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課堂> 實用的快樂的課堂作文四篇

快樂的課堂作文

實用的快樂的課堂作文四篇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裡,大家都寫過作文,肯定對各類作文都很熟悉吧,作文是經過人的思想考慮和語言組織,透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快樂的課堂作文4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快樂的課堂作文 篇1

  “誰都別搶這糖果,我要定了!”聽,是誰在橫行霸道?嘿嘿,猜不出來吧,這個人就是我。

  在這個週末,作文班任老師組織了一個遊戲叫搶糖果大戰。老師把我們16個人平均分成四組,每組四人。在每組中間都會放有一個圓凳子,而在圓凳子的中心卻只放有一顆糖。正當我們抱怨糖少時,老師說了一句話:“如果不是一顆糖,還能是搶嗎?”大家放下抱怨,摩拳擦掌,集中精力盯著這個可憐的糖果。有的同學還順腳把凳子往自己這邊挪了挪,他的對手看到了,馬上又用腳把凳子勾了回來。他見自己計謀沒得逞,便狠狠地瞪了那個同學一眼。

  遊戲馬上要開始了,老師不緊不慢地說:“規則是這樣的,每個同學都要按老師的指令去做,只有聽到喊“搶”,同學才能去搶糖。先搶到的糖果的同學可以到一旁觀戰。”同學們明白規則後,個個信心滿滿,覺得自己一定可以取勝。

  “開始!”隨著老師的一聲令下,同學們聚精會神地看著糖果。“伸左手。”刷一聲,全班同學左手高高舉起。“伸右手,伸左手,伸右手,伸左手,伸……”同學們有的被老師說得暈頭轉向了。老師突然大聲一喊:“叉腰。”有的同學們以為可以搶了,趕緊伸手去抓糖;有的同學前腳一跺,身體前傾,也做出了搶糖的動作;還有的同學很是淡定,保持原地不動。抓糖的同學,歡呼雀躍,可聽老師說:“我喊的是‘叉腰’,你激動什麼?”他們怔了一下,便尷尬地把糖放了回去。就在他們剛放下糖,準備把手收回來的時候,老師來了個突襲“搶”。只見我反應迅速,一把拍向糖果,並以最快的速度把手收了回來。“太棒了,我搶到了!”我心裡暗自高興。

  這第一輪搶到糖的同學,個個昂首挺胸。沒搶到糖的同學都投來羨慕的目光。這次的遊戲不僅讓我收穫了可口的糖果,還讓我收穫了無限的快樂。

快樂的課堂作文 篇2

  我的書桌上放著一支綠色的油筆,筆桿上有一叢綠色的小羽毛,上面有一個小“摩爾”拿著冰棒,嘴裡笑得開心極了,真可愛。看到這支筆,我不由得想起那次快樂課堂。

  那天,我去外語學校學英語。Tracy老師為了提高我們的情緒,活躍氣氛,就玩起了“心口不一”的遊戲。這個遊戲的規則是:選幾個同學圍成一圈,老師站在中間,拿著一個嘰嘰錘。怎麼玩呢?如果老師萬一點到你,你的手伸長出的是二,但是你的嘴裡說的可不能是二,否則,嘰嘰錘就會和你親密接觸,被嘰嘰錘打到的`人就要下臺。最後臺上剩下的兩個人便是勝利者。

  遊戲開始了,激動、緊張還有高興的氣氛瀰漫到了整個教室裡。我、尹藝霏、劉一琳、楊東琳、丁子瑞、孫翔宇、宋吉雯一起參加這個遊戲。我們大家都萬分激動。老師剛一說“開始”,就忽地點到丁子瑞。只聽她說“二”,但是她手伸的也是二,就這樣,她成了嘰嘰錘的第一個犧牲品。一個、又一個人被嘰嘰錘給擊中了。一會兒,從七個人變成了四個人。老師高興地大喊:“哈哈,看我捉了這麼多呀!到那邊等著吧,看我捉到了多少小肥豬!”人越來越少了,我們四人都屏住了呼吸,心裡緊張極了。這時,只聽孫翔宇說到:“三!”可惜的是他伸出了三根手指,就這樣也被刷了下去。只剩下三個人了。這時我想,人越來越少了,怎樣才能保證不被刷下臺去呢?我忽然想到了一個竅門——我可以提前想好數,比劃好手指,老師一點我,我伸手就答,就不會慌手慌腳的了。我一局一局地贏了。可能別人也找到了這個竅門,我們三個人一直在臺上站著。老師見此情景,不免有些著急了,說:“我就不相信,你們三個不會被刷下來。”不知道怎麼回事,尹藝霏忽然出了一個小差錯。她說到了九,可是手上沒有反應過來,伸出的也是九,就這樣被刷下去了。終於,臺上只剩下我和宋吉雯兩個人,我激動極了,太棒了,我贏了!

  我真想讓你們也來加入我們的快樂課堂!

快樂的課堂作文 篇3

  我們正在上美術課,今天老師讓我們畫一隻小熊。你瞧,小熊長得非常可愛,它全身毛茸茸的,頭上豎著兩隻耳朵,眼睛圓圓的,顯得特別有神,它一動也不動,真是一個訓練有素的“模特”。

  同學根據老師教的步驟,先畫小熊圓圓的頭,接著畫小熊胖胖的身子,再畫小熊四條粗壯的四肢,最後為小熊塗上顏色,不一會兒,形象逼真的小熊就這樣誕生了。

  音樂課可是我們小朋友喜歡的課程之一。鈴聲一響,我們就在門口排隊,美妙的音樂響起,我們就隨著那歡快的節奏跳進教室。

  你們看到了嗎,這是我們進教室的造型,而且每一組的造型都不一樣,這多虧了音樂劉老師的精心設計。

  音樂課,我們動腦、動手、動腳又動嘴,真是快樂極了。

快樂的課堂作文 篇4

  今天的語文課堂精彩極了!老師讓我們親身體驗了一次當工程師的感覺,這節我們上的是《詹天佑》一課,課堂氣氛非常活躍。

  當工程師的感覺可以用一個字來形容,那就是“難”。詹天佑經常勉勵工作人員說:“我們的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點兒馬虎,大概、差不多這類說法不應該出自工程人員之口。”那麼,現在就看一看哪一位同學適合當工程師吧!

  老師讓我們自己在紙上畫居庸關和八達嶺隧道,誰畫好了,就到黑板上畫出自己畫的設計圖。有些同學舉起了手,老師點了程林鋼和孫騰飛兩位同學,程林鋼大步流星地走向講臺,孫騰飛則胸有成竹,走到講臺邊一躍而上。程林鋼畫了居庸關的設計圖,採用了從兩端同時向中間鑿進的辦法,王金璇給程林鋼提了一個問題:“為什麼不從上面往下開鑿呢?”程林鋼這個小工程師抓了抓頭,又看了看書然後說:“因為居庸關山勢高,岩層厚,所以不能從上面往下開鑿。”說完以後,教室裡掌聲一片,程林鋼自豪地走下講臺。

  該孫騰飛講解他畫的八達嶺隧道設計圖了,“八達嶺隧道長約1100米,有居庸關隧道的三倍長。用豎井開鑿法最省工省力,先從山頂往下打一口豎井,再分別向兩頭開鑿,兩頭也同時施工,這樣就會把工期縮短一半。”李樹贊給孫工程師出問題了:“為什麼從最低點打井,而不從最高點打井呢?”孫工程師猶豫了一會兒,說:“這樣做能少挖很多土,既節省時間,又能省力氣,所以選擇從最低點打井。”這時,老師發現李樹贊偷偷地捂住了自己畫的設計圖,老師一看,原來她是從最高點打的井。我低頭一看,哎呀!我也是從最高點打的井。看到同學們出現的失誤,老師意味深長地讀起了文中詹天佑說過的話:“我們的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點兒馬虎,大概、差不多這類說法不能出自工程人員之口。”聽了這句話,我又一次想到:當一名優秀的工程師實在是太難了!

  這節課上,我懂得了很多很多,原來當工程師是那麼不容易,詹天佑實在是太厲害了!我真的很佩服他。以後我也要像詹天佑那樣,面對困難義無反顧,決不低頭,長大成為一名傑出的有所作為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