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名人故事> 歷史名人孔子的故事(精選16篇)

歷史名人孔子的故事

歷史名人孔子的故事(精選16篇)

  孔子也並不是從剛出生就是聖人,他也是經歷了一些磨難才會有今天的成就,才會成為我們偉大的聖人。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歷史名人孔子的故事(精選16篇),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歷史名人孔子的故事 篇1

  一天,孔子出遊,途中他的馬兒偷吃了農夫的莊稼。

  農人很生氣,捉住了馬兒並把它關了起來。子貢知道後,就去懇求農人放了馬兒,但任憑他好話說盡,低聲下氣,農人卻理都不理。

  孔子說:“用別人聽不懂的道理去說服他,就好比請野獸享用太牢(祭祀時所用的牛、豬、羊三牲,是最豐盛的犧牲),請飛鳥聆聽九韶(古樂名,相傳為夏禹所作,使孔子三月不知肉味的優美音樂)一樣。這是我的不對,並非農人的過錯。”於是命馬伕前去。

  馬伕見了農人便說:“你從未離家到東海之濱耕作,我也不曾到過南方來,但兩地的莊稼卻長得一個模樣,馬兒怎知那是你的莊稼不該偷吃呢?”

  農人聽了,覺得很有道理,就把馬兒還給了馬伕。

  有人聽說了這件事,便來問孔子,既然你早知此事非子貢之力所能解決,為何不直接派馬伕去呢?

  孔子笑道:“我若不讓子貢去,他必定心中不服,如今不但子貢毫無怨言,也使得馬伕有了表現的機會。”

  聖人能通達人情事理,所以才能人盡其才。

  歷史名人孔子的故事 篇2

  顏回愛學習,德性又好,是孔子的得意門生。一天,顏回去街上辦事,見一家布店前圍滿了人。他上前一問,才知道是買布的跟賣布的發生了糾紛。只聽買布的大嚷大叫:三八就是二十三,你為啥要我二十四個錢?顏回走到買布的跟前,施一禮說:這位大哥,三八是二十四,怎麼會是二十三呢?是你算錯了,不要吵啦。買布的仍不服氣,指著顏回的鼻子說:誰請你出來評理的?你算老幾?要評理只有找孔夫子,錯與不錯只有他說了算!走,咱找他評理去!顏回說:好。孔夫子若評你錯了怎麼辦?買布的說:評我錯了輸上我的頭。你錯了呢?顏回說:評我錯了輸上我的冠。二人打著賭,找到了孔子。孔子問明瞭情況,對顏回笑笑說:三八就是二十三哪!顏回,你輸啦,把冠取下來給人家吧!顏回從來不跟老師鬥嘴。他聽孔子評他錯了,就老老實實摘下帽子,交給了買布的。那人接過帽子,得意地走了。對孔子的評判,顏回表面上絕對服從,心裡卻想不通。他認為孔子已老糊塗,便不想再跟孔子學習了。第二天,顏回就藉故說家中有事,要請假回去。孔子明白顏回的心事,也不挑破,點頭準了他的假。

  歷史名人孔子的故事 篇3

  孔子的弟子子羔,名叫高柴,他在衛國從政期間,曾經對一個人用個砍斷腳的刖(yue)刑。衛國君臣發生動亂的時候,子羔要逃走,來到城門,發現城門已經關閉了。守門的人就是那個曾經被子羔砍斷腳的那個人。那人說:“在那邊城牆上有個缺口,可以逃走。”子羔說:“君子不能從缺口過去。”那人說:“另外那一邊有個洞口,可以逃走。”子羔說:“君子不能鑽洞逃走。”那人說:“這裡有一間房子可以躲避。”於是,子羔進入了那座房子。追兵過去之後,子羔要離開,對那個受刑的人說:“我不能損害國君制訂的法令,因而用刑砍斷了您的腳。我現在逃難,這是您報仇報怨的好時候,您為什麼還會幫助我逃避災難呢?”

  那人說:“砍斷我的腳,本來就是因為我犯了罪,那是無可奈何的事情。當初您審判臣的時候,一開始先根據法律尋找減輕臣刑罰的方法,是想要讓臣免於法律的懲罰,這是臣很明白的;在審判完了定罪的時候,要確定刑罰了,您很莊重傷感,都可以從表情上顯現出來,這個也是臣很明白的。您不是因為私情而要對臣徇私舞弊,只是因為有天生的仁人之心,才會自然而然地這樣做。這是臣要使您逃避災難的原因。”

  孔子聽說之後說:“善於做官吏的人,盡力樹立起自己的品德;不善於做官的人,總是會多構成怨敵。用公正之心來指導自己的言行,大概可以說子羔做到了。”

  歷史名人孔子的故事 篇4

  魯國有父子兩人打官司,季康子說:“殺掉他們。”孔子說:“不可殺。民眾不知道兒子狀告父親不是好事,已經很久很久了,這是上級官員的過錯啊。如果上級官員有道義,那麼這樣的人也就不會有了。”季康子說:“治理百姓以孝道為本,現在殺掉一人而懲治不孝之徒,不是也可以嗎?”

  孔子說:“不先用孝道來教化就採用殺戮的方式,這是暴虐地殺害無辜。三軍打了敗仗,不可因此而殺掉軍兵;訴訟之事處理得不正,不可因此而用刑罰進行懲罰。上級官員先行教化而能使百姓服從善政,那麼,百姓就會順風而從。自身行得端正,然而百姓不順從善道,然後再設定刑罰來加以懲治,那麼,百姓就能知罪了。幾尺高的牆,百姓不能越過;幾百尺高的山,即使是兒童也可以一步步地登上山頂。這是因為循序漸進。如今的情況是,仁義已經衰落很久很久了,百姓怎會不違背仁義呢?《詩經》中說:‘使民不會迷心性。’當初,君子引導百姓而使百姓不迷失心性,因此可以不用威嚴暴戾之法,設定了刑罰卻可以不使用。”於是,狀告父親的兒子聽說了此話之後,就請求放棄狀告了。

  歷史名人孔子的故事 篇5

  孔子在旅行,經過一個村莊,他看到一個老人,一個很老的老人,他從井裡面打水來澆地。那是非常辛苦的工作,太陽又那麼大。孔子以為這個人可能沒有聽說過現在有機械裝置可以打水——你可以用牛或者馬代替人打水,這樣比較容易——所以孔子就過去對老人說:“你聽說過現在有機器嗎?用它們從井裡打水可以非常容易,而且你做十二個小時的工作,它們可以在半小時之內就完成。可以讓馬來做這件事情。你何必費這麼大的力氣呢?你是一個老人啊。”他肯定有九十歲了。那個人說:“用手工作總是好的,因為每當狡猾的機器被使用的時候,就會出現狡猾的頭腦。事實上,只有狡猾的頭腦才會使用狡猾的機器。你這不是存心敗壞我嗎!我是一個老人,讓我死得跟生出來的時候一樣單純。用手工作是好的。一個人會保持謙卑。”

  孔子回到他的門徒那裡。門徒們問:“您跟那個老人談什麼呢?”孔子說:“他看起來似乎是老子的門徒。他狠狠地敲了我一棒,而且他的論點好象是正確的。”當你用手工作的時候,不會出現頭腦的影子,一個人保持謙卑、單純、自然。當你使用狡猾的機器時,頭腦就介入了。那些用頭腦工作的人被稱為頭頭:職員的頭頭,老師的頭頭——他們被稱為頭頭。不要做頭頭。即使做一個職員也已經很不好了,何況做職員頭頭……那就完了。做一個老師已經夠糟糕的了,何況做老師頭頭……要設法成為“手”。“手”是被批判的,因為它們不狡猾,不夠具有競爭性;它們似乎是原始的。試著多用手來工作,你會發現那個影子出現得越來越少了。

  說明孔子是個虛心接受別人批評和建議的人。

  歷史名人孔子的故事 篇6

  在魯國,有一位君子叫漆雕馬人。他曾事奉臧文仲、武仲、孺子容,這一家三代魯國大夫。

  一次,孔子問漆雕馬人道:“先生曾事奉過臧氏一家,三位做大夫的。您可不可以說說,哪個要更賢明一些呢。”

  漆雕馬人回道:“臧氏家族有一塊很名貴的龜殼叫‘蔡’。如遇有什麼大事不能定奪,就會用‘蔡’來占卜決疑。在文仲主事時期,三年內,用‘蔡’占卜過一次。在武仲主事時,三年內,用‘蔡’占卜過二次。孺子容主事,三年內,用‘蔡’占卜過三次。這都是我親眼所見。至於這三位大夫誰最賢明,馬人我就不知道了。”

  孔子聽完笑著說:“先生真會說話!”

  孔子回到家裡,跟弟子們談及此事,讚歎不已地說:“馬人先生可真是一位君子呀!他不願在別人面前議論主人的賢愚,但卻很巧妙地舉了一個例項,將事情的真相,表露無遺。他的意思是說:一個人,因智識無力察遠,德慧無足見機,所以才要一而再,再而三地去問卜。而古人云:善易者不卜。也就是說,一個真通易道,真有智慧的人,不用卜卦,也能直覺洞悉,事物變化的規律。”

  歷史名人孔子的故事 篇7

  一日,孔子閒居無事,在室內演琴自娛。弟子曾參、子貢,坐在外廳,側耳細聽。

  一曲終了,只見曾參喃喃自語道:“咦!怎麼會是這樣呢?老師的琴聲裡,怎麼會流露出,貪狠邪僻的情調呢?琴音中,趨利不仁的味道,怎麼會這麼嚴重呢?”

  對曾參所說的話,子貢在心裡,也以為然。不過,他沒接曾參的話,而是站起身子,朝室內走去。

  孔子見子貢進來,面有犯難進諫之色,便放下琴瑟,等他說話。子貢便將剛才曾參所說的話,如實稟告。

  孔子聽完子貢的話,對曾參讚歎不已。他說道:“曾參真是天下一位大賢人呀!他已經通曉音律的奧秘。”

  接著,孔子繼續對子貢解釋事情的原由。他說:“剛才,我正在几案邊彈琴,有一隻老鼠在室內遊動,被一隻貓發現了。那隻貓,便循著房梁,悄悄地向老鼠接近。然後,選好地點,眯縫著眼睛、躬曲著身子,等待時機,撲住老鼠。後來,貓的如意算盤,終究沒有得逞。因當時那隻貓的心態,反映在我的心裡,我便很自然地透過琴瑟,將它表露出來。所以,曾參說我的琴音裡,有貪狠邪僻的情調,是很恰當的。”

  儒家經典《禮記:樂記篇》說:大凡音樂,都是產生於人的內心。人的情感動於衷,體現在外就是聲音。聲音的變化有文理,就成了音樂。所以,在太平治世,流行的音樂,通常都洋溢著安適與喜樂。它也反映此時的國家政治,處於清明祥和的狀態。在動盪的亂世,流行的音樂,往往會充滿著怨恨與憤怒。它也反映此時的國家政治,處於政令不暢,上下乖離的境地。而一個接近亡國的世道,它的流行音樂,會瀰漫著哀傷與憂思。它說明此時的人民,已陷入難以自拔的困苦,只能靠回憶往事,來慰籍自己。所以,聲音之道,與政治之道,是相通的。

  歷史名人孔子的故事 篇8

  有一天,孔子師徒從衛國返回魯國,在橋上停車觀賞河上風景。河上的瀑布高懸,水流旋轉,魚鱉不能遊動。這時,他們卻看見一個男子正要從那裡泅渡過河。孔子擔心,趕忙讓人去阻止。男子卻堅持泅渡,最後遊了出來。孔子感到奇怪,問:“你在如此湍急的水流中泅渡,有什麼技巧嗎?”男子說:“始吾之入也,先以忠信;及吾之出也,又從以忠信。忠信措吾軀于波流,而吾不敢以用私,所以能入而復出也。”意思是說遵循水性,順從水流,沒有任何差池,這就像用“忠信”託著身軀,在急水湍流中平穩前進一樣,所以能遊入水中而又安全游出。

  這一場景,連見多識廣的孔子都感到吃驚。於是,他告訴弟子說:“你們記住,用忠信成就自身尚且可以用來親近水,更何況人呢?”這裡的“忠信”便是掌握自然規律,順勢而為,不可不盡心竭力,不可偏離規則。這就是“忠信”的本義。

  弟子謹記孔子的教誨,並在為政生涯中加以實踐。子路治理蒲地三年後,孔子經過那裡說:“好啊,仲由恭敬而有誠信。”進入城邑,孔子說:“好啊,仲由忠信而寬厚。”孔子到了子路的官署,說:“好啊,仲由明察而果斷。”子貢拉著韁繩,疑惑地問:“夫子還沒有看到仲由怎樣施政,就如此稱讚,說來聽聽?”孔子說:“進入蒲地,看到田地都得到了整治,溝渠都得到了深挖,這說明他為政恭敬而誠信,因此百姓盡力勞作。進入蒲邑,看到城牆房屋都很堅固,樹木很茂盛,這是因為他忠信寬厚,因而百姓毫不懈怠。進入蒲地,看到官署內很清閒,手下人都聽從命令,這說明他明察而果斷。”子路為政,以“忠信”治理蒲地,不僅自己恭敬誠信,而且以“忠信”教化百姓,使他們毫不懈怠,盡心竭力。

  歷史名人孔子的故事 篇9

  早在西周時期,有關麒麟的各種說法,就已經傳遍天下,與鳳、龍、龜,並稱為“四靈”。這四種動物,除了龜之外,麒麟、鳳和龍都被認為是傳說。龍和鳳,後來被皇家所獨佔,成了禁口之物,人們也就不敢妄議了。而麒麟,民間則俗稱為“四不像”,說它身體像鹿,尾巴像牛,蹄子像馬,腦袋像龍。實際上,“四不像”是羚牛的俗稱,而羚牛卻不是麒麟。

  有人說,麒麟是真實存在的靈獸,一般不為老百姓所見,如果天下太平,國泰民安,它才會出現,所以,人們常將麒麟看做是祥瑞之兆的象徵;而又有人認為,麒麟只是神話傳說之物,只是人們美好想象的產物。在古人眼裡,麒麟還是長壽的象徵,據說有2000年的壽命,與植物中的銀杏樹一般。

  那麼,麒麟到底存在過沒有?

  有人提出,從造字上來看,造字的古人肯定看見過龍、鳳和麒麟,否則,造出這些字就沒有依據,就是憑空想象。這個說法不能令人信服。鬼、神之類,想來造字的古人也沒有見過,但還是造出了這些字。不過,從“麒麟”二字都以“鹿”為偏旁來看,想必麒麟的形象,是從鹿演化過來的,倒也有一定的道理。

  說麒麟曾經存在過的一個有力證據是:孔子見過麒麟。孔子是我們尊崇的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老人家一生慎言謹行,從不說怪力亂神,不談論虛妄不實之物事。他的著述都是微言大義,有所指摘;他所修訂的《春秋》,向來以記載謹嚴著稱。就是在這部書裡,卻記載了有關“麒麟”的事情,《春秋哀公十四年》:“十有四年,春,西狩獲麟。”

  春秋末期魯國西境大野澤地,人們捕獲了一頭即將死去的麒麟,孔子得知後親往察看,並將此事寫進了《春秋》裡,充分證明孔子是見到過麒麟的。因為,孔子絕對不會騙人,所以,人們就堅信歷史上曾經有過麒麟;至今再也見不到麒麟的原因是,世風日下,人心不古。

  筆者以為,孔子是可信的,而孔子的所見,未必可信。孔子不是動物學家,他在記下“西狩獲麟”之前,也沒有見過麒麟。所以,眼見並不一定為實,即使是聖人也不例外。傳說已過古稀之年的孔子,見到這頭麒麟後掩面大哭,涕淚沾襟,認為它作為“靈獸”,在早已“禮崩樂壞”、世事混亂的時期,出現得很不是時候,從此不再操刀捉筆,遂有“獲麟絕筆”之說。

  至於那頭被孔子親自察看、並被他記載於《春秋》裡的“麒麟”,到底是一種什麼動物,只能存疑了。

  歷史名人孔子的故事 篇10

  《 史記》記載一日孔子子乘著一輛馬車周遊列國。來到一個地方,見有一孩子用土圍成了一座“城”,坐在裡面。孔子就問:“你看見馬車為什麼不躲開呀?”那孩子回答:“人們說您孔老先生上曉天文,下知地理,中通人情。可是,今天我見您卻並不怎麼樣。因為自古到今,只聽說車子躲避城,哪有城躲避車子的道理呢?”孔子愣了一下,問:“你叫什麼名字?”孩子答道:“我叫項橐。”孔子為了挽回面子,就想出了一連串問題來難項橐,但是都被項橐巧妙的化解。

  孔子覺得這孩子知識淵博,連自己也辯不過他,只得長嘆一聲,俯下身子對項橐和藹地說:“後生可畏,我當拜你為師。”回頭對弟子們講:“三人行必有我師矣。要不恥下問。”經孔子這一褒獎,項橐便名揚九州,震動朝野。以後《史》、《志》有關章節都有記載。據《史記》記載,甘羅十二歲拜丞相時,還拿項橐作比喻,說服文信侯呂不韋讓自己出使趙國。南宋大儒王應麟編寫的《三字經》勸諸後生說:“昔仲尼,師項橐,古聖賢,尚勤學。”蓋出於此。

  歷史名人孔子的故事 篇11

  有次孔子受困在陳蔡一帶的地區,有七天的時間沒有嘗過米飯的滋味。

  有一天中午,他的第子顏回討來一些米煮稀飯。飯快要熟的時候,孔子看見顏回居然用手抓取鍋中的飯吃。

  孔子故意裝作沒有看見,當顏回進來請孔子吃飯時,孔子站起來說:「剛才孟李祖先告訴我,食物要先獻給尊長才能進食,豈可自己先吃呢?

  顏回一聽,連忙解釋說:「夫子誤會了,剛才我是因看見有煤灰掉到鍋中,所以把弄髒的飯粒拿起來吃了。

  孔子嘆息道:「人可信的是眼睛,而眼睛也有不可靠的時候,所可依靠的是心,但心也有不足靠的時候。

  歷史名人孔子的故事 篇12

  曾經,魯國的法律規定,如果有人,將在其他諸侯國做nv奴的魯國女子,贖回本國,那麼,這個人,可以到官府去領取賞金。

  有一次,子貢在一諸侯國,贖回了一個魯國人,卻辭謝了官府的賞金。孔子聽說了這件事,就對子貢說:

  “子貢呀!你這件事就做錯了。聖人做事可以移風易俗,可以讓人效法,可以影響後代,而不會只是為了適合自己的興致。現在魯國富裕的人少,貧窮的人多。如果贖人回去領賞金被認為是不廉潔,那得不到賞金的刺激,願去贖人的人就會減少。所以,你這種僅僅只考慮自己德行修養的行為,將會造成今後魯國人,不再願到其他諸侯國去贖人。”

  子路在一旁聽了孔子的這番教導,深受啟示。後來,當他救了一位落水者時,別人要送他一頭牛來答謝,子路就很恭敬地接受了。孔子知道了此事,欣喜地說:“今後願救人於危難之中的魯國人,會很多了。”

  不久,子路被任命為蒲城的官長。為了防備水災,官府調集民工,春修各處溝渠。子路見大家工作勞苦,帶的飯菜也不充足,就用自己的部分薪水,接濟每人,一份飯菜,一份湯水。孔子聞說此事,連忙派子貢去掀了那些飯菜,毀了那些做飲食的器具。子路發現了,非常氣憤。他氣哼哼地跑到孔子那裡叫道:

  “老師難道會嫉妒我行仁義之事嗎?子路在老師這裡所學的,不過仁義二字而已。仁義之人,與天下共取所有,共取所利。如今,子路將自己多餘的糧食,與大家分享,行仁義之道,老師為何禁止不許呢?我想不通!”

  孔子聽完子路的訴說,搖著頭道:“子路呀!你還是那麼粗野,那麼處事單純。你如果覺得民工們飲食不足,為什麼不去告訴魯君呢?讓魯君開糧倉去接濟他們呀?你用私人的俸祿做公義,這種行為,是在障蔽魯君的恩澤,顯示你自己的'德義。現在速速停止,或許還不算晚,否則,降罪你的日子,馬上就會到。”子路聞此,無語而退。果然,不久相府派人來找孔子說:“先生派弟子救濟民工,是不是要跟魯君爭奪百姓呀?”

  孔子見此情形,知道解釋已沒什麼用了。於是,便帶著弟子,離開了魯國。

  歷史名人孔子的故事 篇13

  孔子向師襄子學琴,一首曲子學了十天還在彈,師襄子說:“可以繼續了。”孔子說:“曲子雖然已經能走下來,但還沒能把握其中韻致規律和結構。”過了一段時間,師襄子又說:“韻致已經把握,可以增加新曲了。”孔子說:“可是我還沒能得其心志。”

  又過了一段時間,師襄子說:“志趣已得,現在可以學別的了。”孔子說:“此曲志趣雖然已得,但我還沒能完全進入他的心智境界,得其為人。”又過了一段時間,孔子神情儼然,彷彿進到新的境界:時而莊重穆然,若有所思,時而怡然高望,志意深遠;終於,他說道:“我找到他了:默然黝黑,頎然高大,目光深邃,心繫蒼生,王者氣度,胸懷天下,除了文王,還能是誰呢?”師襄子聽到後,趕緊起身再拜,答道:“我的老師也認為這正是《文王操》呵。”

  這個故事在《史記·孔子世家》(原文一段附後),《韓詩外傳》、《孔子家語》、《列子》上都有記載,它不僅給後人樹立了一個難得的學習音樂的榜樣,也反映出身為萬世師表的大教育家孔子自己的好學、善學的精神和品質。“孔子持文王之聲知文王之為人”(《韓詩外傳》 -卷五),也再次涉及前面提過的“知音”的問題。

  歷史名人孔子的故事 篇14

  魯國有一道法律,如果魯國人在外國見到同胞(遭遇不幸),淪落為奴隸,只要能夠把這些人贖回來(幫助他們恢復自由),就可以從國家獲得金錢的補償和獎勵。(孔子的學生) 子貢,把魯國人從外國贖回來,但不(向國家)領取金錢。孔子說:“賜( 端木賜,即子貢),你錯了!聖人做的事,可用來改變民風世俗,教導可以傳授給百姓,不僅僅是有利於自己的行為。現在魯國富的人少窮人多,(向國家)領取補償金,(對你)沒有任何損失;但不領取補償金,魯國就沒有人再去贖回自己(遇難)的同胞了。”

  子路救起一名 溺水者,那人感謝他送了一頭牛,子路收下了。孔子高興地說:“魯國人從此一定會勇於救落水者了。”

  歷史名人孔子的故事 篇15

  戰國時期,孔子及他的弟子經常到其他國家遊學。

  那次,孔子到晉國遊學。途中,天空烏雲密佈,大雨就要來臨。於是,子路就去向附近的一戶人家借傘,可是,這戶人家生活貧困,如果是雨天,要麼不外出,要麼摘蓮葉或芋葉擋雨,根本用不起雨傘,更別說有雨傘可以借給別人了。子路一臉無奈,只好無功而返。

  子貢聽說子路借不到傘,便自告奮勇地再次去借傘。他來到另外一戶人家,見房舍整齊,牛羊成群,雞鴨繞戶,心中暗暗自喜,這下肯定能借到了。可是這家主人看到是陌生人,語言又不通,只是一個勁兒趕他走,子貢根本沒有機會與他交流,只好失望而歸。

  正在大家一籌莫展之際,子路突然說:“先生,子夏家就在附近,咱們到他家去借傘吧。”孔子一聽,連忙搖搖頭說:“不要去!不要去!”子路著急地說:“先生,我們連續去了兩家,都借不到傘。子夏是你的弟子,肯定能借到。”孔子捋著鬍子,微微一笑,說:“我們還是到另外一家去借吧。”說完,孔子帶領子路他們,繼續向下一戶人家走去……

  事後,子路請教孔子,孔子感慨地說:“子夏是個護財的人,如果看到是老師來借傘,就會勉強借給我,但他內心會很痛苦;如果他不借,別人就會說他吝嗇,說他不尊敬師長。我不去借傘,既可以讓他不痛苦,又可以保全他的名聲,何樂而不為?”子路若有所思地點點頭。

  在與人交往時,寧願自己多受點苦,也不勉強他人做其不願意做的事,也要維護別人的聲譽,這正是孔子被後人尊稱為“聖人”的原因之一。

  歷史名人孔子的故事 篇16

  孔子,名叫孔丘,春秋時魯國人。其父是魯國地位不高的武官。孔子3歲死了父親,隨母來到曲阜住下。據說,他從小聰明好學,尤喜愛禮節,無事時,他就擺上大盆小盤,學著大人祭夭祭祖的樣子。

  孔子年輕時,讀書很用功。很多詩書都能熟記,他精通“六藝”(指禮節、音樂、射箭、駕車、書寫、計算)。因此,未到30歲,名聲大振。所謂“三十而立”就源於此吧。

  由於孔子名聲漸漸大起來,有些人前來拜他做老師,他就索性辦了個書院,收學生教書。

  後來,經到孔子這裡學禮的南官敬叔的推薦,魯昭公還讓孔子到周朝的都城洛邑去考察周朝的禮樂。

  在孔於35歲那年,件昭公被魯國掌權的蘭家大夫—季孫氏、孟孫氏、叔孫氏轟走了。這樣,孔子就到了齊國,去求見齊景公,他向齊景公談了自己的政治主張。齊景公很贊成他的看法,還想用他。但國相晏嬰認為孔子的主張不切實際,不能治國,結果齊景公沒用孔子。孔子只好再回到魯國,仍教書。

  公元前500年,魯定公派孔子做了中都(今山東漢上縣)宰,即地方小官。第二年,做了魯國的司空,又從司空升做司寇。這時候,齊景公和晏嬰都想拉攏鄰國魯國和中原諸侯,想重振齊桓公當年的霸業。這二人商議後,寫信給魯定公,約他在齊魯的夾谷地方開會。那時,諸侯開大會,需有個大巨當助手,稱做“相禮”。於是,魯定公決定讓孔子擔任相禮。

  於是,定公把準備到夾谷跟齊國會盟的事都跟孔於說了,孔子聽後說:“齊國屢次侵犯我邊境、這次約我們會盟,我們要小心從事,要有兵馬防備。希望把左右司馬都帶去。”魯定公採納了孔子的建議,派兩員大將帶了一些人馬,去夾谷開會。

  在夾谷會議上,因孔子做相禮,魯國沒有吃虧。齊國沒有佔到伶國的便宜。會後,齊國認為孔於留在魯國做官對齊國不利,想了個計策。挑選了80名歌女派人送到魯國。

  魯定公很高興,接受了這斑樂女以後,天天吃喝玩樂,不理國事。孔子見此很著急,多次想勸說定公,但定公總躲著他。這使孔子很失望。他與自己的學生談了心事,他的學生說:“魯君不辦正事,咱們走吧!”

  此後,孔子離開魯國,帶著一批學生開始周遊列國,希望能有機會實行他的以禮治國的政治主張。他先後到過衛國、曹國、宋國、鄭國、陳國、蔡國、楚國等,這些國家的國君都沒有用他。其原因是,當時大國爭霸,小國面臨被併吞的危險,整個天下都在發生變革。而孔子宣揚的是恢復周禮制度,當然不會有人接受。

  一次,孔子在陳、蔡一帶,楚昭王打發人請他。而陳、蔡的大夫怕孔子到了楚國對他們不利,便出兵車半路將孔子截住。孔一子被圍困好兒天,連飯也吃不上。後來,楚國得知,派兵才給他解了圍。

  孔子在列國碰了許多汀子,奔波了七八年,年紀也大了。最後還是回到各國,把全部精力放到著書和教學上面。相傳,他教過的學生約3000人,名人72人。

  孔子周遊列國,沒能實現他的政治主張,但他廣泛地瞭解了各國的文化,這為他的著述創造了良好條件。他和他的弟子整理了很多古代文化典籍,如(詩經)、《尚書》、《春秋)等。這些古籍為我國燦爛的古代文化豐富了內容。

  孔子死後,他的門徒繼續傳授他的學說,形成了一個儒家學派。孔子就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