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家鄉> 介紹家鄉美食小學作文

介紹家鄉美食小學作文

介紹家鄉美食小學作文

  ”山珍海味不須供,富水春香酒味濃。滿座賓客呼上菜,裝成卷切號蟠龍。“這首詩說的就是我的家鄉鍾祥的蟠龍菜。不管是結婚,過生日還是過年,在我的家鄉都必不可少的要吃蟠龍菜,因為它象徵著龍鳳吉祥。

  蟠龍菜的由來與世界文化遺產——明顯陵息息相關。相傳明武宗正德皇帝朱厚照死後,因為沒有兒子繼位,按照明朝祖訓,如果哥哥死了就弟弟或堂弟來繼位,因為朱厚照沒有弟弟,堂弟倒是有三個,於是太后下令讓各地親王趕赴京城,先到為君,興王朱厚熄為了爭取時間,便假扮囚犯趕赴京城,為了不引人注意,興王命廚師詹多做一道吃魚不見魚,吃肉不見肉的菜以便中途使用。詹多看到蒸熟的紅薯後受到了啟發便把肉,魚剁碎蒸熟做成紅薯的樣子,紅薯的皮就用紅的雞蛋做,興王吃著”紅薯“第一個趕到樂京城,當上了皇帝。

  蟠龍菜紅黃相同,色澤鮮豔,油而不膩,鮮嫩可口非常美味。而它之所以美味是因為他的做工極其精細,複雜。首先要把豬肉剁成茸,加清水泡,再上澱粉、鹽,然後再把雞蛋攪成粘稠內糊,把草魚剁成茸,加鹽,澱粉攪成糊狀,再推三張雞蛋皮,把魚茸和肉茸和在一起拌均勻,攤在雞蛋上,再在鍋裡蒸半個小時,最後把他切成片,擺成龍的形狀,這樣蟠龍菜就做好了。

  雖然蟠龍菜沒有山珍海味那麼名貴,但是他在我的心中永遠是最好吃的。如果大家到我家鄉鍾祥遊玩,別忘了一定要吃蟠龍菜呀!

  西施豆腐是我的家鄉——諸暨的一道名菜。在諸暨,無論是起屋造宅,還是逢年過節;無論是婚嫁,還是壽誕,它都會成為餐桌上的第一道菜。

  在諸暨,它還是當地老百姓的一道家常菜。據說,乾隆皇帝在江南微服私訪來到諸暨,到了一個農村裡,看見黃昏已至,便在一戶宵家吃飯,吃完”西施豆腐“後,不禁拍桌連聲”好一個西施豆腐!“

  傳說西施出生在春秋戰國的諸暨,大約是公元前500多年,而豆腐是淮南王劉安讓八公煉長生不老丹,八公一不小心把滷水滴到了豆汁裡,這一滴就形成了豆腐,做出了一道人間美味。

  取出盒裝白玉豆腐,將其切成小塊,放入鍋中煮,可以去原水除豆腥,再用調製好的高湯當水倒入鍋中,嫩筍,黑木耳切成丁,再與肉末一併加入鍋中,煮開後,用澱粉泡水,調入鍋中,邊倒邊攪,直到鍋裡湯汁濃稠,灑上蔥花,一道美味的”西施豆腐“就完成了。

  舀一勺吹涼,放進嘴裡,略加咀嚼,細細品味,只覺金黃的豆腐伴有濃稠的湯汁,順著食道流下去,鮮嫩滑溜,讓人意猶未盡。

  也許你嘗過各式各樣的美食,有中式的,西式的。可是我喜歡家鄉的海鮮麵,上桌的一瞬間以是香氣飄滿屋,沁人心脾了!

  說到這裡,要嚐鮮的人已經迫不及待了吧!告訴你,製作海鮮麵的主料是”隨機“的呦,可以有:鮮活的大黃魚、各類蝦、梭子蟹、帶魚、龍頭魚、鯧魚、小梅魚……輔料可以按客人的口味來配:小青菜、鹹菜、榨菜、各類蘑菇、西紅柿等等。麵條也有不同選擇,可以是普陀特有的米麵,也可以是切面。海鮮麵的原材料是本地特有的,極容易買到而燒製海鮮麵的過程也不復雜。

  別看做面的程式簡單,其實這裡面可有講究了,不但有對食材的要求,也有對湯底和烹煮的時間有求。首先,海鮮的新鮮,這可是最關鍵的,最好是活蹦亂跳的,我們當地稱為”透骨新鮮“;然後,各家的湯都是秘製的,這裡我就是無可奉告了;最後,火候和時間也要掌握得剛剛好,特別是面下在湯裡的時間,絕對不能燒過頭。舟山的麵店老闆也是經過練習,又有各自的秘製高湯,才能燒出如此美味的——海鮮麵哦!

  在舟山,應該沒有一個人不曾品嚐過海鮮麵,而遠道而來的客人也都會嘗一嘗可口無比的海鮮麵。我愛家鄉的海鮮麵,香型它的味道、特點都會永久流傳下去!

  最好吃又能登得上大雅之堂的還是餃餅筒。餃餅筒是天台特有的最具特色的節日食品。做”餃餅筒“是個”大工程“,從洗、切、炒、糊皮、包,真是一個大的工藝流程,有點類似墨西哥雞肉卷,不過”內涵“是不一樣的。天台的”餃餅筒“裡塞得可”豐滿“了,:肉片、豬肝、蛋皮、、豆腐片、粉絲、筍絲、香菇、小魚乾、黃花菜、、、等炒製成餡,依照一定順序放在糊拉拖皮上卷制而成。吃時不用筷子,雙手捧起,大大咬一口,口感外脆裡糯,肥而不膩。筒裡各色佳餚經過高溫的燻蒸已不再鬆散而併成一個整體,多種葷素美味香氣互相滲透,匯成一種絕對特殊的鮮美滋味。吃一條還想再吃一條,一般吃到兩條就心滿意足了。

  另外還有家鄉的年糕、清明餃子,豆腐皮,、、、也比別處做得好吃得多。家鄉的美食拴著我的胃,也時時拴著我的心。如果你到我們老家遊玩,不吃上正宗的天台美食,那可真是白跑一趟了。

  我的家鄉在著名的佛教聖地——天台,天台山歷史悠久,是歷代文人墨客的'遊玩的地點,而天台美食更是獨樹一幟,糊拉汰、扁食,五味粥、玉米糊……那些味道呀,想起來就讓我垂涎三尺!

  家鄉眾多美食中有一種以肉末和雞蛋作餡的“麥餅”,狀若圓盤,香氣撲鼻,直徑約有二十多釐米,厚度僅有半釐米多,一層薄薄的肉餡均勻地分佈於餅內,尤為奇特的是肉餡上還裹著一層更薄的雞蛋皮。咬上一口,頓時鮮香四溢,齒頰留芳。再蘸一蘸醬油、醋、麻油、辣醬之類的調味品,不要吃得太“幸福”哦!要說這肉和蛋皮是怎樣包入餅內的?可以肯定地說,它並非像北方做“合子”那樣用兩張麵皮捏合而成,比起“合子可是精緻細巧得多。對於不懂做餅訣竅的人來說,這簡直是匪夷所思、巧奪天工了。

  吃雲吞時要有耐心,你如果心急,想一口吃掉一個,雲吞非把你燙的滿嘴是泡。吃雲吞也很有講究,你既可以把皮和陷分開來吃;也可以扎破了皮再漫漫吃。喜歡吃辣的客人可以放些胡椒粉再吃。

  國慶長假的一天,媽媽特意帶我去黃師傅雲吞店品嚐那美味的雲吞。開始吃雲吞了。只見這雲吞皮包肉厚,色澤誘人,各個長的鼓鼓的,讓人看了真想一口猛吃一個。這時。我先拿起胡椒瓶往雲吞湯裡撒胡椒粉,再挑一個最大的,小心翼翼地用筷子扎破皮,頓時一陣香氣嫋嫋地鑽進我的鼻孔裡,我忍不住流下了口水。我先咬了一口皮,真是嚼勁十足。接著一團紅色的肉從雲吞皮中頑皮地跑了出來。它似乎在調皮地看著我。這時,我再也抵擋不住肉陷的誘惑了迫不及待地咬上一口,那嫩嫩的、滑滑的感覺油然而生,讓我不忍心把那美味多汁的雲吞嚥下去,只想讓雲吞在口中漫漫回味。我一連吃了七個,吃得我的肚皮漲得鼓鼓囊囊的。媽媽見我吃得這麼香,說我是個貪吃鬼。誒,誰讓雲吞這麼好吃呢!我寧願是貪吃鬼,也要品嚐這人間美食。回到家,雲吞的香氣還溢滿在口中呢!

  怎麼樣,聽了我的介紹,大家一定流口水了吧!大家快來品嚐這令人回味無窮的美食——雲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