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偶像袁隆平院士的作文(精選31篇)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經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寫作文可以鍛鍊我們的獨處習慣,讓自己的心靜下來,思考自己未來的方向。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作文感到非常苦惱吧,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我的偶像袁隆平院士的作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我的偶像袁隆平院士的作文 篇1
在一個陽光明媚的星期天,我們學校的小記者在老師的帶領下,來到了“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爺爺工作和生活的安江農校採訪。
安江農校坐落在雪峰山下,氣候溫和,土地肥沃。我一踏進校園,就被“勤奮務實、文明進取”的校訓振憾了。學校裡古樹參天、風景秀麗、果樹成林。
學校的老師告訴我們,袁爺爺在上世紀50年代初從西南農學院畢業後就來到這所學校任教。當時,全國人民嚴重缺少糧食,過著苦日子。他心裡就有了一個願望,希望大家不再少吃餓肚子。從此,他廢寢忘食,潛心研究,揭開了雜交水稻研究的序幕。在他的組織和指導下,終於研究成功了雜交水稻,解決了全世界人口的吃飯問題,為世界糧食安全做出了巨大貢獻。雜交水稻從地處物種變異天堂的安江農校發源並走向了世界。
學校的老師還介紹說,現在為了讓人記住袁爺爺的偉大發明和貢獻,準備建設“安江農校雜交水稻園”,建成後,將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老師講解完後,帶領我們在學校裡參觀。陣陣涼風從身邊拂過,我想:袁爺爺為什麼能從一名普通的教師成長為舉世矚目的“雜交水稻之父”呢?我好奇地問身邊的老師。老師沉思片刻,告訴我:這或許是因為他勤奮務實,潛心進取,心想人民吧,因為袁院士有個成功的公式就是:知識+汗水+靈感+機遇=成功。
哦,我終於明白了,袁爺爺為了我們的吃飯問題,用自己的知識,付出那麼多的心血研製雜交水稻,真是偉大呀!
我的偶像袁隆平院士的作文 篇2
他為我們中國14億人口解決了溫飽問題,他用一生為我們研究水稻,他就是我們的天使袁隆平。袁隆平爺爺在5月22日一時07分,離開了我們,享年九十一歲。
想必大家都知道袁隆平爺爺是我國的雜交水稻之父。小時候的袁隆平,因為去農田裡看了花,看了水稻,便下定決心要在農場裡工作。長大以後,他選擇農業,不顧眾人的反對。
曾經的中國鬧饑荒,他為水稻的產量而苦惱,下定決心研究雜交水稻。十幾年時間的付出,沒有辜負他的努力,他終於將雜交水稻研製成功。袁隆平爺爺研究出雜交水稻,為中國14億人口解決了溫飽問題。
袁隆平爺爺的成就,在中國歷史長河中留下了功不可沒的成績,但是他並沒有因此驕傲。只要有一個人沒有吃到,他就會繼續努力研究。直到去世的一個月前,袁隆平爺爺仍在研究水稻,只為讓我們的生活更加美好。
以前,我的碗裡總會留下幾顆潔白如玉的飯粒。她們在碗中痛苦地呻吟,可我卻聽不見。就在袁隆平爺爺去世的那一天,我仍悠閒地坐在桌上吃飯。一塊西瓜下去,我的肚子已經很飽了,可碗裡還有飯沒有吃完。
剛想把它們倒掉,我就聽見爸爸的手機裡響起:“我們中國水稻之父袁隆平在凌晨逝世。”這件事像琴音,撥動著我的心絃。轉頭看著碗裡我將要倒掉的晶瑩剔透的米飯,再想想袁隆平爺爺用一生為我們解決了溫飽,我卻在這裡浪費他的成果。
我的痛從心底的深處蔓延開來,傳遍全身。我將飯碗又放回桌子上,用筷子將一粒粒米飯送進我的嘴裡。不一會兒,碗中的飯都被我吃光了,碗麵已經晾到可以反射光芒。碗麵可以照出我的樣子,好像都不用洗了呢。
雖然我明白得有點遲了,但是我相信這還不算晚,今後我再也不會浪費食物,再也不會讓任何一粒米飯留在我的碗裡。
傳說人死後會到天堂或者地獄,袁隆平爺爺一定會是天堂裡的天使,在天上永遠照耀著我們。
袁隆平爺爺雖然肉體已經離開我們,但是他的精神,他的成就會存在於每一個人心中。中國人將銘記袁隆平爺爺為我們做出的貢獻。讓我們再心懷感恩、深情地說上一聲:“謝謝您,袁隆平爺爺!”
我的偶像袁隆平院士的作文 篇3
他被稱為“雜交水稻之父”。國際水稻研究所所長斯瓦米納斯博士曾這樣評價過他“他的成就不僅是中國的驕傲,還給全世界帶來了福音”。他就是——袁隆平。
袁隆平在湖南長沙開設了一片試驗田。他忘記自己是知識分子,烈日炎炎的夏日,袁隆平在似火的驕陽下,哈著腰、一株株、一穗穗的辨認尋找他夢寐以求的混生在稻田裡的雄性不育系。七月的陽光炙烤著大地,到田地裡就像一個悶熱的火爐,汗水流了一層又一層,在背上結了一層鹽霜,皮膚曬得黑得透亮。每天拖著沉重的身軀回到工作所,助手叫他明天在家休息,他去。袁隆平說:“要不我們倆一起去,這樣能快些找到雄性不育系。”他這樣艱辛的到稻田工作,就年常年家在水田裡不怕苦的農民都自嘆不如。他的行動讓人不解,很多農民兄弟都問他:“你個知識分子,月月有工資拿,每天講講課,做做實驗多清閒啊。和農民一起吃這個苦;遭這個罪是為啥呢?”是啊,為什麼呢?他們不知道,袁隆平心中藏著一個造福全人類的夢想,讓人類戰勝飢餓的夢想。每當這時,袁隆平都會手拿菸袋笑一笑,隨即又鑽進那一望無際的稻田裡。
袁隆平就是這樣安貧樂道,不懼困苦,不怕失落,他會從雜交水稻事業的每一個微小的進展中得到鼓勵,得到靈感,而從不計較個人得失。
我的偶像袁隆平院士的作文 篇4
昨天一條新聞在各大平臺上傳開了:袁隆平院士逝世了,全國人民哀悼。
“我畢生追求就是讓所有人遠離飢餓。”一句話感動到內心深處袁老幾乎傾盡所有心血研發了雜交水稻,讓全國人民不再飢餓,都得到了糧食。
反轉又反轉,終究巨星隕落,雜交水稻之父,那個讓中國不再懼怕飢餓的袁隆平爺爺終究還是離開我們了,多希望這依舊是一條假新聞,多希望再闢謠一次。
“我有兩個夢,一個是禾下乘涼夢,我夢見水稻長得有高粱那麼高,穗子像掃把那麼大,顆粒像花生那麼大,而我則和助手坐在稻穗下面乘涼。第二個夢是雜交水稻覆蓋全球夢,可以增產一億五千萬噸糧食!”袁隆平是我國研究與發展雜交水稻的開創者,也是世界上第一個成功利用水稻來種優勢的科學家,被譽為“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在獲得共和國勳章時曾說:“我不能躺在功勞薄上睡大覺,應該繼續努力!”這樣偉大的科學探求精神多麼寶貴,雖已獲得共和國勳章,但已高齡的袁老卻說要繼續努力。
我們也應該學習袁老的不放棄,努力的精神品質,在自己的學業上多下功夫,就像袁隆平院士研究雜交水稻時一樣。禾下乘夢涼夢,丹心映青田,作為新時代的我們更應該發揚這種精神。
神農氏返回了他的天國,留下人間稻米滿倉,永遠懷念您、永遠感恩您,風吹稻花香兩岸,國士無雙,緬懷!
我的偶像袁隆平院士的作文 篇5
袁隆平是值得尊重的科學家。他品德高尚、淡泊名利,生活簡樸,不論颳風下雨,天天工作在試驗田裡,一心只想著造福全體人民。袁隆平是值得讓世界尊重的中國科學家。他首創的雜交水稻不僅為中國的糧食生產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而且也在亞洲、非洲的一些國家推廣了3000多萬畝,為世界糧食安全作出了卓越貢獻,獲得了聯合國有關組織和世界許多國家的讚譽。袁隆平在這次世界種子大會上感動了全世界,並不是偶然的。袁隆平的責任、胸襟與貢獻,就象是一面鏡子,折射出一個公民、一個科學工作者閃光的精神品格。
很容易想像,有那麼大頭銜、那麼多榮譽的袁隆平,如果想在財富積累上更進一步,如果真正重視“身價幾何”,顯然不需要費多大周折,做一些廣告、或者把他的獎金成立一個可以最大程度賺錢的公司什麼的,都是可行的辦法。
但袁隆平呢,已經“滿足於”自己每個月6000多元的工資,而且,儘管自己尚有一些“積蓄”,但他卻會穿15元一件的襯衫,100多塊的鞋子,260元的手錶……對於如此節儉的“世界級科學家”、“科技明星”,不知道該有多少追求一夜暴富、為金錢不惜一切、對金錢揮霍無度的人們應該為此感到臉紅!不僅如此,已經年近八旬的袁隆平老人還給日益功利的社會上了一課,那就是,到100歲他也還想在田裡,還想著解決更多的人的吃飯發展問題、為人類取得更大的研究成果。
那麼,無數相對於袁隆平老人年齡的“年輕人”,是否該以袁隆平老人為榜樣,為著更有意義的人生而不是隻考慮更“賺錢”的人生而努力向上、奮鬥不息呢?
我的偶像袁隆平院士的作文 篇6
袁隆平一生紮根在稻田之間,實現了千百年來人民心中最樸素的願望,攻克了曾經絆倒半個地球的難題,讓上億人口擺脫飢餓。袁老如同夜空中最閃亮的那顆星,照亮了後來者繼續前行的路,他給世人留下的不僅是豐富的食糧,還有無盡的精神財富。
我們紀念袁隆平,是緬懷他仰望星空的精神。袁老的兩個夢想耳熟能詳。一個是“禾下乘涼夢”,夢想試驗田的水稻像高粱那麼高,穗子像掃把那麼長,顆粒像花生那麼大;另一個是雜交水稻覆蓋全球,保障國家和世界的糧食安全。
耄耋之年,袁隆平又提出研發“海水稻”的宏大構想。袁老說,“海水稻”研發成功以後,在我國內陸和鹹水湖周邊進行產業化推廣潛力巨大,如果可以推廣兩億畝,畝產200—300公斤計算,可增產糧食500億公斤,多養活約兩億人!
夢想總是屬於敢想敢為的先行者——2020年,袁隆平團隊在十地啟動“海水稻”萬畝種植示範,10萬畝“海水稻”平均畝產穩定超過400公斤。中國人再次牢牢端穩了飯碗!
我們紀念袁隆平,是緬懷他腳踏實地的品格。袁隆平一生致力於雜交水稻技術的研究、應用與推廣,長期奮戰在農業第一線,把自己在一生浸潤在稻田裡。他堅信:“電腦里長不出水稻,書本里也長不出水稻,要種出好水稻必須得下田。”他立下收徒“土味門規”——“你下不下田?你不下田我就不帶!”
與大地貼得更近,看天空才會更遠。袁隆平曾說:“我會鼓起勇氣繼續幹下去,從‘90後’一直搞到‘百零後’”。隱沒於鄉間水田的袁老,生命的最後時刻還在為“禾下乘涼夢”和“覆蓋全球夢”奔忙,還在努力帶給中國和世界驚喜。多一些腳踏實地的科學家,多一些鍥而不捨的追夢者,中國的廣袤大地上,就會孕育出更多希望。
我們紀念袁隆平,是對英雄的呼喚和尊重。國士無雙,袁隆平是一位真正的國民英雄,在他的心裡,國家利益重,科學事業重,名利卻最輕。“雜交水稻之父”、中國工程院院士、“共和國勳章”獲得者;中國特等發明獎、國家科學技術獎、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世人也給了袁隆平的榮譽和禮讚。
時代需要榜樣,時代呼喚英雄。英雄人物用自己的行動,引領時代的方向,他們的精神影響著後來人,是為祖國乃至全人類留下的寶貴精神財富,他們展現出的精神是一個時代的音。我們看到,在物質條件越來越豐富的今天,人們也越來越注重精神的追求和內心的富足。全社會對抗疫英雄的愛戴,對航空專家的敬仰,從國家層面對袁隆平、鍾南山一個個國民英雄的崇高禮遇,也在向社會昭示:人生價值的實現,靠的是堅定正確的人生方向和艱苦奮鬥的作風精神。
我們紀念袁隆平,也是對人生價值和意義的一次反思。你我都是芸芸眾生中一個渺小的存在,我們大多不會成為袁隆平那樣的國民英雄,甚至我們也成不了整天操心經濟走勢的商業大佬,也不是時時關心國家大事的政界領導,但我們每個奮鬥的個體,都可以成為自己的英雄。我們可以像袁隆平那樣,做一個對自己有要求,堅定目標就能夠堅持下去的人。那麼我們便是自己的英雄——願你我既能做那個為英雄鼓掌的人,也能成為那個被鼓掌的人。
最後借用鍾南山團隊的悼文,向袁老致敬,也向每一個堅持夢想的人致敬:感念我們在這個時空相遇的每分每秒,我們的星空因為有了每個不同的你而璀璨。
我的偶像袁隆平院士的作文 篇7
5月22日,對於全中國人來說是一個無比悲痛的日子,因為在這一天,“雜交水稻之父”、“共和國勳章獲得者”——袁隆平院士因多器官功能衰竭於2021年5月22日13:07在長沙逝世,享年91歲!訊息傳來,舉國悲痛,全網盡是對袁隆平院士的哀悼與送別!
袁隆平院士是中國在雜交水稻事業的開創者,是當代神農,50多年來始終在農業科研第一線辛勤耕耘,不懈探索,為人類社會運用科技手段戰勝飢餓帶來綠色的希望和金色的收穫,他的卓越成就不僅為解決中國人民的溫飽和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作出了貢獻,更為世界和平和社會的進步樹立了豐碑!
當我深入瞭解袁隆平的事蹟後,再一次瞻仰他的儀容,袁隆平爺爺,瘦瘦的身材,黝黑的皮膚,滿臉皺紋,慈祥可親的笑容,一副地地道道的農民形象,然而在這樸素的外表下卻有著無窮的智慧與力量,因為他的科技研究讓中國老百姓實現了吃飽飯的夢想,在查閱袁隆平的影片資料時,袁隆平爺爺說過他曾做過一個夢,他夢見超級稻長得比高粱還要高。稻穗有掃帚那般大,穀粒兒就和花生粒一般大,風兒輕輕吹過,他戴著草帽和他的助手高興地在水稻下乘涼!雖然這是他在夢境裡出現的場景,但中國的每個人都該記得他的這個夢,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我們新一代的共產主義接班人將會實現這個夢想。
一粒一飯,當思之不易,當我們吃著香噴噴的白米飯時,要懂得感恩,更要懂得珍惜。
我的偶像袁隆平院士的作文 篇8
微風拂過,整片整片的稻苗都彎下了腰,它們在鞠躬,為它們的父親鞠躬。“稻香十里飄,長空萬里香”,所有的稻苗都隨風而起,恭送這位偉人的離開。他不是戰士,卻拯救無數生命;他不是詩人,卻書寫動人篇章。他便是培育雜交水稻第一人——“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袁爺爺說過:“我有兩個夢,一個是禾下乘涼夢,另一個是雜交水稻覆蓋全球夢。”他以前曾多次夢見在稻穗下乘涼的情景,是那麼的愜意,那麼美好。為實現這樣的夢想,從1968年開始,袁隆平爺爺每年都到三亞南紅農場進行雜交水稻的育種和制種,經過無數次試驗,終於在1970年11月成功地研製了雜交水稻。誰都知道這項工作是那麼的艱難,袁隆平爺爺就像西天取經的唐僧,經過九九八十一難,終於取得真經,現在這一切都成真了。袁隆平爺爺是一位國士,更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
如今斯人已去,只留遍地稻香綿綿於我們記憶中迴盪,他窮其一生,只為追逐一夢,讓國人遠離飢餓。袁隆平爺爺是科學家中的首富,他雖然身價千億,卻異常簡樸,因為他經歷過饑荒,所以他懂得“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
袁隆平爺爺曾說過:“我一生的追求就是讓所有人都遠離飢餓。”如今,您做到了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一日三餐,米香瀰漫,飽食當常憶袁公。
我的偶像袁隆平院士的作文 篇9
小時候,因為我很挑嘴,所以我不僅吃飯很慢,而且胃口很小。
又是一個平常的日子,我又剩了飯,奶奶也如往常般對我說:“吃不完,就倒給狗子吃。”
但這一次,好像有所不同。
奶奶坐在凳子上,眼神放空,好似在回憶往昔歲月,過了一會才回過神:“唉,現在日子真是好過嘍,不像以前我們過日子,哪有飯可倒呢,吃都不夠呢!有現在的日子多虧了袁隆平先生……”
那是我第一次聽說袁隆平這個名字。
後來,我就被接到了城裡。我還是如以往一樣,吃飯慢、胃口小,與以前不同的是,沒有狗子“接盤”我的殘羹剩飯了。
經歷了幾次倒飯,爸爸終是忍不住了,和奶奶講了同樣的話:“現在的日子真是優渥了,想當年……”爸爸突然止住了話頭,惹得我十分好奇。
爸爸見我興致高昂,便接著說:
“想當年我小時候,每天飯都吃不飽,晚上只能吃稀飯。那稀飯可真的叫稀飯啊,一鍋粥裡,一眼望去只有粥湯,沒有米。我們一大家就靠這個生活。你爺奶還要養活我們兄妹四個,飯不夠分,大人們都不敢多吃,省給我們吃。”
後來,在小學課本上學過寫您的一篇課文,裡頭有一張插圖,您一隻手拿著稻穗,目光含笑。那便是我第一次見到您——雜交水稻之父。
你用一雙粗糙但溫暖的手,給無數家庭帶去滿足!
那是一個令人愉悅的週末,手機螢幕上“袁隆平逝世”的推送卻觸目驚心,讓我原本歡喜雀躍的心沉了下去。
袁隆平爺爺,我想,能讓您安心的就是我們好好吃飯,不浪費吧!
我的偶像袁隆平院士的作文 篇10
良田千頃,不過一日三餐。廣廈萬間,只睡臥榻三尺。種著中國的農田,心裡卻裝著全世界的溫飽。他奮力逐夢的精神,不僅改變了雜交水稻,也永遠激勵著我在追夢路上奮勇前行。他就是我們的國士“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袁隆平院士長相土裡土氣,梳著小平頭,臉上佈滿皺紋,看起來就是一個普普通通的農民。他雖其貌不揚,但他對全世界人民的影響卻很大。
袁隆平院士生活的年代,人民忍飢挨餓,他曾親眼看見骨瘦如柴的人們餓死在街邊路旁,他暗暗立誓:一定讓中國人民過上能吃飽飯的生活。從1961年開始,袁隆平院士每天都到三亞農場去做實驗,經過無數次的實驗,終於在1970年雜交水稻實驗成功。在這個過程中,他的實驗田曾多次被人大片毀壞,好不容易才保留了一些種子,得以繼續研究。
袁隆平院士也是中國人中獎項獲得最多的科學家。他身價千億,但卻從不張揚。一件衣服只有三十多,一塊卡西歐手錶戴了幾十年。
袁隆平院士一生有兩個夢想,第一個夢想是禾下乘涼夢,第二個是雜交水稻覆蓋全球夢,為了讓全國人民吃飽飯,實現這兩個夢想,袁隆平院士用盡畢生心血一心研究雜交水稻,最後造福全中國。
一位老者,一顆赤子的心,一個童真的夢。他對這片土地愛的深沉,他是稻田的忠實守望者。他的雙手從未停止對稻穀的撫摸,他的生命永遠浸潤在甘甘稻花香中。
我的偶像袁隆平院士的作文 篇11
《我有一個夢》這首歌詞是一位老人抒發內心呈現,他有著偉大夢想,並透過自己不懈努力給全世界交出了漂亮成績!
這位老人他有一種不服輸勁頭,越挫越勇;不因失敗而氣餒,不因成功而自負,不斷制定目標,不斷進取,不斷超越自己!
這位老人他很樸實無華,他就是一顆定海神針,能帶給所有人安心!
他就是袁隆平爺爺,一位非常慈愛老人,我曾經看過老人1篇採訪,其中他說“在上個世紀60年代啊,饑荒時候餓死人啊,我親眼見過”主持人接著問“您是不是害怕這樣場景再次出現”老人連說“不可能了,不可能了,一粒糧食能夠救一個國家,也可以絆倒一個國家,可知糧食重要性!”回想老人在採訪中神情,大有憂天下之憂而後天下之樂而樂胸懷!為了讓人民不再像他看到那樣食不果腹,他帶領著團隊開始了漫長攻堅之路!
他瘦瘦小小一個人,風吹日曬皮膚黑黝黝,像個地地道道農民;他為人低調,他獎項非常多,但是他從不在意這些,攻堅克難,一絲不苟!
還記得老人給自己母親寫那封信,他為了人民不再餓肚子,卻給自己留下了永遠遺憾,自己母親最後一面都沒有見到,積攢了多少想對母親說話,多少悔,多少盼,這已成為老人永遠惦念了!
這位老人永遠離開了我們,在他離開時候有那麼多人主動去送老人,為老人留下想念淚水;他一次次向人民交出了漂亮成績,他實現了自己夢,他終於放心離開了。
袁隆平爺爺對您我們有太多不捨,您一路走好!
我的偶像袁隆平院士的作文 篇12
今年5月22日,是一個令人傷心日子。一代巨星隕落。因為他我們不用擔心捱餓,因為他我們不用叫苦連天。
他就是袁隆平爺爺,他從19歲就開始學習農業,直至現在都一直在研究雜交水稻。他為國家作出貢獻十分巨大。當時袁隆平爺爺是一名中學教師。他發現水稻長得又大又好,就決定培養雜交水稻。有很多人都反對,因為水稻自身花就不容易雜交,但是袁隆平爺爺堅持下來,將這個夢想變成了現實。袁隆平爺爺堅持不懈,將無變成有,將弱變成強。他讓飢餓全中國人吃上了當時珍貴糧食。是他這堅持不懈精神,才得出結果,所以我們中小學生應該學習袁爺爺堅持不懈精神。
美國日本等國家從1926年就投入了大量資金來培育雜交水稻,可是經過了幾十年都沒有成果。但當他們聽說中國有人培育出了雜交水稻,他們先是質疑震驚,確認這一訊息後趕緊打聽是誰,這時有人就說了,這是一名中學教師。他們睜大了眼睛,一幅不相信樣子,這些這些給了那些嘲笑中國培養雜交水稻那些國家,一個有力回擊。
袁隆平爺爺,還有一顆以他名字命名小行星,可見袁隆平爺爺付出對全世界人類都有好處,在2019年時候,袁隆平爺爺還獲得了聯合國頒發勳章。袁爺爺91歲仍然下田去,培育稻苗。袁爺爺起床第1件事便是夏天了,他這種捨己為人精神值得所有人來學習。袁爺爺夢想我們會繼續接力下去。讓我們隨著袁爺爺夢想,繼續堅持下去!
我的偶像袁隆平院士的作文 篇13
所謂“人以食為天”,如果想要生存就離不開糧食,保證糧食的供給是每個國家的基本國策。但問題是,中國是一個耕地面積小,但人口又眾多的國家,如何能夠保證每個人都有足夠的糧食呢?有個人完美的解決了這個問題,他就是袁隆平。
袁隆平1930年9月7日生於北京協和醫院。他於1953年8月畢業於西南農學系,開始了自己研究農業的生涯。他在農業學校任教期間,發現了一株特殊形狀的水稻,他利用水稻測試,發現這株水稻相比於一般水稻來說有不同的性質,是所謂的“天然雜交水稻”。這也是他人生中一個重大發現,在發現“天然雜交水稻”後,袁隆平便全身心投入到雜交水稻的研究,在他的努力下,全中國水稻增產20%,使得中國成為全世界的農業大國。
可能大家對農業方面並沒有什麼概念,可我要告訴你的是,農業是每個國家最重要,最根本的保障。自古以來,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就意味著國富民強,天下太平。而每次的皇朝更迭,一般都是天災人禍導致糧食緊缺,人民吃不飽飯才開始造反。農業與國家的國運緊密的聯絡在一起,可見它的重要性。袁隆平就是透過雜交水稻的研究,使得中國以世界5%的耕地養活了20%的人口,創造了一個全球的神話,加速了中國現代化的腳步。
袁隆平院士為中國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是我們學習的好榜樣,今天他雖然走了,但他科技興國,不斷奮鬥的精神將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中國人!
我的偶像袁隆平院士的作文 篇14
我一直有兩個夢,一個是禾下納涼夢,一個是雜交稻遮蓋全世界夢……
——題記
一片土地資源,一把稻米。一片一無所獲的土地資源,哭泣聲直過千雲宵。一把稻米,那會是幾十人,甚至數百人的生命。“不太可能了,不太可能了。”
一片土地資源,1100KG。夏日的風吹過水稻田,小小稻苗隨風飄蕩晃動,好像是一片夏日的悠閒自在。可小小稻苗始終也不會了解,一位老人不會再會開了小車在田裡,小心地培養他們。
幼苗們會勤奮長的很高,長的非常大,要像高粱米一樣高,穗子要像掃帚那麼長,長出的稻米要像花生仁一樣大……不容易再有些人為捱餓迫不得已,由於“我的一生追求完美便是讓任何人避開捱餓。”
我們害怕名人的離開,我們害怕之後的大家不記得她們,擔心她們確實變為書本上的一行文字。最恐怖的事兒,是忘卻。我們害怕她們只瞭解只說不做的定義和實際意義,不清楚她們真真正正的投入了是多少,真真正正的為何非常值得大家記牢。大家確實不容易忘掉。
功在千秋,利在千秋,一粥一飯思得來不易!
一位老大爺,笑的那麼和藹可親,那麼高興,開了他的小車,行車在田坎上。地裡的稻苗,比高粱米還高,穗子比掃把還長,稻米像花生仁一樣大。祖父笑著,大家跑去對他說,超級稻長遍了全世界全國各地,他或是笑著,笑的那麼和藹可親,那麼高興……
我的'偶像袁隆平院士的作文 篇15
小滿剛過,湖湘大地沉浸在連綿的陰雨中,農民們正忙著插秧,而就在此時聽到了袁隆平爺爺去世的訊息,起先以為是謠言。一直不斷的陰雨不太像往常夏天的雨情。老媽一直在嘀咕今天的雨怎麼下個沒完,現在回想起來應該是上天也在為這位偉人的逝世而痛哭。
“雜交水稻之父”、“共和國勳章”獲得者袁隆平爺爺,因器官多功能衰竭,於2021年5月22日13點07分在長沙逝世,永遠的離開了我們!
一日三餐,米香瀰漫,飽食者當常憶袁老。他才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當他還是一個鄉村教師的時候,就已經具有顛覆世界權威的膽識;當他名滿天下的時候,卻仍然只是專注于田地,淡泊名利,一介農夫,播撒智慧。
中午還吃著袁爺爺的米飯,想起以前課本上的袁爺爺,現在真的感覺到五味雜陳。以前從來沒有一個偉人逝世讓我這麼難過,因為袁隆平爺爺好像一直都離我很近。他存在於我的一日三餐,是我每天都會期盼的,都會見面的。他就像是我的親爺爺一樣每天都陪伴著我,日復一日。我雖沒有經歷過那些饑荒年代,但卻聽我的長輩提起過他們那些年飢腸轆轆的經歷。他們每次講那些年代的時候,眼睛都紅紅的。我知道那是他們不願回去的年代。是他為我國乃至全世界人民的溫飽做出了劃時代的貢獻,使人民脫離飢餓之苦。
袁爺爺活著人間播撒種子,逝去天上撒甘露。一位老者,一顆赤子的心,一個童真的夢,他對這片土地愛得深沉,他是稻田的忠實守望者。袁爺爺一路走好!
我的偶像袁隆平院士的作文 篇16
小時候,他做過一個夢:水稻比高粱還要高。孩童時期他曾幻想:要讓全中國人民吃上米飯。終於,他實現了,他用一生完成了這個夢想。他,就是“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一個簡單的初心——讓全國人民吃飽飯,支撐了他的研究之路。他年少時立志學農;青年時有感於國家因飢餓而貧困的現實;成年後,他將全部心血投入了農業技術研究工作。多少個奮戰在稻田裡的日日夜夜,多少滴汗水滋潤農田,終於,“東方魔稻”的神話驚豔了世界。他永遠是我們眼中的“九零後”追夢人。
下午,當看到袁隆平爺爺去世的訊息心中不禁悲痛萬分。從此,稻田裡少了一個辛苦勞作的身影。一代科學巨人的倒下,舉國哀悼。回顧他的一生,可以發現,他將有限的生命換來了無限的價值,每一株水稻都是他精心培養,每一粒大米都充滿了他畢生的心血。他已與水稻難以割捨,他視水稻為子女,為農業技術研究打開了一扇新的大門。他是國之脊樑,祖國有了他而驕傲,世界更因有了他而閃耀。
看著袁隆平爺爺生前的照片,突然發現,爺爺可愛的臉龐飽經滄桑,一道道皺紋,一個個燦爛的微笑,我至今仍覺得他還是那樣和藹可親。他永遠活在我們的心中,活在我們身邊。
現如今“禾下乘涼夢”和“全球覆蓋夢”早已實現,人民不會忘記,世界不會忘記,那個把一生浸在稻田裡,把功勳寫在大地上的袁隆平院士!願每個人也能像袁隆平院士一樣,用勤奮換得勝利,用汗水澆灌成功!
致敬,緬懷。
我的偶像袁隆平院士的作文 篇17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每當我讀到這首詩,都會不由自主地想到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爺爺。沒錯,正是這位偉大的爺爺,研究出了雜交水稻,才讓我們能吃上飽飯。
爸爸經常會給我看科學家的生平資料,我就是從中瞭解到了袁爺爺這個對我來說有點陌生的人物。很快,我就喜歡上了這位認真嚴謹、慈祥友善的爺爺。沒事的時候,我就喜歡想象著袁爺爺工作的場景:烈日炎炎的一天,袁爺爺穿著白襯衫,戴著一頂大草帽,慢慢地走在一望無際的茫茫稻海之中,雖然已經大汗淋漓,但他仍仔細檢查每一粒稻穗。他的皮膚因長期暴曬變成了古銅色,臉上的皺紋好似田間的田埂一般,一道道刻在袁爺爺的臉上,書寫下了他的風霜歲月。
就這樣,袁爺爺在實驗田度過了一天又一天,直到一輩子,按他自己的話來說,“我不在家就在實驗田,要麼就在去實驗田的路上。”袁爺爺還有兩個夢,一個是禾下乘涼夢,另一個是雜交水稻覆蓋全球夢。袁爺爺就是為了這兩個夢和全球人民的溫飽,全身心投入實驗,將自己的一生都獻給了農業,伴著雜交稻和中華人民,度過了漫長的九十一年幸福時光。
這樣的精神怎能不令人敬佩?
袁爺爺雖然已經離我們遠去,但他的精神永遠長存於我們心中。他的夢,是我們新時代好少年的夢,更是那十四億中華人民的夢。讓我們從今天開始,從自己開始,好好學習,珍惜每一粒糧食吧!
我的偶像袁隆平院士的作文 篇18
在2021年5月22日13時07分,一個看似平常日子時間,卻發生了一件非常不平常事情——被稱為“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袁爺爺永遠離開了我們,享年91歲。
每當想起“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句古詩時,我眼前,我腦海裡就會立刻浮現出袁爺爺身影。他那古銅色臉上,總掛著那笑容,一道道深刻皺紋記錄著他那不平凡歲月;他總是穿著那幾十塊錢襯衫,頂著嚴寒,忍著酷暑,在農田中奔波……
“永不滿足,永遠不躺在過去功勞簿上。讓中國人端穩中國碗,讓中國碗裝滿中國糧。”這是袁老至死堅持信念。想當年,當袁老發現了第一顆雜交水稻時,當他公佈這件事時,是那麼多人不信任不理解。只有袁老他兩位學子依舊堅持在崗位上。我想如果沒有他們當時堅持,可能就不會有我們現在衣食無憂健康幸福生活。
正是那一顆雜交水稻餵飽了全中國人民,也餵飽了多少國家。像美國,日本當時那些科技發達國家,早就開始了研究水稻工作,他們向裡面砸進了多少錢,卻依然沒有好成果。但是當袁隆平爺爺向世界向國際發出這一發現時全世界人民都震動了。美國還輕蔑說“我們做不到事,區區一箇中國鄉村教師卻能做到?”但是事實卻讓他們打臉,正是袁爺爺發現那一粒種子餵飽了我們所有人。
我們現在還不能向袁爺爺那樣,為雜交水稻,為國家做貢獻。但是我們現在能做事,珍惜每一粒糧食,實行光碟行動。不讓遠在天界袁爺爺心寒。
袁老,走好!
我的偶像袁隆平院士的作文 篇19
“禾下乘涼夢,一夢逐一生”
袁隆平逝世了,這個訊息轟動了全國。為什麼那麼具有影響力呢?大家可能只知道袁隆平爺爺是“雜交水稻”之父,但不知道的是袁隆平爺爺用了一輩子的時間來研究雜交水稻,就是為了讓我們能吃上飯,吃飽飯,吃好飯。
從小到大我不知道袁隆平爺爺是誰,更不知道雜交水稻是什麼東西。但直到昨天,老師帶我們瞭解了許多。以前我認為,雜交水稻不就是糧食嗎?一種就可以出來很多,這麼簡單的事情,為什麼袁隆平爺爺一做,就是“雜交水稻”之父呢。原來並沒有我想的那麼簡單,現在的糧食種類這麼多,都是因為袁隆平爺爺。
其實在研究雜交水稻的路上,袁隆平爺爺也不是一帆風順的。在他決心要研究雜交水稻時,很多人都反對他。可他不顧反對,依然研究了起來,可那時老天也沒有眷顧他。可那時袁隆平爺爺並沒有因為失敗而停止研究,終於雜交水稻研製出來了。就這樣一年又一年,袁隆平爺爺也漸漸老去了,可他還是繼續研究,為的就是實現自己的夢想:飯碗要牢牢地掌握在我們中國人自己手上。
原來袁隆平爺爺是那樣的偉大,雖然我不能趕到長沙為袁隆平爺爺做追悼會,但我決心一定要好好吃飯,不浪費每一粒糧食。這才是對袁隆平爺爺最大的尊重。
袁隆平爺爺是那樣的偉大,為了讓我們吃飽飯,用自己的一生來研究雜交水稻。為了不辜負袁隆平爺爺,讓我們好好吃飯,不浪費每一粒糧食。
我的偶像袁隆平院士的作文 篇20
5月23日,一個不幸的訊息從長沙的一角傳出來,在極短的時間裡傳遍了全中國、全世界:
袁爺爺逝世了!
花圈、唁電、挽辭、眼淚、哀哭從中國各個地方像洪流一樣地彙集到長沙來。每一位市民的臉上帶著哀愁的表情,每一位人民都為失去中華民族的一們燦爛瑰寶而惋惜。
當我看到這個新聞時,我是震驚的,難以置信的,甚至懷疑這個訊息的真實性。當我知道了這個訊息是真的時,我心頭一震,不禁為中國失去這一技術人才而傷痛。這位手執放大鏡,穿梭於稻田中的老人,這個解決了全中國乃至全世界溫飽問題的老人,就這樣離開了人世……
我沒有華麗的詞藻來哀悼這麼一位偉人,因為一切的語言都無法描述出這位有著:“禾下乘涼夢”的老人。正是因為袁爺爺的堅持不放棄,不懼艱險,排除人們的輿論的情況下,研究出了雜交水稻,救全中國人民於水深火熱之中!
袁爺爺除了“禾下乘涼夢”還有一個是“雜交水稻覆蓋全球夢”。沒錯,袁隆平爺爺就是這樣一個人,他不僅心繫全中國糧食溫飽問題,他還心繫著全世界的民眾!新中國雜交水稻事業能夠取得豐碩成果,離不開黨和國家的高度重視和支援,但更離不開袁爺爺與廣大科研工作都的努力!袁爺爺為中國的貢獻是不可估量的!
袁隆平爺爺,一路走好!
我的偶像袁隆平院士的作文 篇21
一位老人讓所有中國人吃上了飽飯,不再捱餓,他就是中國“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人們稱他為袁老。
袁隆平於2021年5月22日13時07分,在長沙去了天國,袁老生前節約、刻苦,袁老的一個杯子用了十多年,依舊不肯換新的,每天坐的沙發、按摩椅也都用了十多年,按摩椅有些地方已經起了皮。袁老的一生幾乎每天都在工作中度過,在稻田中游走,從不停歇,只為讓更多人吃飽,過上更好的生活,有一天他去超市看了看米價,臉上便掛著欣慰的笑容離開了超市,他的身邊沒有任何一個人,甚至進了超市都沒有人認識他,袁老他自己從不覺得他為中國做出了多大的貢獻,為人低調,不擺架子,90多歲高齡的他,每天奔走於各種稻田之間,與同事研究水稻的發展,讓更多的人可以不去為吃不飽飯而犯愁,他參加工作50年以來,50年如一日、不忘初心,只為中國的糧食產量一年比一年好。
袁老生前最喜歡吃的便是豌豆,一天他的家人出去買豌豆,結果買回來了毛豆,袁老沒吃上自己喜歡的菜不但沒生氣,還跟小孩子一樣和那位買菜的說這到底是什麼豆子,要是我們早就鬧不愉快了,從此可以看出袁老是個大度的人。
袁隆平,這個偉大的人給我帶來了很多影響,讓我明白,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袁老,我們將永遠銘記你,袁老,您未完成的夢想由我們來替您完成,請您放心!
我的偶像袁隆平院士的作文 篇22
今天,中國一位老人離世了。
他,帶領著團隊,默默走向稻田。他,因為兒時的一個願望而走到現在。他,一生功名成就卻將得到的錢投入到水稻研究,他就是袁隆平。
袁隆平先生小時候因為看過一座漂亮的花園,就決心務農,但他真正到農村時,卻發現,農村並不像他想象中那樣好。但他仍堅持初心。
袁隆平先生遭遇過災荒,糧食緊缺,甚至餓死過人。為了不讓全中國在遇到這樣的情況,他下定決心研發雜交水稻提高糧食產量。那年,他三十多歲。
為了找到雄性不育株水稻,他走向了茫茫稻海,去找這雄性不育株水稻,他頭頂烈陽,一株一株去找,經過14天的不懈努力,終於找到了這種沒人見過的水稻。他欣喜若狂。並在三年內找到了六株這種水稻,也在十年後發表了論文。
又過八年,他過五關斬六將成功研製出雜交水稻的種子,並在1975年開始種植並大獲成功,開始推廣。1975年冬,國家開始用大量人力物力財力來培育雜交水稻,他解決了人民的吃飯問題,被授予共和國勳章。
在這九十餘年的路程中,他研製出了各種產量優秀的水稻,讓中國經濟直線上升,可是,在網際網路上,他卻被唾罵。
有人罵他生活奢侈,有人說他拿國家的錢去買車,買房。可是房子是國家給的,已經被袁老改成實驗室,車是國產價值才十萬,還是因為袁老腳不好不能騎摩托車,用來代步。
向袁老表達敬意,中國永遠以他為榮。
我的偶像袁隆平院士的作文 篇23
“稻香溢四海,英名千古傳”所歌頌的正是袁隆平爺爺,他是中國的雜交水稻之父,他的青春和汗水全部都撒在雜交水稻的研究事業上。
袁隆平爺爺說過這樣一句話:“你們年輕人沒有經歷過這種飢餓的痛苦。一粒米就能拯救一個國家,一顆米也能戰敗一個國家。”為此,袁隆平爺爺每年都到三亞南江農場進行雜交水稻的育種和制種,經過無數次的試驗,終於在1970年11月成功研製了雜交水稻——敗野。
袁隆平爺爺整天在稻田裡研究,面朝黃土背朝天。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他以天下蒼生為己任,雖已年逾九旬,卻老驥伏櫪,志在千里,夢想著讓全世界的人不再忍飢挨餓。
不僅如此,袁爺爺還是一個非常積極樂觀的人。每當有記者採訪他時,他總會像個小孩子一樣樂呵呵的,他曾說過:“我80歲時是八零後,90歲時是九零後。”他總是懷揣著一顆年輕的心,樂觀的心態去面對事情。正是他這種樂觀積極的心態感染了我。如果樂觀的面對事情,那麼一切事情將會變得美好起來。
不幸的是,袁隆平爺爺去世了,他的離世讓人悲痛不已,山河因而變色,草木為之含悲。“一生耕耘忙,萬畝稻花香。”袁隆平爺爺,您一生致力於研究雜交水稻,即使早已碩果累累,也從來沒有停下腳步。您是我心中的英雄,向您致敬!
我的偶像袁隆平院士的作文 篇24
2021年5月22日13時07分,華夏大地萬戶千家傳來米飯的香氣,袁老堅持著,等到孩子們將手中香噴噴米飯安心吃完,才悄然離去。
媽媽說過,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飢餓和貧困是中國的集體記憶,是袁老把自己當做一粒種子,在華夏大地生根,發芽。他一人研究水稻,足夠讓數億萬人民吃飽飯。一晃五十多年過去了,大半輩子都與水稻打交道的袁老,一直在為中國人吃飯而奮鬥著。為民謀生計,袁老無愧俠之大者、國之仁士。當今中國,雖然消除了絕對貧困,朝著社會主義現代化道路大步邁進,但仍面臨著不少挑戰和困難。
袁老有兩個夢:“禾下乘涼夢”“雜交水稻覆蓋全球夢”,這是兩個多麼宏大的設想,雜交水稻大面積畝產900公斤又是個什麼樣的概念?這是世界上至今無人登臨的一個高峰,也是“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帶領著中國專家迎戰世界糧食問題的一個新跨越。袁隆平曾直言,這條道路雖然是艱難的,但前途是光明的,苦就苦一點,出了產量更高的新品種,全中國、全世界人民都能解決溫飽問題,他心裡高興,吃點苦沒關係。
2019年,陽光熾熱,土地溫暖。90歲高齡的袁隆平依舊在埋頭苦幹,他希望自己再奮鬥十年,讓全世界一半的稻田種上我們的雜交水稻。
請允許我再說一聲,袁爺爺,一路走好,我們定當銘記您的恩澤。
我的偶像袁隆平院士的作文 篇25
2021年5月22日是一個令舉國上下悲痛的日子,因為這一天,令全世界都仰敬的袁隆平爺爺去世了……
袁隆平爺爺被稱為“雜交水稻之父”當年,罕見的天災人禍帶來了嚴重的饑荒,一個個蠟黃臉色的人倒下,經歷著饑荒的痛苦。袁隆平見此情形,下定決心要讓中國人都可以吃飽肚子。他與團隊幾十年如一日地研究雜交水稻,在那時,很多科學家都認為雜交水稻沒有優勢,但是袁隆平爺爺卻堅信著可以成功。經過無數次的實驗,在水稻的莽莽綠海中腳踩爛泥,彎腰駝背一穗一穗地觀察尋找,又經歷了無數次的失敗,他沒有氣餒,終於,隨著一顆種子落入沃田中,他成功了!
功夫不負有心人,在一九七三年的全國水稻科研會議上,他正式宣告中國秈型雜交水稻“三系”配套的成功。
一位耄耋老人,不在家中安度晚年,而是堅持下田,用他自己的話來講就是“不在實驗田,就是在實驗田的路上”,為了人民吃得飽,這樣一位勤勤懇懇,孜孜不倦的老者怎能不讓人敬佩?這一路艱辛地走來,他的成就不僅是中國的驕傲,也是世界的驕傲,他為世界帶來了福音,也獲得無數的榮譽,但他淡泊名利,把專利無私地貢獻給國家,他一心為民,熱愛祖國,是我們青年人學習的榜樣。
願所有人都銘記這個一生只為消除饑荒的偉大中國人——袁隆平爺爺,讓我們向這顆偉大的種子致敬!
我的偶像袁隆平院士的作文 篇26
今天,我們藍天雛鷹小隊的隊員來到上城區王家井社群參加“黨的光輝照我心”主題教育實踐活動。我一上樓,發現同學正在看小人書,同學看到我來了,就遞給我一本小人書,我翻開這本書,原來是關於袁隆平爺爺的故事書,於是我就津津有味地看了起來。
我還沒看多久,一位奶奶走了進來,她對我們說:“各位同學好,我先自我介紹一下,我是一名退休教師,今天我要給你們講講袁隆平爺爺的故事,請大家做好準備。”於是我合上小人書,坐端正,準備聽奶奶講故事。
奶奶講到,原來國家很貧窮的時候,老百姓都吃不飽飯,有的人甚至餓死了。袁隆平爺爺想讓中國人都吃飽飯,於是他就開始做實驗,他做了成千上萬次的實驗,失敗了無數次,但是他還是沒有洩氣,繼續努力做實驗,終於有一天,他成功了,成功地研究出了雜交水稻。他的雜交水稻讓水稻產量增加了很多,老百姓都能吃飽肚子了,袁隆平爺爺非常開心。後來,袁隆平爺爺去世的時候,全中國人民都很想念他。
聽完奶奶講的故事,我覺得袁隆平爺爺是一個偉大的人,我們要節約糧食,也要知道“對飲食、勿揀擇”,我要向他學習為國家和人民做貢獻的精神,向他學習堅持不懈的精神,向他學習頑強奮鬥的精神,做一個新時代的好少年。
我的偶像袁隆平院士的作文 篇27
陰沉沉天,必定有事情發生,擊中淚眼。
今日午飯過後,我正專心的在思考作文題目,新聞中突然傳來了兩個噩耗:“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爺爺今天下午一點零七分在長沙逝世,享年91歲;吳孟超院士在一點零三分逝世,享年99歲。這兩個訊息,讓我不禁流下了悲傷的眼淚,這淚珠中,有著數不計數的悼念。國世無雙,一路走好!
一直到晚上,心情也難以平復,我靜靜的見媽媽在翻看手機,上面全是袁爺爺的照片和悼念袁爺爺的影片,這讓我不禁又想起了“中國導彈之父”錢學森。死亡終究是人類的剋星,看著一個個巨星離我們而去,想保你也留不住。
袁爺爺曾有兩個夢想:“禾下乘涼夢”和“雜交水稻遍佈全球夢”,為了實現夢想,袁爺爺一生只做一件事,就是解決了中國乃至全世界的溫飽問題,今天,看看碗中的米飯,無比的思念敬愛的袁爺爺,可是您已離我們遠去。
長沙,從前一個歡樂的地方,如今因為袁爺爺的逝去成了一個悲傷的地方,我真想對袁爺爺說:“我再也不會浪費糧食了。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可他再也聽不見了……
上帝是不是缺稻草了,帶走了袁隆平爺爺?想著逝去的科學家錢學森爺爺,吳孟超爺爺,和袁爺爺一樣也去了另一個新世界,為那裡的人類造福。袁爺爺,一路走好,我們會一直記得。
我的偶像袁隆平院士的作文 篇28
那日,他隨著春蠶絲方盡……只是已無法貢獻。留下的,是如山貢獻,是國泰民安,是重於泰山之去,是那時全國人民的懷念……可他,並不會輕易離去,因為他還想為人民貢獻,想幫助人們,可他在哪呢?
——題記
又是一個追悼會,卻坐滿了五湖四海的人,哭的人卻不止親人,知道的卻是四面八方……但從那一刻起,命運為他織的線,已盡。他不得不離開。但與此同時,他去了那些地方……
他在天堂。也許是神的指令,也許是他的貢獻,也許是生命的法則……但他在天堂,便成為了天使,成為了神,他在上方,命令水稻,管理水稻,讓他們長得肥長得多。他也在上方,為國貢獻,也在上方祈禱……
他也在水稻裡。從他將水稻誕生的那一刻,從他感動了神,神決定讓他來天堂的那一刻,他又不捨於世,仍想貢獻,便又入了水稻中,迎風飄揚,哪怕是再貢獻一己之力……。也屢屢看到水稻,只是像大蒜,散發出的光芒,象徵的東西,令人落淚……
他也在人民心中。也是從那一刻,他已無法貢獻,他最後的貢獻,便是將那股精神傳承下去,在人民心中……。長存不滅,活在記憶中,卻依舊不忘貢獻,還要把精神傳承下去……他在……依舊在貢獻……就這樣,不在這,但在那……但我們仍舊思念……就這樣,他也在我心中長存不滅,也在我們心中……
我的偶像袁隆平院士的作文 篇29
昨天下午我從網上得知袁隆平爺爺逝世訊息。這位“雜交水稻之父”“中國工程院院士”“共國勳章”獲得者——袁隆平爺爺,因多器官功能衰竭,於2021年5月22日13時07分在長沙逝世,享年91歲。
我大多數人一樣從未見過袁老先生,但是我們永遠不會忘記袁爺爺,不會忘記他貢獻他精神。我們中華民族在這片土地繁衍至今,靠就是一個又一個像袁爺爺這樣明星指引護航。俗話說“民以食為天”,我們一日三餐都離不開五穀雜糧,在我們國家人們常吃主食就是水稻了,也就是大米。袁隆平爺爺不分白天黑夜,都在辛苦研究雜交水稻種植,不論是炎熱夏天還是寒冷冬天,他都穿著水鞋在溼漉漉水稻田裡親自插秧,培育水稻。
袁隆平爺爺為了培育出超級雜交水稻,用了四十多年時間,經過上千次上萬次失敗,流了多少辛苦汗水都沒有放棄,最後終於成功了,這需要多麼大毅力啊!如今,我國大江南北農田都種上了袁隆平爺爺培育雜交水稻,增加了我們國家糧食產量,解決了人民吃飯問題,這是多麼了不起貢獻啊!當我們吃著香噴噴白米飯時候,就會想起讓人類擺脫飢餓,讓天下人民都吃飽飯袁隆平爺爺,他是我們國家英雄,是我們學習榜樣。
所以如果想要紀念袁隆平爺爺,最好方式,我想就是不要浪費,一粒糧食都不要浪費!
我的偶像袁隆平院士的作文 篇30
當你吃著香噴噴的白米飯的時候,也許你會想到“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李紳,不,我會想到“我一生最大的願望就是讓人類擺脫饑荒,讓天下人都吃飽飯”的袁隆平爺爺。他是解決一個國家吃飯問題的大功臣。
袁隆平,他是中國雜交水稻育種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被譽為“雜交水稻之父”。他利用僅佔世界7%的耕地,養活了佔世界22%的人口。從1976年至1999年,我國累計推廣種植雜交水稻35億多畝,增產稻穀3500億公斤,相當於每年解決3500萬人的吃飯問題。
對於一個幾千年未曾真正解決吃飯問題的大國,這是一個多麼巨大而深遠的貢獻!他先後獲得了國內國際多項頂尖大獎,身兼數十個學術和社會職務。浩瀚宇宙中,以他名字命名的小行星閃爍翱翔;風雲市場上,以他名字上市的股票亮麗登場。
不知多少人夢寐以求的這些輝煌、榮耀、名利,似乎絲毫也沒有對袁隆平產生任何改變。從播種到收穫,他依然風塵僕僕地騎著摩托車去試驗田;從春夏到秋冬,他依然追趕著陽光從北到南察看育種基地。即使這次來京領獎,他也無時不惦記著他的試驗。
他拉著身上的衣服說:“這是我最貴的一件T恤,七十元。一般我買的都是三、四十元。我在香港,一百元買六條領帶,人家都說好。”但他抽菸要抽好煙——“中華”,每個月二千元,是生活中最奢侈的開銷。“我對財富的看法,有錢不花就是沒錢,放在銀行裡那不是自己的錢。”
不論銀行裡有多少錢,袁隆平還是種水稻的人。他除了日漸增多的條條皺紋,沒有任何的變化。
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當他還是一個鄉村教師的時候,已經具有顛覆世界權威的膽識;當他名滿天下的時候,卻仍然只是專注於研究,淡泊名利,一介農夫,播撒智慧,收穫富足。他畢生的夢想,就是讓所有的人遠離飢餓。喜看稻菽千重浪,最是風流袁隆平。
我的偶像袁隆平院士的作文 篇31
當袁隆平院士去世的訊息傳出後,一切都是那麼的突然,我心中是那麼的慌張與無助。教科書上的人物不幸隕落,舉國悲痛欲絕。我的心沉到了谷底,久久不能平靜。
這幾天我接連看到,許多關於袁隆平院士的報導和懷念,複雜的心情湧上心頭,一時間竟不知從何說起。從回憶裡挖掘,我似乎並沒有確切的記憶有關於第一次認識袁隆平院士,好像他就刻到了我骨子裡似的,好像我生來就應該知道似的,他就在我的記憶中,在我的腦海裡。我心裡始終認為像他這樣健壯的身材能夠支撐他完成一個又一個奇蹟,他能活過一百歲,真的!到那時候舉國歡慶,他也完成了人生中又一個壯舉。
袁隆平院士的豐功偉業是一種言語敘述不出來的事物,他離我們很近,在我們的一粥一飯之間,他離我們又似乎很遠,我只是在書中遇見過他。他一生樸實無華,沒有享受過什麼“榮華富貴”,我很遺憾沒有能夠更早的接觸他,認識他,瞭解他……他把一輩子獻給了水稻,他扎到水稻叢中,希望著幼苗生根發芽,就像他的精神紮根到人民群眾當中,期待它開花結果。
在眾多熱搜與新聞的衝撞之中,讓我不能忘記的是袁老在2010年寫給母親的一封信。信中曾提到過:“我還要告訴您,一輩子沒有耕種過的母親,稻芒劃過手掌,稻草在場上堆積成垛,穀子在陽光中嗶啵作響,水田在夕曬下泛出橙黃的顏色。這都是兒子要跟您說的話,說不完的話啊。”袁隆平院士的母親給予了他一生的支援與希望。她的英語啟蒙,她的執著鼓勵,她的精神傳承……她給袁隆平院士幼年時期種下了一粒種子——改變世界飢餓的種子。“我們無法抵禦浪潮,但永遠不會忘記燈塔。”在農業種植的路上永遠又一個閃爍的名字,他指引著一代又一代人前進的方向。他閃爍著零星火光,卻足以燎原。
太多的話想對袁老傾訴,卻一時語塞。這個奇蹟的故事沒有開頭,也沒有結尾。我始終相信會有更多像袁老一樣堅守在崗位上,將青春甚至生命奉獻在農業的人才。他們經歷他人所不能承受的壓力與挫折,終在來年頂峰相會,與祖國共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