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索維金娜名人故事
故事:在現實認知觀的基礎上,對其描寫成非常態性現象。是文學體裁的一種,側重於事件發展過程的描述。強調情節的生動性和連貫性,較適於口頭講述。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丘索維金娜名人故事,一起來看看吧。
丘索維金娜名人故事 篇1
里約奧運會,奶奶級選手丘索維金娜又登場了。
41歲。七次參加奧運會。這在20歲就被稱為“老將”的體操界,真心是個絕無僅有的神話。
丘索維金娜第一次在奧運會上拿金牌時,她如今的對手大部分都還沒出生。
而她為兒子而戰的故事,更是感動過全世界。
很多中國的年輕人,都是在作文素材裡認識她的。他們背誦過她的傳奇經歷,甚至在中考或高考作文裡寫過她。
所以,當她鮮活地出現在今天的奧運賽場上,奔跑、騰空、旋轉,無數網友都震驚了:天吶,她居然還在!
是的。她還在。而且依然強大。
丘索維金娜出生於烏茲別克。7歲開始體操訓練,16歲就在世錦賽獲得了第一個世界冠軍。17歲,她在巴塞羅那奧運會上,奪得了女子體操團體比賽的金牌。
烏茲別克訓練條件比較滯後,幾乎是體操的荒漠,大部分時間裡,都是丘索維金娜一個人在支撐烏茲別克的體操門面。
雖然幾乎是一個人在戰鬥,但丘索維金娜從1993年到2006年,為烏茲別克贏得了70塊獎牌。
當年見過她的記者至今仍記得,她當年“很漂亮,很可愛。”“身材矮小,但有力,跳馬尤其出色,像個彈簧一樣。”
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後,21歲的丘索維金娜曾經功成身退,結婚生子。
她老公是烏茲別克一名優秀的摔跤運動員,也參加過奧運會。
做了幾年幸福小女人後,丘索維金娜的平靜生活戛然而止:她三歲的兒子患上了白血病。
噩夢開始。
作為一個媽媽,她當然要竭盡全力去救兒子的命。可之前做運動員的那點積蓄,完全不足以支撐十幾萬美元的治療費用。
她選擇復出。因為她能賺錢的手段,只有體操。她老公則放棄了熱愛的摔跤運動,在家照顧兒子。
26歲,丘索維金娜朝重回賽場,並朝著全能型發展,艱苦訓練,到處比賽。
有時候,她會在一場巡迴賽中參加全部女子專案的比賽,而不是專注於一兩項,她說,“一枚世錦賽金牌等於3000歐元的獎金,這是我唯一的辦法”。
她參加所有比賽的理由,都是為了錢。對於這一點,她從不迴避。她不敢生病、不敢受傷、不敢休息、不敢懈怠,不停地比賽。贏得獎金,為孩子治病,是她生活的全部。
因為兒子的病,在烏茲別克得不到很好的治療,丘索維金娜輾轉帶他去了德國醫院。這回治療費用更高。夫妻倆賣掉了小公寓和汽車,四處籌錢,依然付不起。
為了拿到更多獎金,丘索維金娜加入了德國國籍,為德國征戰。
2008年的北京奧運會上,丘索維金娜為德國斬獲了一枚寶貴的跳馬銀牌。就在那一次,很多中國人認識了她。
而三個月後,她在又一次國際比賽中,不幸跟腱斷裂。這對於體操運動員來說,是致命的傷害。當時所有人都推測,這名33歲的老將一定是要退役了。
讓人意外的是,2011年,她再次出征。並在兩場國際比賽中,都獲得跳馬銀牌。面對世人的驚歎,她平靜地說:“只要兒子還沒病癒,我就要一直堅持下去。他就是我的動力。”
這句“你未痊癒,我不敢老”,曾讓無數人瞬間淚目。幸運的是,在這位英雄媽媽的全力以赴下,孩子的病大為好轉,如今已經不必接受治療,只需要每年去醫院做個檢查就好。
不必再為兒子奔命,但丘索維金娜依然沒有離開體操賽場。她重新回到了烏茲別克,繼續著她熱愛的體操事業。
她狀態依然很好。現在,她終於可以純粹為自己而戰了。
41歲的丘索維金娜站在賽場上,身邊的對手,都是跟她兒子同齡的`小姑娘。她顯得有點另類。她不漂亮了。皮膚鬆弛,皺紋顯露,腰肢略粗。
但是,這又怎樣?她說,“我不覺得我老,我總感覺自己還是十八歲。”“年輕的對手不會給我壓力,她們有壓力才對,因為我有經驗。”
她應該是本屆奧運會上,最值得敬佩的選手。她的人生,是個大寫的贊。我們給她多少掌聲和敬意都不為過。
也許你跟我一樣,喜歡說“我老了”。
二十歲想學鋼琴,會說,我老了,手指僵硬,學不了了。
三十歲沒結婚,就很焦慮,想著自己這麼老,一定找不到合適的人了。
四十歲要換工作,也不敢——一把年紀了,難道要跟二十多歲的年輕人一起從頭開始嗎?
五十歲想創業,更膽怯。心裡再悸動,也還是放棄了——這麼老了,還是別瞎折騰了。
因為自己設定的“老”,我們不知錯過了多少美好。看看丘索維金娜,也許你會對橫亙在自己心頭的“老”,有一個新的認識。
其實,你未必真的老。你只是缺少一個足夠強大的動力,足夠盛大的熱愛,足夠強韌的堅持。
“我老了”,只是你對人生懈怠的藉口。
或許,我們更該像丘索維金娜那樣,對自己和世界說:我不服。我想再試一次。我要堅持下去。
我們的身體裡,可能也藏著洪荒之力。
不給自己設限,人生必將有所不同。
丘索維金娜名人故事 篇2
37歲的老將,丘索維金娜,12歲孩子的媽媽,獲得過8枚金牌8枚銀牌8枚銅牌,2002年她的兒子確診患上白血病,已經退役的她決定復出用體操賺錢,為兒求醫。這位為救兒子復出而用體操賺錢,為兒求醫。這位為救兒子復出而用體操賺錢的“常青樹”,2012,倫敦,第6次站在了奧運賽場上,她的故事和她的成績成為體育傳奇。
丘索維金娜當地時間5日在北格林尼治體育館參加跳馬決賽,這是她的奧運絕唱。六次參加奧運會的體操元老這次沒能帶走獎牌,但無疑留下一個久久流傳的故事。
丘索維金娜比冠軍伊茲巴薩大15歲,比亞軍馬羅尼大20歲,卻依然同她們站在同一個舞臺上,並證明自己是世界上該專案第五強的女人。此刻,獎牌已經不是焦點,她詮釋的奧林匹克精神才是核心,這種精神所釋放的光芒也完全蓋過了獎牌的意義。
丘索維金娜1975年6月生於烏茲別克,1991年,在她16歲時代表獨聯體奪得世錦賽女團和自由體操金牌、跳馬銀牌。1992年首次代表獨聯體參加奧運會,摘得女子團體金牌;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2000年悉尼奧運會和2004年雅典奧運會,她代表烏茲別克三次參加奧運會;2008年北京奧運會,她代表德國出戰。
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後,丘索維金娜選擇了退役,結婚生子。她的丈夫巴克德爾·克帕諾夫是名摔跤運動員,曾代表烏茲別克征戰奧運會。1999年,丘索維金娜的大兒子阿里什出生。原本,丘索維金娜的生活幸福美滿。然而,2002年,丘索維金娜的大兒子阿里什被診斷患上白血病。由於治療白血病需要高昂的費用,生活並不富裕的丘索維金娜一家實在難以支付,於是丘索維金娜選擇了復出參賽,因為“一枚世錦賽金牌等於3000歐元的獎金,這是我的辦法。”丘索維金娜說。
2002年決定復出後,丘索維金娜的參賽理由變成了掙錢。對於這一點,丘索維金娜從來不迴避,因為她是一名母親,為了兒子,她願意付出一切。為了兒子,從26歲開始,丘索維金娜朝全能型發展。於是,丘索維金娜開始了訓練和到處比賽的生活,而她的丈夫放棄了熱愛的摔跤運動,在家照顧兒子。
此後,丘索維金娜一直戰鬥在賽場上,以一個母親的身份。有些時候,她會在一場巡迴賽中參加全部女子專案的比賽,而不是專注於一兩項,目的只是為了能夠贏得更多的獎金。她只是一名身高1.53米、體重44公斤的女子,卻為了兒子,激發了自己所有的能量。丘索維金娜說:“對我來說,兒子就是我全部的生命。只要他還生病,我就一直堅持下去。他就是我的動力。”
重返賽場後,丘索維金娜很快就在匈牙利世錦賽上找回了狀態,2002年年底的世界盃總決賽斯圖加特站,她獲得跳馬金牌、平衡木銅牌。一年後的阿納海姆世錦賽,丘索維金娜選擇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丘索維金娜跳,這一跳為她帶回了首枚世錦賽個人金牌。這是實現夢想的時刻,但當時,這枚金牌的全部意義就是兒子的救命稻草。
賽場上春風得意,兒子的病情卻陷入困境。當烏茲別克的醫生告訴丘索維金娜他們的醫療技術與條件沒法拯救阿里什時,她和丈夫變賣了家產,舉家遷至德國併入德籍,原因只有一個,科隆醫院做白血病化療效果不錯。
2008年,丘索維金娜第5次出征奧運會,這次她身披德國戰袍。為了孩子,為了報恩。“如果沒有德國體操圈好友的幫助,我的兒子可能早就離開人世了。”她說。儘管已是33歲高齡,但丘索維金娜依舊是德國體操隊實力最為突出的一員。當年4月份的歐錦賽,她就在最為拿手的跳馬專案上為德國贏得了23年來的首枚金牌。
2008年8月17日晚7時,北京奧運會跳馬決賽,33歲的丘索維金娜在一群小丫頭中顯得很特別,第5個出場的她一亮相就贏得了觀眾的掌聲。她又一次選擇了丘索維金娜跳,深呼吸、助跑、起跳、騰空、旋轉、穩穩落地,掌聲和歡呼聲四起。
“33歲時還能完成這個動作,我希望全世界都知道體操可以練到任何年齡。”丘索維金娜賽後說,那絕不是她最後一次表演,她感覺狀態非常好,比賽壽命還將延續。
北京奧運會後,丘索維金娜繼續戰鬥。2008年11月的一場比賽,她在完成最後一個跳躍動作時,不幸跟腱斷裂。對於一個33歲的運動員來說,這樣的重傷基本上就要給自己的運動生涯畫上句號。但是,她只是給自己打了一個小小的逗號。
2010年廣州亞運會。人們又看到了這位短髮幹練的女子,身份不再是隊員,而是以教練的身份帶領祖國烏茲別克隊參加大賽。丘索維金娜的教練處子秀是成功的,烏茲別克在她的帶領下獲得女團銅牌。
多年以來,體操既是丘索維金娜的生活依賴,也是她展示人生故事的舞臺。20年來,丘索維金娜猶如女子體操的一顆恆星,光芒未必最亮,但一定存在,可以依靠,可以指引方向。對於自己的家庭,丘索維金娜更是起到了這種支撐,她曾對兒子阿里什說:“你未痊癒,我不敢老”。這句母子情深的話,不知曾讓多少人感動和銘記。這是一位執著的選手,也是一位偉大的母親,更是奧林匹克精神的完美體現。
無論是不捨,還是不忍,丘索維金娜這次真的要退役了。至於沒能問鼎獎牌,丘索維金娜並不失望。“我對自己的比賽很滿意,”丘索維金娜賽後說。“現在正常的生活要開始了,我要看看正常的生活是怎麼過的。我退役後會當一名體操教練,在多年的體操比賽中,我已經取得了所有的成就。”
謝幕之際,丘索維金娜沒有忘記最後利用一下奧運會的舞臺,那就是感謝這麼多年在生活中和體操運動中支援和幫助過她的那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