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母校留下最美好作文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作文吧,作文是經過人的思想考慮和語言組織,透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相信寫作文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問題,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給母校留下最美好作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8月30日,在靜寂的`校園中,在六年級三班的教室中,幾位同學以及他們的家長,做著一番不平凡的事。
這天一早,七點二十分左右,孫逸佳和她的外婆就來到了學校。可是因為班級牆上打過洞,地上全是土灰。於是,孫逸佳和她六十幾歲的外婆拿著抹布,蹲下身來,用抹布將地上的土灰一點一點擦乾淨。之後,陳索、俞怡安、張楚婕、童濤和管浩宇也一一來到了學校。最令人感動的幾個畫面,是在腦海裡抹不去的。正當幾位女生:孫逸佳、陳索、張楚婕、俞怡安在美化黑板的時候,童濤的爸爸將背投移開,用抹布將死角、與電線纏在一起的灰塵擦乾淨了,連水盆裡的水都換了兩三次,童濤爸爸才將死角給擦乾淨。接著,他又發現牆上的瓷磚上也有一點塵土,於是,他先將抹布打溼,用抹布將牆上的塵土擦去,可誰知,太長時間沒有人擦過那個地方了,於是,童濤爸爸又拿小刀的刀片將牆上的汙垢、塵土颳去。到了下午,幾位同學及他們的家長與大鄭老師、鄒老師一起製作了班級的幾個板塊。製作最複雜、麻煩的一個版塊“協作組”需要紅星、藤蔓、和樹葉幾個部分。藤蔓是彩色的,而且樣式都一樣不是很好看,所以,俞怡安開動了腦筋,花了八種不同的藤蔓,而藤蔓又有繞起來的圈,剪起來特別複雜,而孫逸佳的外婆又把我們剪得不夠平整,所以一個人全包了這個任務。到了傍晚,幾位同學和老師沒有倦意,依然認真地製作著班級的幾個板塊,知道晚上六點五十分左右,天已經暗了下來。
新學期,新未來,老師們和同學們為了能在良好的環境中學習,付出了人力、物力以及時間。所以,同學們,在這最後的一個學年裡,認真學習,積極向上,給母校留下最美好的東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