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清明節> 有關拜山的作文彙總5篇

拜山的作文

有關拜山的作文彙總5篇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寫作文可以鍛鍊我們的獨處習慣,讓自己的心靜下來,思考自己未來的方向。你寫作文時總是無從下筆?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拜山的作文5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拜山的作文 篇1

  今天,我的朋友們都不知去向。後來才知道他們去了“祭祖”和“拜山”。我這才恍然大悟,原來今天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清明節。很遺憾,因為路途遙遠,我沒能回家鄉到爺爺的墳前親身拜祭他,但我會同樣心懷虔誠地獻上我的哀思。親愛的爺爺,您在那邊還好嗎?但願天國裡沒有痛苦,沒有折磨。

  至今,我仍很清晰地記得前年的那一幕。我我的爸爸接到一個電話,說爺爺病重入院,我們都目瞪口呆,因為印象中爺爺身體硬朗,非常健康,每天都是早出晚歸,辛苦勞作,從未聽他說起有什麼不舒服。我的爸爸到了老家後,馬上把爺爺轉移到汕頭的醫院,那裡的醫生責怪道:“他的病情十分嚴重,顯然早就得了這種病,為什麼不早點送來,現在得立刻送到廣州的大醫院。”我的爸爸像一匹受驚的野馬,帶著爺爺狂奔而去。可最後,廣州的醫生也回天乏術,爺爺帶著許多未了的心願,帶著一生的辛勞,帶著本應很長的生命之路,離我們而去了。我的爸爸後悔不迭,總在自責爺爺生前沒有照料好他,以致他未能盡享晚年,就奔赴天國。我的爸爸常說:“死後縱是萬般好,不如生前一點孝”。所以他現在常常帶著我回去看望體弱多病的我的奶奶,畢竟我們已經失去一個親人了。

  我想清明節的意義不僅在於追思逝者,更在於善待生者。我們要珍惜眼前所擁有的一切,珍惜與家人、朋友共同相處的每一分,每一秒。

拜山的作文 篇2

  四月五日是清明節。我要跟著爺爺,我的奶奶,我的爸爸,媽媽一起回老家掃墓。

  四月三日,我們中午出發,我的爸爸開著車上了高速公路,飛馳前進。我透過車窗看到了大樹,麥田一直向後跑,為什麼呢?爺爺說:因為大樹是不動的,我們跑的快,就會感覺他們向後跑。大約跑了三個小時左右,就到了我的老家——淄博市周村區芽莊村。一進小爺爺家門,就看見了一條大黃狗,衝著我們汪汪大叫,它以為我們是壞人呢。小爺爺熱情的出門迎接我們的到來。

  老家的風俗習慣是四月四日下午掃墓。第二天早上我們吃了老母雞剛剛下的蛋,小蔥卷煎餅。小我的奶奶說,清明吃蔥就會聰明,

  下午我們去了村裡的公墓。這個時間老鄉們都要到那裡掃墓。他們和爺爺熱情的打著招乎。我看見路邊的雜草,小花剛剛露出了小頭。一片綠油油的麥田,隨風擺動,向我們打招乎。到了公墓裡爺爺用鐵鍁,給每一個墳墓填上了一些土。爺爺告訴我說,這是老我的奶奶和老爺爺的墳墓,最後我們向故去的親人們磕了三個頭。

  在上完墳回小爺爺家的路上我又到村南頭的大水庫參觀,這裡已經是一個5a級的旅遊景點了,水庫北面有幾座大山。山下,黃色的迎春花,粉紅色的桃花和杏花,白色的梨花,都開放了。遠遠的望去,天空,大山,花兒,連在了一起,好美好美啊。

拜山的作文 篇3

  三月初三,我回老家掃墓拜山。我們早上吃完早飯,便從家裡出發,去祖先和前輩的陵墓去拜一拜,求他們保我們全家平安,一帆風順。

  我們先來到前輩的陵墓,那裡葬著我爺爺的、爸爸的爺爺、爸爸的奶奶……我拿起鏟子鏟地上多月以來長出來的野花野草。我鏟著鏟著,突然,我感覺手指很累,想休息一會,可是,我如果休息,別的小孩子也會跟著我休息,這樣不就會拖延一點兒時間了嗎?這樣後面就得少玩一點兒了。想到不能玩久,我就來勁兒了,雙手抓著鏟子對著地面上的野花野草用力的鏟著,生怕漏掉一些。過了大約10分鐘左右,我們終於把地上的野花野草剷除乾淨了。我們把大人叫過來,他們把祭品擺好之後,我們大家就開始祭拜了:雙手合攏放在胸前,然後嘴裡唸叨著想跟前輩說的話,然後微微向前鞠躬。鞠完躬後,我們小孩子就把蠟燭點上,然後拿紙錢來燒,這個墓前燒幾張,那個墓前燒幾張,還燒一些紙做的被子、衣服、鞋子……孩子們燒的可帶勁兒了。哪怕是把衣服燒著了,也覺得很開心。拜完後,我們又到另一座山腳下去拜祖先的陵墓。

  祖先們的陵墓很大,比前輩的陵墓大了二分之一,有每個朝代的祖先的墳墓,我們也是先鏟地上的野花野草,然後再擺祭品祭拜。祖先們的陵墓旁邊是一片竹林,然後周圍全是草地,我們燒香燒紙錢擊祭拜後,爸爸和叔叔就去竹林裡砍一些竹枝來串燒烤。為什麼不用其他不知名的樹枝呢?因為那些樹枝有的有毒,有的沒毒,我們是分辨不出來的,如果是沒毒的,那就算我們幸運,如果是有毒的,那就只能算我們運氣不好了。因為竹子是純天然的,是無毒的,所以我們用它來串燒烤。我拿一根竹枝和一個鴨腿,串好以後,就開始燒烤了。先是把柴火堆到一起,然後再用打火機把柴火點著,這些事我是肯定做不到的,只好是叫大人來幫忙。生好火後,把剛剛串好的鴨腿放在靠近火苗的地方烤,你會發現,烤它10幾20分鐘後它會滴出一些油來,然後又不滴了。等到它滴第二次油的時候,就可以拿起來吃了。刷上一點醬油等香料會更加美味,我坐在祖先的墳墓旁吃著鴨腿,就好像是在和祖先同臺吃飯,這種和祖先坐在一起的感覺真好。

  拜山真好玩啊!

拜山的作文 篇4

  今天是清明節,天氣有點悶,我和爸爸、媽媽、爺爺等人開車去墓園拜過世的親人。墓園真是人山人海,許多人都在拜自己的親人。

  在我耳邊的鞭炮聲總是沒完沒了。四叔婆一邊拜,一邊很傷心地在大哭。我們給四叔公燒了許多紙元寶、紙衣服、紙錢等等。童年的我,認為拜山是一種遊戲。現在的我,才知道拜山是紀念祖宗。

  把草除完後,我們把首飾、紙錢等“貴重物品”丟到火裡燃燒,並且磕頭許願,保佑我們平安……

  最有趣的`是吃寒食了。那一個個包子。饅頭,饞的我“口水飛流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我左一口,右一口的吃起來,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拜完之後,開車回西南,然後到酒樓一起吃飯、聊天……

  拜山很有意義。

拜山的作文 篇5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一到清明節,我就會想到唐代詩人杜牧的這首詩。以前年紀小,老年人不主張小孩去上墳祭掃。今年,清明我有幸與爸爸去公墓祭奠太爺爺、太奶,寄上一份晚輩的深深緬懷。

  清明節早上,我便與爸爸早早地起來,驅車來到爺爺家接爺爺奶奶。從樓上取出準備好的供品、鮮花、紙元寶和冥幣。於是,大家四個人便啟程去北鎮廖屯公墓。

  早晨,晴朗的天氣,雖沒有詩中描寫的紛紛細雨,但有涼涼的春風吹拂。我平時也沒有起床這麼早,穿的比較單薄,不時地打一個寒顫,我好久沒出遠門了,一路上我沒一絲睏意。奶奶又對我和爸爸講述了已故太爺爺太奶的音容笑貌,陳年往事。我聽得特起勁。過去的事有些是三四十年前的了,其中的生活艱辛,對於生於九零後的我可能沒能全部理解,但透過奶奶將近一小時的講述,我腦海裡浮現了許多情景,使我就、覺得,太爺爺、太奶依舊活在大家身邊。我暗想,太爺爺、太奶,您們在天堂那邊還好嗎?

  一路上,爸爸將車開得平穩,也許是心情沉重的原因吧。一個小時,大家來到了公墓的山腳下的空地中停滿了大小的車,行人手持鮮花,絡繹不絕。遠遠地就聞到燒冥幣的味道。偶爾,驚聞刺耳的爆竹,嫩綠的小草從土裡像衛士一樣肅穆地站在那裡。有些公墓上已擺好鮮花與供品。人們忙著祭祀先人,各個表情凝重,有些人眼圈紅紅的。

  大家四人找到太爺爺的公墓,擺好供品,鮮花和香爐。爸爸教我點好三柱香並行了跪拜禮。我的思緒便隨著爸爸點好的紙錢飄逸。由於紙錢多,爺爺又用木棍撥弄著紙堆,怕燒不盡,收不到。爸爸站起向公墓院子四周扔了一些燃燒著的紙錢,同時說:“我爺爺、奶奶腿腳不好,你們(注:你們指孤魂野鬼)別跟家人搶。”我的眼淚差一點流下來。火燒得很旺,山上的風不時的將紙灰吹起,烘烤著我,我通身暖和。這暖和好比是來自太爺爺的擁抱。我心裡默記著……我學著爸爸的樣子也去將紙元寶點燃,我雖沒能說上幾句話,但我內心對太爺爺還是挺想念的,也許是血濃與水的緣故吧!我主動拿著掃把將公墓小院打掃一番。爺爺、奶奶看著我輕盈的動作,向我投來讚許的目光。大概是按民俗與傳統,李家後繼有人來延續香火的緣故吧!

  祭奠完畢,在回家的路上我沒說太多的話。我感到我長大了,我有大收穫。我決定每年清明都來為太爺爺、太奶掃墓,並對家人說,您們在那邊還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