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 關於描寫我的家作文

描寫我的家作文

關於描寫我的家作文

  篇一:

  年幼的時候,家帶給我的感覺是溫馨和舒適。我有個很愛我的爸爸媽媽,給予我最無私的愛,在此要感謝他們。

  外面的世界變幻莫測,隨時有狂風暴雨的襲擊,是家給了我安全感。

  無所適從的孩提時代就這麼過去了,我們已不再眷戀家的舒適,漸漸渴望獨立自由,想要掙脫父母的約束而去冒險。

  喜歡上了旅遊,探險,做些刺激的事情來滿足自己內心的空虛和寂寞。

  每個人都得接受時間的洗禮,我們不可能像個永遠長不大的孩子,一輩子在父母的呵護下成長,現在的我們就像茁壯成長的小樹,一年比一年威風。

  終於,我們長大了,要離開那個溫馨的避風港,去外面的世界闖蕩。邁出大門時,父母和我們戀戀不捨地揮別,微風拂過,樹木沙沙做響,回憶這過往的日子。

  外面的世界多彩而複雜,再也沒有了之前的新鮮感,我開始想念過去的日子,想念媽媽響亮的聲音,想念故鄉的好友。於是,我把思念寫在白紙上。我哭,淚水把字跡化掉,模糊的字跡記載了我深深的依戀。

  我歌唱青春,但青春卻不能長存。

  昨天就這樣浩浩蕩蕩的過去了,不容許我們用最美好的文字刻下失去的時光。今天,我們是否還能肆無忌憚地在父母眼中扮演主角,我們只能夠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去看待生活。

  曾經幼稚的認為,家就是擁有一棟屬於自己的房子,一種自由自在的生活。現在回首起來,家給予我的意義很大,它是心靈的驛站,是遊子永遠的避風港。

  篇二:

  家是什麼?歸宿?情結?還是血脈相通?我覺的這不是我能夠用語言輕易洞穿的問題,懷著赤子的情懷寫下這個凝重。深遠的哲學命題。它在我的記憶裡逐漸滴落,並深深的紮根,瞬間,一種分量極重的情緒填滿我的`思想溝壑。

  我的母,我的父,和我有機的構建,組成了一個所謂的家。他,穩固,堅實,篤定,等邊三角形一般無懈可擊。很小時,父親說:“我們是一家人,是一個整體,是不可分割的血肉,是心有靈犀的感知,誰也少不了誰!”他的眼裡溢滿了自信。肯定。欣慰。幸福的流光。母親依著父親,什麼也不說,只是掛滿一臉的贊同。信服的微笑。我懵懂,迷夢的眨著眼睛,把那句話鏤刻在心裡。長大了,它卻化為了心頭久違的感動。

  我的家是在平凡不過的,不起眼的房子,不起眼的雙親,不起眼的生活。這麼多年過來了,也沒抱怨過什麼,一切都習以為常了。只有當我真正放下浮躁,一身清靜的去思索,幡然憬悟,他的彌足珍貴,平凡即是幸福,它以細水長流的姿態滋潤我的心靈,讓我年少孤獨的心感到充實。溫暖。家便是我的慰籍和依靠。

  母親守家,洗衣燒飯。父親上班,勞碌奔波。家是和諧的,有條不紊的傳承著一種古老的生活方式。父母老實,本分,年紀又大了,習慣於恬淡,與世無爭,以家為生活的起點與歸依,日出而做,日落而息,在靜謐朦朧的黃昏,一同吃盡快樂的一餐飯。三顆心緊緊的維繫在一起。以親情的名義,以愛情的名義,以骨肉相連的名義,以家的名義。

  我始終堅信,家是我肉體與精神上的雙重庇護。他讓我無畏於狂風驟雨,驚雷閃電,冰雪霜凍,嚴寒酷暑,他用堅挺的胸膛阻擋一切惱人的災害,讓我懷著平和,面帶微笑的安然入睡。什麼也不想,什麼也不用去想。他讓我內心的罅隙裡萌生一種安全感,走進他的懷抱就等於船兒駛進風平浪靜的港灣。無論我的內心多麼的蒼老。沉重,面對家,我始終是一個指手畫腳的孩子,伊伊呀呀的在他的懷裡撒嬌,放縱。

  家的一切都是真實的,他從來都是素面朝天,以沉默的雙眼俯視我們,沒有虛偽,沒有假象。在他面前,任何的故作姿態都將原形畢露,任何的面具都將卸下,以生命原有的形式去闡釋自己,一切返璞歸真。那些歡愉,憂傷,煎熬,牽掛,猥褻,怒髮衝冠以及深不見底的仰天長嘯都將一覽無遺。我放下所有的矜持,以赤裸的意識沐浴靈魂的香味―幸福,因為家是依靠,是慰籍。我將把思想毫無保留的告知於他,期待著他給我一種指示或者隱喻,去領悟人性的秘密,去參透生命的終極意義。

  家!是沒有汙濁的綠洲!家!明澈。智慧的溪流!

  家!生命恆久的依託!

  篇三:

  今夜月光如洗,微風輕拂,站在陽臺上,抬起頭,欣賞這一方天空,忽然我的思緒如一隻青鳥,飛到遙遠的故鄉的家裡。

  常記得小時候聽過的一首歌《常回家看看》:找點時間,找點空閒,領著孩子,常回家看看……

  忽然記起很久沒有回家了,上一次回家,田野還是一片金黃,我想現在的家鄉一定是小麥青青了吧!沒次回家一下車,儘管母親是怎樣的忙碌,她也一定要問寒問暖地細問半天,然後便去準備飯菜,雖然父親跟我的話很少,但還是看得出他很高興的樣子。有一次回家是在去年期末結束,因為市裡的幾所高中的考試時間不同,同鄉的在其他學校讀書學生先回去了,母親問起我們什麼上時候回去,他們說:快了,於是爸媽就天天注視著馬路,注視著每一輛在我家門口停下的車,希望看到我從某一輛車裡下來。這樣的過了幾天,直到我真正的從車上下來,他們才心中的石頭終於落下一般,跑著過來幫我拿書包。我想在這月光下,他們也同樣注視著這月亮思念著我吧。

  古人向來是思家的,儘管走到天涯海角,李白也會在春風滿洛城的夜晚隨著玉笛聲的翅膀飛到故園。儘管“明日難見今日人”,辛棄疾也要寫出“可憐白髮生”這樣的詩,他是在感嘆人生易老嗎?我想他感嘆的更是自己已經白髮蒼蒼卻不能完成業績,退老歸鄉去品味一下“閒花微落聽無聲”的閒靜生活吧。儘管暮春怎樣的生機盎然,在客居他鄉的旅人的眼裡也會變的“閒潮水平春色暮”了。

  家是旅途的起點,是幸福的終點。有了家,出外尋食的鳥兒才能在風雨橫行的夜晚依偎在母親的身旁;有了家,遊子才能在外出打拼後,而年華逝去,嘆息不已的黃昏品一碗父親泡的香茗。

  家是“門前冷落鞍馬稀”時,對人生已經看淡的閨婦“望盡天涯路”的高樓。滾滾的江水淘盡了英雄,但淘不盡徵人思家的心,無邊際的大海阻隔了海外遊子回家的路,但阻斷不了華人對祖國,對親人的思念。

  有了家,你才能全身心地品讀一本《紅樓》,才能“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才會為寶玉對黛玉“世外仙姝寂寞林”的“終不忘”而嘆息,為寶釵“山中高士晶瑩雪”卻“空對著”這難耐空房而惋惜。

  有了家,你才能自己欣賞你的《有沒有人告訴你》,聽你的《等一分鐘》,才能感嘆維納斯斷臂的美。

  如果要找一句話來表達我對家的愛,我會像海子一樣說:我有一個家,面朝大海,春暖花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