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記憶> 【精華】家鄉記憶作文合集8篇

家鄉記憶作文

【精華】家鄉記憶作文合集8篇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題集中,圍繞同一主題作深入闡述,切忌東拉西扯,主題渙散甚至無主題。相信許多人會覺得作文很難寫吧,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家鄉記憶作文8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家鄉記憶作文 篇1

  小村子和外界並不隔絕,相隔很近,隔這裡不遠處的小鎮上,車水馬龍,喧鬧嬉戲,如果你駐足觀看,會發現一個個美麗的女孩子描紅黛綠,金銀珠寶,花枝招展地穿梭在街道上,看得人目不轉睛,這就是二十一世紀非常小的一個鎮上的風景,樓房左右兩側對立著,有瓷磚和水泥的,西洋式和哥特式的,水鄉風情的街道,或者是最新的桂花和銀杏的北方風格的大道。玲琅滿目的商品,在道路兩側數不清的店鋪中成列著,來往的人擁擠著,大部分人手裡都提著一包,顯示著生活的富足。

  但是小村子就僻靜得多,這裡像一個世外桃源,但實際上它不是的。村裡有一些豬在豬圈裡,哼哼唧唧地吃喝聲不時傳出來。牛兒是在樹下被拴住自行吃草的,發出咩咩的聲音,羊也發出類似的聲音,不過羊一般不拴。一個外鄉人,騎著一輛機器車趕過來,這是來幫忙做活的,過來做活的人通常會受到主人家的款待,豐盛的一頓飯是少不了的。這裡人好客,熱情,大方,也常常有城裡面的人來玩耍。

  生長在此處的我已經十多歲了,我的生命中,不可割捨的是我的父母和爺爺奶奶還有許多對我好的親戚和同學。我喜歡魚仙花,魚仙花是這裡經常有的一種漂亮的路邊花,花朵大而豔麗,像野菊花,但是比野菊花花朵大些。這種花被我移栽在一個小花盆裡,加了一個花盆的盆底托住水份,之後這個魚仙花就開得非常的好了,大朵大朵的花朵紫黃紫黃的,開得好像假花一樣。

  豆雞菇是另外一種讓人開心的東西,長大的豆雞菇個頭跟大人的巴掌差不多,菇腿是細細直直的,灰白色,近全白色,菇的傘比較薄,有點小傘尖,很適合煮湯哦。小的時候,爺爺奶奶會把豆雞菇用來燉雞湯,因為是農村啊,雞鴨很常見的,燉雞是生活中必須的一個插曲。這裡的雞鴨很漂亮,金黃的大雞公被一刀抹了脖子,開水推開全身的大小毛,赤裸裸的身子來回一刀刀就可以和菇一起燉,豆雞菇沒法和松茸這些菌類相比,她嬌小的美好只能是我童年時候的快樂了,我想,長大以後我會吃到松茸吧。

  桃膠是另外一種食物,據說可以美容,桃子樹如果營養豐富了,就會流出油來,俗稱桃膠的就是它了。這種東西半透明到透明,晶瑩剔透的非常好看,我是沒有吃過,但是我們一家人曾經收集過一點點桃膠,如果拿去市場上,肯定是價格不菲了。這些都是我記憶中非常美麗的存在,會伴隨我很長時間。

家鄉記憶作文 篇2

  今年的中秋,我回到了久違的故鄉——丙洲。已經離別一年多了,我心中一直惦記著它,不知道我最喜愛的小溪是否還在。

  在我的記憶中,這條小溪是清澈見底的,每當太陽照耀在溪面上時:波光粼粼,像是點綴著一顆顆耀眼的珍珠,它靜靜的流淌著,“嘩啦嘩啦~~~~”,溪水衝擊石頭的聲音是那樣清脆,時而還會濺起一些白色的小水花;但它還是恬靜的;不像調皮的男孩,也不像話多的女孩;姐姐說,它是一個文靜、怕羞的姑娘,見到人,都會不好意思地“低下頭”。

  在家鄉,我都會和哥哥姐姐還有幾個小夥伴,一起到溪中去玩水,每次都賤得一身溼,不過沒關係,每次我們玩的時候都是夏天,涼快,冬天我們可不玩這個!我們有時還坐在岸邊,用腳踢著水花,每當這個時候,有些小魚小蝦就來自投羅網了!它們“親”著我們的腳,給我們搔癢癢;嘻嘻,這下他們可就倒黴了!我們對準他們的位置一撈,就把他們給捉到了,這下它們就無路可逃了,成了我們飯桌上的美食!有幾次,還有幾隻小螃蟹剛好路過,我們把它捉起來,回家讓大人煮著吃,然後幾隻小饞貓——就坐在飯桌前,等香噴噴的螃蟹被端上桌來,螃蟹一來,就給我沒搶了個精光,破底朝天!

  小溪給我帶來了許多歡樂,這裡的人也挺好,大家攜手相助生活得很好!一次過年,媽媽給了我一點錢,讓我去買鞭炮,過年嗎!在農村,當然要放鞭炮啦!我拿著錢,興高采烈地去小店夢王朝買鞭炮,突然發現錢不夠了,那個阿姨既然說要送我,換在城市,人家說不定會趕你走呢!我拿著鞭炮興高采烈的回家,“霹靂嘌哩啊”在老家過年總是那麼有意思!

  我愛小溪,我愛家鄉,也愛哪的人們,一年多了,它們幾乎沒變,可我最喜愛的小溪就這麼消失了,如今他已變成了高樓大廈。嗚嗚~這條給我的童年帶來無數歡樂的小溪,就這麼消失了!

家鄉記憶作文 篇3

  我的家鄉,是一個普通的村莊。村子雖然很小,但那優美的田園景色,在我心裡留下了許多美好的回憶。

  記憶中,村莊裡最多的是樹,家家戶戶的房前屋後都種著一排排楊、柳、榆、櫆之類易活的樹。每到夏季,數木枝繁葉茂。於是,整個村莊就沉浸在一片綠色的海洋中。這時,小夥子們總是爬上那高高的樹梢,捉蟬,累了就找個樹杈坐下,瞭望著遠方的風景。大人們也愛菊在樹陰下,女人們納鞋底或聊家常,男人們則天南海北地說一些奇聞趣事。這時,村莊裡邊洋溢著一種祥和的氣氛。

  村前有一條小河,清清的河水流過了一個又一個春夏秋冬,卻永不幹涸。河裡的水草間藏著數不清的魚蝦,拿一個網,只需一會兒,就可以撈一碗小魚。河邊有一大片草地,村民們都去那放牛,我也常去那玩。在微風的吹拂中,牛兒悠閒地啃著青草。我躺在草地上,隨手摘一朵野花放在鼻子上,看周圍翩翩飛舞的蝴蝶,看天空中的朵朵白雲。這時,心裡不論有多少苦悶,也會隨風飄逝,只留下一片歡樂,一片寧靜。

  就這樣,小村伴著我度過了美好的童年和少年時代,我對小村的一草一木都充滿著深厚的感情。

  近幾年來,人們富裕起來了,小村卻失去了往日的光彩。富裕起來的人們毫不吝惜地砍到了那一顆顆記錄著他們歡聲笑語的樹木,毀掉了一片又一片碧綠的草地、麥田,取而代之的是那一座座樓房和一扇扇塗著紅漆的大門。效合一而遭到了厄運,浮在水面上的一個個藥瓶,使水裡的魚下已經滅絕。看到昔日家鄉那秀美的面孔變得一天比一天蒼白,我不禁痛惜萬分。如果這樣下去,若干年之後,我們家鄉會變成什麼樣子呢?其實,大自然已經對人們的所作所為敲響了警鐘。去年天氣乾旱,由於沒有水,許多地方糧食嚴重減產,有的地方甚至顆粒無收。從這件事情上,人們就應當吸取教訓,停止破壞環境。

  讓我們共同努力,保護大自然的一草一木,把家鄉建設得更加美好。

家鄉記憶作文 篇4

  我的家鄉在馬良。那是我出生的地方,也是承載著我童年記憶的地方。

  家鄉的記憶裡,有一段自由的瘋玩的時光。在轉學到保康上三年級之前,我在馬良生活了七年。那是我最無憂無慮的記憶。一切都是自由的。大樹想長多高就長多高,想怎麼伸展枝條就怎麼伸展枝條,沒有人過問;蝴蝶想飛多遠就飛多遠;夜來香想開多少花就開多少花,若一朵花也得不開,也沒有人管它。

  而我,就更自由了。身邊沒有嚴格管教的大人,我時而在健身器材上盪鞦韆,時而從單元樓旁的斜坡上一遍又一遍奔跑而下,只為找尋刺激和趣味;我一會兒在單元樓前的松樹底下使勁向上跳,想要扯下一根松針,一會兒又出現在家旁邊的中學食堂裡饒有趣味地看大人忙活;當家附近出現一堆沙時,我會用一根細繩拉著我的小車去運沙、玩沙;當爸爸回馬良時,我會讓他騎著摩托車從斜坡上快速衝下,美其名曰“滑滑梯”,爸爸會帶我到學校大操場教我騎腳踏車,還會跑到家樓頂的地面上畫滿小魚,那時的我自由得像只風中鳥。

  家鄉的記憶裡,有一條彎彎的馬良河。小河從一座大橋的橋洞中穿過,在大大小小藍灰色的石頭上流動著,河水清且淺,沒有“飛流直下三千尺”的磅礴氣勢,但有“水光瀲灩晴方好”的迷人景色。

  河水汩汩地流著,流淌出美妙的樂音。我在河水旁用小鏟子、小扒爪、小卡車把河邊的沙子從一個地方運到另一個地方。我把沙子堆放在一起,形成一個大沙堆,又找來幾根樹枝,把它們抽進沙裡。忙完這一切,我的臉上、我的身上都是沙土,像剛從沙地裡爬起來似的。我用手指在沙土上畫出歪歪扭扭的.字和畫,並樂在其中,就像一隻快樂的土撥鼠。河水用粼粼的波光注視著我,激流回轉,泛起白色的水花,好像在為我鼓掌。

  午後的陽光並不刺眼,隨著水的旋律,它跳躍著,瀰漫著,旋轉著。一座橋,一條河,一片沙灘,一個我,一勺夕陽,足矣。

  家鄉的記憶裡,還有一個慈愛的奶奶。那時,我眼裡只有奶奶,全世界我最愛的人,就是奶奶。我還小,不知道怎樣表達自己的感情,就坐在奶奶的雙膝上,摟住奶奶的脖子,用臉使勁地蹭奶奶的臉,大聲地,一遍又一遍地用撒嬌的語調說:“奶奶,我愛你!”每逢這時,奶奶滿是皺紋的臉上就會漾起一個大大的笑容,寵溺地說:“好好好,我也愛你!”

  我現在吃飯很慢,小時候吃飯更慢,能從放學回家一直吃到太陽落山。但是,無論我吃飯的時間有多長,只要我哀求,奶奶都會極有耐心地坐在我旁邊等著我吃好,一直陪著我。她喜歡不停地給我夾菜,並改正一些我的壞習慣。當我閒得無聊用筷子乒乒乓乓敲著各個盤子時,她會板起臉,皺起眉頭,收起一直以來和藹的目光和笑容,嚴肅地說:“蘭希啊,有一句話聽過沒?‘筷子敲碗,餓得清喊’,你現在敲碗,將來就會餓得沒飯吃,知道嗎?”我被奶奶的話嚇住,就在她嚴厲的目光下乖乖收起我頑皮的習性。

  後來大了些,隱隱知道些什麼,當奶奶再一次用這種話嚇唬我的時候,我一臉無所謂地說:“哼,都是假的。你們大人淨會騙小孩,我才不信呢!”奶奶實在不擅長訓斥,有些沒轍了。這時,我一下子樓住奶奶的脖子,笑著說:“知道了!知道了!我以後儘量不用筷子敲碗不就行了?”奶奶繃著的臉終於露出了本來面目,無奈地笑著,眼裡全是我。“你這個小猴子,怎麼又開始了。”我們奶孫倆兒面對著窗外粉紅色的天空,鬧一鬧,笑一笑,屋裡迴盪著我們的笑聲。

  家鄉的記憶裡有數不清的美好和快樂!可惜我再也回不去了。那些頑皮的時光,清澈的河水,慈愛的奶奶以及童年時的我,都只能留在過去,留在家鄉的記憶裡。

家鄉記憶作文 篇5

  家鄉的河,有一個很響亮的名字,叫沂河(不是臨沂的沂河,但也流向臨沂地區,唐村水庫。)它的源頭在孔子的出生地——尼山,那有一個尼山水庫。

  那天,中午的時候,下了場暴雨。正是孩子們午睡的時間,於是我難得有閒到窗前去看雨,只是一小會的功夫,街上已經匯成一條小溪,接著水面慢慢變寬就成了一條小河。渾濁的水,帶著些垃圾,急急的朝一個方向流去,遇到受阻的東西,打一個旋,再向前流去。這讓我想起了家鄉門前的大河,那喘急奔騰的河水,已經好久好久沒再見了,只存留在夢裡,或者只在這樣時刻想起。

  從小,我便是一個喜歡水的孩子,也許就是因為長在河邊的緣故。

  最喜歡下雨,而且是大雨,這樣,河裡便可以發大水。所以天空剛一開始下雨的時候,我就披上塑膠布,拿上工具去河裡,扒開那些堵住水流的沙子,希望它們流快一些,希望河裡的水彙集多一些,再多一些。其實大雨往往要下一天一夜,上游的水庫開閘放水,才能發大水。

  黃黃的,渾濁的河水,帶著從小水溝彙集而來的泥沙,常常有東西一沉一浮,仔細看,或是一棵小樹,或是一個枯樹跟,也有時候是一棵不小的木頭。小時候,人們眼裡什麼東西都是寶,有衝下來的大木頭,大膽的人就會下水去撈,總是被浪頭打好幾個趔趄,衝好遠,才能抱住木頭。河岸上聚焦一些看大水,看熱鬧的村民,婦女們驚呼剛才那驚險的一幕,而等到那人抱著木頭上來時,又會埋怨自己的男人膽小,木頭被別人抱回家,可以做成傢俱的。男人們對著洶湧的河水,說著哪有漩渦,或者哪個地方浪頭最高,肯定有衝下來的大石頭,若那浪頭跟隨小流往下去,那便是大石頭被水衝的翻跟頭,直到被衝下來的沙子壓住。

  最高興的還是我們這些孩子,可以到河邊的小樹林撿衝下來的掛在小樹上的花生秧,因為花生秧上會帶著即將成熟,或已經成熟的花生。而我最熱衷的就是,在水邊的泥沙上用樹枝劃一道線,看水漲蓋過那條線,或水落露出那條線,然後跟著水再劃。是盼著水快點退下去的,這樣便可以進去洗澡,捉魚了,這往往要兩天的時間。

  彷彿又看見那些光著屁股的小孩子,在水裡撲騰著,像一群群鴨子,被家長叫回岸上的,又都光滑如泥鰍,身上的水珠在陽光下閃閃發光,被太陽曬的黝黑的臉上掛著幸福快樂的笑。

  女孩子最喜歡端個小臉盆,媽媽是不讓帶肥皂的,因為往往帶了,不是被水沖走,就是給用掉一大半,水裡漂滿了泡沫。於是我們偷來奶奶的棒槌,把衣服放在石頭上槌,總是濺彼此一身的水花,乾脆鑽到水裡去,把衣服放在水面漂著玩,漂遠了去追,撲嗵撲嗵,摔倒,趴進水裡,起來,再追,身後是一串銀鈴身的笑聲。

  男孩則三五成群的捉魚,用自制的舀網或抬網。每當有收穫時,就會拿在手裡,舉過頭頂,向其他的夥伴炫耀,然後跑到河岸,將魚放到小桶裡或臉盆裡。夕陽西下時,在被大人們呼喊著回家吃飯時,才戀戀不捨的收網,帶著收穫的喜悅,將小一些的魚再放到河裡,大魚則帶回家讓媽媽收拾乾淨,撒上鹽,第二天再裹上面團,用油一榨就可以吃到香噴噴的,外酥裡嫩的榨魚了。

  想到這,我不禁吞嚥了一口將要流下來的口水,似乎聞到空氣中飄著的榨魚的香味。有淚水打溼眼眶,家鄉的河,曾經的幸福快樂,像一個古老的雕像,定格在記憶裡,以為蒙上塵土,就會陳舊,而一旦撥開,還是依舊清新明亮。彷彿那明媚的陽光就在昨日,河水在陽光下泛著粼粼的光,孩子們的笑聲就在耳邊……

  家鄉的河,童年在我夢裡,在我的記憶裡。

家鄉記憶作文 篇6

  窗外的新芽已經吐綠,但枝頭仍掛著幾份寒意,畢竟還是清明節啊!看得見霏霏細雨中,陌頭幾壟黃土上,奠品依依, 紙錢銜泥。近處的烈士陵園裡,一群群小學生肅立在青松翠桕 之間,虔誠地獻出他們精心製作的白花。看到這素潔的花樓、 花海……我珍藏往事的記憶深處不禁湧出澎湃的海浪,海浪過 後,突兀出家鄉後山上那座碩大的墳塋,象被海水沖刷過貝殼 那樣鮮亮誘人,清晰地呈現在我的眼前…… 那墳裡埋的是趙二貴。

  山裡和城鎮總是有一段距離的。如果沒有趙二貴每天趕著 馬車把山村城鎮聯成一線帶來山裡人衣食住行所需要的一切, 那山裡和城鎮的距離會更大。

  夏季,山裡的男伢不到上學的年齡,是不穿衣服的。那正 是我光著腚的灑脫年月。

  一天,馬車很早就從城裡回來了。“光腚”們象往常一樣 蛘擁而上,然而趕車的不是二貴,車上拉著一個血肉摸糊的人。“光腚”們害怕至極,哄地作鳥獸散。

  晚上,我懷著餘悸鑽進被窩,半夜睡不著。

  震天響的哭聲喊酲了我。我爬起床,跑到門外一看,全是 人、裹纏著白布條戴著黑紗。二貴的媳婦荷葉,眼晴象紅腫的 桃子: 二貴的媽呼天搶地,二貴的爹老淚縱橫,踉蹌地走在送殯的人群屮,隊長大富扶著他……“光腚”們這時全明白了, 昨天車上拉的是二貴!我們無不顯示出惋情的神色,原因是再 也吃不到二貴的糖葫蘆了。

  山裡有的是埋人的地方,且風水寶地不少。二貴的墳落在 風水最好的地方,而且造得既高又大。在“光腚”們的眼中, 那個墳可以埋得下幾個人的。

  眨眼幾年過去了。“光腚”們穿上了開襠褲,也正兒八經 地讀起小學來。荷葉的遺腹子也成了 “光腚”,整天跟在我們 後面跑得屁顛顛的。

  二貴的墳上長滿了草,很長,但不陰森,很象一個髙臺。 放學歸來的笫一好去處便是這裡。

  似乎是快讀完小學的時候,山裡人不知被什麼左右,大興 開荒種地,毀林植棉。眾多的墳被削平了,撒滿了農家肥, 播上了 “豐收”種,獨有二貴的墳沒人動一根毫毛,依舊是芳草萋荽。心中很納悶,問爹:〃為什麼二貴的墳沒被剷掉? ” “小伢子,懂個啥!二貴是為了救集體的那匹白馬被碾死 的! ”

  雖然生產隊的那匹白馬已被"神牛”代替,但白馬的雄姿 從未在我眼中消失。我想象到了二貴救馬時的情景。人們的講 述也證實了我想象的正確。當那瘋狂的汽車快要撞上白馬時, 二貴扯斷轅繩,拉開白馬,就在這一瞬間,汽車毫不留情地推 倒了二貴……

  每年清明時節,二貴墳前的奠祭絨錢總是最多。然而我,卻沒有看到荷葉哪天上墳。我心裡很最納悶。但在一個漆黑的晚上,我看到了荷葉,就在二貴的墳旁。

  當我的“學歷”促使我和“光腚”們疏遠的時候,我便疏 遠了他們,自然我也曾做過光腚。每逢夏夜,我都喜歡一個人獨自轉悠。一個晚上,我在二貴墳前徘徊,聽到了一個女人的 抽泣,一聲長一聲短的,象是被壓抑著。我仔細一看,廒來是 荷葉。她哭了一會,立起身,慢慢地走了。我只覺得她的心很 苦。

  笫二天見她的時候,她的眼神是那樣呆滯。面容憔悴得叫 人不敢相信她的年齡,才二十多歲的人啊! 漸漸地,我懂了。荷葉在入們心目中的地位己遠不如以前了,也難怪她夜晚上墳。荷葉的多年守寡生涯,除了贏得山民 們的幾縷同情或幾升表示“慰問”的大米之外,便再也沒有什麼了。有誰能理解她那破碎了的心的孤寂?又有誰能真正理解 她失夫後和兒子相依為命的辛酸…

  歲月的流逝,白馬被“神牛”代替,二貴的馬鞭聲為喇叭聲所淹沒,二貴也正逐漸被人們遺忘。二貴勇救白馬的故事已經是很久很遠的事了。現在的人們,還有誰能真正體會當馬是 山裡人命根子的年月,二貴這一行為的意義。二貴的墳作為救 馬獻身的標誌,在雨蝕風化屮並沒冇低矮一分一釐。

  荷葉的經歷驗證了 “寡婦門前是非多”的古訓。所以她逐 漸為人所不齒。她的“事蹟”也成了婦人們熱衷探討的問題。 她也只有在夜晚上墳。當毀林造田時人們播下的“豐收”的種子 長出令人發笑的苗秧時,山裡人才發現他們被人耍了,也被大 山嘲笑了,於是重新植樹,果樹居多。二貴的墳四周也植滿 了。二貴的墳也認認真真地成了人們休憩,談天說地的場所- 不知二貴知道不?

  荷葉一面為人不聞不問,她一面卻愈煥發了一種青春活 力。我被家裡人正告不能和她接近,說是怕她蠱惑我〃在山裡 人的正氣和二貴碩大無朋的墳前,荷葉不能也不敢“明目張膽”。

  山裡人會用他們心目中固定不變的尺子衡量身邊的一切, 並且同執地相信心目中的尺子。荷葉也無一時刻不在他們的衡量中。在我兒時記憶中,作為血肉之身的荷葉卻一天天地走向哀老。

  清明時節雨紛紛,這多雨的時候,我忽然想起家鄉後山中那碩大的墳塋。荷葉的日子也許好起來了,她那光腚的兒子怕 也正在上中學吧。

家鄉記憶作文 篇7

  小學六年間,每逢寒暑長假,唯一的休閒,就是回家鄉,也就是我的奶奶家。還記得當時每當踏上那段回鄉的旅程,我總是期待的倚著車窗,看著外頭的風景由鋼筋水泥,到田野風光。

  回奶奶家的每一次,都是一場令人興奮的旅途。直到我初三那年的暑假。……。

  車上的送風淡淡地吹來,我在車窗上輕吹口氣,霧氣消散後我隱約見到田間一抹日光燈的慘白。回鄉的樂趣不再,看著擋風玻璃前不停飛向的雨珠,我的心是失落的。

  沿著木紋我摸向那生了綠的銅鎖,推開了老舊的木門,也打開了塵封已久的回憶。在庭院,爺爺的靈堂簡樸卻莊嚴,白色的鮮花與幾樣冰冷的素菜靜靜地貢在堂前。這樣的痛楚、失落。

  告別式完了之後,我獨自一人走向街頭。依然沒生意上門的皮鞋行、早就洗好鍋子準備打烊的小吃店,一切景象,都跟當年一樣。我思索著,改變的或許不是家鄉,而是我自己。或許我早該明白,當年那我所知道的家鄉早已隨著我年歲的增 長而逐漸模糊,而如今,回奶奶家那僅存的溫暖又隨著爺爺的逝去而消失。

  我走向家中,佇足在街口,試著努力回想起我記憶中的家鄉。往日的種種,彷彿與我相隔數十年,卻一丁點兒都記不起來。

  對其它人而言,短短數年的改變對於如此鄉下地區,著實非常有限。但對我而言,我的心,眷戀著這裡的一切:小時院中的梧桐樹、爺爺修了再修的老爺腳踏車、晚餐時的黑白電視機……

家鄉記憶作文 篇8

  動人的家鄉

  家鄉是枯藤,有著翠綠的藤蔓;家鄉是老樹,有著頑強的生命力;家鄉是流水,有著清澈的純美;家鄉是豐富多彩的,有著美好的景物……

  ——題記

  家鄉的枯藤枯藤。

  在我記憶中鄰居家是生活在一片翠綠叢中的。他們的圍牆上有著密密麻麻的藤蔓,生長的那麼自然,那麼隨意,那麼茂密。記得小時候總喜歡調皮的剪下幾根老樹藤深埋在土裡,期望著它們慢慢的生長,彷彿自己也在這肥沃的土地裡生根發芽似的。期待他們也能夠在我們家的圍牆上生根發芽!

  後來,我到城裡讀書、求知,隱隱的淡忘了那翠綠的藤蔓。因為知道自己要追隨自己的夢想,透過努力去實現它。

  寒冬臘月,寒假不期而至,我的成績樂觀,只覺得希望離自己越來越近。走在鄉村熟悉的土地上,覺得心情更加美好,決定去看看鄰家的老藤。

  乾枯的莖蔓,枯黃的藤葉與我的記憶完全是個陌生的樣子。他彷彿在對我說:“生活中充滿了磨難,在成長的路上一定會有磨難,只要你們能夠堅強,沒有什麼磨難能夠壓倒你們!你說呢?”。

  家鄉的老樹老樹。

  我吃驚的望著這棵蒼老的楊樹,它生長在溝渠的邊緣。樹長千丈根往下長,這凸現出的粗壯、堅勁的根系,說明了這顆老樹頑強的生命力與堅定的信念。

  每次仰望這棵經歷風吹雨打、見證小村滄桑鉅變卻依舊堅韌不拔的老樹。剎那間,我感到自己身體中充滿了一種不屈、堅毅的力量,它給我帶來了無窮的生機與活力。我感謝的注視著這顆枯老的楊樹,希望它能健健康康,突然間感到它正循循善誘的對我說:“孩子,以後的路還長,沒有不屈的信念,哪裡來的成功?”

  家鄉的流水流水。

  不知不覺中走到了河床邊,記憶中清澈見底、潺潺流淌的溪水已經結了厚厚的堅冰,上面均勻的撒著一層薄薄的細雪,浪漫極了。

  站在河床邊,回憶了一會兒,正準備離開,卻又細微的聽到幾聲叮咚、叮咚的流水聲。循聲走去,看到在堅冰中間有著汩汩流水。它們預示著春天的到來,仔細品味這冰雪初融的景象。是啊,寒冬臘月以後不就是生機盎然的春天麼?不經歷嚴寒的考驗,怎麼看到春天的精緻?生活不正是如此麼,在一次一次的挫折中,磨練了自己、成長了自己、最終成熟了自己。回首想想自己經歷的困苦也不再那麼消極了。

  轉身回家,耳畔響起了流水的叮囑:“相信自己,只要有堅定的信念,努力去奮鬥,成功並不遙遠。”

  動人的家鄉家鄉。枯藤,老樹,流水等等美好的事物組成了我的家鄉。我愛我的家鄉,不只是因為它是生我養我的地方,不只是因為它是我心中最美的地方,只是因為它在我最困難的時候,可以每時每刻地矯正我的姿態,告訴我一個個深刻的哲理。讓我逐漸長大。

  呼吸著這新鮮的空氣,心中只想著我的家鄉,我的成功之路就要到了……我不時的想起動人的家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