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學史名詞解釋:沈宋體
沈,即沈佺期,宋,即宋之問。沈宋體又是怎麼一回事呢?以下是小編帶來的古代文學史名詞解釋,希望對你有幫助。
“沈宋”,是初唐武后暑期的宮廷詩人沈佺期、宋之問的合稱。他們所創作的`五七言近體詩標誌著五七言律體已趨於定型。所謂“沈宋體”,在當時是指經沈宋詩為規範的、內容多為奉和應制、侍從遊宴而形式上對仗工整、平仄諧調、詞采精麗的五七言律詩。代表作如沈的《仙萼亭初成侍宴應制》(五律)、《奉和春日幸望春宮應制》(七律),宋的《麟趾殿侍宴應制》(五律)、《奉和春初幸太平公主南莊應制》(七律)等等。
是律詩的別稱。初唐詩人在詩律方面有很大進展,他們主要在永明體的基礎上做了兩個工作,一是把四聲二元化,二是解決了粘式律的問題,從律句律聯到構成律篇,擺脫永明詩人種種病犯說的束縛,創造了一種既有程式約束又留有廣闊創造空間的新體詩——律詩。其中貢獻最大的就是沈佺期和宋之問,他們總結了六朝以來聲律方面的創作,確立了律詩的形式,因此又稱律詩為“沈宋體”。
如果說“回忌聲病”還只是對沈約“四聲八病”說的繼承的話,那麼,“約句準篇”則屬於他們的發展、創造了。 沈宋在當時唱一代宗師,但其所作律詩,在內容上多無可取,即使是寫於貶謫途中那些頗具真情實感的作品,也無非嘆老嗟貧而已。在藝術上,除了聲律精嚴、屬對工巧之外,他們也只以詞采的富豔精麗見長,不足以開一代新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