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第五單元]我所瞭解的孔子和孟子> 【推薦】我所瞭解的孔子和孟子作文2篇

我所瞭解的孔子和孟子作文

【推薦】我所瞭解的孔子和孟子作文2篇

  在平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經常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是經過人的思想考慮和語言組織,透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怎麼寫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我所瞭解的孔子和孟子作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我所瞭解的孔子和孟子作文1

  今天是星期天,我在家裡讀《中華傳統美德格言》這本書,我讀了以後,覺得受益非淺。特別是孔子“敏而好學,不恥下問這句格言,對我的教育意義最大。

  這個格言後面還有一個感人的故事,說的是:范仲淹是北宋時大文學家。一次,他寫了一篇文章,對自己的文章十分滿意。後來他的朋友李泰伯看了文章,建議把“德字改成“風字,這樣做既可以與前邊的“雲山、“江水相呼應,並且更有韻味。范仲淹覺得李泰伯言之有理,便接受他的意見。經過這個故事,更可說明,當自己有了令自己滿意的成果,應當不恥下問,向人多請教。無論是誰,只要有學問,都該去向他們請教。

  我平時就沒有做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這一點。正因為這樣,我還失敗過呢。記得有一天,我正在做奧數題,做著做著,一道題把我給難住了。我百思不得其解,可我還是一邊思索,一邊在草稿紙上比劃著:“一定要把這道題給解出來。大約過了十分鐘,突然媽媽回來了,看到我正在做題,就不打擾我了,可又看見我愁眉苦臉,問我:“怎麼了,解不出來了,我跟你一起解,好嗎?“不用了,我自己做。我答道。時間一分一秒過去,我還是沒有把那道奧術題給解開。媽媽又走了過來,看了看那道題,思索了一會兒,“我知道了!媽媽說道。她把那道題的解法和意思全部告訴了我,我這才豁然開朗。還有一次,我記得我畫了一幅畫,自己認為畫的很不錯,就得意洋洋地拿給愛畫畫的妹妹看,妹妹看了以後說:“畫得真好,我還畫不出這樣的'畫呢!我高興地笑了,妹妹也高興地笑了。妹妹又仔細地看,她說:“哥哥,你好象有一處地方畫錯了。“哪裡?我看看。我說。妹妹指著畫說:“你畫得是春天春意盎然的景象,可吹的是西北風,這可是牛頭不對馬尾了吧。“哎呀,我真粗心啊!妹妹你真仔細啊,你可以做評畫專家了。我讚歎著。妹妹“哈哈地笑了。

  我讀了這本書,真是大有收穫。我以後一定改正這個缺點,一定要做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那我一定會有很大的進步,使自己更加完美。

我所瞭解的孔子和孟子作文2

  孔子和孟子是春秋戰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在兩千多年的封建社會里,被尊為“聖人”和“亞聖”。他們的思想觀念,對中國社會產生過深遠的影響,甚至遠及日本、朝鮮、歐洲等地,在世界文化史上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

  一個充滿愛心、智慧和勇氣的傑出人物,真正做到了“仁者不憂,智者不惑,勇者不懼”。孔子創造性地提出了“仁”的理論基礎,並藉此建構了儒學的大廈。孔子曾說過:“仁者愛人。”而一個“仁”字涵蓋了儒家的全部思想核心小學時老師講的孔子的故事讓我們稍稍對孔子有一點了解,而孔子的《論語》便讓我們更加進一步走進了孔子。

  為了提倡仁愛的思想,孔子踏上了周遊列國的艱難征程。為了形成與發展儒家學派,提倡仁愛的思想,他費盡一生,不停奔波跋涉,到他去世之前也不肯放棄。可他,一代仁者,雖然有大夫的身份,也發表一些政見,但沒有人聽從他的意見,讓人不禁感到遺憾。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也許,孔子對教育事業的誠實與“不恥下問”的精神是更值得後人去學習的。殊不知,在如今這個面具的社會中,許多人就是怕丟臉而不敢去問。而當時身為聖人的孔子在面對孩子們“熟為汝多知乎?”的嘲笑中,還能誠實地回答自己“不能覺也”是需要多大的誠實與勇氣啊!那麼,我們又有什麼理由不去勇敢地承認自己不知道,去“不恥下問”呢?

  “金無足金,人無完人。”其實,孔子自己也承認自己有錯誤,需要完善。子曰:“加我數年,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這足以說明孔子有自知之明,對自己有了解,並努力改正。而在今日這種誠信顯得更加彌足珍貴,就更需要我們去學習孔子“不恥下問”的精神。

  孔子,身為一代聖人,為中國文化作出了卓越的貢獻。他代表著中國的傳統文化,他的“禮、義、仁、德”成了歷代君子志士追求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