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建議書> 寫好作文的2點建議

寫好作文的2點建議

寫好作文的2點建議

  中山大學學霸親筆分享:寫作是一個資訊表達的過程,需要作者將自身想要表達的東西,透過組織好的語言表達出來,因此每一個寫作者需要做到的最基本的一點就是清晰地表達,即詞句通順,意思明晰(當然如果作者本身想要表達的就是一種朦朧的或者曖昧的意思則另當別論)。

  因此寫好的基礎(真的是很基礎),就是要做到“清晰的表達”。這個“清晰的表達”包括字跡的清晰可辨、詞語,成語,詩詞的正確引用,無錯別字、語句的通順無語病、語法的正確無錯誤、敘述條理明瞭、邏輯清晰。

  簡單來說,就是如果你寫的是敘述文,“講清楚一個事件的發生”是基礎,如果你寫的是議論文,“講清楚你的論點”是基礎。

  達到了表達清晰,就基本上可以算是一個完整度比較高的文章了,而如何“寫好文章”我個人的有以下幾點:

  核心:內容至上

  排除出現機率較小的應用類作文,一般來說作文的型別即兩大類——記敘文和議論文。而具體到不同階段,小學初中主要寫記敘文,高中主要寫議論文。

  無論是上面哪種文體,都是內容至上的。也就是說,相比起語言的優美,用詞的華麗而言,充實的內容,新意的角度,深刻的思想,嚴謹的結構,嚴密的邏輯更為重要。

  當然,語句的.精雕細琢也是重要的,只是它們只能作為錦上花,不能作為雪中炭。一篇架構零散,敘事凌亂,思想空洞的文章,是沒有辦法僅僅靠幾個所謂金句,所謂高階詞彙支撐起來的。

  1議論文:如何化乾癟為充實

  議論文是高中作文最常見的題型,沒有之一,題目往往是給一段材料,讓你從中提取論點,自選角度,進行論述,少部分情況下會直接給出一個論題讓人進行論述。這裡暫時不談寫作技巧,只講一下如何寫出一篇內容比較充實的議論文。

  議論文主要有三個重點,論題、論點、論據。論題就是你的所有闡述所圍繞的主題,論點是你自己的觀點,論據則是支撐論點的一些依據。一般來說,論點是議論文的核心,甚至可以說,找到一個別出心裁很有見地的論點,議論文已經成功了一半,你的觀點已經在一堆陳詞濫調中脫穎而出,讓老師眼前一亮,剩下的只是去進一步解釋,支撐你自己的論點了。

  而找到一個好的角度,則需要平時的積累和思考,保持一個關注生活的心,對遇到的問題和事情時常進行思考,同時要有反對權威,推翻自我的勇氣,這樣在拿到論題的時候會比較容易想到一些新穎的論點。

  當然,對於中學生來說,不可能每次都能提出一些獨特觀點,而且給學生的考題都是相對比較“安全”的問題,因此也不必過分追求語不驚人死不休。你大可以提出一個老生常談的論點,然後用充實的論據去支援它,一樣可以寫出一篇很不錯的文章。

  議論文不是散文,它不需要你有多麼充沛的感情(事實上我個人覺得,氾濫的感情反而會影響到論述的精準性),你所需要做的事情很簡單,就是解釋清楚你想要表達的觀點,並儘可能使別人信服。

  這也就是為什麼有些同學會覺得寫議論文很痛苦,因為拿去了開頭那些華麗的排比句,拿去一些無謂的感慨,拿去一些比喻,修辭,抒情(當然並不是說議論文要完全捨棄這些修飾,只是說他們相對而言擺在一個比較次要的位置),剩下的都是“滿滿的乾貨”,因此“湊夠”800字就顯得很痛苦。

  這事實上就是對問題的理解和思考不夠深入,無法寫出充實的內容。

  2記敘文:注重細節,見微知著

  至於記敘文,充實的內容仍然是最重要的東西,而內容的“充實”則體現在對細節的關注和處理。能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的,能打動人的,往往是細節。當然細節也不是說就是記流水賬,內容是為主題服務的,你的細節要為了體現主題而去描寫的,所謂見微知著即是如此。

  對於中學生而言,人生經歷也沒有多豐富,很難也沒必要表達什麼宏大主題,其實關注生活中的細節就是最好的,著重刻畫細節的感染力往往會帶來很好的效果。

  在有限的篇幅裡,與其平均發力鋪開好幾個點,不如只著重於某一個最能表達主題的細節進行刻畫,最後在結尾稍作昇華即可。

  在寫記敘文的時候,表達清晰是基本要求,同時加上各種修辭的適當運用,提高文字的表現力即可。平時可以多看看名家的作品,吸收他們表達方式和文字風格,可以先從模仿開始,逐漸找到自己的風格。

  切忌假大空的口號式作文,和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浮誇風作文。

  今天的內容就介紹到這裡了。