?為什麼?

  (2)鼓勵幼兒觀察並結合自己的經驗說出自己的想法。

  教師:大家猜一猜,如果這些小朋友這樣玩,可能會怎樣呢?讓幼兒按照自己的想法推測,並說出後果的危害。

  二、幼兒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說說其他比較危險的行為。

  (1)教師:你們還知道哪些玩的方法比較危險的?這樣玩為什麼有危險呢?

  (2)透過討論幫助幼兒瞭解幾種不安全的玩法,認識到它們的危害。

  三、組織幼兒討論:怎樣玩可以使自己比較安全?

  (1)教師:剛才,我們說了許多玩的方法和玩的東西都比較危險,那麼,我們應該怎樣玩,應該玩些什麼呢?怎樣讓自己比較安全呢?

  (2)鼓勵幼兒大膽發言並講述自己的看法。

  四、學習自我保護策略。

  教師帶領幼兒到教室外面玩大型玩具,讓幼兒在活動中不斷體驗如何進行自我保護,教師也在活動的過程中不斷示範、提醒幼兒加強自我保護,教育大家如何保護自己,並學習相應的策略。

中班安全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瞭解生活中常見的標識,學習運用張貼標識的方法來提醒他人注意安全。

  2、增強安全意識與規則意識。

  3、能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見解。

  4、探索、發現生活中的標識。

  重點難點:

  1、學習運用張貼標識的方法來提醒他人注意安全。

  2、瞭解並知道生活中的常識。

  活動準備:

  1、掛圖 ;

  2、生活中常見的標識,如:小心碰頭,小心滑倒,禁止跳躍,不要觸控,有電危險等標識;

  3、事先製作小紅點標識若干

  活動過程:

  一、結合故事講述,引導幼兒理解標識的作用

  1、教師出示掛圖一,邊講邊引導幼兒觀察圖上的標識及小兔子的行為

  師:小朋友們,你們看看這幅圖片上有些什麼啊?(有一些標記和一隻小兔子)

  師:小兔子出門去,媽媽提醒它注意什麼?你們知道它要往哪裡走啊?那它是怎麼知道往哪裡走的呢?它為什麼會掉進洞裡的?它要經過那裡才能到小熊家?它硬挨注意什麼?那你是怎麼知道的啊?

  2、小結:我們周圍有很多的標識,它們會說話,告訴我們要注意什麼呢?中班健康:安全小紅點。

  二、認識生活中的常見標識

  1、出示掛圖二。引導幼兒說一說這些標識的意思和作用,並說一說在那裡見過。

  師:小朋友看看這幅圖片,你們認識這些標識麼?哦,不認識,有的認識,都沒關係,那我們一起來認一認,看看是什麼意思,這些標識有什麼作用。

  2、透過觀察與討論,進一步引導幼兒理解標識的內涵與作用

  三、看圖講述與配對

  幼兒翻開《小朋友的書。我升中班了》第3~4頁“安全小紅點”,看圖說說在這些情境中我們要注意什麼?可以用什麼標識來提醒別人?引導幼兒嘗試表述並配對

  師:小朋友現在翻開你們的書,翻到第3~4頁,看看書中的情境我們遇到了要注意些什麼啊?我們可以想一想如果要提醒別人,我們可以用什麼標識來提醒呢?

  四、張貼安全小紅點

  帶領幼兒在幼兒園裡走一走,尋找並說出哪裡需要我們張貼安全標識,說說為什麼?然後以小組為單位在該場景中張貼事先製作好的小紅點,作為提醒他人的標識。

  活動反思:

  在日常生活中,幼兒看到過許多的安全標識,但他們還不完全理解這些安全標識的作用,因此在本次教學活動,就是為了讓幼兒從認識並瞭解在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簡單的安全標識。在教學活動中,先出示標識,讓幼兒猜猜標識的意思,後告訴幼兒這個標識正確的名字並說明在什麼樣的情況下會出現這個標識,還可以問小朋友在生活中哪裡見過這個標識,激發幼兒對認識標識的興趣。最後,我與幼兒一同商量,將標識張貼在哪裡才能夠起到提醒人們的作用,幼兒能夠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將一個個安全標誌張貼到教室的各個角落。經過本次活動,幼兒能基本認識並瞭解在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簡單的安全標識。

  小百科:標誌是生活中人們用來表明某一事物特徵的記號。

中班安全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初步瞭解指甲的作用,知道愛護指甲的重要性。

  2、透過互相觀察和相互討論,知道如何愛護指甲。

  3、懂得講衛生,會和身邊的人分享講衛生的習慣。

  活動準備:

  1、認識自己的手指甲。

  2、指甲鉗一把、幼兒用書人手一冊。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初步瞭解指甲的作用。

  教師用手捂著肚子,臉上表情痛苦的樣子,問:哎呦,好痛啊,寶貝們知道我怎麼了嗎?我為什麼會肚子痛呢?(一隻手指放在嘴巴邊)我這是在幹嘛啊?指甲裡面有很多髒東西,那那些髒東西是從哪裡來的呢?

  二、基本部分

  引導幼兒討論指甲的作用。

  1、用你們的眼睛看下自己的小手上,有指甲嗎?那你們知道指甲它是用來幹嘛的嗎?如果你把指甲剪得太短了會怎麼樣呢?

  2、討論如何愛護自己的指甲。

  (1)大家知道了指甲有那麼多作用,那你們應該怎樣保護自己的指甲呢?

  (2)師:如果你的指甲長長了,沒有及時剪會怎麼樣呢?讓幼兒自由討論。

  3、看一看,說一說

  讓幼兒看一看,說一說周圍寶寶的手指甲長不長,髒不髒,及時表揚觀察仔細的孩子,手指甲很乾淨,長度剛剛好的寶寶,讓指甲偏長的寶寶回家後讓自己的爸爸媽媽幫忙剪。

  三、結束部分

  我們一起去隔壁班做客吧,看看他們的指甲怎麼樣?我們也教教他們怎樣愛護指甲吧!

  活動延伸:

  家長平時在家可以引導幼兒關注自己的指甲,養成勤剪指甲的良好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