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課堂> 數學課堂裡的作文競賽的閱讀答案

數學課堂裡的作文競賽的閱讀答案

數學課堂裡的作文競賽的閱讀答案

  那時的他,家裡窮得揭不開鍋,每學期的 學費都是父母東拼西湊才籌足的。雖然遠在十里之外的小鎮上學,但從未向父母開口索要過一分零花錢。寄宿在校,他吃的是母親醃製的鹹菜。

  全班五十多個學生,只有他沒有文具盒,更不用說一些必備的學習用品。

  寒冬漫入校園的時候,就要學幾何知識了。新來的數學老師要求每個學生都必須備齊三角板、量角器、直尺和圓規這“四件套”,同時宣佈,一週後將進行檢查。

  三天過去後,他就發現,不少同學都購買了各式各樣的“四件套”。看到一些同學們用 “四件套”繪出的那些美麗而神奇的幾何圖案時,他的眼裡閃過如流星一般的羨慕。為了掩飾自己的感情,他很快轉過頭向窗外望去。透過玻璃,他看到了一片淡黃的樹葉從高高的樹梢悄然飄落,在風中不停地打著旋兒。

  他很想擁有自己的“四件套”,他渴望用“四件套”繪出自己心中美麗的圖案。但這種渴望對於他來說,卻是奢侈的。

  上課的鈴聲響了,很快就到了數學老師檢查同學們“四件套”的時間。他把頭深深地埋進書時,卻一個字也未看進去。他甚至希望數學老師不要靠近他的課桌。

  但數學老師檢查得相當仔細,似乎要做到一個不漏。終於,數學老師穩健的步伐在他身旁停了下來。數學老師彎下腰來,附在他耳旁,輕輕地詢問:“你,忘了買嗎?”

  他的臉倏地紅了,脫口而出,聲音卻細若蚊絲:“我沒……,可是……”

  他吞吞吐吐,無法完整地表達自己的意思,他也不想告訴數學老師,因為近段時間母親患了風寒,入院治療都困難不已,自己根本就不曾向父母說過要購置學習用具的事情。

  數學老師也不再深究原由,只是輕輕的“噢”了聲,便徑自離開了他的座位。但他的心卻無法平靜下來,只有自己沒有買幾何學習用品,數學老師會在班上宣佈嗎?

  出乎意料的是,檢查過後,數學老師卻微笑著對全班同學購置“四件套”的積極性給予了充分肯定,隻字未提他的事。這讓忐忑不安的他放下了懸著的心,他翻開書,正要準備聽課。數學老師卻宣佈:“在學習圓的知識之前,我們搞一次‘繪圖’競賽活動,要求用自己的圓規繪一個圓,然後用詞語描繪圓,優勝者可是有獎的呵!”

  這是一道富有吸引力也頗有難度的作文題,因為圓的知識尚未學習,但卻要用豐富的.想象和美麗的詞語來描繪圓。

  同學們都用圓規畫出了美麗的圓,然後開始絞盡腦汁作文。沒有圓規的他,悄悄地揭下墨水瓶蓋,用筆沿著瓶蓋邊緣,畫了一個並不完美的圓,那線條如鋸齒一般,凸凹不平。看著這有點像齒輪的圓,他寫下了:圓是開放在幾何圖形中最美的花朵,圓的世界是豐盈的,沒有缺陷,但閉塞的圓,也是無奈和孤寂的!

  他很快就忘了這次競賽,令他不曾想到的是,僅僅幾天時間,數學老師便公佈了競賽結果,而他居然獲得了第一名。更讓他高興的是,獎品也似乎專門為他而設計——那是他日夜渴望擁有的“四件套”。他抑制住內心的激動,從數學老師手中接過獎品,然後握住數學老師伸過來的右手,他感到 ,數學老師那遒勁有力的大手是那樣的溫暖,就像冬天裡的一盆爐火,瞬間溫暖 了他的全身……

  那個學期,這“四件套”不但助他學好了幾何知識,而且放飛了他心中的夢想。

  後來,他上了一所大學,選擇了美術系。畢業後又進入了一家廣告公司,專門從事圖案設計,並且成了著名的廣告設計師。此時的他,已經很少再用“四件套”,他的不少創意與設計,都是透過電腦直接完成的。但那已經無比陳舊的“四件套”,他一直小心而完好地儲存著,他一輩子也不會忘記,在那個寒冷的冬天,有一個年輕的數學老師曾經專門為他舉行了一次別開生面的作文競賽。

  16、小說圍繞“四件套”展開情節,根據提示,補充人物的心理變化過程。(2分)

  無力購買(渴望)——老師檢查(   )——作文獲獎(   )——終身珍藏(感激)

  17、文章第④段畫線句子屬於什麼描寫?有什麼作用?(3分)

  18、結合小說情節,說說數學老師是怎樣一個人?(4分)

  19、小說用“數學課堂裡的作文競賽”做題目有什麼好處?(3分)

  20、第(14)段畫線句子“獎品也似乎專門為他而設計”,第(16)段又說“老師曾經專門為他舉行了一次別開生面的作文競賽”。這兩個句子是否矛盾?簡要說說你的理解。(4分)

  答案:

  16、難過(忐忑) 驚喜 (每空1分,共2分)

  17、環境描寫(景物描寫)渲染了寧靜憂傷的氣氛,烘托出“他”失落、難過的心情。(3分)

  18、關愛學生、尊重學生、擁有教學機智的人。如:當數學老師知曉“他”沒有“四件套”時,沒有批判他,而是維護了他的自尊,採用“繪圖作文”的方式,讓他心安理得地得到幫助。(4分)

  19、題目看似矛盾(反常)的搭配,讓讀者產生疑問,激發讀者的閱讀興趣,同時概括出了小說的主要情節,暗示了這是數學老師特意設計的。(3分)

  20、不矛盾。當他領獎品的時候,由於驚喜和突然,並沒有意識到獎品是數學老師專門為他設計的,只是覺得湊巧,所以用了“似乎”。等他上了大學,時間久了,就明白過來那次作文競賽是老師為了幫助他而“專門”設計的。(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