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家鄉> 初三學生寫我的家鄉作文

初三學生寫我的家鄉作文

初三學生寫我的家鄉作文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人們把記憶中所儲存的有關知識、經驗和思想用書面形式表達出來的記敘方式。那麼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該怎麼寫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初三學生寫我的家鄉作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初三學生寫我的家鄉作文1

  每個人的家鄉都有特產,當然,我的家鄉也不例外,臭豆腐,黴千張,梅乾菜……但我最愛的還是臭豆腐。

  每次經過一個小巷子,都會見到一個阿姨在炸臭豆腐,嘴裡還說著:“賣臭豆腐嘍,五元一盒五元一盒。”只要提起臭豆腐,大家都會讚不絕口,彷彿那五元一盒的東西比啥都好吃。

  臭豆腐,聞起來臭,吃起來可香了。媽媽曾經對我說過,她小時候,外公帶著她經常去那裡吃,每次都吃許多,可見炸臭豆腐已經好幾年了吧,都已經變老師傅了,在正月初三那天,姐夫提出來說:“我們去買臭豆腐吧!”我連連叫好,還沒到那邊,我就知道了,那邊肯定是賣臭豆腐的地方,那長長的隊伍,彷彿每個人的臉上都有著“臭豆腐好吃”幾個字,每個人的口水都快留下來了,我看見一位年輕阿姨,很清秀,他那熟練的手勢,不會打岔,拿了一塊白白的,嫩嫩的“小方塊”扔進了油鍋裡,那“小方塊”貌似在說:“快來吃我呀!饞死了吧。”因為那是正月裡,人特別多,忙不過來了,生意那叫做真的好,也許他們炸的也好吃吧,那阿姨態度也很好,不會有一種嘚瑟的表情,不會炫出他的手藝,有些人,他們經過這裡,會捂起鼻子,嘴裡還會說:“好臭啊。”有的人,會停下腳步,買個一兩盒帶回家去慢慢享受這“人間美味”。有的人,會帶著我們的特產帶給家人們吃。

  在經過幾十分鐘後,終於到我們了,那看著“小方塊”出鍋,我放上了辣椒醬和甜醬,這樣更有味道,姐夫買了兩盒,在路上,我早已垂涎三尺,對這臭豆腐早已“盯梢”了,那臭豆腐,蘸著辣醬甜醬吃,啊,那又酥,又嫩,又好吃的臭豆腐,媽媽也被這香味誘惑不住了,“給我也來一塊”,我彷彿體會到了這臭豆腐有多大的魅力,征服了多少吃貨啊,的確,不誇其他吃的,就誇臭豆腐的香、味俱全,但是色就不怎麼樣了。

  姐夫彷彿吃上癮了,在他去杭州的時候,也買了兩盒在路上細細品嚐吧!

  這就是我們上虞的特產,在那小巷子裡,總有著這種香,讓人垂涎三尺,吃了則讓人流連忘返!

  巷子裡還有一位淳樸的阿姨,每次當你去,都會有一張笑臉,讓你感覺到那阿姨的親切,和藹可親。

  這就是我的家鄉,一個富有美味特產的家鄉,雖然沒有綠水青山,但我愛我的家鄉,愛家鄉的特產,如果你也想嚐嚐,就來吧!

初三學生寫我的家鄉作文2

  我的家鄉,它沒有玫瑰花的豔麗,也沒有百合花的純潔,也沒有蘭花的誘人,它雖然只有梧桐樹花的樸實,平凡,沒有香味,卻時常為春夏秋冬增添了不少的色彩,它雖然不起眼,但卻奮發向上,拼出自己的豔陽天;它雖然看似惡劣,卻交通安全,風味獨特,有不少名菜伴隨我們成長!

  交通安全

  近期,由於公路在進行修理,在交通上也難免會遇到一些麻煩。但在沒有警衛們的監督下,我們依然事事順利,大家攜手共進,沒有因修路帶來煩腦,反到在行車的途中,懂得了遷讓,在遠處等著,沒有衝上去直撞。直到客車俏然離開,才開起油門向前行史著。在廣大群眾的支援下,修路已完成一大半了。近期中,令人欣慰的是沒有出現任何安全事故,在短短的賭車中,司機也懂得自己疏導,順利通行。這一事例,雖看似微小,卻充分證明了我們不甘示落!

  獨特的風味

  火鍋,已足有1000多年的歷史。悠久的火鍋歷史造就了獨特的火鍋文化,它冠有“熱盆景”、“盆中鮮”、“燙中樂”的美稱,火鍋已它辣而不烈、風味厚重,久食不膩的特點紅遍中國。當然,在我的家鄉也是不可少的一道名菜。在飢餓交集中,叫“大力士們”端出灶爐,擺設好原料,放好調料,“燙起”那才叫霸道呢!除此之外,還有那美味而不膩的東坡肘子,香甜可口的辣子雞、爆炒雞丁、回鍋肉,還有美味而不太甜的糖醋排骨……嗯!味道美極了!看,我都流口水了。可真丟人啦!不過,味道真的很棒哦!

  純淨的生靈

  在家鄉中,雖稱不上名勝古蹟,但這裡卻擁有最純淨的生靈:傲視天穹鷹、自由自在生活的各種野生動物,草場林間婉轉歌唱的鳥兒,靜靜地放著牛羊的牧人,唱著小曲的溪水、田壟裡婀娜多姿的柳條…足以為它而折服,足以讓你忘卻煩腦,感受大自然的氣息!

  在我的家鄉中,曾留下過不少的革命先輩的足跡,也有過悠久的歷史,記得那北宋時代的“交子”還是我們的祖先想到的,那可是世界上最早發行和流暢的紙幣哦!雖然嘛,它比起四川中的每一座城市,都是謠謠相隔至遠,但我不由此失落,我卻為此而驕傲,佔著四川悠久的歷史文化而發揚光大!

  我深愛著這片大地——我的家鄉!

初三學生寫我的家鄉作文3

  縉雲山,鼎湖峰也。狀如春筍,巍然屹立,破雲層,齊天高。早晨,它似仙女下凡,披著輕紗,與溪上雲霧纏繞在一起,飄飄然隱沒,悠悠然轉身,讓人無盡遐想那面紗下的芳容;傍晚,太陽快落西山了,它的頭上便頂著了點兒金光,恰似出嫁新娘戴著的鳳冠,餘暉細細密密地裝點著它:紅蓋頭,披霞帔,鋪紅毯……它呢,在斜陽中顯得特別安祥,並沒感到暮色將近的一種不安,只是靜靜地站著,立著,等待著……

  縉雲水,好溪也,流水潺潺,如絲如帶,蜿蜒向遠方。陽光下,那便是塊無瑕的壁玉,顯出深沉的綠色,波光粼動中,小魚小蝦快活地穿梭於溪間交織的`水草之中,摩挲著那一顆顆光滑的鵝卵石,傾聽它們訴說歲月的滄桑;細雨中,雨絲銀針般擊落在溪面上,濺起朵朵小銀花,打水漂一般,從近到遠,直至融入了雨霧之中,雨,籠罩著好溪……

  品美食

  一雙大眼睛,烏黑的眼珠子咕嚕嚕地盯著面前一雙並不漂亮的大手——抓一把梅乾菜,一撮小蔥,一把不肥不瘦的鮮豬肉,和成團塞入麵糰中,收口後反扣在案板上,用擀麵杖擀成薄薄的,刷上一層糖水撒上芝麻,貼入爐中,一套動作嫻熟如流水。3—4分鐘後,香氣四溢,噴香撲鼻,那金燦燦,帶點焦黑的縉雲燒餅華麗麗地出爐啦!顧不得燙口,迎著騰騰熱氣便是一口,香味刺激著味蕾,那香脆的皮,香濃的餡,在齒間流連著、反轉著——回味無窮啊!

  說到縉雲燒餅,就不得不提它的“靈魂伴侶”——餛飩了。那餛飩皮似乎比紙還薄,玻璃似的透明,簡直可以透出餡來,舀一勺餛飩湯,連帶著點兒蔥花“哧溜”一聲吸入口中,身裡頓時被燙開了一條路,此時,再咬上一口縉雲燒餅——無聲地咀嚼,只剩下了頻頻的點頭。

  至此,燒餅餛飩,餛飩燒餅,缺一不可!

  無論何時何地,請你都別忘了有一座鼎湖峰,有一條小溪叫好溪——那是家鄉的畫卷;別忘了有一種餅叫縉雲燒餅,它的伴侶是餛飩——那是家鄉的味道;更別忘了有一個“仙境”叫家鄉,家鄉的名字是縉雲——那是心靈的寄託,心神的嚮往……

  讓這顆鵝卵石沉沒回記憶的長河,任憑流水鐫刻它歲月的滄桑,直到我再一次的尋找。

  到了那時,家鄉,你,還好嗎?

初三學生寫我的家鄉作文4

  我的家鄉是位於山東省萊陽市萬第鎮的南泗莊,歷史並不算太長,約建村於明末,至今有300年左右的歷史。環境比較不錯,可以說是位於山水之間。

  我們村與周圍其他村子比起來並無特殊地方,只除了一條河。這條河在村前先是從西向東流去,拐彎後向南,幾百米之後又向西拐去。村裡人把由西向東流的河段叫做一道河;由東向西流去的河段叫做二道河。所以整條河就像一個向東橫倒的“幾”字。在一、二道河之間所夾的地區有兩種地形:西邊是一條東西向的山嶺。這條山嶺本來是綿延一體的,上世紀被村裡人攔腰截斷。在截斷處形成一個小“峽谷”,穿過小“峽谷”可從一道河直通到二道河。東那部分是一塊沖積平地,這裡種植著莊稼,地勢較高處種植著葡萄和果樹。

  這條河成了孩子們夏天游泳的好去處。河水清澈,而且魚也不少。不會游泳的孩子還可以去釣魚。說起釣魚來,這還真是個釣魚的好地方。不僅僅是本村人就是周圍七村八店甚至城裡人也常常來釣魚。當然釣魚需要耐著性子來。要想在短時間內捕到數目可觀的魚,還是用網比較合適。閒來沒事背上魚網來到河中,一網網的撒出去收回來,魚兒就這麼到手了。除此之外,掛網也是比較常用的,前一天將網掛在河中,第二天再去收時網上早就掛滿了魚。不過近幾年河中的魚也漸漸少了。而在從前,別說魚了就是鱉、蝦也是很多的。父親告訴我,他小時候還常常看到鱉從水中爬到河岸上,現在蝦也成稀罕物了。

  外地人也不都是為了捕魚才來這裡的,相當一部分人是為了取沙而來的。二道河河岸是一片大沙灘,這裡有豐富的沙資源,這正是人們所需的建築材料。誰家蓋個新房,哪裡修個廠房,都跑來希望能被允許帶幾車沙子回去。

  說完了水再來說山。山裡的野雞、野兔近幾年多了起來。漫步山間小路,野雞的叫聲不絕於耳。走著走著常常會被飛起的野雞或竄出的野兔嚇一跳。而在夏天的河面上偶爾還會看到幾隻野鴨悠閒地遊戲。捕捉野物也成了村裡人的一大愛好。

  有山有水是很多人心目中的理想之地,而我們村就是在這樣一個山水相擁的環境之中。

初三學生寫我的家鄉作文5

  在中國的北方,有一片神奇而又美麗的土地,在那裡,人民熱情善良,民風淳樸自然。這就是我的家鄉美麗的伊金霍洛旗!

  “伊金霍洛”是蒙古族的語言,翻譯成漢語是“聖主的陵園”,它美麗而神奇,擁有豐富的礦產資源,煤炭、石膏、石灰……早已遠銷國外;迷人的景色,廣闊的草原,自由的空氣讓許多國內外遊客駐足遊覽。一代天驕成吉思汗非常喜歡這塊土地,據說他出徵西夏時路過這裡,看到這裡水草肥美,有梅花鹿出沒,景色宜人,不由得發出感嘆:“這裡是梅花鹿棲身之所,戴勝鳥兒育雛之鄉,衰落王朝振興之地,白髮老翁享樂之邦。”在他去世後,他的後代將他的陵寢安放在了這塊讓他讚歎不已的土地——伊金霍洛旗的成吉思汗陵,每年的3月20日,每一個蒙古族人民都會到那裡去祭拜他們的祖先成吉思汗,展示成吉思汗戎馬一生橫跨亞歐的豐功偉績,以及蒙古民族源遠流長的歷史文化和風俗習慣。這裡是蒙古人民的聖地。

  誰會想到眼前的這個繁華美麗的小鎮,曾經只是一片人跡罕至的荒漠,經過歲月的洗禮,歷史的演變,這裡早已成為了遍地的綠色,放眼望去到處都是充滿活力的綠洲。藍藍的天空中飄蕩著朵朵白雲,輕輕的湖水和綠綠的草原早已改變了從前的一切。伊金霍洛旗的子孫早已為她換上了新裝,今天的伊金霍洛旗早已變得美麗富饒,景色宜人。

  我在這片土地上生活了十幾年,我的祖輩們幾乎將他們的一生都奉獻給了這片土地,這裡灑下了他們的汗水,孕育了他們的真情。也許有人會問,為什麼他們要將自己的一生都獻給這片土地?我告訴你,那是你不瞭解,我們每一個人,每一代人都是在這片土地上降生,因為我們都是這片土地的兒女,因為我們都是靠她哺育著的,因為我們都是伊金霍洛旗人!

  “藍藍的天空,清清的湖水,綠綠的草原,這是我的家,我的天堂。賓士的駿馬,潔白的羊群,還有你姑娘,這是我的家,我的天堂。我愛你我的家,我的家我的天堂……”騰格爾的一首《天堂》不僅唱出了我的心聲,更唱出了15萬伊金霍洛旗人的心聲。伊金霍洛不僅是他的家,是他的天堂,她更是我們所有人心中永遠的家、永遠的天堂!

  美麗的伊金霍洛我愛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