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人生> 借有字之書品人生作文

借有字之書品人生作文

借有字之書品人生作文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都接觸過作文吧,根據寫作命題的特點,作文可以分為命題作文和非命題作文。那麼一般作文是怎麼寫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借有字之書品人生作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人生必讀書目中有三本大書:“有字之書”“無字之書”“心靈之書”。而我卻言人生只需“有字之書”。

  歌德曾有言:“有讀書經驗的人用兩隻眼睛看書,一隻眼睛看到紙面上的東西,一隻眼睛看到紙背後的東西。”對待讀書問題,先賢早有預見。“無字之書”“心靈之書”早已刻在“有字之書”的背後,只待有經驗有智慧之人前去尋覓。

  在我的理解之中,讀三本大書的觀點似乎顯得刻意與褊狹。其餘兩本書早已融入“有字之書”的骨血,又為何要生生將其剝離以顯示專業與高深。“因為我讀過書,油墨早已融入我的風骨。”一身才氣是一個人最好的修飾。這些雋永之句早已闡釋了“有字之書”對人的風骨的`涵養和薰陶,又何須那看似高深實則無用的“無字之書”“心靈之書”。

  究其原因,作家似乎過分強調了“無字之書”與“心靈之書”,而忽略了“有字之書”背後的深刻意蘊。進一步討論,則更是民族性格與社會環境“作祟”。中國人骨子裡的精明讓我們忽略了“大智若愚”,更“強迫症”般地一定要將概念完全釐清。掩藏在各種“定義”“概念”之下的其實是一種謬誤,其以支理性、支邏輯、支秩序為特點,在美學中被稱為“達達主義”,在哲學中被稱為“虛無主義”。而社會環境更是其有力幫兇。各類“心靈雞湯”“成功的十大秘訣”“一百個生活智慧”等層出不窮。盲目地屈從人們的喜愛而不加以辨證的社會環境會將我們的國家帶領到何處?

  韓少功在《另一片天空》中寫道:我們的觀光旅遊不過是將電視媒體和他人口中的場景來一次現場的印證與殘渣式的咀嚼。書莫不如此,人生的智慧早有鐫刻於“有字”的經典之中,何以要捨棄有價值的“有字之書”而去追求無形的荒謬的“無字之書”“心靈之書”?

  當然我並非否認“無字之書”“心靈之書”的重要性,只是他們早已融入在“有字之書”中。那麼何以要捨棄我們易於親近的文化母體,反而盲目追求他人的咀嚼殘渣。

  範雨素的命運的確將她裝訂得其為拙劣,可是若非她幼時的讀“有字之書”的經歷,她也許早已淪為平庸中的一員,一生平庸。反觀周有光先生,他對學問的孜孜以求也使得他一生有光。

  《烏合之眾》中有言“群眾的意識只是愚蠢的疊加,而真正的智慧卻被愚蠢的洪流淹沒了”。當眾人一味沉浸“三本大書論”,我們更應該擦亮雙眼,借有字之書品味人生百態。

  “不要問喪鐘為誰而鳴,它就是為你而鳴。”“有字之書”絕非放在玻璃櫥窗裡供人觀賞的文物,而是我們生於斯長於斯的文化命脈。

  且慢虛無之術成生活,藉以有字之書品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