籠子裡的鳥作文3篇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是人們把記憶中所儲存的有關知識、經驗和思想用書面形式表達出來的記敘方式。相信寫作文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問題,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籠子裡的鳥作文3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籠子裡的鳥作文 篇1
畫眉鳥在籠子中悠閒自得,被放到野外去卻認為自己處於一個更大的籠子中,雖然畫眉鳥飛出了那個小籠子,但是心靈這個籠子,想必這畫眉鳥是定飛不出去的。
畫眉鳥貪圖安逸,對於它而言需要的就只是一個不讓它餓死的小籠子,但是我們又怎麼可以就拘束於此呢?當今社會物質的追求越來越平凡,但是對於心靈的挖掘卻彌足珍貴起來。當我們擁有了數不盡的財富和巨大的權利,我們可能會感到滿足,但是如果我們就沉迷於此的話,那我們就永遠會困在其中,無法自拔,我們應該要的,是擺脫安逸生活的誘惑,早日飛出心靈的牢籠。
在西湖園區放養了很多的天鵝,細心的遊客會發現這些天鵝一般就不會飛,平時都是大腹便便的在路上走,天鵝不會飛,這確實很難讓人相信,但確實發生了,究其原因,還是因為天鵝在西湖受到保護,根本就沒有什麼天敵,而遊園的人們又十分的喜歡它們,每次都會在小販那裡買東西喂天鵝,久而久之,天鵝就過慣了安逸的日子,也變得懶惰,終於就忘記了飛的本能。如果有一隻天鵝,它沒有依賴於遊人的食物生存,而是自己每天去捕魚,自己生活,那想必它在西湖天空翱翔的身影又可以成為一道風景線。
現在的學生似乎已經過慣了舒適的日子,所以一件件的事被披露了出來,大學裡決定取消了學生的長跑活動,眾多學校每個教室都基本會配備一臺空調,而現在快要面臨新一輪的軍訓,各大網站上都在爆出如何可以不去“受苦”,可以開病假證明的醫院已經開出各種假證明。這無一不透露著現在的學生的嬌慣,都說現在的學生是溫室裡的.花朵,經不起風吹雨打,我們應該推翻這個說法,貪圖安逸只是弱者的行為,我們更應該的是直面挑戰,以後,我們不應該就因為太熱而抱怨紛紛,不應該就因為懶惰就出門打車,不應該一遇到困難就想著那裡可以躲避。我們這一代人承接著上一代的希望,他們想要看到的並不是一隻貪圖安逸的畫眉鳥,而是一隻敢於和風浪做鬥爭的海燕。
擺脫安逸的生活,直面困難,我們就能飛出心靈的牢籠,在藍天下自由翱翔。
籠子裡的鳥作文 篇2
鳥,是生長在遼闊的天空中,自翱翔的飛著。可誰又能想過,這些鳥兒卻變成了人們享樂的玩物。就像我一樣……
那一天我去朋友家玩,無意間看到了一個籠子,籠子周圍都是用花藤纏繞,美麗極了,籠子裡有一隻跟籠子一樣美麗的鳥。它長著尖尖的小嘴,黃黃的小腦袋上嵌著一雙又精機靈又調皮的黑眼睛,一身淺黃色的羽毛,一對兒嫩紅的小腳,一條金黃色的尾巴捲縮在籠子裡,像極了高高在上的鳳凰,。我看入了迷。
“大家都來吃東西吧!”
一聲叫喚,把我從鳥的世界裡拉了出來。我一邊吃一邊盯著那籠子裡的鳥,它雖亭亭玉立,可是他的神色很焦悴,沒有一點兒神采。我問同學:“這隻鳥怎麼了?”同學看了看我,不耐煩地說:“自從我們把它買回來後,它就天天不吃東西,虧我還給它買了這麼精緻的籠子。”我聽了,走到了籠子前,抓了一把鳥食,放進籠子裡,可它看都沒看我一眼,鳥食也沒有動。
看看它的眼神,我知道了,它不需要可憐,也不需要別人的憐憫。這堅強的毅力讓我由衷的佩服。儘管它很堅強,可是它還是沒有自由啊!它無法在藍藍的天空中翱翔,它只能關在籠子裡給別人享樂。它跟我是一樣的人啊!我就像是那籠子裡的鳥,因失去自由而折斷了翅膀,不能再去飛翔,只能受別人的責罵。我們是一樣的人啊!
人啊!為什麼要這樣對待鳥,為什麼要這樣對待我!我真的不甘心啊!
離走時,我最後看了那隻鳥一眼,它還是一樣的憔悴,我心想:“如果我把你買下來,我一定會把你放出來,不會讓你再待在這個籠子裡,不我會讓你自由的飛翔,飛到那隻屬於你的天空。”但是我知道,那是不可能的,因為,我沒有這個權利。
再見,籠子裡的鳥。
籠子裡的鳥作文 篇3
試想這樣一個畫面:主人家門前的橡樹上掛著一隻鳥籠,常年蓋著黑布。有一個愛鳥的客人十分好奇是什麼鳥,就請主人將黑布一掀,譁!飛出一隻全身“長”滿齒輪的機械鳥。
這個畫面來源於眼下一個科幻文學的分支———蒸汽朋克,金屬化的世界、巨大的機械構成了它的世界觀;冒著蒸氣的管道、咔咔作響的齒輪和複雜的機械元件, 構成了一個個生命體與非生命體。是的,產生於維多利亞時代的蒸汽朋克是工業革命的折射,也是那時人們對未來科技的暢想。直到今天,這種暢想依然存在。可以 說是工業革命推動了蒸汽朋克藝術的發展,也可以說是蒸汽朋克的出現給了現代工業發展一個啟迪。說不定機械鳥與現代機械錶互為鼻祖呢。
如今,中國大概是缺少機械鳥的。中國傳統的文學中少有科幻文學,現在市面上也只有魔幻、奇幻與玄幻,唯獨少有科幻。市面上的科幻小說中,僅有劉慈欣的 《三體》在數不清的西方科幻文學中掙扎。為什麼?歸根到底,還是中國傳統輕視科技的想法引起的科技幻想匱乏。中國傳統科學技術“經世致用”,就是它的實用 性。往往,這種實用性還和政治需要、倫理綱常聯絡在一起,形成不了學術體系,沒有內涵。
這種對科技的興致缺乏引起的嚴重後果,比國家沒有科幻小說大的多,那就是缺乏對未來的把握。何謂對未來的把握?以偉大的畫家、科學家、科幻家達·芬奇為 例。他的一生創作的手稿無數,大多數人記得《蒙娜麗莎》的微笑,殊不知他在六百年前就想象出了飛行器、潛水艇,甚至畫出了設計圖紙。還有法國科幻大師凡爾 納,他所寫的每一本科幻小說幾乎都成了指引人們在此後二百年間探索世界的指南。這種科幻精神,實際上就是對未來的預測,也是一個民族對未來科學的探索。籠 子裡的機械鳥是個大膽的假想,但一旦開了籠門,那鳥兒也能飛向光明。
我們都知道科技是第一生產力,應該大力發展科學技術。但是沒有想法怎麼會有技術?沒有最初的幻想怎會有成熟的想法?中國要多點科幻小說,多點對科幻的熱情,才能更好地規劃未來。
是時候掀開幕布,讓籠中的機械鳥飛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