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清明節> 清明的那一天為題作文600字左右

清明的那一天為題作文600字左右

清明的那一天為題作文600字左右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大家都有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是從內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範語法結構的、能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化。一篇什麼樣的作文才能稱之為優秀作文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清明的那一天為題作文600字左右,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清明的那一天為題作文600字左右1

  清明節是我們中國的傳統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所以我們每年在這一天要回老家掃墓。

  為了迎接這天的到來,奶奶也早早的蒸好了雞蛋,殺好了雞,準備好了行李。為什麼要吃雞蛋呢?我問了奶奶,奶奶說:在掃墓時,我們要將白煮蛋在墓碑上打碎,蛋殼丟在墳上,象徵《脫殼》,已示生命更新,希望子孫皆出人投地。所以每年農曆三月初三吃雞蛋成了習俗。

  在去掃墓的路上總有熱鬧的集市,大人們會下車買鞭炮、冥錢、蠟燭、白酒、茶水。而我也會趁這時下車透透氣,路邊總會有各種美豔的鮮花,我也總會忍不住要摘花,我會拿這些花朵放在墓碑前。

  呆在車上的時間是這麼漫長,空氣悶悶的。終於來到了老家的房子。我們會在這裡休息30分鐘,爺爺會上二樓看去年養的蜜蜂有沒有乖乖聽話,我和弟弟們總喜歡跟在爺爺後面湊熱鬧,弟弟被調皮的蜜蜂蜇了幾個似玉米粒大的包。

  30分鐘過去了,我們再次回到這個灼熱的車裡,開始了我們這次掃墓之旅。在這車裡顛簸了半天,我們來到了老祖宗的墳前。一下車,天氣悶熱得要命,一絲風也沒有稠乎乎的空氣好似凝住了。整個世界似燒透了的磚窯,使人喘不過氣來。但是算天氣再怎麼惡劣我仍然不會放棄祭祖的。因為我知道他們對我們的貢獻有多大,沒有他們以前的努力奮鬥,哪有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

  來到山上,到處上滿了雜草,爸爸和叔叔們負責除草,嬸嬸和奶奶負責搞好貢品,爺爺負責擺放好鞭炮,而我們小孩子負責燒香。

  一切搞好了開始祭拜,我手上抓著大把的香分給每個人,每人6根。每個人對這祖宗喃喃自語,而我則要祖宗保佑我考試順利。拜完後點炮了,爸爸叫我先帶弟弟們回到車上,怕鞭炮打到我們。而他們則離得遠遠的,用手捂著耳朵。等到炮聲全沒,我們還要等火滅完了才走。

  掃完墓時,天已經黑了。摘了幾串香蕉我們回家了。我們的掃墓之旅也完結了。回家的途中,因為一天的祭祖,我們累了,在車上合上眼睛進入了夢鄉。

清明的那一天為題作文600字左右2

  今年的4月5日,是一年一度的清明節。

  那天早上,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陵園掃墓祭祖。大約15分鐘,我們一大家人開車就到達了目的地。我捧著一大束菊花,緊跟著爸爸媽媽一起往陵園墓地走去。雖然一路上都是爛泥巴,粘住了我們的鞋跟,髒兮兮的,但卻阻擋不了我們誠心祭祖的那一份熱情。

  沿著石級而上,我們一行人終於找到了第八排的墓地。墓地上整整齊齊地擺放著多位先人的墓碑,碑上還雕刻著先人們的名字呢!只見媽媽把買來的供品擺放在每一位先人的碑前,有燒鵝、乳豬、包子,有酒,有茶,還有可樂呢!爸爸要我學他的樣子,手裡拿著三支點燃的香,朝曾祖太公的墓碑鞠躬三下,很誠心地說:“曾祖太公公,今天是清明節,我們給您掃墓,希望您泉下有知,保佑連家祖孫老少平安,萬事如意!”我拿著香,按順序給每一個先人鞠躬,然後在他們的碑前插上三支香。更有趣的是,媽媽要我在曾祖父的碑前獻上那束菊花,再把那些紙做成的衣服、鞋襪、人民幣、別墅、轎車……全部點燃,還插上兩支點燃的紅蠟燭呢!

  媽媽告訴我:“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掃墓俗稱上墳,是祭祀死去親人的一種活動。按照舊的習俗,掃墓時,人們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將食物供祭在親人墓前,再將紙錢焚化,為墳墓培上新土,折幾枝嫩綠的新枝插在墳上,然後叩頭行禮祭拜,最後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詩人杜牧的詩《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寫出了清明節的特殊氣氛。直到今天,清明節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親人的習俗仍很盛行。

  在回家的路上,我一邊走一邊想:今天,我去祭祀自己的先人,去完成自己心靈上的尋根之旅,緬懷祖輩,這是一個多麼有意義的清明節啊!

清明的那一天為題作文600字左右3

  清明節是中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它不僅是人們祭奠祖先、緬懷先人的節日,也是中華民族認祖歸宗的紐帶,更是一個遠足踏青、親近自然、催護新生的'春季儀式。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提起清明,人們自然會想起唐代詩人杜牧的這首詩。但在起初,清明並不具有這種意味,而只是一種節氣的名稱。

  清明時節,正是四月,氣候轉暖,萬物復甦,正是耕種的時間,田裡到處都可以看到農民忙碌的身影,春天的時候,天氣很難把握,剛剛還是晴天,一會兒就下起了雨來。所以農民下田的時候,經常被雨淋溼。於是就有了在清明那日吃一種用艾草拌和製成的食品,如糕、餃等可保一年不被雨淋壞這樣的說法。

  我的家鄉在紹興。紹興人過清明節也有與其他地方不同的過法。

  每到清明,奶奶就會做很多艾餃,蒸在籠裡,熱氣騰騰,使人垂涎欲滴。我們有時做的很考究,不僅吃起來讓人讚不絕口,連看上去都十分漂亮,綠色的外衣,形狀美觀。

  清明的時候還要上墳,也就是要去“看望”一下死去的親人。上墳的時候,我們會帶很多水果,和一些“活口”,就是將雞鴨鵝要等到用的時候才殺死。比如說“上墳鵝”。“上墳鵝”因為飼養精,飼養時間短,又是春季,所以它的肉又嫩又肥,實在是上品。不過紹興農家上墳用鵝,倒不是單單為了它的味道,而是另有寄託。“鵝”諧音“我”,列祖列宗、已故的親人看到之後不是很高興嗎?

  這就是清明節,這就是紹興人的清明節。

清明的那一天為題作文600字左右4

  初次邂逅竹林,是在清明的一場大霧裡。

  曾祖父的墳墓在深山裡,要去祭拜需要走很長的山路。當天凌晨,大霧漫天,幾米外的景物已非常模糊。選擇在這樣的時候出門是有道理的,因為在今天得去好幾個山頭祭拜先人。只記得,當天早上,父親挑著祭品走在後邊,我蹦蹦跳跳地跑在前邊,如一隻脫籠的小鳥。嘴裡似乎還在哼著曲調吧,或許吧。

  山路蜿蜒延伸,野草長到我的胸前。我們經過了田野,繞過了小溪,爬上了陡坡,又翻過幾個山頭,終於來到一條峽谷裡。父親輕輕喊了一聲:“別跑得太快,前邊是一片竹林了。”我應了一聲,卻一個勁地往峽谷裡跑。父親在後邊搖了搖頭,微微地笑了。他明知道我非常喜歡竹子的。

  近了,近了。山風中吹來一陣沙沙的輕響,在彎角處我終於看到了竹林的身影。綠色般的潮水,從此在我的人生裡紮了根,再也無法抹去。

  竹林上方的葉子雀躍地隨風傾倒,發出寒戰的聲音,宛如一片綠色的急流,所有的葉子都朝著一個方向。那修長而青翠的葉子,恰如急流中的扁舟,朝前爭渡。我站在萬千的竹子當中,只覺得自己已被綠色所征服。高大的竹子直聳雲霄,一直長到了峽谷的頂端,遮沒了天空,嬉戲著白雲。細小的竹子,剛剛破土而出的竹子吧,就像我的手指大小,嫩綠地,也在枝頭潑灑出一簇簇細小的舟子,加入這霧中的爭流。綠色的震撼鋪天蓋地,萬千的翡翠招搖在我的面前,我撫摸著大大小小的竹子,在林間繞來繞去,只覺得一切都是如此的美妙。

  父親放下肩頭的祭品,站在林間,也有點出神。

  林間傳來清脆的鳥鳴聲,那是山雀吧,在綠色的枝頭上跳躍著,盡情地享受這天地的氣息。潺潺的聲響,那是從巖縫裡滲下的清泉吧,如珠玉一般的晶瑩。寒霧在竹子身上滲出一顆顆的水珠,有的順著竹節輕滑而下,留下溪流走過的痕跡;有的從葉尖晃了幾晃,便頑皮地蕩了開去,如流星般向大地急墜而去。

清明的那一天為題作文600字左右5

  送走冬天,春天又來了。我不禁想起那年的清明。

  那一年,趕去南京上墳,順帶遊覽風景。天,藍湛湛的,被大朵大朵的棉花雲包裹著,宛若一個香香軟軟的襁褓。

  這樣的晴天,一點也沒有杜牧《清明》的淡淡憂傷。漫漫路途,聽首歌吧。耳機裡迴圈播放著許嵩的《清明雨上》,不知怎的,我聽出了一種無奈。埋葬太爺的地方到了,是一座青蔥幽靜的小山。樹不少,長得很自由。破裂的石階上冒出點點綠芽,彰顯著青春的活力。

  山上有不少墓,孤零零地散落著。我驀然想起一句話:終南有墓,名不老。這些孤獨的墓又是誰心中的不老呢?太爺的墓隱在一叢荒草處,墓碑後的小土堆裡是不是埋著他的骨灰盒?大家慢慢燒著紙錢,絮絮叨叨地說些什麼。我站在後面,想著人生就是一列開往墳墓的列車,路途上會有很多站,很難有人可以自始至終陪著你走完。當陪你的人要下車時,即使不捨也該心存感激,然後揮手道別。他們的遺憾怕是沒有說聲再見吧。姑奶奶讓我上山轉轉。其實沒啥好轉的',然而站在山頂上看風景,吹著山風,突然有一種遺世獨立的感覺。我往山下走去,感到還是貼著地面更有人情味。

  上完墳後,我去了玄武湖。正值春天,滿園花開。鬱金香開了大片,絢麗多彩。陽光灑在花瓣上,像撒了一層金粉,美得不可思議。沿著小路散步,柳樹發芽了,那柔嫩的枝丫綠得令人心醉。湖面波光粼粼,風不大,湖水卻掀起細碎的浪花,很安靜。這是一座遍生櫻花樹的園,風中到處都是飄飛的緋紅色花瓣,就像下著一場無邊無際的溫軟香豔的雨。追逐幸福的人們摩肩接踵地行走櫻花雨裡,臉上呈現出痴迷的表情,恍惚而迷離。我在花雨裡緩緩走著,想起一句話:櫻花飛逝,何去何從。怕是化作春泥滋潤萬物吧。最美的時刻竟是生命的死亡,我不曾這般慶幸我的生命很長,還有太多美景等我欣賞。

  我知道,今年的清明不同往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